51回 建奇勳帝子獲榮封 捍大患書生殲巨匪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天理教徒殺入皇城,門多路曲,走不多幾步,就迷住了。
左旋右轉,都是傑閣崇樓,琳宮阆苑,正不知從哪一路人去,也不知從哪一路出來,宛如陸伯言人了八陣圖,劉姥姥進了怡紅院,弄得神迷目眩,腦漲頭昏。
不防喊聲大起,侍衛護軍,八方四面殺将來。
教徒雖然勇悍,究竟路徑不熟,吃了虧,殺人東華門的那一支,被護軍殺得四散奔逃;進西華門的,總算有能耐,瞧見官兵殺來,急急關門拒守,反客為主,倒被他支撐了大半日。
卻說皇次子旻甯,正與諸弟在上書房讀書,忽聞東南角上鼎沸似的鬧将來,忙遣内恃探視。
一時回報:“不知哪裡來的一群反賊,奪門闖宮,要殺入大内來,侍衛護軍,正抵禦呢。
”皇次子道:“了不得,賊子入了宮,一娘一娘一格格都要吓壞了呢。
”随向三個皇子道:“三位兄弟,快回儲秀宮去,瞧瞧皇母吓着沒有?你們也不必再出來,就在那裡陪侍皇母是了。
”三個皇子應了一聲,都起身入内而去。
三位皇子才去,太監進報:“總管太監常永貴,在蒼震門殺死二賊,賊子不敢再走那條路,已改撲養心門來也。
”皇次子道:“快取我的撒袋鳥統腰刀來。
”一時取到。
皇次子吩咐衆太監:“快布梯子爬上牆頭瞭望,瞧見賊子就報我知道。
”貝勒綿志見了,就請道:“二哥哥,兄弟也取一杆鳥槍來,幫助防守好麼?”皇次子道:“那麼很好。
”綿志就叫太監去取槍。
忽聽牆上太監喊道:“二爺,賊子來了。
”皇次子忙問:“有幾多人數?”牆上回:“約十多個呢。
”皇次子忙叫布梯子,爬上牆頭瞧時,見一群教徒,頭上紮着白巾,手裡執着白刃,蜂湧而來,宛如送喪人相似。
為首一人,手執大白旗,在那裡指揮督隊。
衆太監見了,吓得幾乎跌下地來。
皇次子卻不慌不忙,把鳥槍裝藥上子。
此時六七個教徒,已在養心門對面膳房的屋上縱身奮躍,大有辟門直入之勢。
皇次子按定鳥槍,窺的真切,轟然一槍,那為首的教徒,中了槍倒沖下去,直一挺一挺死在地下。
那執白旗的揮旗大呼,喝令衆人快快跳下攻門。
皇次子又發一槍,執旗教徒哎了一聲,中槍跌倒。
此時貝勒綿志鳥槍也取到,哥弟兩個聯環轟放,把教徒打得退避不疊。
接應官兵恰也行到,成親王、儀親王、内務府大臣先後入宮搜捕,在内膳房裡頭,又搜着兩名教徒。
忽報隆宗門外的教徒,手執松香火把,意圖縱火攻門。
皇次子道:“那還了得!誰去捕他來?”儀王應道:“我去擒他。
”說着,就率着侍衛去了。
衆太監道:“天要下雨了。
”皇次子擡頭看那天時,見西北角上推起一片黑雲,霎時移過天中,把月光全都遮沒,烏沉沉辨不出東西南北。
一會子刮起大風,淘淘湧湧從西北直卷過東南去。
再看那天,紫得愈加利害,那雲昏霧暗之中,隐隐約約現出萬道金蛇,周回亂掣,雲氣迷漫,風聲怒吼,天低如蓋,地滑如油。
霎時電光一閃,霹靂一聲,大雨傾盆而降,宛似匡廬瀑布,大海飛湍,白茫茫的一片平空直瀉下來,夾一着那閃閃爍爍的電光,隆隆殷殷的雷聲,直震得人心駭目眩。
太監飛報:“中正殿門外的賊子,都被天雷擊死,那一屍一身都在武英殿禦河裡氽呢。
”皇次子道:“賊子造逆,可見天也不容呢。
”一時儀王、成王先後報稱:“皇城内外,賊子都已搜盡,再沒一個存留了。
”皇次子道:“都不要問,等主子回來,親自發落。
”于是入内慰問母後。
皇後己吓得在佛前上香許願,一見皇次子,就問事情怎麼樣了。
皇次子道:“母後放心,賊子己由子臣同各位王一爺搜殺盡淨,天也助着咱們,大雷大雨,震斃的也不少。
現在皇宮内外,一個賊子都沒有了。
”皇後道:“阿彌陀佛!這才放了心。
主子那裡,你總也修個本子去才是正理。
”皇次子道:“子臣知道。
”又談了幾句别的話,方才退出。
皇次子親自秉筆,做了一個本子,大旨說是:“本月十五日午刻,子臣等在上書房,聞各處太監關門總管常永貴等獲賊二名。
将近未刻,以為無事,商同至儲秀宮給皇母請安。
聞有賊越牆從内右門西邊入。
子臣實出無奈,大膽差人至所内,取進撒袋鳥槍腰刀。
惟時外兵未進,不料五六賊至養心門對面南牆外膳房上,從西大牆欲向北竄,子臣手足失措,大膽在宮内放槍,将一賊打墜,又有兩三賊仍在牆上。
一賊手執白旗似有指揮,子臣複将執旗賊打墜,餘者方不敢上牆。
子臣複至儲秀宮奏明,請子臣皇母放心,切囑子臣三弟不許稍離左右。
子臣至西長街西廠一帶訪查,綿志、奕紹、成親王、儀親王、内務府大臣先後帶領官兵進内,子臣囑令将内膳房搜捕,複得賊二人,并派谙達侍衛在儲秀宮東長街以防不然。
子臣皇母同貴妃等,及子臣等并九宮主,仰賴皇父威福,均皆平安。
伏祈聖心寬慰。
”等語。
天大禍事,霧解冰消。
這一道奏報,飛遞到行在,仁宗喜逐顔開,立下谕旨,封旻甯為智親王,增俸銀一萬二千兩,并賜撒袋鳥槍,嘉名兒叫威烈槍,貝勒綿志,賞加郡王銜。
一面下诏罪己,并責中外諸臣洩沓一屍一素,緻釀漢唐宋明以來未有之禍。
扈跸諸臣得着這個驚耗,監到行宮伏地請罪。
仁宗道:“逆賊反進皇城,真是從古以
左旋右轉,都是傑閣崇樓,琳宮阆苑,正不知從哪一路人去,也不知從哪一路出來,宛如陸伯言人了八陣圖,劉姥姥進了怡紅院,弄得神迷目眩,腦漲頭昏。
不防喊聲大起,侍衛護軍,八方四面殺将來。
教徒雖然勇悍,究竟路徑不熟,吃了虧,殺人東華門的那一支,被護軍殺得四散奔逃;進西華門的,總算有能耐,瞧見官兵殺來,急急關門拒守,反客為主,倒被他支撐了大半日。
卻說皇次子旻甯,正與諸弟在上書房讀書,忽聞東南角上鼎沸似的鬧将來,忙遣内恃探視。
一時回報:“不知哪裡來的一群反賊,奪門闖宮,要殺入大内來,侍衛護軍,正抵禦呢。
”皇次子道:“了不得,賊子入了宮,一娘一娘一格格都要吓壞了呢。
”随向三個皇子道:“三位兄弟,快回儲秀宮去,瞧瞧皇母吓着沒有?你們也不必再出來,就在那裡陪侍皇母是了。
”三個皇子應了一聲,都起身入内而去。
三位皇子才去,太監進報:“總管太監常永貴,在蒼震門殺死二賊,賊子不敢再走那條路,已改撲養心門來也。
”皇次子道:“快取我的撒袋鳥統腰刀來。
”一時取到。
皇次子吩咐衆太監:“快布梯子爬上牆頭瞭望,瞧見賊子就報我知道。
”貝勒綿志見了,就請道:“二哥哥,兄弟也取一杆鳥槍來,幫助防守好麼?”皇次子道:“那麼很好。
”綿志就叫太監去取槍。
忽聽牆上太監喊道:“二爺,賊子來了。
”皇次子忙問:“有幾多人數?”牆上回:“約十多個呢。
”皇次子忙叫布梯子,爬上牆頭瞧時,見一群教徒,頭上紮着白巾,手裡執着白刃,蜂湧而來,宛如送喪人相似。
為首一人,手執大白旗,在那裡指揮督隊。
衆太監見了,吓得幾乎跌下地來。
皇次子卻不慌不忙,把鳥槍裝藥上子。
此時六七個教徒,已在養心門對面膳房的屋上縱身奮躍,大有辟門直入之勢。
皇次子按定鳥槍,窺的真切,轟然一槍,那為首的教徒,中了槍倒沖下去,直一挺一挺死在地下。
那執白旗的揮旗大呼,喝令衆人快快跳下攻門。
皇次子又發一槍,執旗教徒哎了一聲,中槍跌倒。
此時貝勒綿志鳥槍也取到,哥弟兩個聯環轟放,把教徒打得退避不疊。
接應官兵恰也行到,成親王、儀親王、内務府大臣先後入宮搜捕,在内膳房裡頭,又搜着兩名教徒。
忽報隆宗門外的教徒,手執松香火把,意圖縱火攻門。
皇次子道:“那還了得!誰去捕他來?”儀王應道:“我去擒他。
”說着,就率着侍衛去了。
衆太監道:“天要下雨了。
”皇次子擡頭看那天時,見西北角上推起一片黑雲,霎時移過天中,把月光全都遮沒,烏沉沉辨不出東西南北。
一會子刮起大風,淘淘湧湧從西北直卷過東南去。
再看那天,紫得愈加利害,那雲昏霧暗之中,隐隐約約現出萬道金蛇,周回亂掣,雲氣迷漫,風聲怒吼,天低如蓋,地滑如油。
霎時電光一閃,霹靂一聲,大雨傾盆而降,宛似匡廬瀑布,大海飛湍,白茫茫的一片平空直瀉下來,夾一着那閃閃爍爍的電光,隆隆殷殷的雷聲,直震得人心駭目眩。
太監飛報:“中正殿門外的賊子,都被天雷擊死,那一屍一身都在武英殿禦河裡氽呢。
”皇次子道:“賊子造逆,可見天也不容呢。
”一時儀王、成王先後報稱:“皇城内外,賊子都已搜盡,再沒一個存留了。
”皇次子道:“都不要問,等主子回來,親自發落。
”于是入内慰問母後。
皇後己吓得在佛前上香許願,一見皇次子,就問事情怎麼樣了。
皇次子道:“母後放心,賊子己由子臣同各位王一爺搜殺盡淨,天也助着咱們,大雷大雨,震斃的也不少。
現在皇宮内外,一個賊子都沒有了。
”皇後道:“阿彌陀佛!這才放了心。
主子那裡,你總也修個本子去才是正理。
”皇次子道:“子臣知道。
”又談了幾句别的話,方才退出。
皇次子親自秉筆,做了一個本子,大旨說是:“本月十五日午刻,子臣等在上書房,聞各處太監關門總管常永貴等獲賊二名。
将近未刻,以為無事,商同至儲秀宮給皇母請安。
聞有賊越牆從内右門西邊入。
子臣實出無奈,大膽差人至所内,取進撒袋鳥槍腰刀。
惟時外兵未進,不料五六賊至養心門對面南牆外膳房上,從西大牆欲向北竄,子臣手足失措,大膽在宮内放槍,将一賊打墜,又有兩三賊仍在牆上。
一賊手執白旗似有指揮,子臣複将執旗賊打墜,餘者方不敢上牆。
子臣複至儲秀宮奏明,請子臣皇母放心,切囑子臣三弟不許稍離左右。
子臣至西長街西廠一帶訪查,綿志、奕紹、成親王、儀親王、内務府大臣先後帶領官兵進内,子臣囑令将内膳房搜捕,複得賊二人,并派谙達侍衛在儲秀宮東長街以防不然。
子臣皇母同貴妃等,及子臣等并九宮主,仰賴皇父威福,均皆平安。
伏祈聖心寬慰。
”等語。
天大禍事,霧解冰消。
這一道奏報,飛遞到行在,仁宗喜逐顔開,立下谕旨,封旻甯為智親王,增俸銀一萬二千兩,并賜撒袋鳥槍,嘉名兒叫威烈槍,貝勒綿志,賞加郡王銜。
一面下诏罪己,并責中外諸臣洩沓一屍一素,緻釀漢唐宋明以來未有之禍。
扈跸諸臣得着這個驚耗,監到行宮伏地請罪。
仁宗道:“逆賊反進皇城,真是從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