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李延孫,伊川人也。
祖伯扶,魏太和末,從征懸瓠有功,為汝南郡守。
父長壽,一性一雄豪,有武藝。
少與蠻酋結托,屢相招引,侵滅關南。
孝昌中,朝議恐其為亂,乃以長壽為防蠻都督,給其鼓節,以慰其意。
長壽冀因此遂得任用,亦盡其智力,防遏群蠻。
伊川左右,寇盜為之稍息。
永安之後,盜賊蜂起,長壽乃招集叛亡,徒侶日盛。
魏帝藉其力用,因而撫之。
乃授持節、大都督,轉鎮張白塢。
後為河北郡守,轉河内郡守。
所曆之處,鹹以猛烈聞。
讨捕諸賊,頻有功。
授衛大将軍、北華州刺史,賜爵清河郡公。
及魏孝武西遷,長壽率勵義士拒東魏。
孝武嘉之,複授颍川郡守,遷廣州刺史。
東魏遣行台侯景率兵攻之,長壽衆少,城陷,遂遇害。
大統元年,追贈太尉、使持節、侍中、骠騎大将軍、冀定等十二州諸軍事、定州刺史。
延孫亦雄武有将帥才略。
少從長壽征讨,以勇敢聞。
初為直合将軍。
賀拔勝為荊州刺史,表延孫為都督。
肅清鴉路,頗有功力焉。
及長壽被害,延孫乃還,收集其父之衆。
自魏孝武西遷之後,朝士流亡。
廣陵王欣、錄尚書長孫稚、颍川王斌之、安昌王子均及建甯、江夏、隴東諸王并百官等攜持妻子來投延孫者,延孫即率衆衛送,并贈以珍玩,鹹達關中。
齊神武深患之,遣行台慕容紹宗等數道攻之。
延孫獎勵所部出戰,遂大破之,臨陣斬其揚州刺史薛喜。
于是義軍更振。
乃授延孫京南行台、節度河南諸軍事、廣州刺史。
尋進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大都督,賜爵華山郡公。
延孫既荷重委,每以克清伊、洛為己任。
頻以少擊衆,威振敵境。
大統四年,為其長史楊伯蘭所害。
後贈司空、冀定等六州刺史。
子人傑,有祖、父風。
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和州刺史,改封颍川郡公。
延孫弟義孫,亦官至開府儀同三司。
韋佑字法保,京兆山北人也。
少以字行于世。
世為州郡着姓。
祖骈,雍州主簿。
舉秀才,拜中書博士。
父義,前将軍、上洛郡守。
魏大統時,以法保着勳,追贈秦州刺史。
法保少好遊俠,而質直少言。
所與交遊,皆輕猾亡命。
人有急難投之者,多保存之。
雖屢被追捕,終不改其一操一,父沒,事母兄以孝敬聞。
慕李長壽之為人,遂娶長壽女,因寓居關南。
正光末,四方雲擾。
王公被難者或依之,多得全濟,以此為貴遊所德。
乃拜員外散騎侍郎,加輕車将軍。
及魏孝武西遷,法保從山南赴行在所。
除右将軍、太中大夫,封固安縣男,邑二百戶。
及長壽被害,其子延孫收長壽餘衆,守禦東境。
朝廷恐延孫兵少不能自固,乃除法保東洛州刺史,配兵數百人,以援延孫。
法保至潼關,弘農郡守韋孝寬謂法保曰:“恐子此役,難以吉還也。
”法保曰:“古人稱不入虎一穴一,不得虎子。
安危之事,未可預量。
縱為國殒身,亦非所恨。
”遂倍道兼行。
東魏陝州刺史劉貴以步騎千餘邀之。
法保命所部為圓陣,且戰且前。
數日,得與延孫兵接,乃并勢置栅于伏流。
未幾,太祖追法保與延孫率衆還朝,賞勞甚厚。
乃授法保大都督。
四年,除河南尹。
及延孫被害,法保乃率所部,據延孫舊栅。
頻與敵人交兵,每身先士卒,單馬陷陣,是以戰必被傷。
嘗至關南,與東魏人戰,流矢中頸,從口中出,當時氣絕。
輿至營,久之乃蘇。
九年,拜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鎮九曲城。
及侯景以豫州來附,法保率兵赴景。
景欲留之,法保疑其有貳心,乃固辭還所鎮。
十五年,加骠騎大将
祖伯扶,魏太和末,從征懸瓠有功,為汝南郡守。
父長壽,一性一雄豪,有武藝。
少與蠻酋結托,屢相招引,侵滅關南。
孝昌中,朝議恐其為亂,乃以長壽為防蠻都督,給其鼓節,以慰其意。
長壽冀因此遂得任用,亦盡其智力,防遏群蠻。
伊川左右,寇盜為之稍息。
永安之後,盜賊蜂起,長壽乃招集叛亡,徒侶日盛。
魏帝藉其力用,因而撫之。
乃授持節、大都督,轉鎮張白塢。
後為河北郡守,轉河内郡守。
所曆之處,鹹以猛烈聞。
讨捕諸賊,頻有功。
授衛大将軍、北華州刺史,賜爵清河郡公。
及魏孝武西遷,長壽率勵義士拒東魏。
孝武嘉之,複授颍川郡守,遷廣州刺史。
東魏遣行台侯景率兵攻之,長壽衆少,城陷,遂遇害。
大統元年,追贈太尉、使持節、侍中、骠騎大将軍、冀定等十二州諸軍事、定州刺史。
延孫亦雄武有将帥才略。
少從長壽征讨,以勇敢聞。
初為直合将軍。
賀拔勝為荊州刺史,表延孫為都督。
肅清鴉路,頗有功力焉。
及長壽被害,延孫乃還,收集其父之衆。
自魏孝武西遷之後,朝士流亡。
廣陵王欣、錄
齊神武深患之,遣行台慕容紹宗等數道攻之。
延孫獎勵所部出戰,遂大破之,臨陣斬其揚州刺史薛喜。
于是義軍更振。
乃授延孫京南行台、節度河南諸軍事、廣州刺史。
尋進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大都督,賜爵華山郡公。
延孫既荷重委,每以克清伊、洛為己任。
頻以少擊衆,威振敵境。
大統四年,為其長史楊伯蘭所害。
後贈司空、冀定等六州刺史。
子人傑,有祖、父風。
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和州刺史,改封颍川郡公。
延孫弟義孫,亦官至開府儀同三司。
韋佑字法保,京兆山北人也。
少以字行于世。
世為州郡着姓。
祖骈,雍州主簿。
舉秀才,拜中書博士。
父義,前将軍、上洛郡守。
魏大統時,以法保着勳,追贈秦州刺史。
法保少好遊俠,而質直少言。
所與交遊,皆輕猾亡命。
人有急難投之者,多保存之。
雖屢被追捕,終不改其一操一,父沒,事母兄以孝敬聞。
慕李長壽之為人,遂娶長壽女,因寓居關南。
正光末,四方雲擾。
王公被難者或依之,多得全濟,以此為貴遊所德。
乃拜員外散騎侍郎,加輕車将軍。
及魏孝武西遷,法保從山南赴行在所。
除右将軍、太中大夫,封固安縣男,邑二百戶。
及長壽被害,其子延孫收長壽餘衆,守禦東境。
朝廷恐延孫兵少不能自固,乃除法保東洛州刺史,配兵數百人,以援延孫。
法保至潼關,弘農郡守韋孝寬謂法保曰:“恐子此役,難以吉還也。
”法保曰:“古人稱不入虎一穴一,不得虎子。
安危之事,未可預量。
縱為國殒身,亦非所恨。
”遂倍道兼行。
東魏陝州刺史劉貴以步騎千餘邀之。
法保命所部為圓陣,且戰且前。
數日,得與延孫兵接,乃并勢置栅于伏流。
未幾,太祖追法保與延孫率衆還朝,賞勞甚厚。
乃授法保大都督。
四年,除河南尹。
及延孫被害,法保乃率所部,據延孫舊栅。
頻與敵人交兵,每身先士卒,單馬陷陣,是以戰必被傷。
嘗至關南,與東魏人戰,流矢中頸,從口中出,當時氣絕。
輿至營,久之乃蘇。
九年,拜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鎮九曲城。
及侯景以豫州來附,法保率兵赴景。
景欲留之,法保疑其有貳心,乃固辭還所鎮。
十五年,加骠騎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