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帝本紀

關燈
歲次甲午,四月庚午朔。

    ”末帝回頭看着房詗說:“張氵蒙神說甲庚午,不是很奇異嗎?”末帝令房詗和術士一起解釋三珠一珠這些話,說:“三珠,就是三帝;驢馬沒人驅,是失去位置的意思。

    ”末帝即位以後,任張氵蒙為将作少監同正,還賜給金紫衣酬謝他。

    末帝剛封潞王時,有議論說“:潞字意思是一足已經進入洛一陽一了。

    ”還有,末帝在鳳翔時,有一個叫何叟的人,年過七十,突然死去,見一陰一間官吏靠着桌子告訴何叟:“給我對潞王說,來年三月會成為天子,二十三年。

    ”何叟蘇醒過來,害怕不敢說。

    過一個月又死去,一陰一官見了斥責他說:“怎麼敢違抗我的話,不傳達那句話,再放你還世。

    ”退下來看見廊下有記事簿,問管事的人,說:“朝代将要改換,這個就是升降人的爵位的冊子。

    ”蘇醒過來後,見末帝親校劉延朗告訴這事。

    末帝召見他問起此事,何叟說“:請以後對質,這話如不能應驗,殺掉也可以。

    ”後人說:“二十三,就是末帝的小名。

    ”還有,石壕人胡杲通喜歡天文,末帝召問他,他說:“王貴不可言,如果要有舉動,應在乙未年。

    ”等到起兵時,又問他,胡杲通說:“今年是冬至在年初,王者不宜建功立事,如等到來年入朝廷,則福祚永遠不絕。

    ”後來都一一應驗。

    像上面說的,則大寶之位,必有命數,豈可輕易談論。

     七日,下诏令河南府收集京城居民的财物以贊助賞軍。

    八日,又下诏預借居民五個月房稅,不論士族庶民,一概施行。

    末帝一貫看輕财物喜好施舍,在岐下被諸軍推戴時,曾向軍士許諾:“等到進了洛一陽一,每人賞錢百千。

    ”到這時,因為府庫收藏空乏,于是有按比率分配的命令,京城中的庶民士族自一殺的時有發生。

    十日,衛州上奏,說這月九日鄂王死去。

    十一日,任宰臣劉日句判三司。

    十二日,邢州上奏,說磁州刺史宋令詢自缢而死。

    宋令詢是鄂王在藩地時的都押牙,所以會這樣去做。

    十三日,末帝因為鄂王去世,在内園穿喪服,群臣感覺得到安慰。

    十四日,太後、太妃拿出宮中衣服器一具用來贊助犒賞軍士。

     十六日,末帝穿戴兖冕禮服到明堂殿,文武百官穿上朝禮服各就各位,宣布改應順元年為清泰元年,大赦天下,一般赦免時不可寬恕的也全都赦免了。

    十八日,任宣徽北院使郝瓊為宣徽南院使,臨時主管樞密院;任前三司使王玫為宣徽北院使;任随駕牙将宋審虔為皇城使,劉延朗為莊宅使;任鳳翔節度判官韓昭裔為左谏議大夫,兼端明殿學士;任觀察判官馬裔孫為翰林學士;任掌書記李專美為樞密院直學士。

    十九日,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康義誠被誅殺。

    這一天,下诏書說:樞密使朱弘昭、馮斌貝,宣徽南院使孟漢瓊、西京留守王思同、前..州節度使藥彥稠,共同煽動交結,妄舉幹戈,相互之間興用離間之謀,幾乎構成傾亡之禍,應該處以死刑,以順應民情,并且削奪其官爵等等。

     二十一日,鳳翔上奏,說西川孟知祥僭稱大蜀,年号稱為明德。

    有關部門官員進言說“:皇帝以五月一日到明堂殿接受朝賀,三日夏至,祭祀皇地礻氏,前兩天奏告獻祖宮室,不坐。

    恰好正旦冬至,這一天有祀事,那就第二天受朝賀。

    現在是五鼓前祭祀,天亮時行禮完畢,禦殿在旦後,請按慣例行一事。

    ”下诏書說:“日出禦殿,舉行祭祀之事沒什麼妨礙,可以依照常年舊例。

    ”史館上奏“:凡書奏和處理公事,臣下奏議,希望命令近臣記錄後交付史館。

    ”下诏令端明殿學士韓昭裔、樞密直學士李專美記錄送去。

    二十二日,任左谏議大夫盧損為右散騎常侍。

    二十三日,下诏賜給禁軍及鳳翔城下歸順将校數量不同的錢帛。

    起初,末帝離開岐下時,各軍都盼望有厚賞,等跟随到京師後,願望不能滿足,相互傳謠言說“:去卻生菩薩,扶起一條鐵。

    ”他們是這樣的貪得無厭。

    二十七日,把明宗皇帝安葬到徽陵。

    二十八日,在太廟供奉神主。

    二十九日,山陵使、司空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馮道上表章辭官,沒有應允。

     五月一日,到文明殿接受朝賀。

    六日,任左龍武指揮使安審琦為左右捧聖都指揮使,任右千牛上将軍符彥饒為左右嚴衛都指揮使。

    七日,任端明殿學士韓昭裔為樞密使;任莊宅使劉延朗為樞密副使;任權知樞密使房詗為宣徽北院使;任成德軍節度使、大同彰國振武威塞等軍蕃漢馬軍步軍都部署、檢校太尉、兼中書令;驸馬都尉石敬瑭為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都部署如往常一樣。

    汴州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侍中、驸馬都尉趙延壽進封為魯國公。

     九日,中書門下上奏,太常禮院呈狀,明宗在這個月二十日附祭于太廟,宰臣代理太尉行一事。

    因為馮道在度假,李愚十八日又有私家忌諱,在緻齋期内,劉日句又奏判三司免除祭祀一事,下诏要禮官斟酌一下。

    有關官員上奏說“:李愚私忌在緻齋期内,但各種私忌日遇上大朝會入閣宣召,都要奔赴朝廷參與,現在明宗附祭祖廟事大,忌日是私事,請按照大朝會宣召的慣例去做。

    ”末帝同意了。

    任陝府節度使康思立為邢州節度使,任同州節度使安重霸為西京留守,任羽林右第一軍都指揮使、春州刺史楊思權為..州節度使。

    十日,左監門衛将軍孔知邺、右骁衛将軍華光裔一并勒令停止現任職務。

    當時差遣孔知邺在應州告祭太廟,他稱病辭去差使,改派華光裔,又稱從馬上摔下傷了腳,所以全都罷免其職務。

     十一日,任司空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馮道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兼同州節度使;任天雄軍節度使範延光為樞密使,封齊國公;任郓州節度使李從日嚴為鳳翔節度使。

    十二日,任嚴衛都指揮使尹晖為齊州防禦使。

    十五日,任侍衛馬軍都指揮、順化軍節度使安從進為河一陽一節度使,如以往一樣掌握軍隊。

    太常卿盧文紀上奏說“:明宗一室,酌獻舞曲,請稱之為雍熙之舞。

    ”末帝同意了。

    十八日,任皇子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工部尚書李重美為檢校司徒、守左衛上将軍。

    從這時起,各道節度使、刺史、文武臣僚,相繼加檢校官,或進爵封邑,都是為了給末帝登位擴大喜慶氣氛。

    十九日,任陝州防禦使相裡金為陝州節度使。

    起初,末帝以檄書傳告各鄰藩,隻有相裡金派判官薛文遇來計劃起事,所以獎賞他為節鎮官職。

    宣徽北院使、檢校工部尚書房詗加檢校司空,暫任左威衛大将軍,仍為北院使。

    任樞密使、左谏議大夫韓昭裔為刑部尚書,仍為樞密使。

     二十日,太白星白天出現。

    任樞密副使劉延朗為左領軍大将軍,其他職務如舊。

    二十四日,秦州上報,西川孟知祥出兵攻陷成州。

     六月一日,改侍衛捧聖軍為彰聖,改嚴衛軍為甯衛。

    三日,封吳嶽成德公為靈應王,禮儀待遇如同五嶽。

    末帝剛起事時,派使者祭祀吳嶽以求保佑,等到登帝位後,所以有這樣的報答。

    幽州節度使趙德鈞進封為北平王,青州節度使房知溫進封為東平王。

    四日,任前..州節度使索自通為右龍武統軍。

    五日,皇子左衛上将軍李重美加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充鎮州節度使兼河南尹,主管六軍諸衛事。

    八日,下诏說凡天下被關押的罪人,委托所在長吏親自過問,盡快從寬處理。

    十一日,到至德宮,順便到房知溫、安元信、範延光、索自通、李從敏等人家中。

    十三日,任以檢校太子太傅退休的王建立為檢校太尉、兼侍中、郓州節度使,任前宋州節度使安元信為檢校太尉、兼侍中、潞州節度使。

     十四日,三司使劉日句上奏:“天下編了戶籍的百姓,從天成二年制定秋夏田稅後,到現在已有八年。

    最近不斷有百姓來朝廷訴說田地不均,多次實行減免稅收,漸漸又失去稅額,希望派官員一概檢查一番。

    ”沒有報上去。

    十五日,末帝為已故皇子亳州刺史李重吉、皇長女尼姑惠明大師幼澄舉哀穿喪服,各位大臣到宮門安慰。

    末帝剛起兵時,李重吉、李幼澄都被闵帝害死。

    十六日,任戶部侍郎韓彥恽為绛州刺史,任左武衛上将軍李肅為單州刺史。

     這個月,京師大旱,十分炎熱,中暑死亡一百多人。

     七月二日,退休的太子少保崔沂死。

    五日,鳳翔轉來僞蜀孟知祥書信,稱“大蜀皇帝獻書于大唐皇帝”,而且說“:受大家情緒所迫,于今年四月十二日登皇帝位”等等,末帝沒有回信。

    任前武州刺史鄭琮為右衛上将軍。

    六日,到龍門佛寺祈禱降雨,七日,已故皇子亳州一團一練使李重吉被追贈為太尉,仍在宋州設廟。

    九日,鳳翔節度使李從日嚴封為西平王。

    這一天,宰相李愚、劉日句因議論公事,在政事堂互相謾罵,語言很粗鄙,末帝令樞密副使劉延朗宣稱自己的意見說“:你們是輔佐朝廷的大臣,不應該如此,今後不得再這樣了。

    ”十三日,任太常卿盧文紀為中書侍郎、平章事。

    這一天,中書門下三次上表章請立皇後,末帝答應了。

    十九日,下令立沛國夫人劉氏為皇後。

    二十二日,太子少傅陳臯去世。

    二十七日,史官張昭遠把他撰寫的莊宗朝列傳三十卷獻上。

     八月二日,下诏減免長興四年十二月以前天下所欠殘留稅款。

    三日,任前尚書左丞姚豈頁為中書侍郎、平章事。

    下诏令所有曾經受禦署官逐次攝任同一任正官,依照期限赴選。

    荊南報告,僞蜀孟知祥去世,他的兒子孟昶接位。

    二十七日,任前邢州節度使趙鳳為太子太保。

    下诏說“:文武百官的任命安排,應該下诏依照次序,中書省設置簿冊,不能重疊。

    如果應當差使的人自己有什麼緣故,或不想出行的,注簿時便應該當作已差使。

    從長興三年正月以後曾經奉命出使的,便算作簿首;以後差使的人,按次序注冊。

    ”有關官員上奏說:“皇後受冊封,朝廷内外貴婦人上書不用答複。

    ”末帝同意了。

    二十八日,到文明殿冊封皇後,命令使攝太尉、宰臣盧文紀,使副攝司徒、右谏議大夫盧損到皇後宮,行禮完畢,按差别各有賞賜。

     九月二日,由于下雨太久,分别命令朝臣到都城門祈禱消災,到宗廟社稷禱告。

    四日,夜晚有星星很像五鬥器,往西南方向流動,尾巴幾丈長,彎曲像龍的形狀。

    又有很多星星亂流動,數不清有多少。

    首都下大雨,冰雹像彈丸。

    曹州刺史藥縱之去世。

    七日,因大雨下得過多過久,下诏要京城各獄委派禦史台憲詢問案情,各州縣派判官令錄親自記錄審問,限時處理案件。

    十五日,中書門下履行長興三年敕令,常年推薦選送舉人,各州郡舉行宴會時,帖太常拟定儀注上奏報告。

    二十五日,任前潞州節度使、檢校太尉、同平章事盧文進為安州節度使。

    二十六日,雲州報告,契丹侵犯邊境。

     十月四日,有一隻金色野雞,停在中書政事堂。

    中書門下上奏“:請以一月二十三日皇帝誕生日為千春節。

    ”末帝同意了。

    十一日,宰臣李愚、劉日句罷去宰相,任李愚為守左仆射職,劉日句為守右仆射職。

    契丹侵犯雲州、應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