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八

關燈
儀同三司。

    遷兖州刺史。

    未之部而卒。

    贈本官,加豫州刺史,谥曰惠。

    子運嗣。

    裴果字戎昭,河東聞喜人也。

    祖思賢,魏青州刺史。

    父遵,齊州刺史。

    果少慷慨,有志略。

    魏太昌初,起家前将軍、幹河軍主,除一陽一平郡丞。

    太祖曾使并州,與果相遇。

    果知非常人,密托附焉。

    永安末,盜賊蜂起。

    果從軍征讨,乘黃骢馬,衣青袍,每先登陷陣,時人号為“黃骢年少”。

    永熙中,授河北郡守。

    及齊神武敗于沙苑,果乃率其宗一黨一歸阙。

    太祖嘉之,賜田宅、奴婢、牛馬、衣服、什物等。

    從戰河橋,解玉壁圍,并摧鋒奮擊,所向披一靡一。

    大統九年,又從戰邙山,于太祖前挺身陷陣,生擒東魏都督賀婁烏蘭。

    勇冠當時,人莫不歎服。

    以此太祖愈親待之,補帳内都督,遷平東将軍。

    後從開府楊忠平随郡、安陸,以功加大都督,除正平郡守。

    正平,果本郡也。

    以威猛為政,百姓畏之,盜賊亦為之屏息。

    遷使持節、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司農卿。

    又從大将軍尉遲迥伐蜀。

    果率所部為前軍,開劍閣,破李慶保,降楊幹運,皆有功。

    魏廢帝三年,授龍州刺史,封冠軍縣侯,邑五百戶。

    俄而州民張道、李祏驅率百姓,圍一逼一州城。

    時糧仗皆阙,兵士又寡,果設方略以拒之,賊便退走。

    于是出兵追擊,累戰破之。

    旬月之間,州境清晏。

    轉陵州刺史。

     孝闵帝踐阼,除隆州刺史。

    加使持節、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增邑一千戶。

    武成末,轉眉州刺史。

    保定五年,授複州刺史。

    果一性一嚴猛,能斷決,每抑挫豪右,申理屈滞,曆牧數州,号為稱職。

    天和二年,卒于位。

    贈本官,加绛晉建三州刺史。

    谥曰質。

    子孝仁嗣。

     孝仁幼聰敏,涉獵經史,有譽于時。

    起家舍人上士。

    累遷大都督、儀同三司。

    出為長甯鎮将。

    扞禦齊人,甚有威邊之略。

    建德末,遷建州刺史,轉谯州刺史。

    大象末,又遷亳州刺史。

    鄭偉等之以梁州歸款,時劉志亦以廣州來附。

     志,弘農華一陰一人,本名思,漢太尉寬之十世孫也。

    高祖隆,宋武帝平姚泓,以宗室首望,召拜馮翊郡守。

    後屬赫連氏入寇,避地河洛,因家于汝颍。

    祖善,魏(大)〔天〕安中,舉秀才,拜中書博士。

    後至弘農郡守、北雍州刺史。

    父瑰,汝南郡守,贈徐州刺史。

     志少好學,博涉群書,植一性一方重,兼有武略。

    魏正光中,以明經征拜國子助教,除行台郎中。

    永安初,加宣威将軍、給事中。

    二年,轉東中郎府司馬、征虜将軍。

    永熙二年,除安北将軍、銀青光祿大夫、廣州别駕。

    三年,齊神武舉兵入洛,魏孝武西遷。

    志據城不從東魏,潛遣間使,奉表長安。

    魏孝武嘉之,授大統三年,太祖遣領軍将軍獨孤信複洛一陽一。

    志糾合義徒,舉廣州歸國。

    拜大丞相府墨曹參軍,封華一陰一縣男,邑二百戶。

    加大都督、撫軍将軍,轉中外府屬,遷國子祭酒。

    世宗出牧宜州,太祖以志為幕府司錄。

    世宗雅一愛一儒學,特欽重之,事無大小,鹹委于志。

    志亦忠恕謹慎,甚得匡贊之體。

    太祖嘉之,嘗謂之曰:“卿之所為,每會吾志。

    ”于是遂賜名志焉。

    仍于宜州賜田宅,令徙居之。

    世宗遷莅岐州,又令志以本官翊從。

    及世宗即位,除右金紫光祿大夫、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進爵武鄉縣公,增邑通前一千戶,仍賜姓宇文氏。

    高祖時為魯公,诏又以志為其府司馬。

     高祖嗣位,進授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拜刑部中大夫。

    志執法平允,甚得時譽。

    蓮芍界内,數有群盜攻劫行旅,郡縣不能制。

    乃以志為延壽郡守以督之。

    志示以恩信,群盜相率請罪。

    志表陳其狀,诏并免之。

    自是郡界肅清,寇盜屏息。

    遷使持節、成州諸軍事、成州刺史。

    政存寬恕,民吏一愛一之。

    天和五年卒。

    贈大将軍、揚州刺史,谥曰文。

    子子明嗣。

     子明弘雅有父風。

    曆官右侍上士、大都督、绛州别駕。

    隋文帝踐極,除行台郎中、順一陽一郡守。

    子明弟子陵,司右中士、帥都督、涼州别駕。

    隋開皇初,拜姑臧郡守。

    尋加儀同三司。

    曆衛州蔚州長史、幽州總管府〔司馬、朔州總管府〕長史。

     史臣曰:昔一陽一貨外叛,庶其竊邑,而春秋譏之;韓信背項,陳平歸漢,而史遷美之。

    蓋以運屬既安,君道已着,則徇利忘德者,罪也;時逢擾攘,臣禮未備,則轉禍為福者,可也。

    鄭偉、崔彥穆等之在山東,并以不羁之才,邅回于燕雀,終能翻然豹變,自緻龜組,其知機之士欤。

    王士良之仕于齊,班職上卿,出為牧伯,而臨危苟免,失忠與義,其背叛之徒欤。

    令狐整器幹确然,雅望重于河右,處州裡則勳着方隅,升朝廷則績宣中外。

    而畏避權一寵一,克保終吉。

    不如是,亦何以立韪名、取高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