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五十 列傳第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斤山,牙帳東開,蓋敬日之所出也。
每歲率諸貴人,祭其先窟。
又以五月中旬,集他人水,拜祭天神。
于都斤四五百裡,有高山迥出,上無草樹,謂其為勃登凝黎,夏言地神也。
其書字類胡,而不知年曆,唯以草青為記。
俟斤部衆既盛,乃遣使請誅鄧叔子等。
太祖許之。
收叔子以下三千人,付其使者,殺之于青門外。
三年,俟斤襲擊吐谷渾,破之。
語在吐谷渾傳。
明帝二年,俟斤遣使來獻方物。
保定元年,又三輩遣使貢其方物。
時與齊人交争,戎車歲動,故每連結之,以為外援。
初,魏恭帝世,俟斤許進女于太祖,契未定而太祖崩。
尋而俟斤又以他女許高祖,未及結納,齊人亦遣求婚,俟斤貪其币厚,将悔之。
至是,诏遣涼州刺史楊薦、武伯王慶等往結之。
慶等至,谕以信義。
俟斤遂絕齊使而定婚焉。
仍請舉國東伐。
語在薦等傳。
三年,诏随公楊忠率衆一萬,與突厥伐齊。
忠軍度陉嶺,俟斤率騎十萬來會。
明年正月,攻齊主于晉一陽一,不克。
俟斤遂縱兵大掠而還。
忠言于高祖曰:“突厥甲兵惡,爵賞輕,首領多而無法令,何謂難制馭。
正由比者使人妄道其強盛,欲令國家厚其使者,身往重取其報。
朝廷受其虛言,将士望風畏懾。
但虜态詐健,而實易與耳。
今以臣觀之,前後使人皆可斬也。
”高祖不納。
是歲,俟斤複遣使來獻,更請東伐。
诏楊忠率兵出沃野,晉公護趣洛一陽一以應之。
會護戰不利,俟斤引還。
五年,诏陳公純、大司徒宇文貴、神武公窦毅、南安公楊薦等往逆女。
天和二年,俟斤又遣使來獻。
陳公純等至,俟斤複貳于齊。
會有風雷變,乃許純等以後歸。
語在皇後傳。
四年,俟斤又遣使獻馬。
俟斤死,弟他缽可汗立。
自俟斤以來,其國富強,有淩轹中夏志。
朝廷既與和親,歲給缯絮錦彩十萬段。
突厥在京師者,又待以優禮,衣錦食肉者,常以千數。
齊人懼其寇掠,亦傾府藏以給之。
他缽彌複驕傲,至乃率其徒屬曰:“但使我在南兩個兒孝順,何憂無物邪。
”建德二年,他缽遣使獻馬。
及齊滅,齊定州刺史、範一陽一王高紹義自馬邑奔之。
他缽立紹義為齊帝,召集所部,雲為之複雠。
宣政元年四月,他缽遂入寇幽州,殺略居民。
柱國劉雄率兵拒戰,兵敗,死之。
高祖親總六軍,将北伐,會帝崩,乃班師。
是冬,他缽複寇邊,圍酒泉,大掠而去。
大象元年,他缽複請和親。
帝冊趙王招女為千金公主以嫁之,并遣執紹義送阙。
他缽不奉诏,仍寇并州。
大象二年,始遣使奉獻,且逆公主,而紹義尚留不遣。
帝又令賀若誼往谕之,始送紹義雲。
吐谷渾,本遼東鮮卑慕容廆之庶兄也。
初,吐谷渾馬與廆馬鬥而廆馬傷,廆遣讓之。
吐谷渾怒,率其部落去之,止于枹罕,自為君長。
及孫葉延,頗視書傳。
以古有王父字為氏,遂以吐谷渾為氏焉。
自吐谷渾至伏連籌一十四世。
伏連籌死,子誇呂立,始自号為可汗。
治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裡。
雖有城郭,而不居之,恒處穹廬,随水草畜牧。
其地東西三千裡,南北千餘裡。
官有王公、仆射、尚書及郎中、将軍之号。
誇呂椎髻、毦、珠,以皂為帽,坐金師子一床一。
号其妻為恪尊,衣織成裙,披錦大袍,辮發于後,首戴金花。
其俗丈夫衣服略同于華夏,多以羃羅為冠,亦以缯為帽。
婦人皆貫珠束發,以多為貴。
兵器有弓刀甲矛。
國無常賦,須則稅富室商人以充用焉。
其刑罰,殺人及盜馬者死,餘則征物,量事決杖。
刑人必以氈蒙頭,持石從高擊殺之。
父兄亡後,妻後母及嫂等,與突厥俗同。
至于婚姻,貧不能備财物者,辄盜女将去。
死者亦皆埋殡。
其服制,葬訖則除之。
一性一貪婪,忍于殺害。
好射獵,以肉酪為糧。
亦知種田,然其北界,氣候多寒,唯得蕪菁、大麥。
故其俗貧多富少。
青海周回千餘裡,海内有小山。
每冬冰合後,以良一牝一馬置此山,至來冬收之,馬皆有孕,所生得駒,号為龍種,必多駿異,世傳青海(駿)〔骢〕者也。
土出牦牛,鳥多鹦鹉。
大統中,誇呂再遣使獻馬及羊牛等。
然猶寇抄不止,緣邊多被其害。
魏廢帝二年,太祖勒大兵至姑臧,誇呂震懼,遣使貢方物。
是歲,誇呂又通使于齊氏。
涼州刺史史甯觇知其還,率輕騎襲之于州西赤泉,獲其仆射乞伏觸扳、将軍翟潘密、商胡二百四十人,駝騾六百頭,雜彩絲絹以萬計。
魏恭帝二年,史甯又與突厥木汗可汗襲擊誇呂,破之,虜其妻子,
每歲率諸貴人,祭其先窟。
又以五月中旬,集他人水,拜祭天神。
于都斤四五百裡,有高山迥出,上無草樹,謂其為勃登凝黎,夏言地神也。
其書字類胡,而不知年曆,唯以草青為記。
俟斤部衆既盛,乃遣使請誅鄧叔子等。
太祖許之。
收叔子以下三千人,付其使者,殺之于青門外。
三年,俟斤襲擊吐谷渾,破之。
語在吐谷渾傳。
明帝二年,俟斤遣使來獻方物。
保定元年,又三輩遣使貢其方物。
時與齊人交争,戎車歲動,故每連結之,以為外援。
初,魏恭帝世,俟斤許進女于太祖,契未定而太祖崩。
尋而俟斤又以他女許高祖,未及結納,齊人亦遣求婚,俟斤貪其币厚,将悔之。
至是,诏遣涼州刺史楊薦、武伯王慶等往結之。
慶等至,谕以信義。
俟斤遂絕齊使而定婚焉。
仍請舉國東伐。
語在薦等傳。
三年,诏随公楊忠率衆一萬,與突厥伐齊。
忠軍度陉嶺,俟斤率騎十萬來會。
明年正月,攻齊主于晉一陽一,不克。
俟斤遂縱兵大掠而還。
忠言于高祖曰:“突厥甲兵惡,爵賞輕,首領多而無法令,何謂難制馭。
正由比者使人妄道其強盛,欲令國家厚其使者,身往重取其報。
朝廷受其虛言,将士望風畏懾。
但虜态詐健,而實易與耳。
今以臣觀之,前後使人皆可斬也。
”高祖不納。
是歲,俟斤複遣使來獻,更請東伐。
诏楊忠率兵出沃野,晉公護趣洛一陽一以應之。
會護戰不利,俟斤引還。
五年,诏陳公純、大司徒宇文貴、神武公窦毅、南安公楊薦等往逆女。
天和二年,俟斤又遣使來獻。
陳公純等至,俟斤複貳于齊。
會有風雷變,乃許純等以後歸。
語在皇後傳。
四年,俟斤又遣使獻馬。
俟斤死,弟他缽可汗立。
自俟斤以來,其國富強,有淩轹中夏志。
朝廷既與和親,歲給缯絮錦彩十萬段。
突厥在京師者,又待以優禮,衣錦食肉者,常以千數。
齊人懼其寇掠,亦傾府藏以給之。
他缽彌複驕傲,至乃率其徒屬曰:“但使我在南兩個兒孝順,何憂無物邪。
”建德二年,他缽遣使獻馬。
及齊滅,齊定州刺史、範一陽一王高紹義自馬邑奔之。
他缽立紹義為齊帝,召集所部,雲為之複雠。
宣政元年四月,他缽遂入寇幽州,殺略居民。
柱國劉雄率兵拒戰,兵敗,死之。
高祖親總六軍,将北伐,會帝崩,乃班師。
是冬,他缽複寇邊,圍酒泉,大掠而去。
大象元年,他缽複請和親。
帝冊趙王招女為千金公主以嫁之,并遣執紹義送阙。
他缽不奉诏,仍寇并州。
大象二年,始遣使奉獻,且逆公主,而紹義尚留不遣。
帝又令賀若誼往谕之,始送紹義雲。
吐谷渾,本遼東鮮卑慕容廆之庶兄也。
初,吐谷渾馬與廆馬鬥而廆馬傷,廆遣讓之。
吐谷渾怒,率其部落去之,止于枹罕,自為君長。
及孫葉延,頗視書傳。
以古有王父字為氏,遂以吐谷渾為氏焉。
自吐谷渾至伏連籌一十四世。
伏連籌死,子誇呂立,始自号為可汗。
治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裡。
雖有城郭,而不居之,恒處穹廬,随水草畜牧。
其地東西三千裡,南北千餘裡。
官有王公、仆射、
誇呂椎髻、毦、珠,以皂為帽,坐金師子一床一。
号其妻為恪尊,衣織成裙,披錦大袍,辮發于後,首戴金花。
其俗丈夫衣服略同于華夏,多以羃羅為冠,亦以缯為帽。
婦人皆貫珠束發,以多為貴。
兵器有弓刀甲矛。
國無常賦,須則稅富室商人以充用焉。
其刑罰,殺人及盜馬者死,餘則征物,量事決杖。
刑人必以氈蒙頭,持石從高擊殺之。
父兄亡後,妻後母及嫂等,與突厥俗同。
至于婚姻,貧不能備财物者,辄盜女将去。
死者亦皆埋殡。
其服制,葬訖則除之。
一性一貪婪,忍于殺害。
好射獵,以肉酪為糧。
亦知種田,然其北界,氣候多寒,唯得蕪菁、大麥。
故其俗貧多富少。
青海周回千餘裡,海内有小山。
每冬冰合後,以良一牝一馬置此山,至來冬收之,馬皆有孕,所生得駒,号為龍種,必多駿異,世傳青海(駿)〔骢〕者也。
土出牦牛,鳥多鹦鹉。
大統中,誇呂再遣使獻馬及羊牛等。
然猶寇抄不止,緣邊多被其害。
魏廢帝二年,太祖勒大兵至姑臧,誇呂震懼,遣使貢方物。
是歲,誇呂又通使于齊氏。
涼州刺史史甯觇知其還,率輕騎襲之于州西赤泉,獲其仆射乞伏觸扳、将軍翟潘密、商胡二百四十人,駝騾六百頭,雜彩絲絹以萬計。
魏恭帝二年,史甯又與突厥木汗可汗襲擊誇呂,破之,虜其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