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德太子楊昭傳

關燈
元德太子楊昭,是炀帝的長子,生下來後,高祖就讓把他養在後宮中。

     三歲時,在玄武門撫一弄石獅子,高祖與文獻皇後到了那裡。

     高祖正患腰疼,舉起手,搭在皇後肩上。

     楊昭見了,回避在一邊,像這樣做了幾次。

     高祖感歎說:“這孩子是天生的長者,是哪個教他這樣做的?”因此很奇異。

     高祖曾對他說:“我要為你娶妻。

    ”楊昭應聲哭泣。

     高祖問其緣故,他回答說:“漢王未結婚時,總在您這裡。

     一朝娶妻,就出外去了。

     我怕離開您,因此哭泣。

    ”高祖感歎他有至一性一,特别鐘一愛一他。

     十二歲,立為河南王。

     仁壽初年,轉封晉王,授為内史令,兼任左衛大将軍。

     三年後,轉任雍州牧。

     炀帝即位後,就巡幸洛一陽一宮,楊昭留守京師長安。

     大業元年(605),炀帝派使者來立他為皇太子。

     楊昭有武力,能拉強弓。

     他生一性一謙和,言色平靜,未曾發怒。

     即使有深嫌可責的人,他也隻說:“太不該這樣了。

    ”他進膳不要很多食品,帷布、席子都極其節儉樸素。

     臣下有年老的父母的,他都要親自問問是否安好,逢年過節都有恩賜。

     他就是這樣仁一愛一。

     次年,到洛一陽一朝拜炀帝。

     過了幾個月,将回到京師去,他想再留住一段時間,炀帝不同意。

     他在洛一陽一期間,下拜、請安無數次,他一向肥胖,因此患了勞疾。

     炀帝讓巫者看看他,巫者說:“是房陵王的鬼魂作怪。

    ”楊昭不久就死了。

     有诏讓内史侍郎虞世基寫哀策文,炀帝深深地追悼他。

     楊昭有兒子三人,韋氏妃生恭皇帝楊侑,大劉良娣生燕王楊亻炎,小劉良娣生越王楊侗。

     燕王楊亻炎字仁安,聰明、智慧,儀表堂堂。

     在各個孫子中,炀帝特别喜歡他,常把他帶在身邊。

     楊亻炎生一性一愛讀書,尤其重視儒學著作,非常人所及,就像大人。

     他生母大劉良娣死得早,每到忌日,他從未不流淚嗚咽。

     炀帝因此更感驚奇。

     宇文化及要殺炀帝時,楊亻炎感覺到要發生大變故,想入宮報告,又怕洩露了此事,因此與梁公蕭巨、千牛宇文晶等人,穿過芳林門旁邊的水窦而進去。

     到了玄武門,他假裝上奏說:“我突然中了邪,命在旦夕,請得以與皇上當面辭别,我死而無憾。

    ”希望以此見炀帝,但被掌管宮門的攔住了,竟不能報告炀帝。

     不久大亂爆發,被賊人殺害,時年十六歲。

     越王楊侗字仁謹,儀表漂亮,生一性一寬厚。

     大業二年(606),立為越王。

     炀帝每次出外巡幸,楊侗常常留守東都洛一陽一。

     楊玄感造反之時,楊侗與民部尚書樊子蓋抵拒叛軍。

     楊玄感被平定後,他到高一陽一朝見炀帝,被授為高一陽一太守。

     不久又以本官身份,留守東都。

     大業十三年(617),炀帝巡幸江都,又令楊侗與金紫光祿大夫段達、太府卿元文都、代理民部尚書韋津、右武衛将軍皇甫無逸等,總留行台之事。

     宇文化及殺了炀帝後,元文都等人提議,因楊侗是元德太子的兒子,與皇室血緣最近,于是共同尊立他為皇帝。

     大赦天下,改元為皇泰,谥炀帝叫“明”,廟号為世祖,追贈元德太子為孝成皇帝,廟号為世宗。

     追尊其母劉良娣為皇太後。

     以段達為納言、右翊衛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