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一

關燈
蓋天地之所覆載,至大矣;日月之所臨照,至廣矣。

    然則萬物之内,民人寡而禽一獸多;兩儀之間,中土局而庶俗曠。

    求之鄒說,詭怪之迹實繁;考之山經,奇谲之詞匪一。

    周、孔存而不論,是非紛而莫辯。

    秦皇鞭笞天下,黩武于遐方;漢武士馬強盛,肆志于遠略。

    匈奴既卻,其國已虛;犬馬既來,其民亦困。

    是知鴈海龍堆,天所以絕夷夏也;炎方朔漠,地所以限内外也。

    況乎時非秦、漢,志甚嬴、劉,違天道以求其功,殚民力而從所欲,颠墜之釁,固不旋踵。

    是以先王設教,内諸夏而外夷狄;往哲垂範,美樹德而鄙廣地。

    雖禹迹之東漸西被,不過海及流沙;王制之自北徂南,裁稱一穴一居交趾。

    豈非道貫三古,義高百代者乎。

     有周承喪亂之後,屬戰争之日,定四表以武功,安三邊以權道。

    趙、魏尚梗,則結姻于北狄;廄庫未實,則通好于西戎。

    由是德刑具舉,聲名遐洎。

    卉服氈裘,輻協于屬國;商胡販客,填委于旗亭。

    雖東略漏三吳之地,南巡阻百越之境,而國威之所肅服,風化之所覃被,亦足為弘矣。

    其四夷來朝聘者,今并紀之于後。

    至于道路遠近,物産風俗,詳諸前史,或有不同。

    斯皆錄其當時所記,以備遺阙雲爾。

     高麗者,其先出于夫餘。

    自言始祖曰朱一蒙,河伯女感日影所孕也。

    朱一蒙長而有材略,夫餘人惡而逐之。

    土于纥鬥骨城,自号曰高句麗,仍以高為氏。

    其孫莫來漸盛,擊夫餘而臣之。

    莫來裔孫琏,始通使于後魏。

     其地,東至新羅,西渡遼水二千裡,南接百濟,北鄰靺鞨千餘裡。

    治平壤城。

    其城,東西六裡,南臨浿水。

    城内唯積倉儲器備,寇賊至日,方入固守。

    王則别為宅于其側,不常居之。

    其外有國内城及漢城,亦别都也,複有遼東、玄菟等數十城,皆置官司,以相統攝。

     大官有大對盧,次有太大兄、大兄、小兄、意俟奢、烏拙、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褥奢、翳屬、仙人并褥薩凡十三等,分掌内外事焉。

    其大對盧,則以強弱相陵,奪而自為之,不由王之署置也。

    其刑法:謀反及叛者,先以火焚爇,然後斬首,籍沒其家。

    盜者,十餘倍征贓。

    若貧不能備,及負公私債者,皆聽評其子女為奴婢以償之。

     丈夫衣同袖衫、大口褲、白韋帶、黃革履。

    其冠曰骨蘇,多以紫羅為之,雜以金銀為飾。

    其有官品者,又插二鳥羽于其上,以顯異之。

    婦人服裙襦,裾袖皆為袂。

    書籍有五經、三史、三國志、晉一陽一秋。

    兵器有甲一弩一弓箭戟捎矛鋋。

    賦稅則絹布及粟,随其所有,量貧富差等輸之。

    土田塉薄,居處節儉。

    然尚容止。

    多詐僞,言辭鄙穢,不簡親疏,乃至同川而浴,共室而寝。

    風俗好一婬一,不以為愧。

    有遊女者,夫無常人。

    婚娶之禮,略無财币,若受财者,謂之賣婢,俗甚恥之。

    父母及夫喪,其服制同于華夏。

    兄弟則限以三月。

    敬信佛法,尤好一婬一祀。

    又有神廟二所:一曰夫餘神,刻木作婦人之象;一曰登高神,雲是其始祖夫餘神之子。

    并置官司,遣人守護。

    蓋河伯女與朱一蒙雲。

     琏五世孫成,大統十二年,遣使獻其方物。

    成死,子湯立。

    建德六年,湯又遣使來貢。

    高祖拜湯為上開府儀同大将軍、遼東郡開國公、遼東王。

     百濟者,其先蓋馬韓之屬國,夫餘之别種。

    有仇台者,始國于帶方。

    故其地界東極新羅,北接高句麗,西南俱限大海。

    東西四百五十裡,南北九百餘裡。

    治固麻城。

    其外更有五方:中方曰古沙城,東方曰得安城,南方曰久知下城,西方曰刀先城,北方曰熊津城。

     王姓夫餘氏,号于羅瑕,民呼為鞬吉支,夏言并王也。

    妻号于陸,夏言妃也。

    官有十六品。

    左平五人,一品;達率三十人,二品;恩率三品;德率四品;扞率五品;柰率六品。

    六品已上,冠飾銀華。

    将德七品,紫帶;施德八品,皂帶;固德九品,赤帶;(李)〔季〕德十品,青帶;對德十一品,文督十二品,皆黃帶;武督十三品,佐軍十四品,振武十五品,克虞十六品,皆白帶。

    自恩率以下,官無常員,各有部司,分掌衆務。

    内官有前内部、谷部、肉部、内掠部、外掠部、馬部、刀部、功德部、藥部、木部、法部、後官部。

    外官有司軍部、司徒部、司空部、司寇部、點口部、客部、外舍部、綢部、日官部、都市部。

    都下有萬家,分為五部,曰上部、前部、中部、下部、後部,統兵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