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子蓋傳

關燈
夫,依舊當尚書。

     這年炀帝回東都,讓子蓋任涿郡留守。

     大業九年(613),炀帝又到遼東去,命子蓋為東都留守。

     适逢楊玄感造反,來一逼一王城東都。

     子蓋派河南贊治裴弘策迎擊叛軍,反為叛軍所打敗。

     子蓋于是殺了裴弘策。

     國子祭酒楊汪對他稍有不恭,子蓋又要殺他。

     楊汪下拜謝罪,叩頭叩出一血來,很久以後才放他。

     于是三軍沒有不怕他的,将官們不敢擡頭看他。

     楊玄感每次用盡一精一銳攻打東都,子蓋都是不慌不忙地布防,叛軍一來就被打敗,所以很久不能打下東都。

     剛好來護兒的援兵到了,楊玄感就解去對東都的包圍而離去。

     子蓋總共殺死的叛軍有幾萬人。

     他又任檢校河南内史。

     炀帝到了高一陽一,他追到炀帝處。

     繼而引他拜見皇上,炀帝迎接并慰勞他說:“往日漢高祖留蕭何于關西,光武帝把河内委托給寇恂,你就是這樣的人啊!”樊子蓋拜謝說:“我任重才小,怎可與這兩位賢人相比?隻因陛下威靈,小盜不值得清除罷了。

    ”升他為光祿大夫,封為建安侯,仍舊當尚書。

     賜他缣帛三千匹,女樂五十人。

     子蓋推讓不受,皇上不可。

     炀帝回頭對子蓋說:“我讓越王留守東都,以顯示皇家子孫重要。

     國家大事,最終還是要委托給你。

     你特别應該穩重一點,有五百甲士保護,才能出門,這也是勇士注重防身的意思。

     對那些無賴之徒和圖謀不軌的就殺了他們。

     凡是可以施行的,就不要麻煩上奏了。

     現在,特為你别造一枚玉麟符,以取代銅獸符。

    ”又指着越王、代王說:“我把這兩個孫子交給你和衛文升。

     你要選擇那些有德有才的人教導他們。

     是動還是靜,要想想這麼做行不行。

    ”于是賜給子蓋良田、府第。

     大業十年(614)冬天,炀帝回東都,對子蓋說:“楊玄感造反,這是神明故意用這顯示你的赤膽忠心罷了。

     給你加官晉爵,我應該有所指示。

    ”當天下诏書,讓他晉爵為濟公,說他功濟天下,特意為他起這個名,并沒有“濟”這個郡國。

     賜他缣帛三千匹,奴婢二十口。

     他後來和蘇威、宇文述在積翠亭陪皇上飲宴,炀帝親自用金杯勸子蓋喝酒,說:“好計謀要等你拿出來,就把這個金杯賜給你,以作為永遠的祥瑞之物。

    ”并賜他羅绮上百匹。

     大業十一年(615),跟随炀帝到汾一陽一宮。

     到了雁門,炀帝被突厥人包圍,屢戰不利。

     炀帝想用一精一銳的騎兵突圍出去,子蓋勸阻說:“陛下是萬乘之主,豈能輕忽?一朝狼狽,追悔不及。

     不如守城以挫其銳氣,四面的援兵,可立而待。

     陛下有什麼可擔心的,以至要親自突圍呢?”他因此而垂淚哭泣說:“請陛下暫停遼東戰争,以慰天下。

     聖上親自出去安一撫衆人,厚加賞賜,人心自奮,不足為憂。

    ”炀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這以後援兵稍至,突厥人于是離去。

     納言蘇威追論賞賜太重了,應該斟酌一下。

     子蓋堅持說不能失信。

     炀帝說:“你想收買人心嗎?”子蓋默然,不敢回答。

     他随炀帝回到東都,當時绛城反賊敬般陀、柴保昌等人率兵幾萬,汾一陽一、晉一陽一一帶深以為苦。

     下诏命令子蓋進剿。

     當時人多物盛,子蓋不分善惡,把汾水以北的村落全燒了。

     百姓十分驚駭,都去作強盜。

     有些來投降的,不管老少全部活埋。

     子蓋擁有幾萬之衆,卻連年不能破賊,有诏書調他回京。

     他又率兵進攻宜一陽一反賊,因病作罷,在京都府第中去世,時年七十二歲。

     炀帝悲傷很久,回頭對黃門侍郎裴矩說:“子蓋臨終時有什麼話沒有?”裴矩回答說:“子蓋病重時,深以皇上雁門被困為恥。

    ”炀帝聽了,歎息不已,讓百官到樊府吊口言,賜樊家缣帛三百匹,米五百斛,追贈他為開府儀同三司,谥号為“景”。

     送葬的有一萬多人。

     武威的官吏百姓聽說他死了,沒有不嗟歎痛惜的,為他立碑頌德。

     樊子蓋沒有别的本事,帶兵持重,未曾失敗;治民明察,下不敢欺。

     但他嚴酷少恩,敢于殺戮。

     臨終那天,看見斷頭鬼在他前後走來走去,當他的惡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