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

關燈
土既狹,居常怏怏。

    每誦“老馬伏枥,志在千裡。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未嘗不盱衡扼腕,歎咤者久之。

    遂以憂憤發背而殂。

    高祖又命其太子巋嗣位,年号天保。

     巋字仁遠,詧之第三子也。

    機辯有文學。

    善于撫禦,能得其下歡心。

    嗣位之元年,尊其祖母龔太後曰太皇太後,嫡母王皇後曰皇太後,所生曹貴嫔曰皇太妃。

    其年五月,其太皇太後薨,谥曰元太後。

    九月,其太妃又薨,谥曰孝皇太妃。

    二年,皇太後薨,谥曰宣靜皇後。

     五年,陳湘州刺史華皎、巴州刺史戴僧朔并來附。

    皎送其子玄響為質于巋,乃請兵伐陳。

    巋上言其狀。

    高祖诏衛公直督荊州總管權景宣、大将軍元定等赴之。

    巋亦遣其柱國王一操一率水軍二萬,會皎于巴陵。

    既而與陳将吳明徹等戰于沌口,直軍不利,元定遂沒。

    巋大将軍李廣等亦為陳人所虜,長沙、巴陵并陷于陳。

    衛公直乃歸罪于巋之柱國殷亮。

    巋雖以退敗不獨在亮,然不敢違命,遂誅之。

    吳明徹乘勝攻克巋河東郡,獲其守将許孝敬。

    明年,明徹進寇江陵,引江水灌城。

    巋出頓紀南以避其銳。

    江陵副總管高琳與其尚書仆射王一操一拒守。

    巋馬軍主馬武、吉徹等擊明徹,敗之。

    明徹退保公安。

    巋乃還江陵。

     巋之八年,陳又遣其司空章昭達來寇。

    江陵總管陸騰及巋之将士擊走之。

    昭達又寇章陵之青泥。

    巋令其大将軍許世武赴援,大為昭達所破。

     初,華皎、戴僧朔從衛公直與陳人戰敗,率其麾下數百人歸于巋。

    巋以皎為司空,封江夏郡公。

    以僧朔為車騎将軍,封吳興縣侯。

    巋之十年,皎來朝。

    至襄一陽一,請衛公直曰:“梁主既失江南諸郡,民少國貧。

    朝廷興亡繼絕,理宜資贍,豈使齊桓、楚莊獨擅救衛複陳之美。

    望借數州,以裨梁國。

    ”直然之,乃遣使言狀高祖。

    高祖許之,诏以基、平、鄀三州歸之于巋。

     及高祖平齊,巋朝于邺。

    高祖雖以禮接之,然未之重也。

    巋知之,後因宴承間,乃陳其父荷太祖拯救之恩,并叙二國艱虞,唇齒掎角之事。

    詞理辯暢,因涕泗交流。

    高祖亦為之歔欷。

    自是大加賞異,禮遇日攏後高祖複與之宴,齊氏故臣咤列長釜亦預焉。

    高祖指謂巋曰:“是登陴罵朕者也。

    ”巋曰:“長釜未能輔桀,飛敢吠堯。

    ”高祖大笑。

    及酒酣,高祖又命琵琶自彈之。

    仍謂巋曰:“當為梁主盡歡。

    ”巋乃起,請舞。

    高祖曰:“梁主乃能為朕舞乎?”巋曰:“陛下既親撫五弦,臣何敢不同百獸。

    ”高祖大悅,賜雜缯萬段、良馬數十匹,并賜齊後主一妓一妾,及常所乘五百裡駿馬以遺之。

     及隋文帝執政,尉遲迥、王謙、司馬消難等各起兵。

    時巋将帥皆密請興師,與迥等為連衡之勢,進可以盡節于周氏,退可以席卷山南。

    巋固以為不可。

    俄而消難奔陳,迥等相次破滅。

     隋文帝既踐極,恩禮彌厚。

    遣使賜金三百兩、銀一千兩、布帛萬段、馬五百匹。

    開皇二年,隋文帝備禮納巋女為晉王妃。

    又欲以其子玚尚蘭陵公主。

    由是罷江陵總管,巋專制其國。

    四年,巋來朝長安,隋文帝甚敬待之。

    诏巋位在王公之上,賜缣萬匹,珍玩稱是。

    及還,親執其手謂之曰:“梁主久滞荊、楚,未複舊都,故鄉之念,良轸懷抱。

    朕當振旅長江,相送旋反耳。

    ” 巋在位二十三載,年四十四,五年五月薨。

    其群臣葬之于顯陵,谥曰孝(文)〔明〕皇帝,廟号世宗。

     巋孝悌慈仁,有君人之量。

    四時祭享,未嘗不悲慕流涕。

    一性一尤儉約,禦下有方,境内稱治。

    所着文集及孝經、周易義記及大小乘幽微,并行于世。

    隋文帝又命其太子蕭琮嗣位,年号廣運。

    琮字溫文。

    一性一倜傥不羁,博學有文義,兼善弓馬。

    初封東一陽一王,尋立為皇太子。

    及嗣位,隋文帝征琮叔父岑入朝,因留不遣。

    複置江陵總管以監之。

     琮之二年,隋文帝又征琮入朝。

    琮率其臣下二百餘人朝于長安。

    隋文帝仍遣武鄉公崔弘度将兵戍江陵。

    軍至鄀州,琮叔父岩及弟(巘)〔瓛〕等懼弘度掩襲之,遂虜居民奔于陳。

    隋文帝于是廢梁國,曲赦江陵死罪,給民複十年。

    梁二主各給守墓十戶。

    尋拜琮為柱國,封莒國公。

     自詧初即位,歲在乙亥,至是,歲在丁未,凡三十有三歲矣。

     詧子嶚,追谥孝惠太子;岩,封安平王;岌,東平王;岑,河間王,後改封吳郡王。

    巋子瓛,義興王;瑑,晉陵王;璟,臨海王;珣,南海王;玚,義安王;瑀,新安王。

     詧之在藩及居帝位,以蔡大寶為股肱,王一操一為腹心,魏益德、尹正、薛晖、許孝敬、薛宣為爪牙,甄玄成、劉盈、岑善方、傅準、褚珪、蔡大業典衆務。

    張绾以舊齒處顯位,沉重以儒學蒙厚禮。

    自餘多所獎拔,鹹盡其器能。

    及巋纂業,親賢并用,将相則華皎、殷亮、劉忠義,宗室則蕭欣、蕭翼,民望則蕭确、謝溫、柳洋、王湜、徐嶽,外戚則王凝、王誦、殷琏,文章則劉孝勝、範迪、沈君遊、君公、柳信言,政事則袁敞、柳莊、蔡延壽、甄诩、皇甫茲。

    故能保其疆土,而和其民人焉。

    今載詧子嶚等及蔡大寶以下尤著者,附于左。

    其在梁、陳、隋已有傳,及巋諸子未任職者,則不兼錄。

     嶚字道遠,詧之長子也。

    母曰宣靜皇後。

    幼聰敏,有成一人之量。

    詧之為梁主,立為世子。

    尋病卒。

    及詧稱帝,追谥焉。

    岩字義遠,詧第五子也。

    一性一仁厚,善于撫接。

    曆侍中、荊州刺史、尚書令、太尉、太傅。

    入陳,授平東将軍、東揚州刺史。

    及陳亡,百姓推岩為主,以禦隋師。

    為總管宇文述所破,伏法于長安。

     岌,詧第六子也。

    一性一淳和,幼而好學。

    位至侍中、中衛将軍。

    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