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蘊傳

關燈
感造反時,炀帝派裴蘊追究他的一黨一羽,對裴蘊說:“楊玄感一呼,而随從他的有十萬之衆,更知天下人不要多,多了隻是相聚為盜罷了。

     不都殺掉,那麼以後就無法勸戒。

    ”裴蘊因此就嚴法究治,所殺的有幾萬人,都登記沒收家财。

     炀帝大稱很好,賜他奴婢十五口。

     司隸大夫薛道衡因忤逆炀帝旨意而被責備。

     裴蘊知道炀帝厭惡他,于是上奏說:“道衡恃才氣,靠舊恩,有無君之心。

     每次看到诏書下來,便不以為然,而私下議論,把錯處都推給皇上,妄造禍端。

     論其罪名,好像不太好定,但追查他的心意,實際上他深為悖逆。

    ”炀帝說:“對。

     我小時和這個人一起行役,他輕視我年幼不懂事,與高赹、賀若弼等人外擅威權,自知有誣陷之罪。

     我即位後,他心裡不安。

     好在天下太平無事,未能造反罷了。

     你論他的叛逆,非常符合我的心意。

    ”于是殺了薛道衡。

     另外,炀帝問蘇威讨伐遼東的計策,蘇威不希望炀帝再去打遼東,而且想讓炀帝知道天下多有造反的盜賊,于是回答說:“現在去打仗,不要調兵,隻要下诏書赦免群盜,自可得幾十萬人。

     派關内的奴賊和華山東邊的曆山飛、張金稱等頭領組成一支人馬,出遼西道;黃河南的反賊王薄、孟讓等十幾個頭領,都給舟楫,浮滄海道,他們必定高興被免罪,競相立功,一年之間,可以消滅高麗了。

    ”炀帝不高興說:“我去尚未打下來,鼠輩怎能成大事?”蘇威出去後,裴蘊上奏道:“他這麼說真是太不應該,天下哪裡有這麼多反賊?”炀帝明白過來說:“老東西很一奸一猾,用反賊來威脅我。

     想和他搭個口争辯吧,他又隐晦得很,我真是很難忍耐。

    ”裴蘊知道皇上的心意,派張行本告蘇威有罪,炀帝把蘇威交給裴蘊推問,裴蘊于是想把他處死。

     炀帝說:“還不忍心馬上殺他。

    ”于是把他家父、子、孫三代都除名為民。

     裴蘊又想加重自己的權勢,讓虞世基報告罷了司隸刺史以下的官吏,增加禦史一百多人。

     于是,裴蘊招緻一奸一猾之徒,一起結成朋一黨一。

     郡縣有不依附他的,就偷偷地中傷人,害别人。

     當時國家多事,凡是興師動衆,京師留守,及與各蕃國互作買賣,都讓禦史監視。

     裴家的門客和依附的隸人,遍布在郡國。

     他們侵擾百姓,炀帝不知道。

     因遼東戰争,他升任銀青光祿大夫。

     到司馬德戡将造反作亂時,江一陽一縣張惠紹夜裡奔馳而來報告情況。

     裴蘊與惠紹謀劃,想假傳聖旨調發郭下的兵民,都交給榮公來護兒指揮,逮捕在外的逆一黨一宇文化及等,再調羽林軍殿後,派範富婁等從西苑進來,交給梁公蕭钜和燕王指揮,守住爆門,扣押皇上。

     謀劃已定,派人報告虞世基。

     世基懷疑反叛事不可靠,沒支持這一計謀。

     過了不久,大難發生了。

     裴蘊感歎說:“原想與你(李昭徽)這個博學之士謀劃,你卻誤了大事!”于是被殺。

     兒子裴忄音為尚書辇直長,也同日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