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崇傳

關燈
張希崇,字德峰,幽州薊縣人。其父張行簡代理過薊州玉田縣令。張希崇年少時一精一通《左傳》,又特别一愛一好吟誦詠歎詩詞文賦。唐昭宗天..年間,劉守光做燕地統帥,一性一情慘毒殘酷,不喜歡文人,張希崇于是棄文投奔劉守光,劉守光接收了他,後來慢慢提升為副将。不久,劉守光吃了敗仗,唐莊宗派周德威鎮守燕地,張希崇因原載名冊被收容在周德威的部下,不久派他率領非主力部隊駐守平州。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向南進攻,攻下平州,俘獲了張希崇并帶着他離開平州北去。耶律阿保機詢問張希崇,才知道他是文人儒生。因此拜封他為元帥府判官。後提升為盧龍軍行軍司馬,接着改任蕃漢都提舉使。天成初年,僞平州節度使盧文進南歸,契丹國主讓張希崇接替了平州節度使的職位,并派心腹領三百邊騎監督他。張希崇上任幾年後,契丹國主逐漸一寵一信他。一天,張希崇登上州城樓台,私下盤算謀劃說:“從前班超在西陲戍守,不敢擅自回去,是因為接受皇上诏谕的緣故。我現在打算入關回去,決斷在于自己。怎麼能坦然安心在這種不測之地停留!”于是召集傑出的手下漢人,對他們說:“我困陷在這裡,喝一奶一酪、穿裘皮,活着時不能與親情故舊相見,死了則變成這窮野荒漠的孤魂野鬼。南望家鄉山山水水,過一天就像過一年一樣漫長。你們難道不思念家鄉?”部下漢人都淚流濕衣,說:“明公打算率領部下全部南歸,好的确是好,隻是對衆多的契丹人怎麼辦?”張希崇說“:到明天把契丹人頭領叫到節度使大帳,先擒住他們,契丹兵失去了統帥将領,部衆就一定會分散瓦解。再說,平州離契丹王宮一千多裡,等到消息傳去,契丹國主再調兵,十天以後才能到達這裡,那時我們已經進入漢人地界很遠了。用不着因敵衆我寡而憂患!”聽後,大家都非常高興。當天,張希崇在郡守府第的旁邊空隙地挖了陷阱,貯藏了石灰。第二天,契丹頭領與衆多的随從來到帥帳,張希崇拿出幾壇醇酒給他們喝,把他們灌醉以後,就全部投入石灰坑裡淹死了。他們的徒衆紮營在城北,張希崇就派人去攻打他們,最後,都潰敗突圍奔逃而去。張希崇于是率領所管轄的活着的二萬多人南歸後唐。唐明宗獎勵他,任他為汝州防禦史。

    張希崇就任汝州後,派人接母親來汝州。母親到了汝州地界,張希崇親自為母親擡轎子走了三十多裡,看到的人沒有不稱贊歎服他孝順的。過了二年,升遷為靈州兩使留後。此前,每年戍守靈州的士兵運輸糧食要走五百裡,有遭受搶劫的憂患。張希崇于是告訴戍邊将士,廣泛從事開荒種地,屯積糧食。一年多後,軍隊的糧食大為充足。皇上诏書褒獎他,因此正式授予他鎮守一方的旄節。清泰年間,張希崇厭煩了那裡不純的習俗,接連上表請求朝見皇上,末帝下诏準允了他。到了京城不久,朝廷因聽說他安定邊疆有功,提議在内地安置他,改任為..州節度使。到晉高祖進入洛一陽一,與契丹将有重要盟約,擔心靈武會被契丹攻取,于是又派他出任靈武節度使。張希崇歎息說“:我應該老死在邊陲城邑了,命中注定逃不出這個地方。”因此郁郁不得志,積久成疾,最後死在職位上。其時年僅五十二歲。張希崇從小校接連升到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多次主持一方的軍政事務,賜封清河郡公,享受俸祿三千戶,賜為清邊奉國忠義功臣,也可稱得上是榮耀華貴一生的人了。

    張希崇一向純樸厚道,特别偏一愛一讀書,在主事的閑暇,手不釋卷。不喜歡縱酒行樂,不豢養妾婢仆從。嚴寒酷暑,也一定穿戴整齊,幹粗活的雜役人員,也不曾聽到輕薄不遜的言語。服侍母親,最為謹慎小心,每當母親吃飯時,他都一定侍立在旁,等到母親洗漱完畢才退下。大家都認為他品德高尚。他一性一情雖然仁厚寬恕,但如果碰上一奸一詐邪惡的事情,則像憎恨仇人那樣。在..州任刺使的日子裡,有個人給郭氏做義子,郭氏一直把他從孩提時代撫養到長大成一人。後因為他一性一情暴躁不服從管教,被郭氏趕出去。郭氏夫婦緊接着都相繼去世,郭家的親生兒子已經長大成一人。當時,郭家親朋好友與那義子相約,都說他是郭氏的親生兒子,要分得郭家的财産,幫助他打官司,前後經曆幾個執政官都不能斷案,于是成了疑案。張希崇查閱了那狀詞,宣判說“:父親活着時,已經離開,母親死的時候,又不去盡孝,作為養子,不過辜負了二十年撫養之恩而已;如果說是親生兒子,那就冒犯了三千條悖逆不孝的罪過,極大地損害了名教。怎麼還敢到衙門去申辯繼承财産!冰氏的遺産都一并給親生兒子繼承,那些訴訟的人與朋比為一奸一的人,交給司法官按刑律定罪。”聽到判決的人都佩服他明察。

    張希崇還一精一通觀測天象,在靈州做官時,觀察到月亮遮蓋了畢宿口上的大星,經過一個月才恢複到原來的樣子,于是歎着氣說:“畢宿口上的大星,是地上的邊疆将領,月亮再一次遮蓋它時,我的生命就完結了!”後來果然死在靈武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