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基傳

關燈
虞世基字茂世,會稽餘姚人。

    父親虞荔,陳國的太子中庶子。

    世基小時即很沉靜,喜怒不形于色,博學有高才,兼善草書、隸書。

    陳國的中書令孔奂見了,感歎說:“南方人才之所以優秀,就因為有了這個人啊!”少傅徐陵聽到他的大名,召他去,世基不去。

    後來因公聚會,徐陵一看見他,就驚奇不已,對大臣們說:“這是當今的潘嶽、陸機呀!”因此把弟弟的女兒嫁給了他。

    世基仕陳國,開始任建安王的法曹參軍事,曆任祠部殿中二曹郎、太子中舍人。

    升任中庶子、散騎常侍、尚書左丞。

    陳後主曾在莫府山打獵,讓世基作《講武賦》,世基就在座中獻上此賦,陳後主很贊賞他,賜馬一匹。

    陳國滅亡之後,世基歸順隋國,任通直郎,在内史省值班。

    他家貧無産業,每每為人抄書,以養父母家人,心裡怏怏不平。

    曾作五言詩以表達感情,情理凄切,世人認為作得很好,詩人們沒有不吟詠的。

    不久,授為内史舍人。

    炀帝即位後,對他更加禮遇。

    秘書監河東人柳顧言博學有才,很少推重他人,到這時與世基相見,感歎說:“天下當會共同推許此人,他不是我們這些人所能趕得上的。”世基不久遷任内史侍郎,因遭母喪而離職,悲哀過度,隻存一副骨頭架子。

    有诏書令他複職管事。

    拜見皇上那一天,他差點站不起來,皇上讓左右扶他起來,同情他那骨瘦如柴的樣子,讓他吃肉。

    世基一吃肉,就悲哽不已,不能下咽。

    皇上讓人對他說:“正委任你作官,你要為國家珍惜自己的身一體。”前後幾次勸他。

    皇上重視他的才幹,對他很親近很禮遇,讓他專管機密,與納言蘇威、左翊衛大将軍宇文述、黃門侍郎裴矩、禦史大夫裴蘊等掌管朝政。

    那時天下多事,四方的表奏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

    炀帝那時正顯示老成持重,不在朝廷上斷事,而是在入閣之後,才召世基去,口授旨意。

    世基回到省裡後,才起草诏書,每天都要寫上百張紙,沒什麼遺漏錯誤。

    他就是這樣一精一确嚴密。

    遼東戰争後,世基升任金紫光祿大夫。

    後随炀帝到雁門,炀帝被突厥人包圍,戰士們多遭失敗。

    世基勸炀帝多用重賞,親自安一撫将士,又下诏書暫停讨伐遼東的戰事。

    炀帝聽了他的建議,軍心這才重新振作起來。

    雁門之圍被解後,賞賜沒兌現,又下了讨伐遼東的诏書,因此世人說炀帝騙人,朝野離心離德。

    炀帝巡幸江都,途中住在鞏縣。

    世基因盜賊一天比一天厲害,請皇上發兵屯駐在洛口倉,以防不測。

    炀帝不聽,隻回答說:“你是書生,一定還很害怕。”那時天下大亂,世基知道炀帝無法勸阻,又因高赹、張衡等人相繼被殺,怕自己遭禍,所以雖任近臣,也隻是唯唯諾諾,不敢忤逆炀帝的心意。

    盜賊一天比一天厲害,郡縣多被攻陷。

    世基知道炀帝厭惡多次聽到這類消息,于是少交表狀,不告訴實情。

    因此後來外面有巨變,炀帝也不知道。

    曾派太仆楊義臣到河北圍剿反賊,投降的反賊有幾十萬。

    義臣列表上報。

    炀帝歎息說:“我先前沒聽說反賊一下子這麼多,義臣俘虜賊人怎麼這麼多呀!”世基回答說:“鼠輩雖多,不足為憂。

    義臣打敗他們後,自己擁兵不少。

    他久在外頭,這是最不該的。”炀帝說:“你說得對。”立即派人追回楊義臣,把他的士兵都遣散。

    另外,越王楊侗派太常丞元善達從反賊地區偷偷到江都報告事情,說李密有上百萬人,圍一逼一京都。

    反賊占據了洛口倉,京城中沒有糧食。

    如陛下速回,烏合之衆必散;不然的話,東都肯定完了。

    元善達報告完畢,哭泣流淚,炀帝也為之改容。

    世基見炀帝面有愁容,進言道:“越王年紀小,這些人騙他。

    如像他說的那樣,善達怎能到這兒來?”炀帝于是勃然大怒,說:“元善達你這個小人,怎敢在朝廷上侮辱我!”因此派他再經賊人之地,向東一陽一去催運糧食,善達于是被群盜所殺。

    此後外人杜口,沒有誰再敢報告賊人的事。

    世基的樣子很沉着持重,說話大多符合炀帝的心意,因此特别被炀帝親一愛一,朝中大臣無人與他可比。

    他的後妻孫氏,生一性一驕一婬一,世基被她迷惑,任其奢侈。

    他家雕器飾服,再無寒士之風。

    孫氏又把前夫的兒子夏侯俨帶到世基家。

    這孩子頑皮無賴,為她聚斂不義之财,賣官買獄,公開行一賄,他家門庭如市,金銀财寶堆積如山。

    世基的弟弟世南,一介寒士,窮得無法生存,世基對他無所幫助,因此被人譏諷,朝野之士,全都怨恨他。

    宇文化及殺炀帝時,虞世基也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