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五

關燈
軍、開府儀同三司,尋進爵為公。

    會東魏遣軍送糧饋宜一陽一,法保潛邀之。

    轉戰數十裡,兵少不敵,為流矢所中,卒于陣。

    谥曰莊。

    子初嗣。

    建德末,位至開府儀同大将軍、閻韓防主。

     韓雄字木蘭,河南東垣人也。

    祖景,魏孝文時為赭一陽一郡守。

     雄少敢勇,膂力絕人,工騎射,有将率材略。

    及魏孝武西遷,雄便慷慨有立功之志。

    大統初,遂與其屬六十餘人于洛西舉兵,數日間,衆至千人。

    與河南行台楊琚共為掎角。

    每抄掠東魏,所向克獲。

    徒衆日盛,州縣不能禦之。

    東魏洛州刺史韓賢以狀聞,邺乃遣其軍司慕容紹宗率兵與賢合勢讨雄。

    戰數十合,雄兵略盡,兄及妻子皆為賢所獲,将以為戮。

    乃遣人告雄曰:“若雄至,皆免之。

    ”雄與其所親謀曰:“奮不顧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義,下榮親戚。

    今若忍而不赴,人謂我何。

    既免之後,更思其計,未為晚也。

    ”于是,遂詣賢軍,即随賢還洛。

    乃潛引賢一黨一,謀欲襲之。

    事洩,遁免。

     時太祖在弘農,雄至上谒。

    太祖嘉之,封武一陽一縣侯,邑八百戶。

    遣雄還鄉裡,更圖進齲雄乃招集義衆,進一逼一洛州。

    東魏洛州刺史元湛委州奔河一陽一,其長史孟彥舉城款附。

    俄而領軍獨孤信大軍繼至,雄遂從信入洛一陽一。

    時東魏将侯景等圍蓼塢,雄擊走之。

    又從太祖戰于河橋。

    軍還,仍鎮洛西。

    拜假平東将軍、東郡守,遷北中郎将。

    邙山之役,太祖命雄率衆邀齊神武于隘道。

    神武怒,命三軍并力取雄。

    雄突圍得免。

    除東徐州刺史。

    太祖以雄劬勞積年,乃征入朝,屢加賞勞。

    複遣還州。

     東魏東雍州刺史郭叔略與雄接境,頗為邊患。

    雄密圖之,乃輕将十騎,夜入其境,伏于道側。

    遣都督韓仕于略城東,服東魏人衣服,詐若自河一陽一叛投關西者。

    略出馳之,雄自後射之,再發鹹中,遂斬略首。

    除河南尹,進爵為公,加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大都督、散騎常侍。

    尋進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河南邑中正。

    孝闵帝踐阼,進爵新義郡公,增邑通前三千八百戶,賜姓宇文氏。

    世宗二年,除使持節、都督、中徐虞洛四州諸軍事、中州刺史。

    雄久在邊,具知敵人虛實。

    每率衆深入,不避艱難。

    前後經四十五戰,雖時有勝負,而雄志氣益壯。

    東魏深憚之。

    天和三年,卒于鎮。

    贈大将軍、中華宜義和五州諸軍事、中州刺史。

    谥曰威。

    子禽嗣。

     陳忻字永怡,宜一陽一人也。

    少骁勇,有氣俠,姿貌魁岸,同類鹹敬憚之。

    魏孝武西遷之後,忻乃于辟惡山招集勇敢少年數十人,寇掠東魏,仍密遣使歸附。

    大統元年,授持節、伏波将軍、羽林監、立義大都督,賜爵霸城縣男。

    三年,太祖複弘農,東魏揚州刺史段琛拔城遁走。

    忻率義徒于九曲道邀之,殺傷甚衆,擒其新安令張祗。

    太祖嘉其忠款,使行新安縣事。

    及獨孤信入洛,忻舉李延孫為前鋒,仍從信守金墉城。

    及河橋戰不利,随軍西還,複行新安縣事。

    東魏遣土人牛道恒為(揚)〔一陽一〕州刺史,忻率兵擊破之,進爵為子。

    常随崤東諸将鎮遏伊、洛間,每有功效。

    九年,與李遠迎高仲密,仍從戰邙山。

    及大軍西還,複與韓雄等依山合勢,破東魏三城,斬其金門郡守方台洛。

    增邑六百戶。

    尋行宜一陽一郡事。

    東魏複遣劉盆生為金門郡守,忻又斬之。

    除鎮遠将軍、魏郡守。

    俄授使持節、平東将軍、顯州刺史。

    太祖以忻威着敵境,仍留靜邊,弗令之任。

    十年,侯景築九曲城,忻率衆邀之,擒其宜一陽一郡守趙嵩、金門郡守樂敬賓。

    十三年,從李遠平九曲城,授帥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