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文獻王蕭嶷傳

關燈
又什麼時候沒有亡命徒呢!”後來他又下诏書允許那些人恢複戶口登記。

     這時候武帝生活奢侈,後宮有一萬多人,宮内容納不下,太樂、景第、暴室都已經住滿,還是覺得不滿足。

    蕭嶷的後房一中也有一千多人。

    颍川人荀丕寫信給蕭嶷,極力說明這樣做的錯誤,蕭嶷嗟歎了很久,寫了一封信答複他,又為此而減放人員。

     荀丕字令哲,後來擔任荊州西曹書佐,長史王秀給他寫信,題名是“西曹荀君”。

    荀丕回信說:“第五倫的職位,不低于骠騎将軍,也不知道西曹和長史有什麼不同!而且人處在世上,應當以德行著稱,怎麼能就憑一席爵位高于别人呢?蔺相如在渑池沒有被屈服,一毛一遂在郢都哪能受侮辱,前往敵方遇到情況,在下必定比這兩位更加英勇,不知道足下您的富貴,您的威勢,比秦、楚兩王怎樣。

    在下是以德行為寶貴,足下是以職位為寶貴,各自寶貴自己的寶貝,願在這裡與您共享。

    ”于是直接題字稱“長史王君”。

    當時尚書令王儉主持朝政,荀丕又給王儉寫信說:“足下建立了高人的名聲,卻顯不出高人的事迹,将拿什麼寫在齊朝曆史上呢?”王儉趁南郡整頓的機會寫信給荊州刺史随王蕭子隆請求對荀丕治罪,荀丕經過自我申辯才得以免除。

    荀丕又上書對武帝極力勸谏,言辭非常爽直,武帝很不高興,荀丕終于在荊州獄中被賜令自一殺。

    徐孝嗣聽說了他死的消息,說:“荀丕縱然有罪,也不應該殺死,數千年後,你該拿史書怎麼辦呢!” 永明五年(487),蕭嶷提升為大司馬,八年,配給了皂輪車。

    不久擔任了中書監。

    他堅決推辭。

    蕭嶷身高七尺八寸,善于保持自己的音容儀範,用文雅物品裝飾,以侍衛人員跟從,彬彬有禮,超過百官。

    常常出入宮殿台省,都是安詳瞻望,神态嚴肅。

    他知道自己地位重要,很想退官閑居,北面的宅院中過去曾有美麗的田園,他又大加修整。

    武帝曾經問臨川王蕭映住在家中有什麼事情感到快樂。

    蕭映說:“最近正在讓劉..講《禮》,顧則心講《易》,朱廣之講《莊子》、《老子》,臣和幾位賢德的兄弟朋友時時擊掌贊歎,以此為樂。

    ”皇上大加贊賞。

    以後又對蕭嶷說:“臨川王要行善事,于是才到這種境界。

    ”蕭嶷說:“這是大司馬的次弟,怎會不是這樣呢!”皇上便拿着玉如意指着蕭嶷說:“還是不如皇帝的弟弟行善最多啊!” 蕭嶷常常告誡兒子們說:“凡是富貴的人,少年時期不驕橫奢侈,而以節儉喪失它的,是很少的。

    漢代以來,侯王子弟,因為驕奢恣縱的緣故,大則滅亡自身、喪失家族,小則削減剝奪封邑土地,怎能不加警戒呢!”他稱言自己有病,不利于住在東城,屢次要求返回宅院,讓世子子廉代替鎮守東府。

    皇上多次到蕭嶷府上去,宋朝長甯陵隧道的出口就在他府門前的路旁,皇上說:“我是進到他家的陵墓内去找人。

    ”于是便把陵墓地上阙門前的麒麟移到東岡。

    麒麟和阙門,造型十分巧妙,是宋孝武帝從襄一陽一弄來的,後來各個帝王的陵墓都模仿它,卻都不如它。

     永明末年,皇帝的車駕多次出遊,隻有蕭嶷陪同。

    皇上曾外出到新林苑去,蕭嶷和他同車在夜間歸來,到了宮門,蕭嶷下車告辭,皇上說:“現在夜間行走,不要被衛兵們呵斥啊!”蕭嶷回答說:“京城以内,都是臣的轄地,希望陛下不必過慮。

    ”皇上大笑,把魏朝所送的氈車贈給了他。

    每次到他的府上去,不再讓人回避,吩咐外監說:“我到大司馬府上去,就是回家了。

    ”蕭嶷的妃子庾氏,曾經生了病,痊愈後,皇上到了蕭嶷的府中,在後堂安排了金石樂隊,宮人們都來了。

    登上桐台,讓蕭嶷戴上烏紗帽,一整天盡情歡樂,指示蕭嶷實行家人的禮儀。

    蕭嶷對皇上說:“自古以來都說是願陛下壽比南山,或者稱萬歲,這幾乎近于不實之言。

    而在臣的心中,實在希望陛下的壽命最長有一百年也就足夠了。

    ”皇上說:“一百年又怎麼可以得到,隻要能得家族産業延續一百年,事情也就算成功了。

    ”于是互相握手流淚。

     永明十年(492),皇上加封蕭嶷的各個兒子。

    過去的先例是王子封一千戶,蕭嶷希望五個兒子都給予加封,請求減少,每人封五百戶。

    這年他病重,上表請求解除職務,沒有批準,賜錢五百萬供他用于念佛、誦經、布施等。

    逝世時,四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