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九

關燈


    尋轉倉曹,加鎮遠将軍。

    時谷籴湧貴,或有請貸官倉者。

    軌曰:“以私害公,非吾宿志。

    濟人之難,讵得相違。

    ”乃賣所服衣物,籴粟以赈其乏。

    及嶽被害,太祖以軌為都督,從征侯莫陳悅。

    悅平,使于洛一陽一。

    見領軍斛斯椿,椿曰:“高歡逆謀,已傳行路。

    人情西望,以日為年。

    未知宇文何如賀拔也?”軌曰:“宇文公文足經國,武可定亂。

    至于高識遠度,非愚管所測。

    ”椿曰:“誠如卿言,真可恃也。

    ”太祖為行台,授軌郎中。

    魏孝武西遷,除中書舍人,封壽張縣子,邑三百戶,加左将軍、濟州大中正,兼著作佐郎,修起居注。

    遷給事黃門侍郎,兼吏部郎中。

    六年,出為河北郡守。

    在郡三年,聲績甚着。

    臨人治術,有循吏之美。

    大統間,宰人者多推尚之。

    入為丞相府從事中郎,行武功郡事。

    章武公導出鎮(泰)〔秦〕州,以軌為長史。

    加撫軍将軍、大都督、通直散騎常侍。

     魏廢帝元年,進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

    二年,賜姓宇文氏,行南秦州事。

    魏恭帝二年,征拜度支尚書,複除隴右府長史。

    卒于位,時年五十五。

    谥曰質。

    軌一性一清素,臨終之日,家無餘财,唯有素書數百卷。

     子肅,世宗初,為宣納上士,轉中外府記室參軍、中山公訓侍讀。

    早有才名,一性一頗輕猾,時人比之魏諷。

    卒以罪考竟終。

    李彥字彥士,梁郡下邑人也。

    祖先之,魏淮南郡守。

    父靜,南青州刺史。

    彥少有節一操一,好學慕古,為鄉闾之所敬憚。

    孝昌中,解褐奉朝請,加輕車将軍。

    從魏孝武入關,兼著作佐郎,修起居注。

    加甯朔将軍,進号冠軍将軍、中散大夫,遷平東将軍、太中大夫。

    大統初,除通直散騎侍郎。

    三年,拜安東将軍、銀青光祿大夫、太保轉太傅長史、儀曹郎中、左民郎中。

    十二年,省三十六曹為十二部,改授民部郎中,封平一陽一縣子,邑三百戶。

    十五年,進号中軍将軍,兼尚書左丞,領選部。

    大軍東讨,加持節、大都督、通直散騎常侍,掌留台事。

    魏廢帝初,拜尚書右丞,轉左丞。

     彥在尚書十有五載,屬軍國草創,庶務殷繁,留心省閱,未嘗懈擔斷決如流,略無疑滞。

    台閣莫不歎其公勤,服其明察。

    遷給事黃門侍郎,仍左丞。

    尋進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賜姓宇文氏。

    出為鄜州刺史。

    彥以東夏未平,固辭州任,诏許之。

    拜兵部尚書,加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仍兼著作。

    六官建,改授軍司馬,進爵為伯。

     彥一性一謙恭,有禮節。

    雖居顯要,于親一黨一之間,恂恂如也。

    輕财重義,好施一愛一士。

    時論以此稱之。

    然素多疾而勤于莅職,雖沉頓枕席,猶理務不辍,遂至于卒。

    時年四十六。

    谥曰敬。

    彥臨終遺誡其子等曰:“昔人以窾木為椟,葛虆為緘,下不亂泉,上不一洩臭。

    此實吾平生之志也。

    但事既矯枉,恐為世士所譏。

    今可斂以時服,葬于硗塉之地,忽用明器、刍塗及儀衛等。

    爾其念之。

    ”朝廷嘉焉,不奪其志。

     子升明嗣。

    少曆顯職。

    大象末,太府中大夫、儀同大将軍。

    郭彥,太原一陽一曲人也。

    其先從宦關右,遂居馮翊。

    父胤,郡功曹、靈武令。

    彥少知名,太祖臨雍州,辟為西曹書佐。

    尋除開府儀同主簿,轉司空記室、太尉府屬,遷虞部郎中。

    大統十二年,初選當州首望,統領鄉兵,除帥都督、持節、平東将軍。

    以居郎官著稱,封龍門縣子,邑三百戶,進大都督,遷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司農卿。

    是時,岷州羌酋傍乞鐵匆與鄭五醜等寇擾西服。

    彥從大将軍宇文貴讨平之。

    魏恭帝元年,除兵部尚書。

    仍以本兵從柱國于謹南伐江陵。

    進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增邑五百戶,進爵為伯。

    六官建,拜民部中大夫。

    孝闵帝踐祚,出為澧州刺史。

    蠻左生梗,未遵朝憲。

    至于賦稅,違命者多。

    聚散無恒,不營農業。

    彥勸以耕稼,禁共遊獵,民皆務本,家有餘糧。

    亡命之徒,鹹從賦役。

    先是以澧州糧儲乏少,每令荊州遞送。

    自彥莅職,倉庾充實,無複轉輸之勞。

    齊南安城主馮顯密遣使歸降,其衆未之知也。

    柱國宇文貴令彥率兵應接。

    齊人先令顯率所部送糧南下,彥懼其衆不從命,乃于路邀之。

    顯因得自拔。

    其衆果拒戰,彥縱兵奮擊,并虜獲之。

    以南安無備,即引軍掩襲。

    顯外兵參軍鄒紹既為彥所獲,因請為鄉導。

    彥遂夜至城下,令紹詐稱顯歸。

    門者開門待之,彥引兵而入,遂有其城。

    俘獲三千餘人。

    晉公護嘉之,進爵懷德縣公,邑一千戶。

    以南安懸遠,尋令班師。

    及秩滿還朝,民吏号泣送彥二百餘裡。

    尋為東道大使,觀省風俗。

    除蒲州總管府長史,入為工部中大夫。

     保定四年,護東讨。

    彥從尉遲迥攻洛一陽一。

    迥複令彥與權景宣南出汝颍。

    及軍次豫州,彥請攻之。

    景宣以城守既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