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六

關燈
史。

     寬儀貌瑰偉,博涉群書,弱冠為州裡所稱。

    與二弟漢、尼是和知名。

    親殁,撫弟以笃友聞。

    荥一陽一鄭孝穆常謂從弟文直曰:“裴長寬兄弟,天倫笃睦,人之師表。

    吾一愛一之重之。

    汝可與之遊處。

    ”年十三,以選為魏孝明帝挽郎,釋褐員外散騎侍郎。

    魏孝武末,除廣陵王府直兵參軍,加甯朔将軍、員外散騎常侍。

    及孝武西遷,寬謂其諸弟曰:“權臣擅命,乘輿播越,戰争方始,當何所依?”諸弟鹹不能對。

    寬曰:“君臣逆順,大義昭然。

    今天子西幸,理無東面,以虧臣節。

    ”乃将家屬避難于大石岩。

    獨孤信鎮洛一陽一,始出見焉。

     時汾州刺史韋子粲降于東魏,子粲兄弟在關中者,鹹已從坐。

    其季弟子爽先在洛,窘急,乃投寬。

    寬開懷納之。

    遇有大赦,或傳子爽合免,因爾遂出。

    子爽卒以伏法。

    獨孤信召而責之。

    寬曰:“窮來見歸,義無執送。

    今日獲罪,是所甘心。

    ”以經赦宥,遂得不坐。

     大統五年,授都督、同軌防長史,加征虜将軍。

    十三年,從防主韋法保向颍川,解侯景圍。

    景密圖南叛,軍中頗有知者。

    以其事計未成,外示無貳,往來諸軍間,侍從寡少。

    軍中名将,必躬自造,至于法保,尤被親附。

    寬謂法保曰:“侯景狡猾,必不肯入關。

    雖托款于公,恐未可信。

    若仗兵以斬之,亦一時之計也。

    如曰不然,便須深加嚴警,不得信其诳誘,自贻後悔。

    ”法保納之,然不能圖景,但自固而已。

     十四年,與東魏将彭樂、〔樂〕恂戰于新城,因傷被擒。

    至河一陰一,見齊文襄。

    寬舉止詳雅,善于占對,文襄甚賞異之。

    謂寬曰:“卿三河冠蓋,材識如此,我必使卿富貴。

    關中貧(校)〔狹〕,何足可依,勿懷異圖也。

    ”因解鎖付館,厚加其禮。

    寬乃裁卧氈,夜缒而出,因得遁還,見于太祖。

    太祖顧謂諸公曰:“被堅執銳,或有其人,疾風勁草,歲寒方驗。

    裴長寬為高澄如此厚遇,乃能冒死歸我。

    雖古之竹帛所載,何以加之!”乃手書署寬名下,授持節、帥都督,封夏一陽一縣男,邑三百戶,并賜馬一疋、衣一襲,即除孔城城主。

     十六年,遷河南郡守,仍鎮孔城。

    尋加撫軍、大都督、通直散騎常侍。

    魏廢帝元年,進使持節、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

    孝闵帝踐阼,進爵為子。

    寬在孔城十三年,與齊洛州刺史獨孤永業相對。

    永業有計謀,多谲詐,或聲言春發,秋乃出兵,掩蔽消息,倏忽而至。

    寬每揣知其情,用兵邀擊,無不克之。

    永業常戒其所部曰:“但好鎮孔城,自外無足慮。

    ”其見憚如此。

    齊伊川郡守梁鲊,常在境首抄掠。

    太祖患之,命寬經略焉。

    鲊行過妻家,椎牛宴飲,既醉之後,不複自防。

    寬密知之,遣兵往襲,遂斬之。

    太祖嘉焉,賜奴婢、金帶、粟帛等。

    武成二年,征拜司(士)〔土〕中大夫。

     保定元年,出為(汾)〔沔〕州刺史。

    尋轉魯山防主。

    四年,加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天和二年,行複州事。

    三年,除溫州刺史。

    初陳氏與國通和,每修聘好。

    自華皎附後,乃圖寇掠。

    沔州既接敵境,事資守備,于是複以寬為沔州刺史。

    而州城埤狹,器械又少,寬知其難守,深以為憂。

    又恐秋水暴長,陳人得乘其便。

    即白襄州總管,請戍兵,并請移城于羊蹄山,權以避水。

    總管府許增兵守禦,不許遷移城。

    寬乃量度年常水至之處,豎大木于岸,以備船行。

    襄州所遣兵未至,陳将程靈洗已率衆至于城下。

    遂分布戰艦,四面攻之。

    水勢猶小,靈洗未得近城。

    寬每簡募骁兵,令夜掩擊,頻挫其銳。

    相持旬日,靈洗無如之何。

    俄而雨水暴長,所豎木上,皆通船過。

    靈洗乃以大艦臨一逼一,拍幹打樓,應即摧碎,弓一弩一大石,晝夜攻之。

    苦戰三十餘日,死傷過半。

    女垣崩盡,陳人遂得上城。

    短兵相拒,猶經二日。

    外無繼援,力屈。

    城陷之後,水便退縮。

    陳人乃執寬至揚州,尋被送嶺外。

    經數載,後還建業,遂卒于江左。

    時年六十七。

    子義宣後從禦正杜杲使于陳,始得将寬柩還。

    開皇元年,隋文帝诏贈襄郢二州刺史。

     義宣起家谯王儉府記室,轉司金二命士,合江令。

    寬弟漢。

    漢字仲霄,一操一尚弘雅,聰敏好學。

    嘗見人作百字詩,一覽便誦。

    魏孝武初,解褐員外散騎侍郎。

    大統五年,除大丞相府士曹行參軍,補墨曹參軍。

    漢善尺牍,尤便簿領,理識明贍,決斷如流。

    相府為之語曰:“日下粲爛有裴漢。

    ”十一年,李遠出鎮弘農,啟漢為司馬。

    遠特相器遇。

    尋加安東将軍、銀青光祿大夫、成都上士。

    尋轉司車路下大夫。

    與工部郭彥、太府高賓等參議格令,每較量時事,必有條理,彥等鹹敬異之。

    加帥都督。

    天和中,複與司宗孫刷典祀薛慎同為八使,巡察風俗。

    五年,加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漢少有宿疾,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