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傳

關燈
王韶字子相,自稱是太原晉一陽一人,世世代代住在京兆。

    祖父王諧,任原州刺史。

    父親王諒,很早去世。

    王韶小時即很方正文雅,頗好奇節,認識他的人,都感到很驚異。

    在北周,累次因有軍功而被提升,官至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後轉任軍正。

    周武帝攻占晉州後,想班師回朝,王韶進谏說:“北齊失掉綱紀,到如今已有幾代了。

    老天爺獎勵周王室,一戰而扼其咽喉。

    加上他齊國國主昏庸于上,百姓懼怕于下,取亂侮亡,正在今天。

    您正想放了他們而回去,以臣下我的糊塗想法,這很難理解,請陛下滅掉齊國。”武帝十分高興,賜他缣采一百匹。

    平定北齊後,他因有功升任開府,封為晉一陽一縣公爵,食邑五百戶。

    又賜他奴婢馬匹數以萬計。

    任内史中大夫。

    周宣帝即位,拜授他為豐州刺史,改封為昌樂縣公爵。

    隋高祖受禅後,他晉爵為項城郡公爵,食邑二千戶。

    轉任靈州刺史,升任大将軍。

    晉王楊廣鎮守并州時,授他行台右仆射,賜缣采五百匹。

    王韶生一性一剛烈正直,晉王很怕他,每每有事都找他咨詢,不至于違反法度。

    王韶曾奉命出使視察長城,此後晉王就挖池塘,起假山。

    王韶回來後,把晉王一逼一在屋裡,予以進谏,晉王道歉,這才作罷。

    高祖聽到此事,歎賞不已,賜他黃金百兩和後宮的四個美一女。

    在平定陳國的戰争中,王韶以本官身份,兼任元帥府司馬,率部取道河一陽一,與大軍會合。

    到了壽一陽一,他與高赹處理軍機要務,一無凝滞。

    攻克金陵後,王韶就鎮守那裡。

    晉王楊廣班師回朝,留下王韶在石頭城鎮守,把後事委托給他。

    一年多後,王韶調回京師,高祖對公卿們說:“晉王以幼稚無知,出鎮藩國,如今能平定吳越,安一撫江湖,這都是子相的功勞啊!”于是,王韶升任柱國,賜奴婢三百口,綿絹五千段。

    開皇十一年(591),皇上巡幸并州,因他稱職,特别加以慰勞勉勵。

    此後,皇上對王韶說:“從我到此,你胡須鬓發就漸漸白了,該不是憂勞所緻吧?國家柱石的希望,就隻在你身上了,努力吧!”王韶辭謝說:“我近來衰老了,很不知道怎麼作官。”高祖說:“這是什麼意思?不解,隻是不用心罷了。”王韶回答說:“我往日在昏庸王朝的末世,尚且用心,何況幸逢聖明的王朝,怎敢不盡心竭力?隻是神化十分一精一微,不是我這樣蠢的人所能趕上的。

    加上我如今六十六歲了,太一陽一已經到了桑榆之間,與往日相比,忘事又很多。

    我怎敢自我寬慰?隻怕衰老了,有損朝廷的綱紀罷了。”皇上慰勞他,打發他出去。

    秦王楊俊為并州總管後,王韶仍然當長史。

    過了一年多,他乘驿車回到京師,因勞累過度而去世,時年六十八歲。

    高祖很傷心,很歎惜他,對秦王的使者說:“告訴你們王一爺說:我先前讓子相慢慢地回來,為什麼讓他乘驿車急急趕來?殺我子相的,難道不是你嗎?”說話時感情很凄怆。

    皇上又讓有關部門為他修府第,他說:“死了的人,要府第幹什麼?隻是用來表達我的深情罷了。”又說:“子相受我重托,十多年了,始終不渝。

    他的官爵還不高,就舍棄我而先死了嗎?”說着流下淚來。

    因命把子相密封的奏章有幾十張紙,傳給群臣看。

    皇上說:“他直言匡正,使我受益很多。

    我常常披覽,末曾放手。”炀帝即位後,追贈他為司徒、尚書令、靈州豳州等十州刺史、魏國公。

    他兒子王士隆繼承爵祿。

    王士隆略略知道一點書本和計算,特别熟習弓馬,慷慨有其父遺風。

    大業年中(605~616),頗被親近看重,官至備身将軍,改封其爵為耿公。

    多次讓他讨伐山賊,往往有功。

    越王楊侗稱帝後,王士隆率幾千兵馬從江淮趕到洛一陽一。

    碰上王世充稱帝,王世充很禮遇、重視他,署他為尚書右仆射。

    王士隆憂憤,疽瘡大發于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