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密觀事勢。
神武引剛内宴,因令剛赍書申敕荊州。
剛還報魔憐,仍說魔憐斬祖歡等,以州歸西。
魔憐乃使剛入朝。
大統初,剛于霸上見太祖,具陳關東情實。
太祖嘉之,封一陽一邑縣子,邑三百戶,除車騎将軍、左光祿大夫。
論複東荊州功,進爵臨汝縣伯,邑五百戶。
初,賀拔勝、獨孤信以孝武西遷之後,并流寓江左。
至是剛言于魏文帝,請追而複之。
乃以剛為兼給事黃門侍郎,使梁魏興,赍移書與其梁州刺史杜懷寶等論鄰好,并緻請勝等移書。
寶即與剛盟歃,受移赴建康,仍遣行人随剛報命。
是年,又诏剛使三荊,聽在所便宜從事。
使還,稱旨,進爵武城縣侯,除大丞相府帳内都督。
複使魏興,重申前命。
尋而梁人禮送賀拔勝、獨孤信等。
頃之,禦史中尉董紹進策,請圖梁漢。
以紹為行台、梁州刺史,率士馬向漢中。
剛以為不可,而朝議已決,遂出軍。
诏竟無功而還,免為庶人。
除剛颍川郡守,加通直散騎常侍、衛大将軍。
從複弘農。
進拜大都督、東道軍司,節度開府李延孫等七軍,攻複一陽一城,擒太守王智納。
轉陳留郡守。
東魏行台吉甯率衆三萬攻陷郡城,剛突出,還保颍川,重行郡事。
複為侯景所破,乃率餘衆赴洛一陽一。
大行台元海遣剛還郡征糧。
時景衆已入颍川,剛于西界招複一陽一翟二萬戶,轉輸送洛。
明年,洛一陽一不守。
剛遠隔敵中,連戰破東魏廣州刺史李仲侃。
時侯景别帥陸太、颍川郡守高沖等衆八千人,寇襄城等五郡。
剛簡步騎五百,大破沖等。
開府李延孫為長史楊伯簡所害,剛擊斬之。
又攻拔廣州,進軍一陽一翟。
侯景自邺入魯一陽一,與剛接戰。
旬有三日,旋軍宜一陽一。
時河南城邑,一彼一此。
剛複出軍伊、洛,侯景亦度河築城。
剛前後下景三郡,獲郡守一人,别破其行台梅遷,斬首千餘級。
除尚書金部郎中。
高仲密以北豫州來附,兼大行台左丞,持節赴颍川節度義軍。
師還,剛别破侯景前驅于南陸,複獲其郡守二人。
時有流言傳剛東叛,齊神武因設反間,聲遣迎接。
剛乃率騎襲其下塢,拔之,露闆言狀。
太祖知剛無貳,乃加賞赉焉。
除營州刺史,進爵為公,增邑二百戶,加大都督、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
(漕)〔渭〕州民鄭五醜構逆,與叛羌傍乞鐵匆相應,令剛往鎮之。
将發,魏文帝引見内寝,舉觞屬剛曰:“昔侯景在東,為卿所困。
黠羌小豎,豈足勞卿謀慮也。
”時五醜已克定夷鎮,所在立栅。
剛至,并攻破之,散其一黨一與。
五醜于是西奔鐵匆。
剛又進破鐵匆僞廣甯郡。
屬宇文貴等西讨,诏以剛行渭州事,資給糧饩。
鐵匆平,所獲羌卒千人,配剛軍中,教以戎旅,皆盡其力用。
加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入為光祿卿。
六官建,拜膳部中大夫。
孝闵帝踐阼,進爵浮一陽一郡公。
出為利州總管、利沙方渠四州諸軍事。
沙州氐恃險逆命,剛再讨服之。
方州生獠自此始從賦役。
剛以僞信州濱江負阻,遠連殊俗,蠻左強犷,曆世不賓,乃表請讨之。
诏剛率利沙等十四州兵,兼督儀同十人、馬步一萬往經略焉。
仍加授渠州刺史。
剛初至,渠帥憚其軍威,相次降款。
後以剛師出踰年,士卒疲弊,尋複亡叛。
後遂以無功而還。
又與所部儀同尹才失和,被征赴阙。
遇疾,卒于路。
年五十七。
贈(忠)〔中〕淅涿三州刺史。
谥曰成。
子元卿嗣。
王慶字興慶,太原祁人也。
父因,魏靈州刺史、懷德縣公。
慶少開悟,有才略。
初從文帝征伐,複弘農,破沙苑,并有戰功,每獲殊賞。
大統十年,授殿中将軍。
孝闵帝踐阼,晉公護引為典簽。
慶樞機明辨,漸見親待。
授大都督。
武成元年,以前後功,賜爵始安縣男。
二年,行小賓部。
保定二年,使吐谷渾,與共分疆,仍論和好之事,渾主悅服,遣所親随慶貢獻。
初,突厥與周和親,許納女為後。
而齊人知之,懼成合從之勢,亦遣使求婚,财饋甚厚。
突厥貪其重賂,便許之。
朝議以魏氏昔與蠕蠕結婚,遂為齊人離罰今者複恐改變,欲遣使結之。
遂授慶左武伯,副楊薦為使。
是歲,遂興入并之役。
慶乃引突厥騎,與随公楊忠至太原而還。
以齊人許送皇姑及世母,朝廷遂與通和。
突厥聞之,複緻疑阻,于是又
神武引剛内宴,因令剛赍書申敕荊州。
剛還報魔憐,仍說魔憐斬祖歡等,以州歸西。
魔憐乃使剛入朝。
大統初,剛于霸上見太祖,具陳關東情實。
太祖嘉之,封一陽一邑縣子,邑三百戶,除車騎将軍、左光祿大夫。
論複東荊州功,進爵臨汝縣伯,邑五百戶。
初,賀拔勝、獨孤信以孝武西遷之後,并流寓江左。
至是剛言于魏文帝,請追而複之。
乃以剛為兼給事黃門侍郎,使梁魏興,赍移書與其梁州刺史杜懷寶等論鄰好,并緻請勝等移書。
寶即與剛盟歃,受移赴建康,仍遣行人随剛報命。
是年,又诏剛使三荊,聽在所便宜從事。
使還,稱旨,進爵武城縣侯,除大丞相府帳内都督。
複使魏興,重申前命。
尋而梁人禮送賀拔勝、獨孤信等。
頃之,禦史中尉董紹進策,請圖梁漢。
以紹為行台、梁州刺史,率士馬向漢中。
剛以為不可,而朝議已決,遂出軍。
诏竟無功而還,免為庶人。
除剛颍川郡守,加通直散騎常侍、衛大将軍。
從複弘農。
進拜大都督、東道軍司,節度開府李延孫等七軍,攻複一陽一城,擒太守王智納。
轉陳留郡守。
東魏行台吉甯率衆三萬攻陷郡城,剛突出,還保颍川,重行郡事。
複為侯景所破,乃率餘衆赴洛一陽一。
大行台元海遣剛還郡征糧。
時景衆已入颍川,剛于西界招複一陽一翟二萬戶,轉輸送洛。
明年,洛一陽一不守。
剛遠隔敵中,連戰破東魏廣州刺史李仲侃。
時侯景别帥陸太、颍川郡守高沖等衆八千人,寇襄城等五郡。
剛簡步騎五百,大破沖等。
開府李延孫為長史楊伯簡所害,剛擊斬之。
又攻拔廣州,進軍一陽一翟。
侯景自邺入魯一陽一,與剛接戰。
旬有三日,旋軍宜一陽一。
時河南城邑,一彼一此。
剛複出軍伊、洛,侯景亦度河築城。
剛前後下景三郡,獲郡守一人,别破其行台梅遷,斬首千餘級。
除
高仲密以北豫州來附,兼大行台左丞,持節赴颍川節度義軍。
師還,剛别破侯景前驅于南陸,複獲其郡守二人。
時有流言傳剛東叛,齊神武因設反間,聲遣迎接。
剛乃率騎襲其下塢,拔之,露闆言狀。
太祖知剛無貳,乃加賞赉焉。
除營州刺史,進爵為公,增邑二百戶,加大都督、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
(漕)〔渭〕州民鄭五醜構逆,與叛羌傍乞鐵匆相應,令剛往鎮之。
将發,魏文帝引見内寝,舉觞屬剛曰:“昔侯景在東,為卿所困。
黠羌小豎,豈足勞卿謀慮也。
”時五醜已克定夷鎮,所在立栅。
剛至,并攻破之,散其一黨一與。
五醜于是西奔鐵匆。
剛又進破鐵匆僞廣甯郡。
屬宇文貴等西讨,诏以剛行渭州事,資給糧饩。
鐵匆平,所獲羌卒千人,配剛軍中,教以戎旅,皆盡其力用。
加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入為光祿卿。
六官建,拜膳部中大夫。
孝闵帝踐阼,進爵浮一陽一郡公。
出為利州總管、利沙方渠四州諸軍事。
沙州氐恃險逆命,剛再讨服之。
方州生獠自此始從賦役。
剛以僞信州濱江負阻,遠連殊俗,蠻左強犷,曆世不賓,乃表請讨之。
诏剛率利沙等十四州兵,兼督儀同十人、馬步一萬往經略焉。
仍加授渠州刺史。
剛初至,渠帥憚其軍威,相次降款。
後以剛師出踰年,士卒疲弊,尋複亡叛。
後遂以無功而還。
又與所部儀同尹才失和,被征赴阙。
遇疾,卒于路。
年五十七。
贈(忠)〔中〕淅涿三州刺史。
谥曰成。
子元卿嗣。
王慶字興慶,太原祁人也。
父因,魏靈州刺史、懷德縣公。
慶少開悟,有才略。
初從文帝征伐,複弘農,破沙苑,并有戰功,每獲殊賞。
大統十年,授殿中将軍。
孝闵帝踐阼,晉公護引為典簽。
慶樞機明辨,漸見親待。
授大都督。
武成元年,以前後功,賜爵始安縣男。
二年,行小賓部。
保定二年,使吐谷渾,與共分疆,仍論和好之事,渾主悅服,遣所親随慶貢獻。
初,突厥與周和親,許納女為後。
而齊人知之,懼成合從之勢,亦遣使求婚,财饋甚厚。
突厥貪其重賂,便許之。
朝議以魏氏昔與蠕蠕結婚,遂為齊人離罰今者複恐改變,欲遣使結之。
遂授慶左武伯,副楊薦為使。
是歲,遂興入并之役。
慶乃引突厥騎,與随公楊忠至太原而還。
以齊人許送皇姑及世母,朝廷遂與通和。
突厥聞之,複緻疑阻,于是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