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維翰傳

關燈
桑維翰,字國僑,洛一陽一人。

    父親名拱,在河南尹張全義手下做客将。

    桑維翰身材短小面部寬長,非常人之形,成一人以後,每每對着鏡子自己歎息說:“身高七尺的人,哪比得上臉長一尺的我!”因此慨然有做三公輔相的志向。

     後唐莊宗同光年間,考中進士。

    後晉高祖石敬瑭統領河一陽一,桑維翰被征召做書記官,曆經幾個城鎮他都跟随着,到石敬瑭在太原登上帝位,桑維翰首先參與謀劃,石敬瑭又派他寫信向契丹請求援救,契丹果然答應了請求。

    不久因為趙德鈞也派使節去問候契丹,晉高祖害怕契丹改變計策,就命桑維翰到契丹幕帳去,闡述始終如一利害相關的道理,那盟約才确定下來。

    晉高祖建立國号,诏令桑維翰任翰林學士、禮部侍郎,主持樞密院事務,不久改任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擔任樞密院使。

    高祖駕臨夷門時,範延光占據邺地反叛。

    張從賓又從黃河、洛河舉兵向都城進攻,人心浮動紛亂。

    當時,有人監視着桑維翰。

    桑維翰從容自若,談人論事,和悅如常。

    人們都歎服他的氣量膽識。

     到楊光遠平定邺地,朝廷擔心驕兵難制,桑維翰請求趕快分散他的兵馬。

    不久調楊光遠鎮守洛一陽一,楊光遠因此此怏怏不樂,上奏疏指斥桑維翰背公徇私,任免不當,又在兩都之地營建宅邸市鋪,與老百姓争奪财利。

    高祖正遷就朝外将領,事情不得了結,隻好任桑維翰為檢校司空、兼侍中,出任相州節度使。

    當時是天福四年(939)七月。

    在此之前,相州管區内凡抓獲盜匪賊寇,全都沒收他們的财産,說這是河朔原有舊例。

    到桑維翰擔任鎮守,因法律條款無此明文規定,便廢止這一舊例并上奏朝廷。

    高祖诏令:“桑維翰輔佐皇帝功高,面臨戰事可寄重任,廢除一地的舊事,符合天下的通規,況且對盜匪賊寇的處罰,法律條令都有記載。

    如若為了安一撫萬民百姓而使各地安定,豈可忍心因加罪一人而連及破毀一家。

    聽從文武百官的美好計策,可以成就國家的大事,這既佐助了王道的實現,又切合人們的心願。

    今後,凡有賊匪一律按照法律條款定罪。

    不得沒收繳納他的家财,全國各州都按此處理。

    ”從此,搶劫犯的家庭,都免除沒收财産的處罰,這是桑維翰的功勞。

    過了一年多,調任鎮守兖州。

     這時,吐谷渾都督白承福被契丹威迫,率領徒衆入關,依附後晉,高祖正與契丹往來和好,拒絕吐谷渾的歸附不予接納。

    鎮州節度使安重榮擔心契丹的強大,圖謀襲擊契丹,往來于真定一帶契丹的軍隊,都被他暗地裡消滅,秘密與吐谷渾深厚交往,到這時,安重榮接納了白承福,并且使他朝見了高祖。

    接着,安重榮上表請求讨伐契丹,并且說這是吐谷渾的請求。

    這時,安重榮手握強兵,占據重鎮,仗恃他的勇一猛,逞專橫跋扈之勢。

    高祖看表後,猶豫不決。

    桑維翰知道安重榮已心懷一奸一計,又擔心朝廷違逆了他的意志,于是秘密地上疏進言。

    疏奏送到,高祖不予公布,召喚使者入内,對桑維翰傳達秘旨:“我近來北面稱臣侍奉契丹,心中憤懑不快,現在細讀了你的奏章,心中憤懑解一開就像睡醒了一樣,我的計謀已經決定,你不必擔心了。

    ” 七年(942)夏天,高祖駕臨邺都,桑維翰從兖州前來朝拜,改任晉昌軍節度使。

    少帝石重貴即位,征召拜為侍中,監理編修國史,不斷上書請求與契丹和談通好,被上将軍景延廣所否定。

    第二年,楊光遠與契丹結怨,在澶淵發生戰争,凡進攻敵軍,下達命令,都出自景延廣。

    桑維翰與各位宰相沒有參與的機會。

    等到契丹敗退,桑維翰派受少帝一寵一幸的親信秘密地推薦自己說“:皇上要想制一服北方戎狄安定國家,非桑維翰不可。

    ”少帝于是命景延廣出守洛一陽一,讓桑維翰擔任中書令,又任樞密使、弘文館大學士,接着,封為魏國公。

    事情無論大小,全部委托給他,幾月之間,百事漸趨治理。

    然而權力地位顯赫以後,各地賄賂饋贈的東西,都彙集到他的門下,所以,連着一兩年之内,聚積的财貨無數,因此,那些輕薄啊躁的人得以借機興起诽謗。

    不多久,内客省使李彥韬、端明殿學士馮玉都因為任用親朋故舊,與桑維翰不相協和,離間之言逐漸進入皇帝耳中,桑維翰漸漸被疏遠猜忌,将要被罷免斥退,全靠宰相劉日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