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道傳
關燈
小
中
大
,與仆人同在一起吃飯,就睡在一捆茅草上,内心快樂自如。
到因父親去世到鄉下守喪,自己耕種砍柴采摘,與農夫住在一起,全不因自己一向高貴而有其他想法,是真正的士大夫啊。
” 天成、長興年中,天下連年豐收,朝廷平安無事。
明宗每次到延英殿,都留下馮道以咨詢其他事情,馮道說:“陛下以至高的道德承受天命,上天降以豐年表現祥瑞,更應該一天比一天小心謹慎,以回報上天的好心。
臣經常記得在先皇霸府時,曾經奉命到中山去,經過井陉天險時,擔心馬匹有閃失,不敢放松馬嚼子和缰繩。
等到達平地後,就不再小心抓牢控制,終于被馬颠下來摔倒在地,幾乎受了損傷。
臣所說的這件事情雖然小,但可用來說明大的道理。
陛下不要因為清平安閑豐收熟稔,就放縱享樂。
兢兢業業,是臣所希望的啊。
”明宗深以為然。
另一天又問馮道說:“天下既然豐收,百姓能獲得好處嗎?”馮道說:“谷貴餓農,谷賤傷農,這是一貫的道理。
臣記得近代有一個叫聶夷中的舉人有《傷田家詩》說‘:二月賣新絲,五月粜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绮羅筵,偏照逃亡屋。
’”明宗說:“這首詩很好。
”立即命令侍臣錄下來,經常自己誦讀它。
馮道說話簡明有理,善于補益人君,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
當時因各種經書差亂錯誤,馮道與同僚李愚派學官田敏等人,取來洛一陽一鄭覃刊刻的石經,雕刻同印闆,流布天下,後人有賴于它。
明宗駕崩,唐末帝即位,任馮道為營造陵墓的山陵使,葬事結束後,出任同州節度使,這是遵照以前慣例。
馮道治理政事雅靜淡泊,沒有訟訴的驚擾。
一天,有一位叫胡饒的,是軍吏出身,一性一情粗犷,因事到衙門辱罵馮道,馮道身邊的人多次解釋而不理會。
馮道說“:這一定得讓他喝醉!”于是叫他進來,擺上酒杯安置食物,陪飲一晚上,一點也不生氣。
不久,入朝任司空。
當晉高祖進入洛一陽一稱帝後,以馮道擔任首相。
第二年,契丹人派使者給晉高祖加稱頌功德的徽号,晉高祖也給契丹國主獻上徽号,對馮道說:“此行非您去不可。
”馮道臉無難色。
晉高祖又說:“您官高德重,不宜深入沙漠充當一個普通的使者。
”馮道說:“陛下受北朝的恩惠,臣又受陛下的恩惠,有什麼不可!”上路後,将到達西樓,契丹國主想到郊外迎接,他的臣下說:“天子沒有迎接宰相的禮節。
”因而才作罷,他的名聲震動遠方異族竟能這樣。
到回來時,朝廷廢除樞密使,依唐朝舊例,全歸到中書,将院印交給馮道,事無巨細,全委托馮道辦理。
不久加封司徒,兼侍中,進封為魯國公。
晉高祖曾詢問馮道用兵打仗的事,馮道說“:陛下曆盡鎊種艱險,開創立國大業,武略謀劃,天下人都知道,讨伐不臣服的人,隻須自己獨自決定。
臣本是讀書人出身,為陛下在中書任職,恪守曆代的成規,不敢有絲毫的過失。
臣在後唐明宗朝時,明宗也曾以戰事問臣,臣也用這話回答。
”晉高祖很欣賞他的說法。
馮道曾經上表請求退隐,晉高祖不看表,先派鄭王去看望馮道,對他說:“您來日不出來任職,朕就親自來請您。
”馮道不得已仍來任職。
當時對馮道的恩一寵一厚遇,沒有人能與他相比。
晉少帝即位,加封守太尉,進封為燕國公。
馮道曾問朝中熟知的客人說“:我在政事堂,别人有什麼議論?”客人說:“毀譽參半。
”馮道說:“凡與人相合的别人就稱譽,與人不合的别人就诋毀,而诋毀我的人,十個中恐怕就有九個。
古者仲尼是聖人,仍被叔孫武叔诋毀,何況我這樣空虛淺薄的人呢!”然而馮道所堅持的,始終不改變。
後來有人對少帝離間馮道說:“馮道隻能做和平時期的宰相,不能靠他度過艱難時期,就像參禅的僧人用不上鷹犬一樣!”因此派馮道出朝任同州節度使。
一年多,調任南一陽一,加封中書令。
契丹人攻陷汴州,馮道經襄州、鄧州應一召而來,契丹國主從容
到因父親去世到鄉下守喪,自己耕種砍柴采摘,與農夫住在一起,全不因自己一向高貴而有其他想法,是真正的士大夫啊。
” 天成、長興年中,天下連年豐收,朝廷平安無事。
明宗每次到延英殿,都留下馮道以咨詢其他事情,馮道說:“陛下以至高的道德承受天命,上天降以豐年表現祥瑞,更應該一天比一天小心謹慎,以回報上天的好心。
臣經常記得在先皇霸府時,曾經奉命到中山去,經過井陉天險時,擔心馬匹有閃失,不敢放松馬嚼子和缰繩。
等到達平地後,就不再小心抓牢控制,終于被馬颠下來摔倒在地,幾乎受了損傷。
臣所說的這件事情雖然小,但可用來說明大的道理。
陛下不要因為清平安閑豐收熟稔,就放縱享樂。
兢兢業業,是臣所希望的啊。
”明宗深以為然。
另一天又問馮道說:“天下既然豐收,百姓能獲得好處嗎?”馮道說:“谷貴餓農,谷賤傷農,這是一貫的道理。
臣記得近代有一個叫聶夷中的舉人有《傷田家詩》說‘:二月賣新絲,五月粜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绮羅筵,偏照逃亡屋。
’”明宗說:“這首詩很好。
”立即命令侍臣錄下來,經常自己誦讀它。
馮道說話簡明有理,善于補益人君,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
當時因各種經書差亂錯誤,馮道與同僚李愚派學官田敏等人,取來洛一陽一鄭覃刊刻的石經,雕刻同印闆,流布天下,後人有賴于它。
明宗駕崩,唐末帝即位,任馮道為營造陵墓的山陵使,葬事結束後,出任同州節度使,這是遵照以前慣例。
馮道治理政事雅靜淡泊,沒有訟訴的驚擾。
一天,有一位叫胡饒的,是軍吏出身,一性一情粗犷,因事到衙門辱罵馮道,馮道身邊的人多次解釋而不理會。
馮道說“:這一定得讓他喝醉!”于是叫他進來,擺上酒杯安置食物,陪飲一晚上,一點也不生氣。
不久,入朝任司空。
當晉高祖進入洛一陽一稱帝後,以馮道擔任首相。
第二年,契丹人派使者給晉高祖加稱頌功德的徽号,晉高祖也給契丹國主獻上徽号,對馮道說:“此行非您去不可。
”馮道臉無難色。
晉高祖又說:“您官高德重,不宜深入沙漠充當一個普通的使者。
”馮道說:“陛下受北朝的恩惠,臣又受陛下的恩惠,有什麼不可!”上路後,将到達西樓,契丹國主想到郊外迎接,他的臣下說:“天子沒有迎接宰相的禮節。
”因而才作罷,他的名聲震動遠方異族竟能這樣。
到回來時,朝廷廢除樞密使,依唐朝舊例,全歸到中書,将院印交給馮道,事無巨細,全委托馮道辦理。
不久加封司徒,兼侍中,進封為魯國公。
晉高祖曾詢問馮道用兵打仗的事,馮道說“:陛下曆盡鎊種艱險,開創立國大業,武略謀劃,天下人都知道,讨伐不臣服的人,隻須自己獨自決定。
臣本是讀書人出身,為陛下在中書任職,恪守曆代的成規,不敢有絲毫的過失。
臣在後唐明宗朝時,明宗也曾以戰事問臣,臣也用這話回答。
”晉高祖很欣賞他的說法。
馮道曾經上表請求退隐,晉高祖不看表,先派鄭王去看望馮道,對他說:“您來日不出來任職,朕就親自來請您。
”馮道不得已仍來任職。
當時對馮道的恩一寵一厚遇,沒有人能與他相比。
晉少帝即位,加封守太尉,進封為燕國公。
馮道曾問朝中熟知的客人說“:我在政事堂,别人有什麼議論?”客人說:“毀譽參半。
”馮道說:“凡與人相合的别人就稱譽,與人不合的别人就诋毀,而诋毀我的人,十個中恐怕就有九個。
古者仲尼是聖人,仍被叔孫武叔诋毀,何況我這樣空虛淺薄的人呢!”然而馮道所堅持的,始終不改變。
後來有人對少帝離間馮道說:“馮道隻能做和平時期的宰相,不能靠他度過艱難時期,就像參禅的僧人用不上鷹犬一樣!”因此派馮道出朝任同州節度使。
一年多,調任南一陽一,加封中書令。
契丹人攻陷汴州,馮道經襄州、鄧州應一召而來,契丹國主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