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紀
關燈
小
中
大
電,真是天意啊!二十三日,唐末帝率領三萬步、騎親軍出征駐紮在河橋。
二十五日,末帝诏命樞密使趙延壽分率二萬士兵擔任北面招讨使,又诏令魏博節度使範延光率領所轄二萬士兵駐守遼州。
十月,幽州節度使趙德鈞率領所轄一萬多人從上一黨一吳兒谷會合趙延壽軍隊駐守一團一谷口,此地與張敬達營寨相隔百裡,一個月竟然不能打通。
十一月,契丹國主與高祖在營帳相會時,對高祖說:“我遠奔三千裡救援,大事必期成功,看你體魄儀容健壯魁偉,見識深刻,氣量宏大,實是一國的君主啊。
天命有所屬托,時機不可喪失,我想順從蕃漢諸将的建議,冊封你為天子。
”高祖回避推讓了好久。
接着,各路軍隊不斷勸說請求,才下令在晉一陽一城的南面修築祭壇,冊立為大晉皇帝,契丹國主解下自己的衣冠授給高祖。
當初後梁建國的那一年,就是唐哀帝天..四年(907),潞州行營使李思安上奏“:壺關縣庶穰鄉的人砍伐樹木,樹倒下時自己分成兩片,其中有以下六個字‘天十四載石進’。
”後梁太祖下令藏在武庫,然而沒有誰能弄清它的意思,到高祖即位為皇帝時,知道那件事的人說:“拿‘四’字中的兩畫加在‘天’字上,就是‘丙’字‘,四’字除去中間的兩畫,再加上‘十’字,就是‘申’字。
”高祖稱帝的時間正好是丙申年。
另外,《易經》上說:“晉,就是‘進’的意思。
”國号叫“大晉”,都像符契一樣相合。
又,高祖即位前一年,是乙未年,邺郡西部有個被稱作李固的栅地,清河、淇水在它的旁邊合為一流,栅地有橋,橋下有大老鼠與蛇搏鬥,鬥到下午申時,蛇鬥敗後死去,行人停下觀看的有幾百人,了解這件事的人記下了它。
後唐末帝果然滅亡在申年。
又,唐末帝是真定常山人,有他的祖先留下的舊房舍,房舍旁邊古代的佛教塔刹,中有石像,有一天突然不停地搖動,人們都感到很奇怪。
等到被重重包圍在晉一陽一時,高祖派心腹何福乘快馬向北蕃契丹請求援救。
契丹國主親自率領各部前來援救,不用絲綢絹帛,不用珠寶金玉,像回聲響應一樣。
契丹國主對何福說“:我已經從夢中得到了征兆,都是上天命我如此,不是我的意思。
”當救援的軍隊沒有到達,僞将張敬達率領大軍迫近城牆設立栅欄,圍城栅欄将要建成的時候,忽然刮起大風,下起暴雨,栅欄無法建成。
後來,又修築長長的城牆,城牆雖已修成,但又被積雨毀壞,城牆最終還是沒有完全合一攏。
晉一陽一有個北宮,宮城的上面有個叫作毗沙門天王的祠廟,高祖曾經焚香修建并默默地向它祈禱。
過了幾天,城的西北門外的曲牆正好是受到敵人攻擊的地方,軍隊值哨的人報告說,夜晚有一個長一丈多的人,披金甲執長槍,在城樓上行走,過了很久才消失,高祖心裡對此感到奇怪。
又,高祖住宅的第三重城有個叫作崇福的佛教寺院,寺院廂房下面的西北角有個泥做的神像,忽然有一天,神像的頭部有煙升起,那煙騰躍上升有如煙囪的形狀。
寺院的僧侶奔跑前去救火,以為是人為的火種蔓延過來的,等到仔細察看,又什麼也沒有,這事馬上傳到了高祖那裡,高祖召喚僧侶中佛一性一高超的人詢問這件事。
僧人說“:貧僧我看見莊宗将要奪取天下的時候,曾經出現過這種煙氣,觀察這次煙氣的噴一發湧吐,比莊宗當時的還要厲害,征兆自然可以理解了。
”從這天起,太一陽一的旁邊擁集衆多的五色雲氣,像蓮花的形狀。
高祖召喚占蔔的人來觀察天象,對占蔔的人說:“這個效驗對應的是誰呢?”占蔔的人說:“看見這種天象的地方是吉祥的,還能應誰呢?”又,高祖每天早晨派人慰問安一撫防守城牆的士兵,習以為常,忽然一天晚上天已經黑了,城牆上方有發号司令的聲音,聲音不停地叫了三次,高祖使人詢問這件事,将官說:“是從天上傳來的。
”都知道這是神靈在暗中幫助。
當時城裡又有幾戶人家的井水泉眼猛漲,外溢不停。
等到蕃軍大部隊到來,聯合各部武裝攻擊後唐軍隊,末帝的軍隊就像被摧拉的朽木一樣,這是天意使它那樣,不是人的力量。
這一天,高祖對契丹國主說,願将雁門以北到幽州的地盤敬獻給契丹國主祝壽,又約定每年輸送絲帛三十萬匹,契丹國主答應了。
(二) 高祖天福元年(936)十一月十四日,高祖駕臨北京崇元殿,頒發诏令:“改長興七年為天福元年,大赦天下。
十一月九日黎明之前,凡京城及各州各類罪犯,以及曾經擔任僞職的官吏和被關押的囚徒,已經結案判決的或還沒有結案判決的,已經發現的或還沒有發現的,罪行無論輕重,一般的赦免所不能原宥的,全都赦免他們。
凡明宗朝代所頒行的诰命法制,切望所在地方官署遵照實行,不得改動更易。
在京都的鹽貨,原是官府出一售,從今以後,一概不加禁止壟斷,任憑人們随便買賣,并下令太原府,再不準開官一場出一售鹽貨,麥曲的價格每斤減價三十文。
” 閏十一月九日,晉安寨副招讨使楊光遠等人殺掉上将張敬達,率領各路軍隊前來投降。
十九日,高祖駕臨昭義,接受趙德鈞、趙延壽的投降。
這一天,契丹國主舉杯對高祖說:“我遠道趕來支援,拯救危難,大事已成,天子須趕赴首都,現令太相溫率軍相送到黃河岸邊,要求渡過黃河的人,随便多少都可以,我也暫且留在此州,等到京、洛平定之後,就應該向北回轉了。
”兩人握手相向而哭,很久不能辭别,契丹國主脫一下白色貂皮裘服給高祖穿上,又贈送良馬二十匹,戰馬一千二百匹,又告誡說:“子子孫孫,各不相忘。
”二十四日,高祖到了河一陽一北部,節度使苌從簡前來投降,已準備好了渡河的舟船楫槳。
二十五日,看到洛一陽一煙火缭繞相連,有将校飛跑送狀請進洛一陽一。
二十六日,後唐末帝招集他的家人,與親信将領宋審虔等登上玄武樓,放火自一焚而死。
到了晚上,高祖進入洛一陽一,後唐士兵放下武器等候治罪處罰,高祖都安一撫并饒恕了他們。
高祖歇息在以前住餅的舊宅,文武百官漸次前來朝見。
诏令禦史府催促朝官進來拜見,诏令文武兩班官員中凡在僞朝任職做事的人全部赦免罪過。
這一天,百官在宮廷大門之外感謝皇恩。
二十九日,高祖進入内廷,在文明殿接受朝賀,沿用唐朝的禮樂制度。
十二月一日,高祖幸臨河一陽一,為太相溫、蕃部兵士返回契丹餞行,下令貶後唐末帝為平民百姓。
當時從秋天起就沒有下過雨,過完了冬天,也沒有下雪,高祖下令百官到處祈求禱告。
九日,诏令本朝文物典章制度、起居入閣,應按後唐明宗朝廷條款實行。
鎮州衙内都虞候礻必瓊作亂,驅逐副使李彥琦,殺死總指揮使胡章。
同州小校門铎殺死節度使楊漢賓,焚燒搶劫州城,十二日,高祖在長春殿為明宗皇後曹氏的去世舉行哀悼儀式,暫停上朝三天。
诏令封已故原東丹王李贊華為燕王,派遣原單州刺史李肅安排護送回本國安葬。
十五日,慈州上奏,草寇進攻州城,連續三天才退走。
十六日,高祖在長春殿為已故皇弟彰聖指揮使石敬殷、沂州指揮使石敬德、檢校太子賓客石敬友舉行哀悼儀式。
青州上奏,節度使房知溫去世,高祖下令郓州王建立率領所屬士兵前往青州安置撫一慰。
中書門下上奏“:請求把明年二月二十八日高祖壽誕日定為天和節。
”高祖準允了。
天福二年(937)春二月一日,高祖到文明殿接受臣僚的朝賀,儀仗侍衛依禮儀制度行一事。
二日,日蝕。
當夜,有紅、白色雲氣錯雜相間,像耕種開墾竹林形狀,從深夜二十二時到淩晨二時,出現向北移動的濁氣,經過天空,閃爍不定,遍曆二十八宿,天大亮才消散。
四日,已故皇弟石敬德、石敬殷均被追封為太傅,皇子石重裔、石重進、石重英均被追封為太保。
右神武統軍康思立去世,停止上朝一天,追封他為太子少師。
七日,定州上奏,契丹改幽州為南京。
中書上奏,請建立宗族祠廟,高祖準允。
诏令朝廷内外文武官員都給予恩賜,皇帝的基業剛剛建立,以此表示遍施恩澤。
同日,高祖下令說:“凡朝廷官員憑才能突出而任外官的人,任官期限滿了而無缺漏,将來拟授官職時,在外地任官官齡按在京都任官官齡一樣提升擢拔,就便自己請求外任官職和不是突出選拔任用的人,不在這個範圍之内。
”安州報告說,節度使盧文進殺害行軍副使,率領所屬親信兵士渡過了淮河。
十三日,将中興殿改名天福殿,門名也跟着改換。
湖南節度使、楚王馬希範增加食邑實封,改封功臣名号。
原昭義節度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高行周在服喪期滿後起任為右金吾衛大将軍,依舊擔任昭義軍節度使。
泰甯軍節度使李從溫、荊南節度使南平王高從誨、歸德軍節度使趙在禮,一并增加食邑實封,改功臣名号。
魏府範延光上奏“:擔當管理夏津鎮捕殺賊寇的士兵,誤殺了新上任的齊州防禦使礻必瓊。
”當初,範延光将萌生不軌行為時,曾派人暗中勾結礻必瓊,礻必瓊答應了他。
到這時,因礻必瓊背叛盟約,就秘密派一精一銳騎兵殺掉了礻必瓊,從此範延光謀反的征狀已很明顯了。
這天,高祖下令說“:西域中印土摩竭陀舍衛國大菩提寺三藏阿..梨沙門室利縛羅,應賜稱為弘梵大師。
”十七日,泾州節度使李德王充、徐州節度使安彥威、秦州節度使康福、延州節度使劉景岩、襄州節度使安從進、夏州節度使李彜殷,一并增加食邑實封。
十九日,正衙置備禮儀冊封高祖已故弟弟和兒子等。
二十三日,已故契丹人皇王送回安葬,停止上朝一天。
改汴州雍丘縣為杞縣,是為了回避已故皇帝紹雍名諱。
二月十日,下令停止北京西北面計度司事務。
吳越國王錢元馞增加食邑實封,改賜功臣名号。
二十三日,任命皇子左骁衛上将石重信為檢校太保、河一陽一三城節度使。
二十五日,凡在朝文武百官以及現任刺史,前代沒有封賞贈予的,均給予加封行贈;他們的母親、妻子沒有按等級次第封賞的,都一并依次封賞。
二十八日是天和節,高祖駕臨長春殿,召集左街右街僧人到威儀殿談經說佛,這是遵循過去的法則。
三月一日,诏令給北京留守、太原尹、皇子石重貴封賞食邑三百戶。
六日,禦史台上奏:“唐朝制定的律令法式,南衙經常參見的文武百官,每天朝拜退下來,在廊庑下賞賜食物,稱之為常食。
從唐代末期動亂流離後,常食漸漸廢止,但仍在皇帝每月初一、十六入閣起居的日子賞賜食物,每次入閣行禮完畢,閣門官宣布放仗,百官都一起拜謝,稱之為謝食。
到了僞朝清泰年間,入閣行禮完畢,另派中使到正衙門宣賜食物,百官排列重謝,這就失去了唐朝賞賜食物的意義,就禮儀而言實在是太煩瑣。
臣擔心因襲沿用,會逐漸失去賜食的本意,從現在起以後入閣賜食,希望不要另派中使口頭宣示,按照唐明宗朝代條款行一事。
”高祖準允。
中書上奏:“根據皇上命令,已故宗族旁支,三月七日用王的禮儀安葬,他們的妻兒等都按禮儀予以安葬,請在這天停止上朝拜見。
”高祖準允。
兖州李從溫上奏:節度副使王謙煽動士兵叛亂,不久就平定下來了。
十三日,高祖下令:“帝王省視各地廣施教化,不能畏懼勞苦;養護一士人,安一撫百姓,一定順其自然。
回想我寡德之人,才展宏圖,常想緻力去掉煩雜苛稅,希望逐漸達到富庶水平。
想到京城經曆動亂之後,依靠戰火之後留下的舟船,轉運立刻顯得不夠,支出費用非常缺乏,将要另外謀求快車運輸,又擔心輾轉困窘人民,因此痛心,不曾安穩坐卧。
現在因夷門重地,是梁苑雄郡,水陸交通要道,是舟車聚集必經之地,于是出資經營規劃,需要論證考察,豈可免除一時的勞苦,期望的是能夠有所補救,決定本月二十六日親自視察汴州。
”又下令說“:皇上經過的州府管轄的地界,所有名山大川、帝王的陵墓廟宇,著名大臣的祠堂墓寝,在離大道十裡之内的,應當命本州依次恭迎守候,皇上經過的那天,用脂酒幹肉祭祀告慰神靈。
”左仆射劉日句等人建議設立宗廟,建立高祖以下四位先祖的宗廟,其始祖一廟,敬候皇上裁決。
禦史中丞張昭遠建議,請求按照隋、唐禮制,設立四廟,推四代祖先中名譽地位最高的為太祖,高祖下令文武百官商讨決定,百官請求按照唐代禮制,決定了要追尊的四廟廟主。
高祖允準。
二十七日,高祖離開京城。
四月一日,禦駕到鄭州,防禦史白景友進獻祭祀用的牲畜谷物器皿,高祖說:“不是從老百姓那裡搜刮的吧?”白景友回答說“:臣畏懼皇上的法令,都是用自己俸祿備辦的。
”高祖命人收下了禮物。
二日,高祖進入汴州。
五日,頒發赦令:“凡天福二年(937)四月五日黎明以前,各道州府被監禁的囚犯,死刑以下,罪行無論輕重,一并釋放。
天福元年以前,各道州府凡是殘留拖欠的租稅,都特予免除。
各道有關征收各類人欠交給省司的錢财貨物,應把僞清泰元年(934)年底以前所拖欠的,據所通納到物業外,一并予以免除。
前一天,朕經鄭州荥一陽一縣地界,看見路旁有害蟲噬食和幹旱損害桑田麥地的地方,命令主管部門派人檢查複核,酌情給予免除租稅。
河一陽一轄區内釀酒的老百姓,凡欠天福元年閏十一月二十五日以前,不能足夠支付一年規定數目的酒曲錢,都予免除。
其他各地對經受戰火的地方,也給予同樣待遇。
犯了罪就要誅殺,刑法條款明示在固定法典裡,過去的罪過可予哀憐,應該表示深厚的仁慈。
僞清泰年間,官員中有被誅滅殺戮的,都準予收一屍一安葬。
天下百姓,有年齡在八十歲以上的,免除一個兒子的徭役,并再在各處檢查登記,上報佐官。
後梁原滑州節度使王彥章,舍命報效當世,他所從事的事業,承受千年的元氣,傳布百代的美名,應該越級追贈為太師,他的子孫後代根據其才幹依次任用。
對各道州府所管轄的地界,有從僞朝命令征召的鄉兵,大都是糾結集合在一起的搶劫盜匪,因此畏懼刑法典章,隐藏在深山峽谷裡,應令一處處講明道理招撫他們,讓他們恢複各自原來的職業。
在今年四月五日以前做壞事的人,一概不予追究,如果兩個月後,不返回從事原有職業的人,恢複以前一樣的罪行予以處罰。
”十八日,北京、邺都、徐兖二州都上奏朝廷,遭受旱災。
高祖下令:“今後敕立妃嫔,和拜授、罷免三公宰相,以及任命将領、封賞親王公主,都應該頒發诏令,其餘的按法令條款處理。
” 夏五月一日,高祖駕臨崇元殿接受朝賀,儀仗侍衛依照禮制行一事。
下令洛京、魏府管區内所征收今年的夏苗麥稅等,應該免去五分之一,因為遭受了輕微旱災的緣故。
五日,禦史中丞張昭遠上奏朝廷“:汴州在後梁朱氏稱帝時,有京都的稱号,到後唐莊宗平叛安定河南,又廢為宣武軍。
到明宗駕臨汴州時,主事的人趁機修葺舊皇城,于是懸挂後梁宮殿牌匾門額,當時知道的人就有私下非議的。
前些日子,皇上視察各地,暫時歇居在梁苑。
我看到皇城内的房舍牌匾門額,全照明宗幸臨時的樣子,沒有京都的稱号卻有宮殿的名稱,恐怕不合典章條款。
我私下尋思自秦漢以來,四海之内,天子所到之處,大多賜予宮殿名号。
近代隋朝王室在揚州建立了江都宮,在太原建立了汾一陽一宮,在岐州建立了仁壽宮。
唐朝
二十五日,末帝诏命樞密使趙延壽分率二萬士兵擔任北面招讨使,又诏令魏博節度使範延光率領所轄二萬士兵駐守遼州。
十月,幽州節度使趙德鈞率領所轄一萬多人從上一黨一吳兒谷會合趙延壽軍隊駐守一團一谷口,此地與張敬達營寨相隔百裡,一個月竟然不能打通。
十一月,契丹國主與高祖在營帳相會時,對高祖說:“我遠奔三千裡救援,大事必期成功,看你體魄儀容健壯魁偉,見識深刻,氣量宏大,實是一國的君主啊。
天命有所屬托,時機不可喪失,我想順從蕃漢諸将的建議,冊封你為天子。
”高祖回避推讓了好久。
接着,各路軍隊不斷勸說請求,才下令在晉一陽一城的南面修築祭壇,冊立為大晉皇帝,契丹國主解下自己的衣冠授給高祖。
當初後梁建國的那一年,就是唐哀帝天..四年(907),潞州行營使李思安上奏“:壺關縣庶穰鄉的人砍伐樹木,樹倒下時自己分成兩片,其中有以下六個字‘天十四載石進’。
”後梁太祖下令藏在武庫,然而沒有誰能弄清它的意思,到高祖即位為皇帝時,知道那件事的人說:“拿‘四’字中的兩畫加在‘天’字上,就是‘丙’字‘,四’字除去中間的兩畫,再加上‘十’字,就是‘申’字。
”高祖稱帝的時間正好是丙申年。
另外,《易經》上說:“晉,就是‘進’的意思。
”國号叫“大晉”,都像符契一樣相合。
又,高祖即位前一年,是乙未年,邺郡西部有個被稱作李固的栅地,清河、淇水在它的旁邊合為一流,栅地有橋,橋下有大老鼠與蛇搏鬥,鬥到下午申時,蛇鬥敗後死去,行人停下觀看的有幾百人,了解這件事的人記下了它。
後唐末帝果然滅亡在申年。
又,唐末帝是真定常山人,有他的祖先留下的舊房舍,房舍旁邊古代的佛教塔刹,中有石像,有一天突然不停地搖動,人們都感到很奇怪。
等到被重重包圍在晉一陽一時,高祖派心腹何福乘快馬向北蕃契丹請求援救。
契丹國主親自率領各部前來援救,不用絲綢絹帛,不用珠寶金玉,像回聲響應一樣。
契丹國主對何福說“:我已經從夢中得到了征兆,都是上天命我如此,不是我的意思。
”當救援的軍隊沒有到達,僞将張敬達率領大軍迫近城牆設立栅欄,圍城栅欄将要建成的時候,忽然刮起大風,下起暴雨,栅欄無法建成。
後來,又修築長長的城牆,城牆雖已修成,但又被積雨毀壞,城牆最終還是沒有完全合一攏。
晉一陽一有個北宮,宮城的上面有個叫作毗沙門天王的祠廟,高祖曾經焚香修建并默默地向它祈禱。
過了幾天,城的西北門外的曲牆正好是受到敵人攻擊的地方,軍隊值哨的人報告說,夜晚有一個長一丈多的人,披金甲執長槍,在城樓上行走,過了很久才消失,高祖心裡對此感到奇怪。
又,高祖住宅的第三重城有個叫作崇福的佛教寺院,寺院廂房下面的西北角有個泥做的神像,忽然有一天,神像的頭部有煙升起,那煙騰躍上升有如煙囪的形狀。
寺院的僧侶奔跑前去救火,以為是人為的火種蔓延過來的,等到仔細察看,又什麼也沒有,這事馬上傳到了高祖那裡,高祖召喚僧侶中佛一性一高超的人詢問這件事。
僧人說“:貧僧我看見莊宗将要奪取天下的時候,曾經出現過這種煙氣,觀察這次煙氣的噴一發湧吐,比莊宗當時的還要厲害,征兆自然可以理解了。
”從這天起,太一陽一的旁邊擁集衆多的五色雲氣,像蓮花的形狀。
高祖召喚占蔔的人來觀察天象,對占蔔的人說:“這個效驗對應的是誰呢?”占蔔的人說:“看見這種天象的地方是吉祥的,還能應誰呢?”又,高祖每天早晨派人慰問安一撫防守城牆的士兵,習以為常,忽然一天晚上天已經黑了,城牆上方有發号司令的聲音,聲音不停地叫了三次,高祖使人詢問這件事,将官說:“是從天上傳來的。
”都知道這是神靈在暗中幫助。
當時城裡又有幾戶人家的井水泉眼猛漲,外溢不停。
等到蕃軍大部隊到來,聯合各部武裝攻擊後唐軍隊,末帝的軍隊就像被摧拉的朽木一樣,這是天意使它那樣,不是人的力量。
這一天,高祖對契丹國主說,願将雁門以北到幽州的地盤敬獻給契丹國主祝壽,又約定每年輸送絲帛三十萬匹,契丹國主答應了。
(二) 高祖天福元年(936)十一月十四日,高祖駕臨北京崇元殿,頒發诏令:“改長興七年為天福元年,大赦天下。
十一月九日黎明之前,凡京城及各州各類罪犯,以及曾經擔任僞職的官吏和被關押的囚徒,已經結案判決的或還沒有結案判決的,已經發現的或還沒有發現的,罪行無論輕重,一般的赦免所不能原宥的,全都赦免他們。
凡明宗朝代所頒行的诰命法制,切望所在地方官署遵照實行,不得改動更易。
在京都的鹽貨,原是官府出一售,從今以後,一概不加禁止壟斷,任憑人們随便買賣,并下令太原府,再不準開官一場出一售鹽貨,麥曲的價格每斤減價三十文。
” 閏十一月九日,晉安寨副招讨使楊光遠等人殺掉上将張敬達,率領各路軍隊前來投降。
十九日,高祖駕臨昭義,接受趙德鈞、趙延壽的投降。
這一天,契丹國主舉杯對高祖說:“我遠道趕來支援,拯救危難,大事已成,天子須趕赴首都,現令太相溫率軍相送到黃河岸邊,要求渡過黃河的人,随便多少都可以,我也暫且留在此州,等到京、洛平定之後,就應該向北回轉了。
”兩人握手相向而哭,很久不能辭别,契丹國主脫一下白色貂皮裘服給高祖穿上,又贈送良馬二十匹,戰馬一千二百匹,又告誡說:“子子孫孫,各不相忘。
”二十四日,高祖到了河一陽一北部,節度使苌從簡前來投降,已準備好了渡河的舟船楫槳。
二十五日,看到洛一陽一煙火缭繞相連,有将校飛跑送狀請進洛一陽一。
二十六日,後唐末帝招集他的家人,與親信将領宋審虔等登上玄武樓,放火自一焚而死。
到了晚上,高祖進入洛一陽一,後唐士兵放下武器等候治罪處罰,高祖都安一撫并饒恕了他們。
高祖歇息在以前住餅的舊宅,文武百官漸次前來朝見。
诏令禦史府催促朝官進來拜見,诏令文武兩班官員中凡在僞朝任職做事的人全部赦免罪過。
這一天,百官在宮廷大門之外感謝皇恩。
二十九日,高祖進入内廷,在文明殿接受朝賀,沿用唐朝的禮樂制度。
十二月一日,高祖幸臨河一陽一,為太相溫、蕃部兵士返回契丹餞行,下令貶後唐末帝為平民百姓。
當時從秋天起就沒有下過雨,過完了冬天,也沒有下雪,高祖下令百官到處祈求禱告。
九日,诏令本朝文物典章制度、起居入閣,應按後唐明宗朝廷條款實行。
鎮州衙内都虞候礻必瓊作亂,驅逐副使李彥琦,殺死總指揮使胡章。
同州小校門铎殺死節度使楊漢賓,焚燒搶劫州城,十二日,高祖在長春殿為明宗皇後曹氏的去世舉行哀悼儀式,暫停上朝三天。
诏令封已故原東丹王李贊華為燕王,派遣原單州刺史李肅安排護送回本國安葬。
十五日,慈州上奏,草寇進攻州城,連續三天才退走。
十六日,高祖在長春殿為已故皇弟彰聖指揮使石敬殷、沂州指揮使石敬德、檢校太子賓客石敬友舉行哀悼儀式。
青州上奏,節度使房知溫去世,高祖下令郓州王建立率領所屬士兵前往青州安置撫一慰。
中書門下上奏“:請求把明年二月二十八日高祖壽誕日定為天和節。
”高祖準允了。
天福二年(937)春二月一日,高祖到文明殿接受臣僚的朝賀,儀仗侍衛依禮儀制度行一事。
二日,日蝕。
當夜,有紅、白色雲氣錯雜相間,像耕種開墾竹林形狀,從深夜二十二時到淩晨二時,出現向北移動的濁氣,經過天空,閃爍不定,遍曆二十八宿,天大亮才消散。
四日,已故皇弟石敬德、石敬殷均被追封為太傅,皇子石重裔、石重進、石重英均被追封為太保。
右神武統軍康思立去世,停止上朝一天,追封他為太子少師。
七日,定州上奏,契丹改幽州為南京。
中書上奏,請建立宗族祠廟,高祖準允。
诏令朝廷内外文武官員都給予恩賜,皇帝的基業剛剛建立,以此表示遍施恩澤。
同日,高祖下令說:“凡朝廷官員憑才能突出而任外官的人,任官期限滿了而無缺漏,将來拟授官職時,在外地任官官齡按在京都任官官齡一樣提升擢拔,就便自己請求外任官職和不是突出選拔任用的人,不在這個範圍之内。
”安州報告說,節度使盧文進殺害行軍副使,率領所屬親信兵士渡過了淮河。
十三日,将中興殿改名天福殿,門名也跟着改換。
湖南節度使、楚王馬希範增加食邑實封,改封功臣名号。
原昭義節度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高行周在服喪期滿後起任為右金吾衛大将軍,依舊擔任昭義軍節度使。
泰甯軍節度使李從溫、荊南節度使南平王高從誨、歸德軍節度使趙在禮,一并增加食邑實封,改功臣名号。
魏府範延光上奏“:擔當管理夏津鎮捕殺賊寇的士兵,誤殺了新上任的齊州防禦使礻必瓊。
”當初,範延光将萌生不軌行為時,曾派人暗中勾結礻必瓊,礻必瓊答應了他。
到這時,因礻必瓊背叛盟約,就秘密派一精一銳騎兵殺掉了礻必瓊,從此範延光謀反的征狀已很明顯了。
這天,高祖下令說“:西域中印土摩竭陀舍衛國大菩提寺三藏阿..梨沙門室利縛羅,應賜稱為弘梵大師。
”十七日,泾州節度使李德王充、徐州節度使安彥威、秦州節度使康福、延州節度使劉景岩、襄州節度使安從進、夏州節度使李彜殷,一并增加食邑實封。
十九日,正衙置備禮儀冊封高祖已故弟弟和兒子等。
二十三日,已故契丹人皇王送回安葬,停止上朝一天。
改汴州雍丘縣為杞縣,是為了回避已故皇帝紹雍名諱。
二月十日,下令停止北京西北面計度司事務。
吳越國王錢元馞增加食邑實封,改賜功臣名号。
二十三日,任命皇子左骁衛上将石重信為檢校太保、河一陽一三城節度使。
二十五日,凡在朝文武百官以及現任刺史,前代沒有封賞贈予的,均給予加封行贈;他們的母親、妻子沒有按等級次第封賞的,都一并依次封賞。
二十八日是天和節,高祖駕臨長春殿,召集左街右街僧人到威儀殿談經說佛,這是遵循過去的法則。
三月一日,诏令給北京留守、太原尹、皇子石重貴封賞食邑三百戶。
六日,禦史台上奏:“唐朝制定的律令法式,南衙經常參見的文武百官,每天朝拜退下來,在廊庑下賞賜食物,稱之為常食。
從唐代末期動亂流離後,常食漸漸廢止,但仍在皇帝每月初一、十六入閣起居的日子賞賜食物,每次入閣行禮完畢,閣門官宣布放仗,百官都一起拜謝,稱之為謝食。
到了僞朝清泰年間,入閣行禮完畢,另派中使到正衙門宣賜食物,百官排列重謝,這就失去了唐朝賞賜食物的意義,就禮儀而言實在是太煩瑣。
臣擔心因襲沿用,會逐漸失去賜食的本意,從現在起以後入閣賜食,希望不要另派中使口頭宣示,按照唐明宗朝代條款行一事。
”高祖準允。
中書上奏:“根據皇上命令,已故宗族旁支,三月七日用王的禮儀安葬,他們的妻兒等都按禮儀予以安葬,請在這天停止上朝拜見。
”高祖準允。
兖州李從溫上奏:節度副使王謙煽動士兵叛亂,不久就平定下來了。
十三日,高祖下令:“帝王省視各地廣施教化,不能畏懼勞苦;養護一士人,安一撫百姓,一定順其自然。
回想我寡德之人,才展宏圖,常想緻力去掉煩雜苛稅,希望逐漸達到富庶水平。
想到京城經曆動亂之後,依靠戰火之後留下的舟船,轉運立刻顯得不夠,支出費用非常缺乏,将要另外謀求快車運輸,又擔心輾轉困窘人民,因此痛心,不曾安穩坐卧。
現在因夷門重地,是梁苑雄郡,水陸交通要道,是舟車聚集必經之地,于是出資經營規劃,需要論證考察,豈可免除一時的勞苦,期望的是能夠有所補救,決定本月二十六日親自視察汴州。
”又下令說“:皇上經過的州府管轄的地界,所有名山大川、帝王的陵墓廟宇,著名大臣的祠堂墓寝,在離大道十裡之内的,應當命本州依次恭迎守候,皇上經過的那天,用脂酒幹肉祭祀告慰神靈。
”左仆射劉日句等人建議設立宗廟,建立高祖以下四位先祖的宗廟,其始祖一廟,敬候皇上裁決。
禦史中丞張昭遠建議,請求按照隋、唐禮制,設立四廟,推四代祖先中名譽地位最高的為太祖,高祖下令文武百官商讨決定,百官請求按照唐代禮制,決定了要追尊的四廟廟主。
高祖允準。
二十七日,高祖離開京城。
四月一日,禦駕到鄭州,防禦史白景友進獻祭祀用的牲畜谷物器皿,高祖說:“不是從老百姓那裡搜刮的吧?”白景友回答說“:臣畏懼皇上的法令,都是用自己俸祿備辦的。
”高祖命人收下了禮物。
二日,高祖進入汴州。
五日,頒發赦令:“凡天福二年(937)四月五日黎明以前,各道州府被監禁的囚犯,死刑以下,罪行無論輕重,一并釋放。
天福元年以前,各道州府凡是殘留拖欠的租稅,都特予免除。
各道有關征收各類人欠交給省司的錢财貨物,應把僞清泰元年(934)年底以前所拖欠的,據所通納到物業外,一并予以免除。
前一天,朕經鄭州荥一陽一縣地界,看見路旁有害蟲噬食和幹旱損害桑田麥地的地方,命令主管部門派人檢查複核,酌情給予免除租稅。
河一陽一轄區内釀酒的老百姓,凡欠天福元年閏十一月二十五日以前,不能足夠支付一年規定數目的酒曲錢,都予免除。
其他各地對經受戰火的地方,也給予同樣待遇。
犯了罪就要誅殺,刑法條款明示在固定法典裡,過去的罪過可予哀憐,應該表示深厚的仁慈。
僞清泰年間,官員中有被誅滅殺戮的,都準予收一屍一安葬。
天下百姓,有年齡在八十歲以上的,免除一個兒子的徭役,并再在各處檢查登記,上報佐官。
後梁原滑州節度使王彥章,舍命報效當世,他所從事的事業,承受千年的元氣,傳布百代的美名,應該越級追贈為太師,他的子孫後代根據其才幹依次任用。
對各道州府所管轄的地界,有從僞朝命令征召的鄉兵,大都是糾結集合在一起的搶劫盜匪,因此畏懼刑法典章,隐藏在深山峽谷裡,應令一處處講明道理招撫他們,讓他們恢複各自原來的職業。
在今年四月五日以前做壞事的人,一概不予追究,如果兩個月後,不返回從事原有職業的人,恢複以前一樣的罪行予以處罰。
”十八日,北京、邺都、徐兖二州都上奏朝廷,遭受旱災。
高祖下令:“今後敕立妃嫔,和拜授、罷免三公宰相,以及任命将領、封賞親王公主,都應該頒發诏令,其餘的按法令條款處理。
” 夏五月一日,高祖駕臨崇元殿接受朝賀,儀仗侍衛依照禮制行一事。
下令洛京、魏府管區内所征收今年的夏苗麥稅等,應該免去五分之一,因為遭受了輕微旱災的緣故。
五日,禦史中丞張昭遠上奏朝廷“:汴州在後梁朱氏稱帝時,有京都的稱号,到後唐莊宗平叛安定河南,又廢為宣武軍。
到明宗駕臨汴州時,主事的人趁機修葺舊皇城,于是懸挂後梁宮殿牌匾門額,當時知道的人就有私下非議的。
前些日子,皇上視察各地,暫時歇居在梁苑。
我看到皇城内的房舍牌匾門額,全照明宗幸臨時的樣子,沒有京都的稱号卻有宮殿的名稱,恐怕不合典章條款。
我私下尋思自秦漢以來,四海之内,天子所到之處,大多賜予宮殿名号。
近代隋朝王室在揚州建立了江都宮,在太原建立了汾一陽一宮,在岐州建立了仁壽宮。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