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帝紀
關燈
小
中
大
(上)炀皇帝名廣,一名英,小名阿..,是隋高祖的第二個兒子。
母親是文獻獨狐皇後。
皇上的容貌儀表很美,從小機敏聰慧,在諸王子中他特别得到高祖及皇後的一寵一愛一。
在北周,憑借高祖的功勳,他被封為雁門郡公。
開皇元年(581),他被立為晉王,授予柱國、并州總管職務,時年十三歲。
不久他被授予武衛大将軍,又晉升為上柱國、河北道行台尚書令,大将軍頭銜依舊。
高祖令項城公王韶、安道公李徹二人輔導他。
炀帝一愛一學習,善于寫文章,一性一格深沉隐晦,嚴肅莊重,引起朝野注目。
高祖秘密安排擅長相術的來和普遍地審視各個王子,來和說:“晉王眉上雙骨隆一起,貴不可言。
”不久,高祖到炀帝的府宅,看到樂器的絲弦大多斷絕,又沾滿塵埃,好像是好久不用的,就以為炀帝不喜好歌舞聲色,覺得他很好。
炀帝特别一愛一故意做作,掩蓋真象,當時被稱為仁一愛一孝順。
有一次他去觀看狩獵活動,碰上下雨,左右送上雨衣,炀帝說:“士兵們都浸一濕了衣衫,隻我一個人穿雨衣嗎?”于是命令把雨衣拿走。
開皇六年(586),炀帝改任淮南道行台尚書令。
這一年,又征召任命他為雍州牧、内史令。
開皇八年冬,高祖大舉進軍攻打陳國,委任炀帝做行軍元帥。
平定陳國後,拘捕了陳國湘州刺史施文慶、散騎常侍沈客卿、市令一陽一慧朗、刑法監徐析、尚書都令史暨慧。
因為他們一奸一邪谄佞、禍害人民,在陳皇宮門前右邊望樓下面将他們斬決,借此向三吳人民謝罪。
于是封官庫,資财無所取,天下稱賢。
晉升為太尉,高祖賜給他大車,四匹馬,繡龍的禮服和禮帽,黑玉、白玉各一塊。
又任命他為并州總管。
不久江南高智慧等人聚衆叛亂,高祖調炀帝任揚州總管,坐鎮江都,每年進京朝見天子一次。
高祖祭祀泰山的時候,炀帝兼任武侯大将軍。
次年回到江都。
其後數年,突厥侵犯邊境,炀帝再次出任行軍元帥,率兵出靈武,沒有遇到敵兵而回師。
等到太子楊勇被廢黜後,高祖立炀帝為皇太子。
這月,應當接受封立太子的策命。
高祖說:“我憑借大興公的爵位成就帝業。
”于是令炀帝出宮在大興縣居住。
那天晚上,狂風大雪,地動山塌,居民房屋大多損壞,壓死一百多人。
仁壽初年(601~605),奉高祖命令巡撫東南地區。
此後高祖每逢在仁壽宮避暑時,就令炀帝留守,代行處理國政。
仁壽四年(604)七月,高祖逝世,炀帝于仁壽宮即皇帝位。
八月,護送高祖的靈柩回京城。
并州總管漢王楊瓊起兵謀反,诏令尚書左仆射楊素率兵讨伐平定了叛亂。
九月十二日,任用備身将軍崔彭為左領軍大将軍。
十一月初三,駕臨洛一陽一。
初四,征調成年男子數十萬人挖掘壕溝,從龍門向東連接長平、汲郡,抵達臨清關,渡過黃河後,再延伸到浚儀、襄城,最後到達上洛,用以設置關卡加強防衛。
二十一日,下诏令營建東都。
十二月初三,任命右武衛将軍來護兒為右骁衛大将軍。
初六,任命柱國李景為右武衛大将軍,任命右衛率周羅睢為右武侯大将軍。
大業元年(605)正月初一,實行大赦,更改年号,立妃子蕭氏為皇後,改豫州為溱州,洛州為豫州,廢除各州的總管府。
初五,立晉王楊昭為皇太子。
初六,任命上柱國宇文述為左衛大将軍,上柱國郭衍為左武衛大将軍,延壽公于仲文為右衛大将軍。
初八,任命豫章王楊日柬為豫州牧。
十七日,派遣八位使臣巡回視察各地風俗。
下诏書說:從前賢明的君王治理國家,關鍵是在于一愛一護百姓吧?既使人民富裕又進而施行禮教,家家豐裕、人人富足,所以能使風尚淳樸,習俗敦厚,遠方的人前來歸順,近處的人安定。
凡政治穩定、事業成功的,大都經由這條道路。
朕恭敬地承繼了帝王之位,安一撫培育黎民百姓,日夜恐懼戎慎,好像面臨大河深谷。
雖然努力遵奉前輩的功業,不敢出現差錯,從長遠來看,處理政事的策略、手段還有許多缺欠。
況且國家幅員遼遠,人口衆多,朕未得親臨各地,詢問民間的疾苦。
常常憂慮那些隐居不仕的人尚未被舉薦,受冤的人還不曾申冤,一物失所,就會損害諧和的氣氛,四方有作惡犯法的事,責任在朕身上,所以日夜增多歎息,戎慎恐懼充滿胸懷。
現在剛剛開始施行政教,應實行寬大政策。
可以分頭派遣使臣,巡視各地風俗民情,宣揚風俗教化,舉薦選拔那些沉抑下層、不得升進的人才,為無辜被囚的人申冤。
孝順父母、敬一愛一兄長、努力耕田的人,要給予優撫。
對難以生存的鳏夫、寡一婦、孤老、孤兒,要适當加以幫助救濟。
對信守節義的男人,氣節高尚的婦女,要在其家族鄉裡中予以表彰。
對高年的老人,要授給官銜,并且依據另外的條款,賜給他們糧食和布帛。
患重病的人,供給侍候他的人,雖有侍養之名,而無救濟供養之實,要查核清楚,使他們得到真正的撫恤侍養。
如果有聲名顯著,一操一行美好純潔,以及在學業才能上有一技可取的,都應訪詢選擇,引領他們入朝任職。
所在州縣的官員,要按一定的禮儀送遣他們。
對那些敗壞政事、危害人民、不利于時世的,使臣還朝的時候,應全部記錄在案,奏報朕知。
一月十八日,任命吳州總管宇文弼為刑部尚書。
二月十八日,任命尚書左仆射楊素為尚書令。
三月十七日,命令尚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将作大匠宇文恺營建東京,遷徙豫州城下的居民來充實那裡。
十八日,下诏令說:“傾聽收集衆人的議論,與平民百姓商量,所以能審辨政治、刑罰的得失。
由此可知早晚思考治理天下大事,是想使無辜被囚的冤情得以昭雪,倫理道德有章可循,而各地官員稱職。
如為邀功請賞而請求考查,搞個假優秀,并無真實的政績,綱紀就亂了,冤屈就無法伸了。
關河阻隔,真實情況無法傳到京師,所以朕建立東京,以便親自處理。
現在我将要巡視淮海地區,觀察了解那裡的風俗,着重訪求正直的言論。
但徒然有許多詞章,在鄉校之内,根本聽不到這種言論。
我感到恐懼,因而忽視了飲食起居。
如果老百姓知道州縣官員行政措施苛刻,侵擾危害百姓,違背公義徇私枉法,不利于百姓的,應當聽任他們密封呈文奏進,廣開四方視聽,使上下溝通,天下就沒有冤情了。
”又在卑澗營建顯仁宮,采集全國各地珍奇的禽一獸和花草樹木,來充實皇家園林。
把各地幾萬富商遷徙到東京。
二十一日,征調黃河以南各郡縣的男一女民工一百餘萬人,開挖通濟渠,從西苑引谷水、洛水通向黃河,從闆渚引黃河水通向淮河。
三十日,派黃門侍朗王弘、上儀同于士澄往江南采集樹木,建造龍舟、鳳舟冒、黃龍、赤艦、樓船等大船數萬艘。
四月初三,大将軍劉方攻打林邑,攻占了它。
五月二十一日,民部尚書義豐侯韋沖去世。
六月初五,熒惑星進入太微星的位置。
七月初九,下令免除陣亡将士的家庭十年徭役。
十八日,滕王楊綸、衛王楊集被一起剝奪爵位,流放到邊境。
閏七月初六,任命尚書令楊素為太子太師,安德王楊雄為太子太傅,河間王楊弘為太子太保。
十八日,下诏書說:統治人民,建設國家,教育和學習應當先抓,要改變風尚習俗,也必須從這裡開始。
然而正确的言論斷絕,适宜的做法被背離,已經曆了許多年代。
增進道德,修治功業,其道已日漸衰微。
漢代收錄了焚書坑儒後的剩殘典籍和人才,文化傳承尚不絕如縷。
晉代承受着政局變亂的命運,文教事業被掃除殆盡。
自這以後,軍隊國家頗多憂患,雖然也時常修建學舍,不過表示人們共同的一愛一重之意而已。
老師的手杖有的雖還擺在學舍裡,但幾乎都成為虛設的器物。
于是造成了佩帶青紫印绶的貴官,并非學習優秀;當縣令的人,大多是不學無術之徒。
朝廷上下衰落,綱紀法度未能确立,文明缺廢正道消失,實由于教育不力所緻。
朕繼承了盛大事業,想弘揚先王的教令,準備尊師重道,以開創治國之路,講究信用,謀求親善,督促獎勵禮教興立。
當今天下太平統一,文字、車軌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豈無奇才!衆多在家及現在校學習的人,如有專心緻志好尚古道,沉浸在古代文籍中,學業品行優秀勤勉,能夠承受時務的,所在地的官吏就要加以上報,并根據他們各自的才能,加以破格提拔任用。
如有一精一深地研究經學,不願入朝作官的,可以根據他才藝學業的深淺,憑借祖先功勳應得官職的高低,即使他們并未入朝,也都就地酌情給予薪俸。
希望經過有步驟的好好引導,不久就能使這些人成為有用之材,衆多的人才充盈朝廷,這天還會是遙遠的嗎!一柄一子監等學校,也應鄭重申明原先的制度,教授學生,完備考查的方法,以充分達到磨練人才之目的。
八月十五日,炀帝乘龍舟,駕臨江都。
任命左武衛大将軍郭衍為前軍統領,右武衛大将軍李景為後軍統領。
随行的文武官員,五品以上的供給樓船,九品以上的供給黃篾大船。
船隻首尾相接,迤逦二百餘裡。
十月初二,赦免江淮以南地區罪犯。
揚州免除徭役五年,舊揚州總管的轄區内免除徭役三年。
十一月初三,任命大将軍崔仲方為禮部尚書。
大業二年(606)春正月初六,東京建成,按等級賞賜監督營建的官員。
任命大理卿梁毗為刑部尚書。
十七日,派遣十位使臣一起去檢查州縣工作。
二月初一,下诏令尚書令楊素、吏部尚書牛弘、大将軍守文恺、内史侍郎虞世基、禮部侍郎許善心制定各級官員乘車衣冠章服的規範。
這才使天子的車駕以及春、夏、季夏、秋、冬五個時節皇帝侍從的車輛完備。
皇上的常服,皮帽上飾有十二塊美玉;文官的禮帽禮服,以佩玉為飾;五品以上官員供給牛車,車前設帷幔;三公親王的車上加懸垂的絲質繩網;武官戴頭巾,穿軍服;三品以上官員配給作儀飾的擊杖。
往下直至小辟吏,服飾都有等次。
不是官府的吏役不許穿軍服。
十三日,設置都尉官。
三月十六日,皇帝從江都出發。
在這之前,太府少卿何稠、太府丞雲定興大力修飾了儀仗,為此督促各州縣交送羽一毛一。
百姓捕鳥,水上、陸地布滿捕鳥的網,凡是皮一毛一能做裝飾之用的禽一獸,幾乎沒有幸存的。
這一活動直到這時才完成。
夏四月二十六日,皇上從伊阙開始陳列法駕,準備了千車萬馬,浩浩蕩蕩開進東京。
二十七日,皇上到端門,宣布大赦,免收天下今年租稅。
二十九日,任命冀州刺史楊文思為民部尚書。
五月初一,全紫光祿大夫、兵部尚書李通因事獲罪被免職。
初二,下诏說:“表彰古代賢人,保存對他們的祭祀,是要借此優侍禮遇賢能的人,使他們的後代得到表彰。
朕永遠借鑒前賢,崇尚懷念德高望重的人,何嘗不面對九州大地感歎,歸心于千百年的聖哲。
那些自古來的賢人君子,凡能樹立聲名、建立賢德、佐治世務、醫救時弊、廣利他人、創建殊勳、有益于人民的人,都應為他們修建祠堂廟宇,按時祭祀。
他們的墳墓所在地,不許幹犯踐踏。
有關官員據此商酌定出具體條規,就符合朕的心意了。
”六月二十九日,任命尚書令、太子太師楊素為司徒,晉封豫章王楊..為齊王。
七月初一,任命衛尉卿衛玄為工部尚書。
初九,下令規定百官不能憑一般考核而增高品級,必須具有顯著的道德品行、功績才能才可提拔。
初十,提拔舊時自己為晉王時的王府舊臣鮮于羅等二十七人,授予不同的官職爵位。
二十二日,皇太子楊昭去世。
二十三日,上柱國、司徒、楚國公楊素去世。
八月初九,封皇孫楊絯為燕王,楊侗為越王,楊侑為代王。
九月十三日,立秦孝王楊俊的兒子楊浩為秦王。
十月初七,任命靈州刺史段文振為兵部尚書。
十二月初十,下诏令說:“前代的帝王,依憑時機創立帝業,統治人民,建立國家,面南執政,倍受禮尊。
然而時代變遷,年代長久,前代帝王的墳墓已殘破毀壞,成了樵夫、牧童前去打柴放牧的地方。
墓地荒蕪,墳頭标記也分辨不清了。
提起這種沉一淪破滅的情景,内心無比凄怆。
對自古以來的帝王陵墓,可供給附近十戶人家,免除他們的雜役,讓他們看守陵墓。
”大業三年(607)正月十四日,命令對并州逆一黨一中已被發配到邊遠地區而又逃跑了的人,在抓獲他們的地方,即行斬決。
二十七日,長星掠過天空,它是從東邊出現的,這現象二十天後才終止。
這月,武一陽一郡呈報說:黃河水清。
二月初十,彗星出現于奎宿位置,掠過文昌星,經大陵、五車、北河諸星,進入太微星,又掠過帝座星,前前後後百餘天,這現象才終止。
三月初二,皇上返回京城。
初三,任命大将軍姚辯為左屯衛将軍。
初四,派遣羽騎尉朱寬出使流求國。
初六,河間王楊弘去世。
四月初二,下诏書說:“古代帝
母親是文獻獨狐皇後。
皇上的容貌儀表很美,從小機敏聰慧,在諸王子中他特别得到高祖及皇後的一寵一愛一。
在北周,憑借高祖的功勳,他被封為雁門郡公。
開皇元年(581),他被立為晉王,授予柱國、并州總管職務,時年十三歲。
不久他被授予武衛大将軍,又晉升為上柱國、河北道行台
高祖令項城公王韶、安道公李徹二人輔導他。
炀帝一愛一學習,善于寫文章,一性一格深沉隐晦,嚴肅莊重,引起朝野注目。
高祖秘密安排擅長相術的來和普遍地審視各個王子,來和說:“晉王眉上雙骨隆一起,貴不可言。
”不久,高祖到炀帝的府宅,看到樂器的絲弦大多斷絕,又沾滿塵埃,好像是好久不用的,就以為炀帝不喜好歌舞聲色,覺得他很好。
炀帝特别一愛一故意做作,掩蓋真象,當時被稱為仁一愛一孝順。
有一次他去觀看狩獵活動,碰上下雨,左右送上雨衣,炀帝說:“士兵們都浸一濕了衣衫,隻我一個人穿雨衣嗎?”于是命令把雨衣拿走。
開皇六年(586),炀帝改任淮南道行台尚書令。
這一年,又征召任命他為雍州牧、内史令。
開皇八年冬,高祖大舉進軍攻打陳國,委任炀帝做行軍元帥。
平定陳國後,拘捕了陳國湘州刺史施文慶、散騎常侍沈客卿、市令一陽一慧朗、刑法監徐析、尚書都令史暨慧。
因為他們一奸一邪谄佞、禍害人民,在陳皇宮門前右邊望樓下面将他們斬決,借此向三吳人民謝罪。
于是封官庫,資财無所取,天下稱賢。
晉升為太尉,高祖賜給他大車,四匹馬,繡龍的禮服和禮帽,黑玉、白玉各一塊。
又任命他為并州總管。
不久江南高智慧等人聚衆叛亂,高祖調炀帝任揚州總管,坐鎮江都,每年進京朝見天子一次。
高祖祭祀泰山的時候,炀帝兼任武侯大将軍。
次年回到江都。
其後數年,突厥侵犯邊境,炀帝再次出任行軍元帥,率兵出靈武,沒有遇到敵兵而回師。
等到太子楊勇被廢黜後,高祖立炀帝為皇太子。
這月,應當接受封立太子的策命。
高祖說:“我憑借大興公的爵位成就帝業。
”于是令炀帝出宮在大興縣居住。
那天晚上,狂風大雪,地動山塌,居民房屋大多損壞,壓死一百多人。
仁壽初年(601~605),奉高祖命令巡撫東南地區。
此後高祖每逢在仁壽宮避暑時,就令炀帝留守,代行處理國政。
仁壽四年(604)七月,高祖逝世,炀帝于仁壽宮即皇帝位。
八月,護送高祖的靈柩回京城。
并州總管漢王楊瓊起兵謀反,诏令尚書左仆射楊素率兵讨伐平定了叛亂。
九月十二日,任用備身将軍崔彭為左領軍大将軍。
十一月初三,駕臨洛一陽一。
初四,征調成年男子數十萬人挖掘壕溝,從龍門向東連接長平、汲郡,抵達臨清關,渡過黃河後,再延伸到浚儀、襄城,最後到達上洛,用以設置關卡加強防衛。
二十一日,下诏令營建東都。
十二月初三,任命右武衛将軍來護兒為右骁衛大将軍。
初六,任命柱國李景為右武衛大将軍,任命右衛率周羅睢為右武侯大将軍。
大業元年(605)正月初一,實行大赦,更改年号,立妃子蕭氏為皇後,改豫州為溱州,洛州為豫州,廢除各州的總管府。
初五,立晉王楊昭為皇太子。
初六,任命上柱國宇文述為左衛大将軍,上柱國郭衍為左武衛大将軍,延壽公于仲文為右衛大将軍。
初八,任命豫章王楊日柬為豫州牧。
十七日,派遣八位使臣巡回視察各地風俗。
下诏書說:從前賢明的君王治理國家,關鍵是在于一愛一護百姓吧?既使人民富裕又進而施行禮教,家家豐裕、人人富足,所以能使風尚淳樸,習俗敦厚,遠方的人前來歸順,近處的人安定。
凡政治穩定、事業成功的,大都經由這條道路。
朕恭敬地承繼了帝王之位,安一撫培育黎民百姓,日夜恐懼戎慎,好像面臨大河深谷。
雖然努力遵奉前輩的功業,不敢出現差錯,從長遠來看,處理政事的策略、手段還有許多缺欠。
況且國家幅員遼遠,人口衆多,朕未得親臨各地,詢問民間的疾苦。
常常憂慮那些隐居不仕的人尚未被舉薦,受冤的人還不曾申冤,一物失所,就會損害諧和的氣氛,四方有作惡犯法的事,責任在朕身上,所以日夜增多歎息,戎慎恐懼充滿胸懷。
現在剛剛開始施行政教,應實行寬大政策。
可以分頭派遣使臣,巡視各地風俗民情,宣揚風俗教化,舉薦選拔那些沉抑下層、不得升進的人才,為無辜被囚的人申冤。
孝順父母、敬一愛一兄長、努力耕田的人,要給予優撫。
對難以生存的鳏夫、寡一婦、孤老、孤兒,要适當加以幫助救濟。
對信守節義的男人,氣節高尚的婦女,要在其家族鄉裡中予以表彰。
對高年的老人,要授給官銜,并且依據另外的條款,賜給他們糧食和布帛。
患重病的人,供給侍候他的人,雖有侍養之名,而無救濟供養之實,要查核清楚,使他們得到真正的撫恤侍養。
如果有聲名顯著,一操一行美好純潔,以及在學業才能上有一技可取的,都應訪詢選擇,引領他們入朝任職。
所在州縣的官員,要按一定的禮儀送遣他們。
對那些敗壞政事、危害人民、不利于時世的,使臣還朝的時候,應全部記錄在案,奏報朕知。
一月十八日,任命吳州總管宇文弼為刑部尚書。
二月十八日,任命尚書左仆射楊素為尚書令。
三月十七日,命令尚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将作大匠宇文恺營建東京,遷徙豫州城下的居民來充實那裡。
十八日,下诏令說:“傾聽收集衆人的議論,與平民百姓商量,所以能審辨政治、刑罰的得失。
由此可知早晚思考治理天下大事,是想使無辜被囚的冤情得以昭雪,倫理道德有章可循,而各地官員稱職。
如為邀功請賞而請求考查,搞個假優秀,并無真實的政績,綱紀就亂了,冤屈就無法伸了。
關河阻隔,真實情況無法傳到京師,所以朕建立東京,以便親自處理。
現在我将要巡視淮海地區,觀察了解那裡的風俗,着重訪求正直的言論。
但徒然有許多詞章,在鄉校之内,根本聽不到這種言論。
我感到恐懼,因而忽視了飲食起居。
如果老百姓知道州縣官員行政措施苛刻,侵擾危害百姓,違背公義徇私枉法,不利于百姓的,應當聽任他們密封呈文奏進,廣開四方視聽,使上下溝通,天下就沒有冤情了。
”又在卑澗營建顯仁宮,采集全國各地珍奇的禽一獸和花草樹木,來充實皇家園林。
把各地幾萬富商遷徙到東京。
二十一日,征調黃河以南各郡縣的男一女民工一百餘萬人,開挖通濟渠,從西苑引谷水、洛水通向黃河,從闆渚引黃河水通向淮河。
三十日,派黃門侍朗王弘、上儀同于士澄往江南采集樹木,建造龍舟、鳳舟冒、黃龍、赤艦、樓船等大船數萬艘。
四月初三,大将軍劉方攻打林邑,攻占了它。
五月二十一日,民部尚書義豐侯韋沖去世。
六月初五,熒惑星進入太微星的位置。
七月初九,下令免除陣亡将士的家庭十年徭役。
十八日,滕王楊綸、衛王楊集被一起剝奪爵位,流放到邊境。
閏七月初六,任命尚書令楊素為太子太師,安德王楊雄為太子太傅,河間王楊弘為太子太保。
十八日,下诏書說:統治人民,建設國家,教育和學習應當先抓,要改變風尚習俗,也必須從這裡開始。
然而正确的言論斷絕,适宜的做法被背離,已經曆了許多年代。
增進道德,修治功業,其道已日漸衰微。
漢代收錄了焚書坑儒後的剩殘典籍和人才,文化傳承尚不絕如縷。
晉代承受着政局變亂的命運,文教事業被掃除殆盡。
自這以後,軍隊國家頗多憂患,雖然也時常修建學舍,不過表示人們共同的一愛一重之意而已。
老師的手杖有的雖還擺在學舍裡,但幾乎都成為虛設的器物。
于是造成了佩帶青紫印绶的貴官,并非學習優秀;當縣令的人,大多是不學無術之徒。
朝廷上下衰落,綱紀法度未能确立,文明缺廢正道消失,實由于教育不力所緻。
朕繼承了盛大事業,想弘揚先王的教令,準備尊師重道,以開創治國之路,講究信用,謀求親善,督促獎勵禮教興立。
當今天下太平統一,文字、車軌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豈無奇才!衆多在家及現在校學習的人,如有專心緻志好尚古道,沉浸在古代文籍中,學業品行優秀勤勉,能夠承受時務的,所在地的官吏就要加以上報,并根據他們各自的才能,加以破格提拔任用。
如有一精一深地研究經學,不願入朝作官的,可以根據他才藝學業的深淺,憑借祖先功勳應得官職的高低,即使他們并未入朝,也都就地酌情給予薪俸。
希望經過有步驟的好好引導,不久就能使這些人成為有用之材,衆多的人才充盈朝廷,這天還會是遙遠的嗎!一柄一子監等學校,也應鄭重申明原先的制度,教授學生,完備考查的方法,以充分達到磨練人才之目的。
八月十五日,炀帝乘龍舟,駕臨江都。
任命左武衛大将軍郭衍為前軍統領,右武衛大将軍李景為後軍統領。
随行的文武官員,五品以上的供給樓船,九品以上的供給黃篾大船。
船隻首尾相接,迤逦二百餘裡。
十月初二,赦免江淮以南地區罪犯。
揚州免除徭役五年,舊揚州總管的轄區内免除徭役三年。
十一月初三,任命大将軍崔仲方為禮部尚書。
大業二年(606)春正月初六,東京建成,按等級賞賜監督營建的官員。
任命大理卿梁毗為刑部尚書。
十七日,派遣十位使臣一起去檢查州縣工作。
二月初一,下诏令尚書令楊素、吏部尚書牛弘、大将軍守文恺、内史侍郎虞世基、禮部侍郎許善心制定各級官員乘車衣冠章服的規範。
這才使天子的車駕以及春、夏、季夏、秋、冬五個時節皇帝侍從的車輛完備。
皇上的常服,皮帽上飾有十二塊美玉;文官的禮帽禮服,以佩玉為飾;五品以上官員供給牛車,車前設帷幔;三公親王的車上加懸垂的絲質繩網;武官戴頭巾,穿軍服;三品以上官員配給作儀飾的擊杖。
往下直至小辟吏,服飾都有等次。
不是官府的吏役不許穿軍服。
十三日,設置都尉官。
三月十六日,皇帝從江都出發。
在這之前,太府少卿何稠、太府丞雲定興大力修飾了儀仗,為此督促各州縣交送羽一毛一。
百姓捕鳥,水上、陸地布滿捕鳥的網,凡是皮一毛一能做裝飾之用的禽一獸,幾乎沒有幸存的。
這一活動直到這時才完成。
夏四月二十六日,皇上從伊阙開始陳列法駕,準備了千車萬馬,浩浩蕩蕩開進東京。
二十七日,皇上到端門,宣布大赦,免收天下今年租稅。
二十九日,任命冀州刺史楊文思為民部尚書。
五月初一,全紫光祿大夫、兵部尚書李通因事獲罪被免職。
初二,下诏說:“表彰古代賢人,保存對他們的祭祀,是要借此優侍禮遇賢能的人,使他們的後代得到表彰。
朕永遠借鑒前賢,崇尚懷念德高望重的人,何嘗不面對九州大地感歎,歸心于千百年的聖哲。
那些自古來的賢人君子,凡能樹立聲名、建立賢德、佐治世務、醫救時弊、廣利他人、創建殊勳、有益于人民的人,都應為他們修建祠堂廟宇,按時祭祀。
他們的墳墓所在地,不許幹犯踐踏。
有關官員據此商酌定出具體條規,就符合朕的心意了。
”六月二十九日,任命尚書令、太子太師楊素為司徒,晉封豫章王楊..為齊王。
七月初一,任命衛尉卿衛玄為工部尚書。
初九,下令規定百官不能憑一般考核而增高品級,必須具有顯著的道德品行、功績才能才可提拔。
初十,提拔舊時自己為晉王時的王府舊臣鮮于羅等二十七人,授予不同的官職爵位。
二十二日,皇太子楊昭去世。
二十三日,上柱國、司徒、楚國公楊素去世。
八月初九,封皇孫楊絯為燕王,楊侗為越王,楊侑為代王。
九月十三日,立秦孝王楊俊的兒子楊浩為秦王。
十月初七,任命靈州刺史段文振為兵部尚書。
十二月初十,下诏令說:“前代的帝王,依憑時機創立帝業,統治人民,建立國家,面南執政,倍受禮尊。
然而時代變遷,年代長久,前代帝王的墳墓已殘破毀壞,成了樵夫、牧童前去打柴放牧的地方。
墓地荒蕪,墳頭标記也分辨不清了。
提起這種沉一淪破滅的情景,内心無比凄怆。
對自古以來的帝王陵墓,可供給附近十戶人家,免除他們的雜役,讓他們看守陵墓。
”大業三年(607)正月十四日,命令對并州逆一黨一中已被發配到邊遠地區而又逃跑了的人,在抓獲他們的地方,即行斬決。
二十七日,長星掠過天空,它是從東邊出現的,這現象二十天後才終止。
這月,武一陽一郡呈報說:黃河水清。
二月初十,彗星出現于奎宿位置,掠過文昌星,經大陵、五車、北河諸星,進入太微星,又掠過帝座星,前前後後百餘天,這現象才終止。
三月初二,皇上返回京城。
初三,任命大将軍姚辯為左屯衛将軍。
初四,派遣羽騎尉朱寬出使流求國。
初六,河間王楊弘去世。
四月初二,下诏書說:“古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