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傳
關燈
小
中
大
多逃亡的叛賊都歸附了他。
他自以為海路險阻,北方人不習慣,就沒有設置海上防禦的隊伍。
楊素卻偏偏從海上掩襲而至,王國慶驚慌失措,棄州而逃,餘一黨一逃散海島,或者據守山洞。
楊素派人從水陸兩路分頭追捕,并且暗中叫人對王國慶說:“你的罪狀,累計起來處以死刑還不夠。
隻有斬送高智慧,才可以抵塞罪責。
”王國慶于是把高智慧押來,在泉州将其斬首。
其餘那些被打散的一黨一羽,也都來投降,江南大為安定。
高祖派遣左領将軍獨孤陀到浚儀迎接犒賞楊素。
等楊素回到京城,來問候他的人每天都有。
高祖拜楊素的兒子玄獎為儀同,賞賜黃金四十斤,外加一個銀瓶,裡面盛滿了金錢,細絹三千段,馬兩百匹,羊兩千口,官田一百頃,住宅一處。
并且任命楊素取代蘇威做了尚書右仆射,和高赹一同執掌朝政。
楊素一性一情粗疏而口才好,尊卑貴賤都放在心裡,朝廷大臣之中,他非常推舉高赹,敬重牛弘,深交薛道衡,而對蘇威卻不屑一顧。
朝中其餘的權貴大多被他欺淩。
他的才學、本領、氣度、風格比高赹要強;至于用自己的誠心體察國事,處理事情公平适當,有宰相的見識氣度,就比高赹差遠了。
不久,高祖命令楊素監管營造仁壽宮,楊素指揮平山填谷,督促勞役十分嚴急,做工的很多都累死了,宮殿旁邊經常聽到鬼哭聲。
仁壽宮修好後,高祖命令高赹前往察看,高赹報告說宮殿修得過于绮麗,損失民工太多,高祖心裡頗不高興。
楊素憂慮懼怕,卻想不出什麼辦法,隻好在北門啟奏獨孤皇後說:“帝王理當有一些行宮、别墅,現在天下太平,我們僅僅修造了這麼一座宮殿,哪裡就談得上一浪一費了呢!”皇後把這番話轉告高祖,高祖這才消除了心中的不快,于是賜給楊素一百萬錢,三千段錦絹。
開皇十八年(598),突厥達頭可汗進犯邊塞。
高祖拜楊素為靈州道行軍總管,出塞讨伐,并賜給他織物兩千段、黃金一百斤。
這之前,衆将和突厥人作戰,總是擔心胡人的戰馬橫一沖一直一撞,都把戰車和步卒騎兵相互摻雜,與形似鹿角的障礙物一起布成方陣,騎兵在方陣之内。
楊素對别人說:“這隻是鞏固防禦的途徑,而不是奪取勝利的方法。
”于是全部廢除了原來的作法,命令諸軍布設騎兵方陣。
達頭聽了非常高興,說:“這是天助我!”并且下馬直拜上天,然後率領一精一兵十多萬攻來。
楊素奮力出擊,大敗敵騎。
達頭受重傷逃走,其餘被殺死殺傷的不計其數,幸存者都哭号着逃跑了。
高祖下诏書大大表揚楊素,賞賜給他細絹兩萬匹,外加一條萬釘寶帶,加封他的兒子玄感為大将軍,玄獎、玄縱、積善一并升為上儀同。
楊素很有随機應變的謀略,總是把握好時機去同敵人作戰,他應對情況的變化并不拘泥于一定的方法,而控制軍隊嚴厲有序,如果有誰違犯了軍令,他就立即斬首,沒有寬容的。
每次臨戰之前,他總是尋找别人的過失而将其殺掉,多時達一百來人,少的時候也不下十來個,血流滿地,他仍然談笑自如。
等到兩軍對壘,他總是先命令一兩百人前去和敵人交戰,攻破敵陣倒還罷了,如果沒能攻破敵陣而敗回來的,不管有多少人,他都一律處死。
然後再派兩三百人繼續進攻,作法和先前一樣。
将士們兩一腿發一抖,害怕至極,認為進退大不了都是一死,因而戰無不勝,楊素也因此被人們稱為名将。
楊素當時受到重用一寵一信,他說的話高祖沒有不聽的。
那些跟随他出征讨伐的人,隻要有一點點小小的功勞,就會記載下來,至于跟随其他将軍的,即使立了大功,也多被文官所排擠掉。
所以楊素雖然嚴厲殘忍,士兵們還是願意跟着他。
開皇二十年(600),晉王楊廣為靈朔道行軍元帥,楊素為長史。
晉王降低自己的身份交結楊素,後作太子,也是楊素的主意。
仁壽初年,楊素取代高赹做了尚書左仆射。
高祖賞賜給他好馬一百匹、母馬兩百匹、奴婢一百口。
這一年,高祖又拜楊素為行軍元帥,前往雲州
他自以為海路險阻,北方人不習慣,就沒有設置海上防禦的隊伍。
楊素卻偏偏從海上掩襲而至,王國慶驚慌失措,棄州而逃,餘一黨一逃散海島,或者據守山洞。
楊素派人從水陸兩路分頭追捕,并且暗中叫人對王國慶說:“你的罪狀,累計起來處以死刑還不夠。
隻有斬送高智慧,才可以抵塞罪責。
”王國慶于是把高智慧押來,在泉州将其斬首。
其餘那些被打散的一黨一羽,也都來投降,江南大為安定。
高祖派遣左領将軍獨孤陀到浚儀迎接犒賞楊素。
等楊素回到京城,來問候他的人每天都有。
高祖拜楊素的兒子玄獎為儀同,賞賜黃金四十斤,外加一個銀瓶,裡面盛滿了金錢,細絹三千段,馬兩百匹,羊兩千口,官田一百頃,住宅一處。
并且任命楊素取代蘇威做了尚書右仆射,和高赹一同執掌朝政。
楊素一性一情粗疏而口才好,尊卑貴賤都放在心裡,朝廷大臣之中,他非常推舉高赹,敬重牛弘,深交薛道衡,而對蘇威卻不屑一顧。
朝中其餘的權貴大多被他欺淩。
他的才學、本領、氣度、風格比高赹要強;至于用自己的誠心體察國事,處理事情公平适當,有宰相的見識氣度,就比高赹差遠了。
不久,高祖命令楊素監管營造仁壽宮,楊素指揮平山填谷,督促勞役十分嚴急,做工的很多都累死了,宮殿旁邊經常聽到鬼哭聲。
仁壽宮修好後,高祖命令高赹前往察看,高赹報告說宮殿修得過于绮麗,損失民工太多,高祖心裡頗不高興。
楊素憂慮懼怕,卻想不出什麼辦法,隻好在北門啟奏獨孤皇後說:“帝王理當有一些行宮、别墅,現在天下太平,我們僅僅修造了這麼一座宮殿,哪裡就談得上一浪一費了呢!”皇後把這番話轉告高祖,高祖這才消除了心中的不快,于是賜給楊素一百萬錢,三千段錦絹。
開皇十八年(598),突厥達頭可汗進犯邊塞。
高祖拜楊素為靈州道行軍總管,出塞讨伐,并賜給他織物兩千段、黃金一百斤。
這之前,衆将和突厥人作戰,總是擔心胡人的戰馬橫一沖一直一撞,都把戰車和步卒騎兵相互摻雜,與形似鹿角的障礙物一起布成方陣,騎兵在方陣之内。
楊素對别人說:“這隻是鞏固防禦的途徑,而不是奪取勝利的方法。
”于是全部廢除了原來的作法,命令諸軍布設騎兵方陣。
達頭聽了非常高興,說:“這是天助我!”并且下馬直拜上天,然後率領一精一兵十多萬攻來。
楊素奮力出擊,大敗敵騎。
達頭受重傷逃走,其餘被殺死殺傷的不計其數,幸存者都哭号着逃跑了。
高祖下诏書大大表揚楊素,賞賜給他細絹兩萬匹,外加一條萬釘寶帶,加封他的兒子玄感為大将軍,玄獎、玄縱、積善一并升為上儀同。
楊素很有随機應變的謀略,總是把握好時機去同敵人作戰,他應對情況的變化并不拘泥于一定的方法,而控制軍隊嚴厲有序,如果有誰違犯了軍令,他就立即斬首,沒有寬容的。
每次臨戰之前,他總是尋找别人的過失而将其殺掉,多時達一百來人,少的時候也不下十來個,血流滿地,他仍然談笑自如。
等到兩軍對壘,他總是先命令一兩百人前去和敵人交戰,攻破敵陣倒還罷了,如果沒能攻破敵陣而敗回來的,不管有多少人,他都一律處死。
然後再派兩三百人繼續進攻,作法和先前一樣。
将士們兩一腿發一抖,害怕至極,認為進退大不了都是一死,因而戰無不勝,楊素也因此被人們稱為名将。
楊素當時受到重用一寵一信,他說的話高祖沒有不聽的。
那些跟随他出征讨伐的人,隻要有一點點小小的功勞,就會記載下來,至于跟随其他将軍的,即使立了大功,也多被文官所排擠掉。
所以楊素雖然嚴厲殘忍,士兵們還是願意跟着他。
開皇二十年(600),晉王楊廣為靈朔道行軍元帥,楊素為長史。
晉王降低自己的身份交結楊素,後作太子,也是楊素的主意。
仁壽初年,楊素取代高赹做了尚書左仆射。
高祖賞賜給他好馬一百匹、母馬兩百匹、奴婢一百口。
這一年,高祖又拜楊素為行軍元帥,前往雲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