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二

關燈
,勸軌陳之。

    軌後因侍坐,乃謂高祖曰:“皇太子仁孝無聞,複多涼德,恐不了陛下家事。

     愚臣短暗,不足以論是非。

    陛下恒以賀若弼有文武奇才,識度宏遠,而弼比每對臣,深以此事為慮。

    ”高祖召弼問之。

    弼乃詭對曰:“皇太子養德春一宮,未聞有過。

    未審陛下,何從得聞此言?”既退,軌诮弼曰:“平生言論,無所不道,今者對揚,何得乃爾翻覆?”弼曰:“此公之過也。

    皇太子,國之儲副,豈易攸言。

    事有蹉跌,便至滅門之禍。

    本謂公密陳臧否,何得遂至昌言。

    ”軌默然久之,乃曰:“吾專心國家,遂不存私計。

    向者對衆,良寔非宜。

    ”後軌因内宴上壽,又捋高祖須曰:“可一愛一好老公,但恨後嗣弱耳。

    ”高祖深以為然。

    但漢王次長,又不才,此外諸子并幼,故不能用其說。

     及宣帝即位,追鄭譯等複為近侍。

    軌自知必及于禍,謂所親曰:“吾昔在先朝,寔申社稷至計。

    今日之事,斷可知矣。

    此州控帶淮南,鄰接強寇,欲為身計,易同反掌。

    但忠義之節,不可虧違。

    況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豈以獲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朝。

    止可于此待死,義不為他計。

    冀千載之後,知吾此心。

    ” 大象元年,帝令内史杜虔信就徐州殺軌。

    禦正中大夫顔之儀切谏,帝不納,遂誅之。

    軌立朝忠恕,兼有大功,忽以無罪被戮,天下知與不知,無不傷惜。

     宇文神舉,太祖之族子也。

    高祖晉陵、曾祖求男,仕魏,位并顯達。

    祖金殿,魏鎮遠将軍、兖州刺史、安吉縣侯。

     父顯和,少而襲爵,一性一矜嚴,頗涉經史,膂力絕人,彎弓數百斤,能左右馳射。

    魏孝武之在藩也,顯和早蒙眷遇。

    時屬多難,嘗問計于顯和。

    顯和具陳宜杜門晦迹,相時而動。

    孝武深納焉。

    及即位,擢授冠軍将軍、合内都督,封城一陽一縣公,邑五百戶。

    孝武以顯和藩邸之舊,遇之甚厚。

    時顯和所居宅隘陋,乃撤殿省,賜為寝室。

    其見重如此。

     及齊神武專一政,帝每不自安。

    謂顯和曰:“天下洶洶,将若之何?”對曰:“當今之計,莫若擇善而從之。

    ”因誦詩雲:“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帝曰:“是吾心也。

    ”遂定入關之策。

    帝以顯和母老,家累又多,令預為計。

    對曰:“今日之事,忠孝不可并立。

    然臣不密則失一身,安敢預為私計。

    ”帝怆然改容曰:“卿即我之王陵也。

    ”遷朱衣直合、合内大都督,改封長廣縣公,邑一千五百戶。

     從帝入關。

    至溱水,太祖素聞其善射而未之見也。

    俄而水傍有一小鳥,顯和射而中之。

    太祖笑曰:“我知卿工矣。

    ”其後,引為帳内大都督。

    俄出為持節、衛将軍、東夏州刺史。

    以疾去職,深為吏民所懷。

    尋進位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

    魏恭帝元年,卒,時年五十七。

    太祖親臨之,哀動左右。

    建德二年,追贈使持節、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延丹綏三州諸軍事、延州刺史。

     神舉早歲而孤,有夙成之量。

    族兄安化公深器異之。

    及長,神情倜傥,志略英贍,眉目疏朗,儀貌魁梧。

    有識欽之,莫不許以遠大。

    世宗初,起家中侍上士。

    世宗留意翰林,而神舉雅好篇什。

    帝每有遊幸,神舉恒得侍從。

    保定元年,襲爵長廣縣公,邑二千三百戶。

    尋授帥都督,遷大都督、使持節、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拜右大夫。

    四年,進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治小爆伯。

    天和元年,遷右宮伯中大夫,進爵清河郡公,增邑一千戶。

    高祖将誅晉公護也,神舉得預其謀。

    建德元年,遷京兆尹。

    三年,出為熊州刺史。

    神舉威名素重,齊人甚憚之。

    五年,攻拔齊陸渾等五城。

     及高祖東伐,诏神舉從軍。

    并州平,即授并州刺史,加上開府儀同大将軍。

    州既齊氏别都,控帶要重。

    平定甫爾,民俗澆訛,豪右之家,多為一奸一猾。

    神舉勵一精一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間,遠迩悅服。

    尋加上大将軍,改封武德郡公,增邑二千戶。

    俄進柱國大将軍,改封東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戶。

    所部東壽一陽一縣土人,相聚為盜,率其一黨一五千人,來襲州城。

    神舉以州兵讨平之。

     宣政元年,轉司武上大夫。

    高祖親戎北伐,令神舉與原國公(如)〔姬〕願等率兵五道俱入。

    高祖至雲一陽一,疾甚,乃班師。

    幽州人盧昌期、祖英伯等聚衆據範一陽一反,诏神舉率兵擒之。

    齊黃門侍郎盧思道亦在反中,賊平見獲,解一衣将伏法。

    神舉素欽其才名,乃釋而禮之,即令草露布。

    其待士禮賢如此。

    屬稽胡反叛,入寇西河。

    神舉又率衆與越王盛讨平。

    時突厥與稽胡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