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蘊傳

關燈
裴蘊,河東聞喜人。

     祖父裴之平,梁國的衛将軍。

     父親裴忌,陳國的都官尚書,與吳明徹一起,被北周俘虜,賜爵江夏郡公,入隋十幾年後去世。

     裴蘊生一性一明辯,有吏才。

     在陳國時,曆任直閣将軍、興甯縣令。

     裴蘊因其父親在北方,偷偷奉表給高祖,請求當内應。

     平定陳國後,皇上全部看了江南文士的材料,到裴蘊,皇上因他向有向化忠隋之心,越級提拔他當儀同。

     左仆射高赹未領會皇上的意圖,勸谏說:“裴蘊無功于國,但他得到的一寵一愛一超過了同輩人,我看不出這樣作有什麼合适。

    ”皇上又加授裴蘊上儀同。

     高赹又勸告,皇上說:“可加授裴蘊開府。

    ”高赹才不敢再說,當即授他開府儀同三司,禮遇優一寵一。

     裴蘊曆任洋州、直州、棣州三刺史,俱有能幹之名。

     大業初,裴蘊的政績,經過考察,連年第一。

     炀帝聽說他善于為政,調他當太常少卿。

     起初,高祖不好聲色,派牛弘定樂,隻要不是正聲、清商及九部四亻舞之色,全部不要,讓其到民間去。

     到現在,裴蘊揣摩到炀帝的意思,上奏炀帝,把天下周、齊、梁、陳各國的樂家子弟,都搜來當樂戶。

     六品官以下,一直到庶民百姓,凡有善于音樂和倡優百戲的,全部到太常當值。

     此後異技一婬一聲全部彙集到樂府,各行各當都設博士弟子,讓其轉相教習,把樂人增加到三萬多人。

     炀帝很高興,升他為民部侍郎。

     那時,尚承高祖和平之後,法網疏闊,戶口多有遺漏。

     有的已經成年,仍說還小;有的還未年老,就已免除了賦稅。

     裴蘊曆任刺史,素知其内情。

     因此逐條奏告皇上,讓一個個目測。

     如有一人情況不屬實,那麼有關官員就要被解職,鄉正和裡長都要被流放到遠方。

     又允許百姓互相告狀,如糾察到一個謊報年齡的壯丁,就讓被糾察的那一家,世世代代為他交稅和代他作勞役。

     這一年是大業五年(609)。

     諸郡計算,增加壯丁二十四萬三千,新近歸順的人口有六十四萬一千五百。

     炀帝上朝看了報告,對百官說:“前朝沒有好人,以至被蒙騙。

     現在增加戶口都從實的原因,全因裴蘊一個人用心。

     古話說,得到賢人,天下就大治了。

     看來真是這樣啊!”因此,裴蘊漸漸被親近重用,授他為京兆贊治。

     他即使連一絲一毫的問題都要處理,官吏百姓都很怕他。

     不久,提拔他當禦史大夫,與裴矩、虞世基參予掌管機密。

     裴蘊善于揣摩炀帝細微的心理活動,炀帝想加罪的,他就曲法順情,構成其罪。

     炀帝想原諒的,裴蘊就随之減輕處罰,因而釋放别人。

     此後大小案件都交給裴蘊辦,司法部門不敢與他争奪,總是按他的意思,然後作出判斷。

     裴蘊也很機靈善辯,說起法理來,口若懸河,或重或輕,都由他口裡決定。

     他又很會剖析案情,時人不能反問他。

     楊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