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季才傳
關燈
小
中
大
庾季才,字叔奕,新野人。
他的第八代祖父名叫庾滔,随晉元帝南下過長江,官至散騎常侍,元帝封他為遂昌侯,因此安家于南郡江陵縣。
祖父名叫庾诜,是梁代處士,與同宗族的庾易齊名。
父親庾曼倩,光祿大夫。
庾季才小時候就很聰明,八歲能背誦《尚書》,十二歲便通曉《周易》,喜歡預測天象。
庾季才守喪以至孝而出名。
梁代廬陵王蕭績任他為荊州主簿,湘東王蕭繹看重他的才能,便把他召來,授給他外兵參軍之職。
設立了西台以後,庾季才又多次升官,直至中書郎,兼任太史,封為宜昌縣伯。
庾季才堅決推辭太史一職。
元帝說:“漢代司馬遷一家幾代主掌這一職務,北魏高堂隆也任過這個職務,不乏前例,你害怕什麼呢?”元帝也很懂星象曆法,于是與季才一道仰觀天象,元帝閑談時對庾季才說:“我很擔心禍起蕭牆,事情一旦發生,我用什麼辦法可以平息呢?”季才說:“近來天象預示有變故,可能是秦将入侵郢都,您應留下得力的臣子坐鎮荊、陝兩地,您則整頓隊伍回京都,以避免禍患。
假使羯寇進攻緊迫,也隻會失掉荊、湘兩地,至于整個國家,則可以不必擔憂。
假使您堅持長留不走,恐怕不合天意。
”元帝起初認為這話有道理,後與吏部尚書宗懔等人商議之後還是留下了。
不久,江陵陷落,果然應驗了庾季才的話。
周太祖一見到庚季才,就對他特别禮遇,讓他任太史。
每次出征,總讓他陪同。
周太祖賜給他住宅一區,水田十頃,還有奴婢、牛羊及其他物品,對季才說:“你是南方人,還沒有安心于北方,我之所以賞賜你這些東西,隻想消除你思念故土的心思。
你應該竭盡忠誠侍奉我,我也将用富貴來答謝你。
”起初,郢都淪陷之後,士大夫多淪落為賊民。
季才散發他所得的賞賜之物,贖求親朋故友。
文帝問:“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季才說:“我聽說曹一操一攻克了襄一陽一,首先就為賢士異度章名,晉平定了建業,以得到陸士衡而欣喜。
征伐他國而求取賢才,這是自古的常規。
現在郢都陷落,它的君主确實有罪,而那些士大夫有什麼過錯呢?卻讓他們都淪落成了低賤的奴隸!我是外鄉之客,不敢向皇上陳述自己的見解,但我确實可憐他們,所以才散發财物來贖求賢才。
”太祖于是領悟了,說:“這都是我的過錯,如果不是你提醒我,恐怕就會使天下人失望了!”于是下令赦免作了奴婢的梁國俘虜數千人。
武成二年(560),庾季才與王褒、庾信同任麟趾學士。
後又升任稍伯大夫、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後來,大冢宰宇文護執政,他問庾季才:“近幾天天象有什麼好兆頭?”季才回答說:“我深受朝廷大恩,如果不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訴您,那便同木石一樣不近人情。
近來,居上台的那顆星星象有變,是不利于宰相的兆頭,你應該還政于天子,告老還鄉。
這樣你就可以安享天年,并可以得周公旦和漢太..偉的美譽,子孫們封地也可久保穩固。
否則,後果難以料想。
”宇文護沉思了很久,對季才說:“我本意是這樣,隻是我的辭呈沒有被批準罷了。
你既然是朝官,可以按朝廷慣例行一事,就不用麻煩你另外參劾我了。
”從此以後,宇文護對庾季才日漸疏遠,沒再單獨會見過他。
直到宇文護被殺,查抄他的書信、劄記時,武帝親臨檢查。
凡是有假托天命,胡亂編造異端邪說的人,全被殺戮。
隻有庾季才的兩封信,極力闡述宇文護宰相的不祥征候,勸宇文護應該放棄權力歸政于帝。
文帝對少宗伯斛斯征說:“庾季才為人極忠誠謹慎,很懂得為臣的禮節。
”于是賜給他粟糧三百石,布帛二百段,并升他
他的第八代祖父名叫庾滔,随晉元帝南下過長江,官至散騎常侍,元帝封他為遂昌侯,因此安家于南郡江陵縣。
祖父名叫庾诜,是梁代處士,與同宗族的庾易齊名。
父親庾曼倩,光祿大夫。
庾季才小時候就很聰明,八歲能背誦《
庾季才守喪以至孝而出名。
梁代廬陵王蕭績任他為荊州主簿,湘東王蕭繹看重他的才能,便把他召來,授給他外兵參軍之職。
設立了西台以後,庾季才又多次升官,直至中書郎,兼任太史,封為宜昌縣伯。
庾季才堅決推辭太史一職。
元帝說:“漢代司馬遷一家幾代主掌這一職務,北魏高堂隆也任過這個職務,不乏前例,你害怕什麼呢?”元帝也很懂星象曆法,于是與季才一道仰觀天象,元帝閑談時對庾季才說:“我很擔心禍起蕭牆,事情一旦發生,我用什麼辦法可以平息呢?”季才說:“近來天象預示有變故,可能是秦将入侵郢都,您應留下得力的臣子坐鎮荊、陝兩地,您則整頓隊伍回京都,以避免禍患。
假使羯寇進攻緊迫,也隻會失掉荊、湘兩地,至于整個國家,則可以不必擔憂。
假使您堅持長留不走,恐怕不合天意。
”元帝起初認為這話有道理,後與吏部尚書宗懔等人商議之後還是留下了。
不久,江陵陷落,果然應驗了庾季才的話。
周太祖一見到庚季才,就對他特别禮遇,讓他任太史。
每次出征,總讓他陪同。
周太祖賜給他住宅一區,水田十頃,還有奴婢、牛羊及其他物品,對季才說:“你是南方人,還沒有安心于北方,我之所以賞賜你這些東西,隻想消除你思念故土的心思。
你應該竭盡忠誠侍奉我,我也将用富貴來答謝你。
”起初,郢都淪陷之後,士大夫多淪落為賊民。
季才散發他所得的賞賜之物,贖求親朋故友。
文帝問:“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季才說:“我聽說曹一操一攻克了襄一陽一,首先就為賢士異度章名,晉平定了建業,以得到陸士衡而欣喜。
征伐他國而求取賢才,這是自古的常規。
現在郢都陷落,它的君主确實有罪,而那些士大夫有什麼過錯呢?卻讓他們都淪落成了低賤的奴隸!我是外鄉之客,不敢向皇上陳述自己的見解,但我确實可憐他們,所以才散發财物來贖求賢才。
”太祖于是領悟了,說:“這都是我的過錯,如果不是你提醒我,恐怕就會使天下人失望了!”于是下令赦免作了奴婢的梁國俘虜數千人。
武成二年(560),庾季才與王褒、庾信同任麟趾學士。
後又升任稍伯大夫、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後來,大冢宰宇文護執政,他問庾季才:“近幾天天象有什麼好兆頭?”季才回答說:“我深受朝廷大恩,如果不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訴您,那便同木石一樣不近人情。
近來,居上台的那顆星星象有變,是不利于宰相的兆頭,你應該還政于天子,告老還鄉。
這樣你就可以安享天年,并可以得周公旦和漢太..偉的美譽,子孫們封地也可久保穩固。
否則,後果難以料想。
”宇文護沉思了很久,對季才說:“我本意是這樣,隻是我的辭呈沒有被批準罷了。
你既然是朝官,可以按朝廷慣例行一事,就不用麻煩你另外參劾我了。
”從此以後,宇文護對庾季才日漸疏遠,沒再單獨會見過他。
直到宇文護被殺,查抄他的書信、劄記時,武帝親臨檢查。
凡是有假托天命,胡亂編造異端邪說的人,全被殺戮。
隻有庾季才的兩封信,極力闡述宇文護宰相的不祥征候,勸宇文護應該放棄權力歸政于帝。
文帝對少宗伯斛斯征說:“庾季才為人極忠誠謹慎,很懂得為臣的禮節。
”于是賜給他粟糧三百石,布帛二百段,并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