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傳

關燈
攻打突厥,連連破敵。

     突厥逃跑,楊素率領騎兵緊追不舍,到夜裡終于趕上。

     楊素想再次進攻,又怕敵人分散逃跑,就命令騎兵稍稍跟在後邊。

     他于是親自帶領兩名騎兵和兩個投降的突厥人潛入敵陣,同敵人一起前行,敵人沒有發覺。

     等到敵人停下來,止宿屯駐的地方還沒安排好,楊素命令後邊的騎兵突然襲擊,大敗他們。

     從此,突厥人逃得遠遠的,碛南再沒有他們的蹤迹了。

     因為這次的戰功,高祖讓楊素的兒子玄感進位柱國,玄縱為淮南郡公,并賞賜給他織物兩萬段。

     文獻皇後去世後,墓葬的規模制度,大多出自楊素之手。

     高祖認為很好,下诏書大大表彰他的功勞,封他的一個兒子為義康郡公,食邑一萬戶,世代承襲,并賞賜給他良田三十頃,絹一萬段,米一萬石,金缽一個,裝滿了金子,銀缽一個,盛滿了珠寶,外加绫、錦共五百段。

     當時楊素一天比一天顯貴榮耀,他的弟弟楊約、叔父楊文思、楊文紀以及族父楊異,都是尚書,位列公卿。

     諸子雖無汗馬之勞,也都官至柱國、刺史。

     楊素家童幾千人,後院披羅挂绮的樂一妓一小妾就以千計。

     府第華麗奢侈,規模體制摹仿皇宮。

     當時有一個叫鮑亨的人,很會寫文章,還有一個叫殷胄的,一精一通草書、隸書,都是江南的讀書人,卻因為高智慧的緣故埋沒為楊素的家奴。

     楊素的内外親戚和過去屬下的官吏,都位列清靜顯要之職。

     楊素的顯貴,近代無人可與他相比。

     炀帝剛做太子的時候,非常顧忌蜀王楊秀,就和楊素謀劃陷害他,最後使楊秀被廢黜。

     朝臣之中如果有違背冒犯他的,即使其非常忠誠地為國事着想,像賀若弼、史萬歲、李綱、柳..等,楊素也在暗地裡中傷他們。

     如果歸附奉迎他或者是他親戚,即使無才可用,他也一定加以推薦提拔。

     朝廷内外沒有不怕他、不歸附他的。

     隻有兵部尚書柳述憑着自己驸馬的身份,多次在高祖面前說楊素的壞話。

     大理寺卿梁毗上書高祖,說楊素作威作福。

     高祖于是逐漸疏遠和猜忌楊素,後來下來力令說:“仆射是朝廷的輔政大臣,不可親自處理那些細小的事務,隻須三五天到官署一次,讨論一些國家大事就行了。

    ”表面上顯示對他的尊崇、優待,實際上剝奪了他的權力。

     直到仁壽末,楊素不再處理事務。

     高祖曾賞賜王公以下的人射箭,楊素名列第一,高祖親将外國進貢來的金一精一盤,價值萬兩,賜給了楊素。

     仁壽四年(604),楊素跟随高祖駕臨仁壽宮,高祖又多次賞賜宴席。

     等到高祖病重,楊素和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等人入宮侍候。

     當時皇太子楊廣住在宮内的大寶殿,怕高祖有什麼不好的消息須要預先防備,于是親自寫了一封信,封好送出來問楊素。

     楊素記下宮外的形勢,來報告太子。

     宮人卻将回信誤送到了高祖的住處,高祖見信大怒。

     這時,高祖一寵一愛一的陳貴人又說太子對她無禮。

     高祖于是大發脾氣,要召見已廢的皇子楊勇。

     太子與楊素謀劃對策,楊素假傳聖旨派東宮的士兵入宮守衛,出入都由宇文述、郭衍決定,又命令張衡守候皇上的病情。

     高祖就在這天去世了,因此朝廷内外有很多非議。

     漢王楊諒謀反,派蠕蠕天保占領蒲州,燒斷了河橋,又派王耳冉子率領幾萬人與他合力防守。

     楊素率領五千輕騎前去偷襲,他先隐蔽在渭口,夜間悄悄渡河,黎明時發動進攻,蠕蠕天保大敗而逃,王耳冉子因害怕而開城投降。

     炀帝下诏書召回楊素。

     起初,楊素出發之前就計算過幾天可以打敗敵人,結果不出所料。

     炀帝又拜楊素為并州道行軍總管、河北安一撫大使,率領幾萬人讨伐楊諒。

     當時晉州、绛州、呂州州城都被楊諒守住,楊素各派兩千人去牽制他們。

     楊諒命令趙子開擁十餘萬之衆,占領了所有的道路,盤踞在高壁,擺開五十裡的戰陣。

     楊素命令部将帶兵正面對敵,自己則率領一支隊伍潛入霍山,沿着懸崖深谷前進,直搗叛軍老巢,一舉擊敗了他們,殺死殺傷的數以萬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