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八

關燈
夫塞天地而橫四海者,其唯孝乎;奉大功而立顯名者,其唯義乎。

    何則?孝始事親,惟後資于緻治;義在合宜,惟人賴以成德。

    上智禀自然之一性一,中庸有企及之美。

    其大也,則隆家光國,盛烈與河海争流;授命滅親,峻節與竹(帛)〔柏〕俱茂。

    其小也,則溫枕扇席,無替于晨昏;損己利物,有助于名教。

    是以堯舜湯武居帝王之位,垂至德以敦其風;孔墨荀孟禀聖賢之資,弘正道以勵其俗。

    觀其所由,在此而已矣。

     然而淳源既往,澆風愈扇。

    禮義不樹,廉讓莫修。

    若乃绾銀黃,列鐘鼎,立于朝廷之間,非一族也,其出忠入孝,輕生蹈節者,則蓋寡焉。

    積龜貝,實倉廪,居于闾巷之内,非一家也,其悅禮敦詩,守死善道者,則又鮮焉。

    斯固仁人君子所以興歎,哲後賢宰所宜屬心。

    如令明教化以救其弊,優爵賞以勸其善,布懇誠以誘其進,積歲月以求其終,則今之所謂少者可以為多矣,古之所謂為難者可以為易矣。

    故博采異聞,網羅遺逸,錄其可以垂範方來者,為孝義篇雲。

     李棠字長卿,勃海蓨人也。

    祖伯貴,魏宣武時官至魯郡守。

    有孝行,居父喪,哀戚過禮,遂以毀卒。

    宣武嘉之,贈勃海相。

    父元冑,員外散騎侍郎。

     棠幼孤,好學,有志一操一。

    年十七,屬爾朱之亂,與司空高幹兄弟,舉兵信都。

    魏中興初,辟衛軍府功曹參軍。

    太昌中,以軍功除征虜将軍,行東萊郡事。

    魏孝武西遷,棠時在凹北,遂仕東魏。

     及高仲密為北豫州刺史,請棠為掾。

    先是,仲密與吏部郎中崔暹有隙。

    暹時被齊文襄委任,仲密恐其構己,每不自安,将圖來附。

    時東魏又遣鎮城奚壽興典兵事,仲密但知民務而已。

    既至州,遂與棠謀執壽興以成其計。

    仲密乃置酒延壽興,一陰一伏壯士,欲因此執之。

    壽興辭而不赴。

    棠遂往見之曰:“君與高公,義符昆季。

    今日之席,以公為首。

    豈有賓客總萃,而公無事不行?将恐遠近聞之,竊有疑怪。

    ”壽興遂與俱赴,便發伏執之。

    乃帥其士衆據城,遣棠詣阙歸款。

    太祖嘉之,拜棠衛将軍、右光祿大夫,封廣宗縣公,邑一千戶。

    棠固辭曰:“臣世荷朝恩,義當奉國。

    而往者見拘逆命,不獲陪駕西巡。

    今日之來,免罪為幸,何敢以此微庸,冒受天爵。

    ”如此者再三,優诏不許。

    俄遷給事黃門侍郎,加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

    魏廢帝二年,從魏安公尉遲迥伐蜀。

    蜀人未即降,棠乃應募,先使谕之。

    既入成都,蕭撝問迥軍中委曲,棠不對。

    撝乃苦笞辱之,冀獲其實。

    棠曰:“爾亡國餘燼,不識安危。

    奉命谕爾,反見踬頓。

    我王者忠臣,有死而已,義不為爾移志也。

    ”撝不能得其要指,遂害之。

    子敞嗣。

     柳桧字季華,秘書監虬之次弟也。

    一性一剛簡任氣,少文,善騎射,果于斷決。

    年十八,起家奉朝請。

    居父喪,毀瘠骨立。

    服阕,除一陽一城郡丞、防城都督。

    大統四年,從太祖戰于河橋,先登有功。

    授都督,鎮鄯州。

    八年,拜湟河郡守,仍典軍事。

    尋加平東将軍、太中大夫。

    吐谷渾入寇郡境,時桧兵少,人懷憂懼。

    桧撫而勉之,衆心乃安。

    因率數十人先擊之,潰亂,餘衆乘之,遂大敗而走。

    以功封萬年縣子,邑三百戶。

    時吐谷渾強盛,數侵疆埸。

    自桧鎮鄯州,屢戰必破之。

    數年之後,不敢為寇。

    十四年,遷河州别駕,轉帥都督。

    俄拜使持節、撫軍将軍、大都督。

    居三載,征還京師。

     時桧兄虬為秘書丞,弟慶為尚書左丞。

    桧嘗謂兄弟曰:“兄則職典簡牍,褒貶人倫;弟則管轄群司,股肱朝廷。

    可謂榮一寵一矣。

    然而四方未靜,車書不一,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