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帝紀
關燈
小
中
大
王觀察民風詢訪民俗,都是為廣大百姓而憂愁勞苦,也為了要安一撫邊遠地區的人民。
自從周邊少數民族歸附以來,來不及親自撫一慰,崤山以東地區經曆動亂,更須加以慰問撫恤。
現在打算去安一撫黃河以北地區,巡視趙、魏兩地,主管官員要按規矩辦事。
”初六,頒布法律命令,大赦天下,關内免除徭役三年。
十四日,改州制為郡制,改變度量衡制,全都依照古代的規格,改上柱國以下官職為大夫。
十六日,下诏說:天下的重大,決不是靠一人獨自治理所能安定的;帝王的功業,豈能隻依靠一個人的謀略。
自古以來,賢明的君王在推行政事、治理國家的時候,何嘗不選用舉薦有德有才的人,吸收有才情而失意不得進仕的人。
周朝宣稱士子衆多,漢代号稱能得人才,朕常追念前代風範,而滿懷敬仰思慕之情。
朕未明即起,背依屏風,整飾衣冠,等待天明,伸頸遠望居于岩谷的隐士,想使他們置身于朝官的行列,希望與衆多的人才一道安治各種事務。
然而進用賢才的事顯得寂寞冷清,垂釣的隐士很少前來,難道是美玉藏匿其光彩,尚未遇到優秀的工匠,抑或他們隐居不仕的志一操一确堅似石,确乎難于改變?比照前哲,使朕失望和歎息!舉凡在職的官員,好些是朕的左臂右膀,如果渡過大河,大臣們就如同是船和槳。
怎麼能保有自己的榮華富貴,卻隐藏着你們所知道的人才,隻知終年悠閑自得,這是很沒有意思的。
從前祁奚大夫竭力舉薦賢才,優秀的史官認為他大公無私;臧文仲埋沒賢才,孔夫子譏刺他竊取辟位。
探求古代曆史,對用人的事并非沒有褒貶,你們要考慮舉薦賢才,以輔佐朕這寡德之人。
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而獲得好名聲,這是人倫的根本;道德一操一守誠實寬厚,這是立身的基礎。
有的人氣節道義值得稱道,有的人一操一守品行純潔,可借助他們遏止貪欲,振奮習俗,有益于風俗教化。
為人剛強正直,執行法令,從不屈服,學問優異,文才美好出衆,這些人才都可為朝廷任用,确實具有堪當大任的資質。
如果有人具有用兵的謀略,就要選拔他率兵抵禦外侮;如果有人四肢有力,勇一猛健壯,就讓他做武臣。
隻要有一技之長,也應選用。
各類優秀人才全都被舉薦任用,而沒有被棄置的人才,靠這來追求天下大治,大概不會是遙遠的事吧。
有具體職務的文武官員,五品以上,應當按照法令在規定的十項科目中薦舉人才。
隻要有一項合要求即可,不必求其全能。
朕要不按尋常的次序,根據各自的才能提升他們。
那些現任的九品以上官員,不在被舉送的範圍之内。
十八日,皇上到北方巡視。
十九日,任命刑部尚書宇文弼為禮部尚書。
二十日,命令百官不許踐踏損害莊稼,遇到須開辟成道路的田地,主管官員應核算被占土地的收成,就從附近的倉庫撥糧食賜給被占土地的主人,務必從優酬償。
二十一日,皇上住在赤岸澤,用牛、羊、豬三牲祭奠已故太師李穆的陵墓。
五月初九,突厥啟民可汗派遣兒子拓特勤入京朝見天子。
初十,征調黃河以北十餘郡的成年男子開鑿太行山,直達并州,以使馳道暢通。
十八日,啟民可汗派遣他的侄子毗黎伽特勤來京朝見天子。
二十三日,啟民可汗派使者請求允許他入塞,奉迎皇帝車駕。
皇上不允許。
癸酉,有彗星進入文昌座上将宿,衆星都動搖了。
六月初四,皇上在連谷打獵。
初十,下诏書說:行孝道、祭先祖,是最高的道德;把祖廟建高建大是最大的禮節。
然而質樸與文采在不同時代各有所重,增減變易因時而異,坑儒焚書使學說毀滅,文獻典籍散失,典章制度埋沒,有關宗廟的制度,經師的說法各不相同。
所以應立多少代祖先的廟,誰也說不清楚。
祖先們是應同在一廟中連室而居,還是每人各主一廟,也沒定準。
朕獲得奉祀祖宗的權利,恭敬地繼承帝位,長想莊嚴地祭享祖先,使祭祀大典隆重。
為此,與衆多居官任職的人商議,廣泛訪問儒士。
大家都認為高祖文皇帝承受上天的聖明之命,擁有華夏,拯救了四海的生靈,革除了百王的弊政,撫恤囚犯,減緩刑罰,人民都得以順遂他們的習一性一,減輕徭役和賦稅,家家戶戶全都安居樂業。
國家完整安定,車軌、文字統一。
中原文明向東流傳,向西傳播,沒有不信服的。
往江南征伐北方人的仇敵,江南人民獲得重生。
乘風駕橇的邊遠地方,曆代帝王不曾去過,頭上梳辮、前襟向左開的少數民族區域,聲威和教化很少傳播到。
現在這些地方的人無不到關塞叩頭請降,到朝廷跪拜稱臣。
譯文交換無時斷絕,書信往返每月都有,收藏兵器,停息武備,天下太平。
祥瑞吉利的征兆屢見,内外安福。
這真是太宏大壯美了,無法用言語表達。
朕又聽說,道德淳厚的人,他的福澤能流傳後世,治事明察的人,他的禮節繁多。
因此周朝的文王、武王,漢代的高祖、光武帝,他們的法令制度卓異出衆,他們的谥号都很顯貴高尚,這難道不是依據實情加以稱述,亦即尊崇德高望重之人的意思嗎?高祖文皇帝應當另立廟宇,來表彰他崇高的道德,仍遵守每月祭祀的規矩,以表達朕孝順的心懷。
有關部門要按時建造,一定要符合典章制度。
另外聲名地位既異,所用的禮儀也要有不同。
古時天子建立七代祖先的廟,這在前人經典中已明白記載,諸侯二昭、二穆,共立五代祖先的宗廟,禮儀有差别,所以古時以廟多為貴。
往昔帝王的禮儀,如今可以沿用,還要傳給後代。
十一日,皇上住在榆林郡,啟民可汗前來朝拜。
二十日,吐谷渾、高昌等國都派使臣來貢獻土産。
二十七日,皇上登北樓,觀看人們在黃河捕魚,随後宴請百官。
秋七月初四,啟民可汗上表請求改變服飾,沿用漢族的帽子和腰帶。
下诏規定啟民朝見皇帝時可不自稱名字,地位在諸侯王之上。
初七,皇上在郡城東設大帳,帳下設儀仗、衛隊,豎一立旌旗,宴請啟民及其部落三千五百人,表演散樂雜技助興。
依等級賞賜啟民及其部落成員。
十九日,殺光祿大夫賀若弼、禮部尚書宇文弼、太常卿高赹。
尚書左仆射蘇威連坐免職。
征調成年男子百餘萬人修築長城,西到榆林,東至紫河,十天就停止了,死亡民工十分之五六。
八月初六,皇上車駕從榆林出發。
初九,啟民裝飾廬舍,清掃道路,等候皇上的車駕。
皇帝駕莅他的帳蓬,啟民捧杯為皇上祝壽,皇上留下宴飲并厚賜他。
皇上對高麗使者說:“回去後告訴你們國王,應當及早來朝拜。
不然的話,我要和啟民一起去巡視你那國土了。
”皇後也駕臨義城公主的大帳。
十三日,啟民可汗回突厥。
十七日,皇上進入樓煩關。
壬寅,停留太原。
诏令營建晉一陽一宮。
九月十三日,停留濟源。
駕臨禦史大夫張衡的住宅,酒宴極為歡樂。
二十三日,到達東都。
二十六日,任命齊王楊日柬為河南尹、開府儀同三司。
二十七日,任命民部尚書楊文思為納言。
大業四年(608)正月初一,下令征調黃河北部各郡男一女百餘萬人開挖永濟渠,引沁水南到黃河,北通涿郡。
初六,在允武殿同百官舉行大射禮。
二十三日,賜給東都城内居民每戶各十石米。
二十八日,任命太府卿元壽為内史令,鴻胪卿楊玄感為禮部尚書。
二十九日,命工部尚書衛玄為右侯衛大将軍,大理卿長孫熾為民部尚書。
二月初六,派遣司朝谒者崔君毅出使突厥處羅,求取汗血馬。
三月十八日,命将作大匠宇文恺為工部尚書。
十九日,百濟、倭、赤土、迦羅舍等國都派使臣前來上貢土産。
二十二日,皇上駕莅五原,趁勢出塞巡視長城。
二十三日,派屯田主事常駿出使赤土,求取羅刹。
夏四月初四,把離石的汾源、臨泉,雁門的秀容等地并為樓煩郡。
建造汾一陽一宮。
十一日,任命河内太守張定和為左屯衛大将軍。
十三日,下诏書說:“突厥意利珍豆啟民可汗率領部落歸附邊關要塞,遵奉朝廷教化,想改變本族習俗,經常入京朝拜,屢屢上言請示。
因他們位在氈帳中,物資貧乏,荒涼簡陋,漢人居處上有正梁,下有屋檐,他們希望同漢人成為鄰居。
這真誠的心願十分懇切,朕很重視他們的請求。
應當在萬壽戍建立城鎮修造房屋,惟幕、一床一鋪、被褥以上用品,根據辦事的需要酌量供給,務必優厚對待,這才符合朕的心意。
”五月初一,蜀郡捕獲三足烏鴉,張掖捕獲黑狐,各一隻。
秋七月初十,征調成年男子二十餘萬人修築長城,從榆谷向東修。
二十四日,左翊衛大将軍宇文述在曼頭、赤水打敗吐谷渾。
八月二十一日,皇上親自祭祀恒嶽,河北道的郡守全部聚集于恒嶽。
對全國實行大赦。
皇上所經過的郡縣,免收一年租稅。
九月初一,征召全國的馴鷹師全部集中在東京,有萬多人應征。
初八,彗星從五車星座出現,掠過文昌星,到房星後隕滅。
十一日,下诏免收在長城服役的人一年租稅。
冬十月初八,下诏說:“先師尼父孔子,具有最高的智慧和道德,發揮了天賦的資質,效法文王、武王的思想,著名于當世,承受天命,積聚上述品質而成素王。
他在臨終前發出了泰山其頹乎的歎息聲,很快已距今千年,而他的美好道德,卻未能保存于百代人之中。
我長久地思念他美好的風範,認為應當對他優禮尊崇。
可以封孔子的後代為紹聖侯,主管官員應去訪求他的後裔,登記好上報朝廷。
”十二日,下诏說:“從前周王即位,首先分封堯、舜的後代,漢帝承繼帝位,也授給殷、周的後代名号。
這樣做都是為了褒揚樹立前代的明君,效法古時的賢王。
朕繼承帝業,依傍追求雅正的教誨,隻要略有一點增益,就要遵守前典。
朕認為周的禮制兼有夏、殷的長處,文采與質樸齊備,漢建立政權後,使車轍文字統一,魏晉沿襲漢制,風俗教化相去不遠。
都應當封立他們的後代,以維護使已斷絕了的世祿得到接續的道理。
主管官員應該去訪求周、漢、魏、晉帝王的子孫列名上報。
”十六日,向全國頒布新的度量衡規格。
大業五年(609)正月初八,改東京為東都。
十五日,下诏令天下平均田地。
二十日,皇上從東都回京城。
二十一日,命令民間使用的鐵叉、搭鈎一類鐵器,全部禁絕。
太守每年要向朝廷密報其下屬官員的政績。
二月初一,皇上車駕停留在阌鄉。
命令祭奠古代帝王的陵墓以及文帝開皇年間(581~601)功臣的墳墓。
初三,命令西魏、北周兩朝官員不能享受蔭庇子孫承襲官爵的待遇。
初四,赤土國派使者前來貢獻土産。
十一日,皇上抵達京城。
十九日,在武德殿宴請老人四百人,分别賜給他們财物。
二十二日,皇上到崇德殿的西院,滿臉憂傷很不高興,回過頭對侍從說:“這是先帝居住的地方,實在令人增加感慨,心情不能平靜,應該在這院的西邊另外營建一座宮殿。
”二十五日,诏令父母可任意跟随做官的兒子赴任。
三月初二,皇上向西巡視黃河北部地區。
初三,主管官員報告,武功一男子史永遵與其叔伯兄弟同住在一起,皇上嘉獎他,賜給布帛一百段,米二百石,旌表他的家族鄉裡。
初八,駕臨扶風舊宅。
四月初三,會獵于隴西。
初六,高昌、吐谷渾、伊吾都派使臣來朝見天子。
初九,車駕停住狄道,一黨一項羌前來進貢地方特産。
二十七日,車駕出臨津關,渡黃河,到達西平,在那裡陳兵布陣,講習武藝。
五月初九,皇上會獵于拔延山,獵場方圓二千裡。
十三日,進入長甯谷。
十五日,翻越星嶺。
十八日,在金山之上大宴群臣。
二十日在浩..架橋,皇上的馬過橋後橋就壞了,殺掉朝散大夫黃亘及監工的官員九人。
吐谷渾王率兵守衛覆袁川,皇上分别命令内史元壽南屯金山,兵部尚書段文振北屯雪山,太仆卿楊義臣東屯琵琶峽,将軍張壽西屯泥嶺,從四面圍困吐谷渾的軍隊。
吐谷渾三軍國主伏允帶領幾十名騎兵逃跑,派他的一個著名的王冒充伏允,據守車我真山。
二十二日,皇上命令右屯衛大将張定和前去捉拿。
定和挺身挑戰,被賊寇所殺。
副将柳建武擊敗吐谷渾部,斬首數百級。
二十四日,吐谷渾部仙頭王被圍,無路可走,率領男一女十餘萬人投降。
六月初二,派左光祿大夫梁默,右翊衛将軍李瓊等追擊吐谷渾國主,都遭遇賊寇戰死。
初八,經過大鬥拔谷,山路狹窄險要,隻得像魚群相接而出。
風雪彌漫,天昏地暗,炀帝與随從官員失去聯系,士兵凍死一大半。
十一日,駐紮在張掖。
十六日,命令各郡按照學業完備通達,才能技藝優秀廣博;四肢有力,勇一猛健壯,超過同輩;居官勤奮,有能力辦政事;立一性一正直,不畏強一暴等四科來推舉人才。
十七日,高昌王曲伯雅前來朝見天子,伊吾吐屯設等獻西域數千裡土地,皇上十分高興。
十八日,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個郡。
二十一日,皇上到觀風行殿,大擺文物,
自從周邊少數民族歸附以來,來不及親自撫一慰,崤山以東地區經曆動亂,更須加以慰問撫恤。
現在打算去安一撫黃河以北地區,巡視趙、魏兩地,主管官員要按規矩辦事。
”初六,頒布法律命令,大赦天下,關内免除徭役三年。
十四日,改州制為郡制,改變度量衡制,全都依照古代的規格,改上柱國以下官職為大夫。
十六日,下诏說:天下的重大,決不是靠一人獨自治理所能安定的;帝王的功業,豈能隻依靠一個人的謀略。
自古以來,賢明的君王在推行政事、治理國家的時候,何嘗不選用舉薦有德有才的人,吸收有才情而失意不得進仕的人。
周朝宣稱士子衆多,漢代号稱能得人才,朕常追念前代風範,而滿懷敬仰思慕之情。
朕未明即起,背依屏風,整飾衣冠,等待天明,伸頸遠望居于岩谷的隐士,想使他們置身于朝官的行列,希望與衆多的人才一道安治各種事務。
然而進用賢才的事顯得寂寞冷清,垂釣的隐士很少前來,難道是美玉藏匿其光彩,尚未遇到優秀的工匠,抑或他們隐居不仕的志一操一确堅似石,确乎難于改變?比照前哲,使朕失望和歎息!舉凡在職的官員,好些是朕的左臂右膀,如果渡過大河,大臣們就如同是船和槳。
怎麼能保有自己的榮華富貴,卻隐藏着你們所知道的人才,隻知終年悠閑自得,這是很沒有意思的。
從前祁奚大夫竭力舉薦賢才,優秀的史官認為他大公無私;臧文仲埋沒賢才,孔夫子譏刺他竊取辟位。
探求古代曆史,對用人的事并非沒有褒貶,你們要考慮舉薦賢才,以輔佐朕這寡德之人。
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而獲得好名聲,這是人倫的根本;道德一操一守誠實寬厚,這是立身的基礎。
有的人氣節道義值得稱道,有的人一操一守品行純潔,可借助他們遏止貪欲,振奮習俗,有益于風俗教化。
為人剛強正直,執行法令,從不屈服,學問優異,文才美好出衆,這些人才都可為朝廷任用,确實具有堪當大任的資質。
如果有人具有用兵的謀略,就要選拔他率兵抵禦外侮;如果有人四肢有力,勇一猛健壯,就讓他做武臣。
隻要有一技之長,也應選用。
各類優秀人才全都被舉薦任用,而沒有被棄置的人才,靠這來追求天下大治,大概不會是遙遠的事吧。
有具體職務的文武官員,五品以上,應當按照法令在規定的十項科目中薦舉人才。
隻要有一項合要求即可,不必求其全能。
朕要不按尋常的次序,根據各自的才能提升他們。
那些現任的九品以上官員,不在被舉送的範圍之内。
十八日,皇上到北方巡視。
十九日,任命刑部尚書宇文弼為禮部尚書。
二十日,命令百官不許踐踏損害莊稼,遇到須開辟成道路的田地,主管官員應核算被占土地的收成,就從附近的倉庫撥糧食賜給被占土地的主人,務必從優酬償。
二十一日,皇上住在赤岸澤,用牛、羊、豬三牲祭奠已故太師李穆的陵墓。
五月初九,突厥啟民可汗派遣兒子拓特勤入京朝見天子。
初十,征調黃河以北十餘郡的成年男子開鑿太行山,直達并州,以使馳道暢通。
十八日,啟民可汗派遣他的侄子毗黎伽特勤來京朝見天子。
二十三日,啟民可汗派使者請求允許他入塞,奉迎皇帝車駕。
皇上不允許。
癸酉,有彗星進入文昌座上将宿,衆星都動搖了。
六月初四,皇上在連谷打獵。
初十,下诏書說:行孝道、祭先祖,是最高的道德;把祖廟建高建大是最大的禮節。
然而質樸與文采在不同時代各有所重,增減變易因時而異,坑儒焚書使學說毀滅,文獻典籍散失,典章制度埋沒,有關宗廟的制度,經師的說法各不相同。
所以應立多少代祖先的廟,誰也說不清楚。
祖先們是應同在一廟中連室而居,還是每人各主一廟,也沒定準。
朕獲得奉祀祖宗的權利,恭敬地繼承帝位,長想莊嚴地祭享祖先,使祭祀大典隆重。
為此,與衆多居官任職的人商議,廣泛訪問儒士。
大家都認為高祖文皇帝承受上天的聖明之命,擁有華夏,拯救了四海的生靈,革除了百王的弊政,撫恤囚犯,減緩刑罰,人民都得以順遂他們的習一性一,減輕徭役和賦稅,家家戶戶全都安居樂業。
國家完整安定,車軌、文字統一。
中原文明向東流傳,向西傳播,沒有不信服的。
往江南征伐北方人的仇敵,江南人民獲得重生。
乘風駕橇的邊遠地方,曆代帝王不曾去過,頭上梳辮、前襟向左開的少數民族區域,聲威和教化很少傳播到。
現在這些地方的人無不到關塞叩頭請降,到朝廷跪拜稱臣。
譯文交換無時斷絕,書信往返每月都有,收藏兵器,停息武備,天下太平。
祥瑞吉利的征兆屢見,内外安福。
這真是太宏大壯美了,無法用言語表達。
朕又聽說,道德淳厚的人,他的福澤能流傳後世,治事明察的人,他的禮節繁多。
因此周朝的文王、武王,漢代的高祖、光武帝,他們的法令制度卓異出衆,他們的谥号都很顯貴高尚,這難道不是依據實情加以稱述,亦即尊崇德高望重之人的意思嗎?高祖文皇帝應當另立廟宇,來表彰他崇高的道德,仍遵守每月祭祀的規矩,以表達朕孝順的心懷。
有關部門要按時建造,一定要符合典章制度。
另外聲名地位既異,所用的禮儀也要有不同。
古時天子建立七代祖先的廟,這在前人經典中已明白記載,諸侯二昭、二穆,共立五代祖先的宗廟,禮儀有差别,所以古時以廟多為貴。
往昔帝王的禮儀,如今可以沿用,還要傳給後代。
十一日,皇上住在榆林郡,啟民可汗前來朝拜。
二十日,吐谷渾、高昌等國都派使臣來貢獻土産。
二十七日,皇上登北樓,觀看人們在黃河捕魚,随後宴請百官。
秋七月初四,啟民可汗上表請求改變服飾,沿用漢族的帽子和腰帶。
下诏規定啟民朝見皇帝時可不自稱名字,地位在諸侯王之上。
初七,皇上在郡城東設大帳,帳下設儀仗、衛隊,豎一立旌旗,宴請啟民及其部落三千五百人,表演散樂雜技助興。
依等級賞賜啟民及其部落成員。
十九日,殺光祿大夫賀若弼、禮部尚書宇文弼、太常卿高赹。
尚書左仆射蘇威連坐免職。
征調成年男子百餘萬人修築長城,西到榆林,東至紫河,十天就停止了,死亡民工十分之五六。
八月初六,皇上車駕從榆林出發。
初九,啟民裝飾廬舍,清掃道路,等候皇上的車駕。
皇帝駕莅他的帳蓬,啟民捧杯為皇上祝壽,皇上留下宴飲并厚賜他。
皇上對高麗使者說:“回去後告訴你們國王,應當及早來朝拜。
不然的話,我要和啟民一起去巡視你那國土了。
”皇後也駕臨義城公主的大帳。
十三日,啟民可汗回突厥。
十七日,皇上進入樓煩關。
壬寅,停留太原。
诏令營建晉一陽一宮。
九月十三日,停留濟源。
駕臨禦史大夫張衡的住宅,酒宴極為歡樂。
二十三日,到達東都。
二十六日,任命齊王楊日柬為河南尹、開府儀同三司。
二十七日,任命民部尚書楊文思為納言。
大業四年(608)正月初一,下令征調黃河北部各郡男一女百餘萬人開挖永濟渠,引沁水南到黃河,北通涿郡。
初六,在允武殿同百官舉行大射禮。
二十三日,賜給東都城内居民每戶各十石米。
二十八日,任命太府卿元壽為内史令,鴻胪卿楊玄感為禮部尚書。
二十九日,命工部尚書衛玄為右侯衛大将軍,大理卿長孫熾為民部尚書。
二月初六,派遣司朝谒者崔君毅出使突厥處羅,求取汗血馬。
三月十八日,命将作大匠宇文恺為工部尚書。
十九日,百濟、倭、赤土、迦羅舍等國都派使臣前來上貢土産。
二十二日,皇上駕莅五原,趁勢出塞巡視長城。
二十三日,派屯田主事常駿出使赤土,求取羅刹。
夏四月初四,把離石的汾源、臨泉,雁門的秀容等地并為樓煩郡。
建造汾一陽一宮。
十一日,任命河内太守張定和為左屯衛大将軍。
十三日,下诏書說:“突厥意利珍豆啟民可汗率領部落歸附邊關要塞,遵奉朝廷教化,想改變本族習俗,經常入京朝拜,屢屢上言請示。
因他們位在氈帳中,物資貧乏,荒涼簡陋,漢人居處上有正梁,下有屋檐,他們希望同漢人成為鄰居。
這真誠的心願十分懇切,朕很重視他們的請求。
應當在萬壽戍建立城鎮修造房屋,惟幕、一床一鋪、被褥以上用品,根據辦事的需要酌量供給,務必優厚對待,這才符合朕的心意。
”五月初一,蜀郡捕獲三足烏鴉,張掖捕獲黑狐,各一隻。
秋七月初十,征調成年男子二十餘萬人修築長城,從榆谷向東修。
二十四日,左翊衛大将軍宇文述在曼頭、赤水打敗吐谷渾。
八月二十一日,皇上親自祭祀恒嶽,河北道的郡守全部聚集于恒嶽。
對全國實行大赦。
皇上所經過的郡縣,免收一年租稅。
九月初一,征召全國的馴鷹師全部集中在東京,有萬多人應征。
初八,彗星從五車星座出現,掠過文昌星,到房星後隕滅。
十一日,下诏免收在長城服役的人一年租稅。
冬十月初八,下诏說:“先師尼父孔子,具有最高的智慧和道德,發揮了天賦的資質,效法文王、武王的思想,著名于當世,承受天命,積聚上述品質而成素王。
他在臨終前發出了泰山其頹乎的歎息聲,很快已距今千年,而他的美好道德,卻未能保存于百代人之中。
我長久地思念他美好的風範,認為應當對他優禮尊崇。
可以封孔子的後代為紹聖侯,主管官員應去訪求他的後裔,登記好上報朝廷。
”十二日,下诏說:“從前周王即位,首先分封堯、舜的後代,漢帝承繼帝位,也授給殷、周的後代名号。
這樣做都是為了褒揚樹立前代的明君,效法古時的賢王。
朕繼承帝業,依傍追求雅正的教誨,隻要略有一點增益,就要遵守前典。
朕認為周的禮制兼有夏、殷的長處,文采與質樸齊備,漢建立政權後,使車轍文字統一,魏晉沿襲漢制,風俗教化相去不遠。
都應當封立他們的後代,以維護使已斷絕了的世祿得到接續的道理。
主管官員應該去訪求周、漢、魏、晉帝王的子孫列名上報。
”十六日,向全國頒布新的度量衡規格。
大業五年(609)正月初八,改東京為東都。
十五日,下诏令天下平均田地。
二十日,皇上從東都回京城。
二十一日,命令民間使用的鐵叉、搭鈎一類鐵器,全部禁絕。
太守每年要向朝廷密報其下屬官員的政績。
二月初一,皇上車駕停留在阌鄉。
命令祭奠古代帝王的陵墓以及文帝開皇年間(581~601)功臣的墳墓。
初三,命令西魏、北周兩朝官員不能享受蔭庇子孫承襲官爵的待遇。
初四,赤土國派使者前來貢獻土産。
十一日,皇上抵達京城。
十九日,在武德殿宴請老人四百人,分别賜給他們财物。
二十二日,皇上到崇德殿的西院,滿臉憂傷很不高興,回過頭對侍從說:“這是先帝居住的地方,實在令人增加感慨,心情不能平靜,應該在這院的西邊另外營建一座宮殿。
”二十五日,诏令父母可任意跟随做官的兒子赴任。
三月初二,皇上向西巡視黃河北部地區。
初三,主管官員報告,武功一男子史永遵與其叔伯兄弟同住在一起,皇上嘉獎他,賜給布帛一百段,米二百石,旌表他的家族鄉裡。
初八,駕臨扶風舊宅。
四月初三,會獵于隴西。
初六,高昌、吐谷渾、伊吾都派使臣來朝見天子。
初九,車駕停住狄道,一黨一項羌前來進貢地方特産。
二十七日,車駕出臨津關,渡黃河,到達西平,在那裡陳兵布陣,講習武藝。
五月初九,皇上會獵于拔延山,獵場方圓二千裡。
十三日,進入長甯谷。
十五日,翻越星嶺。
十八日,在金山之上大宴群臣。
二十日在浩..架橋,皇上的馬過橋後橋就壞了,殺掉朝散大夫黃亘及監工的官員九人。
吐谷渾王率兵守衛覆袁川,皇上分别命令内史元壽南屯金山,兵部尚書段文振北屯雪山,太仆卿楊義臣東屯琵琶峽,将軍張壽西屯泥嶺,從四面圍困吐谷渾的軍隊。
吐谷渾三軍國主伏允帶領幾十名騎兵逃跑,派他的一個著名的王冒充伏允,據守車我真山。
二十二日,皇上命令右屯衛大将張定和前去捉拿。
定和挺身挑戰,被賊寇所殺。
副将柳建武擊敗吐谷渾部,斬首數百級。
二十四日,吐谷渾部仙頭王被圍,無路可走,率領男一女十餘萬人投降。
六月初二,派左光祿大夫梁默,右翊衛将軍李瓊等追擊吐谷渾國主,都遭遇賊寇戰死。
初八,經過大鬥拔谷,山路狹窄險要,隻得像魚群相接而出。
風雪彌漫,天昏地暗,炀帝與随從官員失去聯系,士兵凍死一大半。
十一日,駐紮在張掖。
十六日,命令各郡按照學業完備通達,才能技藝優秀廣博;四肢有力,勇一猛健壯,超過同輩;居官勤奮,有能力辦政事;立一性一正直,不畏強一暴等四科來推舉人才。
十七日,高昌王曲伯雅前來朝見天子,伊吾吐屯設等獻西域數千裡土地,皇上十分高興。
十八日,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個郡。
二十一日,皇上到觀風行殿,大擺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