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關燈
氏。

     魏恭帝元年,太祖欲開梁漢舊路,乃命猷督儀同劉道通、陸騰等五人,率衆開通車路,鑿山堙谷五百餘裡,至于梁州。

    即以猷為都督梁利等十二州白馬傥城二防諸軍事、梁州刺史。

    及太祖崩,始利沙興等諸州,阻兵為逆,信合開楚四州亦叛,唯梁州境内,民無貳心。

    利州刺史崔謙請援,猷遣兵六千赴之。

    信州糧盡,猷又送米四千斛。

    二鎮獲全,猷之力也。

    進爵固安縣公,邑二千戶。

    猷深為晉公護所重,護乃養猷第三女為己女,封富平公主。

     世宗即位,征拜禦正中大夫。

    時依周禮稱天王,又不建年号,猷以為世有澆淳,運有治亂,故帝王以之沿革,聖哲因時制宜。

    今天子稱王,不足以威天下,請遵秦漢稱皇帝,建年号。

    朝議從之。

    武成二年,除司會中大夫,禦正如故。

     世宗崩,遺诏立高祖。

    晉公護謂猷曰:“魯國公禀一性一寬仁,太祖諸子之中,年又居長。

    今奉遵遺旨,翊戴為主,君以為何如?”猷對曰:“殷道尊尊,周道親一親,今朝廷既遵周禮,無容辄違此義。

    ”護曰:“天下事大,但恐畢公沖幼耳。

    ”猷曰:“昔周公輔成王以朝諸侯,況明公親賢莫二,若行周公之事,方為不負顧托。

    ”事雖不行,當時稱其守正。

    保定元年,重授總管梁利開等十四州白馬傥(成)〔城〕二防諸軍事、梁州刺史。

    尋複為司會。

     天和二年,陳将華皎來附,晉公護議欲南伐,公卿莫敢正言。

    猷獨進曰:“前歲東征,死傷過半,比雖加撫循,而瘡痍未複。

    近者長星為災,乃上玄所以垂鑒誡也。

    誠宜修德以禳天變,豈可窮兵極武而重其譴負哉?今陳氏保境息民,共敦鄰好。

    無容違盟約之重,納其叛臣,興無名之師,利其土地。

    詳觀前載,非所聞也。

    ”護不從。

    其後水軍果敗,而裨将元定等遂沒江南。

    建德四年,出為同州司會。

    六年,征拜小司徒,加上開府儀同大将軍。

    隋文帝踐極,以猷前代舊齒,授大将軍,進爵汲郡公,增邑通前三千戶。

    開皇四年卒,谥曰明。

     子仲方,字不齊,早知名,機神穎悟,文學優敏。

    大象末,儀同大将軍、司玉下大夫。

     裴俠字嵩和,河東解人也。

    祖思齊,舉秀才,拜議郎。

    父欣,博涉經史,魏昌樂王府司馬、西河郡守,贈晉州刺史。

     俠幼而聰慧,有異常童。

    年十三,遭父憂,哀毀有若成一人。

    州辟主簿,舉秀才。

    魏正光中,解巾奉朝請。

    稍遷員外散騎侍郎、義一陽一郡守。

    元颢入洛,俠執其使人,焚其赦書。

    魏孝莊嘉之,授輕車将軍、東郡太守,帶防城别将。

    及魏孝武與齊神武有隙,征河南兵以備之,俠率所部赴洛一陽一。

    授建威将軍,左中郎将。

    俄而孝武西遷,俠将行而妻子猶在東郡。

    荥一陽一鄭偉謂俠曰:“天下方亂,未知烏之所集。

    何如東就妻子,徐擇木焉。

    ”俠曰:“忠義之道,庸可忽乎!吾既食人之祿,甯以妻子易圖也。

    ”遂從入關。

    賜爵清河縣伯,除丞相府士曹參軍。

     大統三年,領鄉兵從戰沙苑,先鋒陷陣。

    俠本名協,至是,太祖嘉其勇決,乃曰“仁者必有勇”,因命改焉。

    以功進爵為侯,邑八百戶,拜行台郎中。

    王思政鎮玉壁,以俠為長史。

    未幾為齊神武所攻。

    神武以書招思政,思政令俠草報,辭甚壯烈。

    太祖善之,曰:“雖魯連無以加也。

    ” 除河北郡守。

    俠躬履儉素,一愛一民如子,所食唯菽麥鹽菜而已。

    吏民莫不懷之。

    此郡舊制,有漁獵夫三十人以供郡守。

    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為也。

    ”乃悉罷之。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

    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直,為官市馬。

    歲月既積,馬遂成群。

    去職之日,一無所齲民歌之曰:“肥鮮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貞惠,為世規矩。

    ”俠嘗與諸牧守俱谒太祖。

    太祖命俠别立,謂諸牧守曰:“裴俠清慎奉公,為天下之最,今衆中有如俠者,可與之俱立。

    ”衆皆默然,無敢應者。

    太祖乃厚賜俠。

    朝野歎服,号為獨立君。

     俠又撰九世伯祖貞侯潛傳,以為裴氏清公,自此始也,欲使後生奉而行之,宗室中知名者,鹹付一通。

    從弟伯鳳、世彥,時并為丞相府佐,笑曰:“人生仕進,須身名并裕。

    清苦若此,竟欲何為?”俠曰:“夫清者莅職之本,儉者持身之基。

    況我大宗,世濟其美,故能:存,見稱于朝廷;沒,流芳于典策。

     今吾幸以凡庸,濫蒙殊遇,固其窮困,非慕名也。

    志在自修,懼辱先也。

    翻被嗤笑,知複何言。

    ”伯鳳等慚而退。

     九年,入為大行台郎中。

    居數載,出為郢州刺史,加儀同三司,尋轉(祏)〔拓〕州刺史,征拜雍州别駕。

    孝闵帝踐阼,除司邑下大夫,加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增邑通前一千六百戶。

    遷民部中大夫。

    時有一奸一吏,主守倉儲,積年隐沒至千萬者,及俠在官,勵一精一發摘,數旬之内,一奸一盜略荊轉工部中大夫。

    有大司空掌錢物典李貴乃于府中悲泣。

    或問其故。

    對曰:“所掌官物,多有費用,裴公清嚴有名,懼遭罪責,所以泣耳。

    ”俠聞之,許其自首。

    貴言隐費錢五百萬。

    俠之肅遏一奸一伏,皆此類也。

     初,俠嘗遇疾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