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岩傳

關燈
元岩字君山,河南洛一陽一人。

    父親元祯,西魏敷州刺史。

    元岩好讀書,但不研究章句,剛正有器度,以名節自許。

    小時與渤海人高赹、太原人王韶等為同志,很友善。

    仕北周,開始當宣威将軍、武贲給事。

    大冢宰宇文護見了,很器重他,讓他當中外記室。

    累次升遷到當内史中大夫,昌國縣伯爵。

    周宣帝繼位後,為政昏庸暴虐。

    京兆郡丞樂運于是運來棺木,決心一死,到朝廷上,陳述宣帝的八大過失,言辭很懇切。

    宣帝大怒,将殺他。

    朝中大臣都很害怕,沒有誰救他。

    元岩對人們說:“臧洪同日,尚可俱死,何況還是比幹呢?如樂運不免于禍,我将與他一起去死。”于是到朝廷上請求召見,對宣帝說:“樂運知道他上書必死,他之所以不顧身家一性一命,就是想得到流傳後世的好名聲。

    陛下如殺了他,是成全了他的芳名,落入他設的圈套。

    不如慰勞他而打發他去,以擴大皇上的氣量。”樂運因此得免于一死。

    後來宣帝将殺烏丸軌,元岩不肯在诏書上署名。

    禦正顔之儀切谏宣帝,宣帝不聽。

    元岩跟着進去,脫一下頭巾,給宣帝叩頭,三拜三進。

    宣帝說:“你想和烏丸軌結一黨一嗎?”元岩說:“我不想與烏丸軌結一黨一,隻擔心您濫殺無辜,絕了天下人望。”宣帝發怒,讓宦官打他的嘴巴,于是把他廢黜在家裡。

    隋高祖為北周丞相後,提拔元岩當開府,民部中大夫。

    高祖受禅後,授他兵部尚書,晉爵為平昌郡公,食邑二千戶。

    元岩生一性一持重,明達世務,每次有上奏或議論,他都侃然正色,在朝廷上争論,當面駁斥皇上,從不回避。

    皇上和公卿們,都敬畏他。

    當時高祖剛剛即位,每念北周諸侯微弱,以緻亡國,因此分封諸子為王,讓他們的權力與皇室不相上下,以此為磐石之固。

    皇上讓晉王楊廣鎮守并州,蜀王楊秀鎮守益州。

    二王都年小幼稚,皇上于是大力選拔那些品德好、有威望的人當他們的僚佐。

    當時元岩和王韶都以正直出名,人們認為他們二人的才能都可與高赹相比,因此拜授元岩為益州總管長史,王韶為河北道行台右仆射。

    高祖對元岩說:“你是宰相之大才,如今委屈你,讓你輔佐我的兒子,就如曹參輔佐齊王的意思。”元岩到任後,法令嚴明,吏民稱贊。

    蜀王楊秀生一性一奢侈,曾想把獠人Yan割成宦官,又想活活地開剖犯了死罪的囚犯,取活人膽作藥,元岩都不照辦,上門切谏,蜀王就道歉作罷。

    蜀王怕元岩,因此常常遵循法度。

    蜀中的訴訟,隻要是元岩裁定的,沒有不心悅誠服的。

    其有得罪的人,他們互相說:“是平昌公給我們定的罪,我們有什麼怨恨的呢?”皇上很贊賞他,賞賜很多。

    開皇十三年(593),在官任去世。

    皇上痛惜哀歎很久。

    益州的父老鄉親們,沒有不傷心落淚的,到現在還在思念他。

    元岩去世後,蜀王竟然行其惡志,漸漸到非法,造渾天儀、司南車、記裡鼓,凡是穿着的服飾,都與天子一樣。

    他又與王妃一起出去打獵,用彈丸來彈人。

    又多捕獠人,以作宦官。

    其僚佐無人能夠勸阻。

    楊秀得罪被廢後,皇上說:“元岩如果還在,我的兒子怎麼會有這天!”其子元弘繼承爵祿。

    元弘曆任給事郎、司朝谒者、北平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