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關燈
厍狄峙,其先遼東人,本姓段氏,匹磾之後也,因避難改焉。

    後徙居代,世為豪右。

    祖淩,武威郡守。

    父貞,上洛郡守。

    峙少以弘厚知名,善騎射,有謀略。

    仕魏,位高一陽一郡守。

    為政仁恕,百姓頗悅之。

    孝武西遷,峙乃棄官從入關。

    大統元年,拜中書舍人,參掌機密,以恭謹見稱。

    遷黃門侍郎。

     時與東魏争衡,戎馬不息,蠕蠕乘虛,屢為邊患。

    朝議欲結和親,乃使峙往。

    峙狀貌魁梧,善于辭令。

    蠕蠕主雅信重之,自是不複為寇。

    太祖謂峙曰:“昔魏绛和戎,見稱前史。

    以君方之,彼有愧色。

    ”封高邑縣公,邑八百戶。

    遷骠騎将軍、岐州刺史,加散騎常侍,增邑二百戶,開府儀同三司。

    恭帝元年,征拜侍中。

     蠕蠕滅後,突厥強盛,雖與文帝通好,而外連齊氏。

    太祖又令峙銜命喻之。

    突厥感悟,即執齊使,歸諸京師。

    錄前後功,拜大将軍、安豐郡公,邑通前二千戶。

    尋除小司空。

     孝闵踐阼,轉小司寇。

    世宗初,為都督益潼等三十一州諸軍事、益州刺史。

    峙一性一寬和,尚清靜,甚為夷獠所安。

    保定四年,除(宣)〔宜〕州刺史。

    天和三年,入為少師。

    峙以年老,表乞骸鼻,手诏許之。

    五年,卒。

    贈同州刺史。

    谥曰定。

     子嶷嗣。

    少知名,起家吏部上士。

    曆小内史、小納言,授開府階,遷職方中大夫,為蔡州刺史。

    卒于官。

    子授嗣。

     楊薦字承略,秦郡甯夷人也。

    父寶,昌平郡守。

    薦幼孤,早有名譽。

    一性一廉謹,喜怒不形于色。

    魏永安中,随爾朱天光入關讨群賊,封高邑縣男。

    文帝臨夏州,補帳内都督。

    及平侯莫陳悅,使薦入洛一陽一請事。

    魏孝武帝授文帝關西大行台,仍除薦直合将軍。

    時馮翊長公主嫠居,孝武意欲歸諸文帝,乃令武衛元毘喻旨。

    薦歸白,文帝又遣薦入洛一陽一請之。

    孝武即許焉。

    孝武欲向關中,薦贊成其計。

    孝武曰:“卿歸語行台迎我。

    ”文帝又遣薦與長史宇文測出關候接。

    孝武至長安,進爵清水縣子。

    魏大統元年,蠕蠕請和親。

    文帝遣薦與楊寬使,并結婚而還。

    進爵為侯。

    又使薦納币于蠕蠕。

    魏文帝郁久闾後崩,文帝遣仆射趙善使蠕蠕更請婚。

    善至夏州,聞蠕蠕貳于東魏,欲執使者。

    善懼,乃還。

    文帝乃使薦往,賜黃金十斤、雜彩三百疋。

    薦至蠕蠕,責其背惠食言,并論結婚之意。

    蠕蠕感悟,乃遣使随薦報命焉。

     及侯景來附,文帝令薦與鎮遏。

    薦知景翻覆,遂求還,具陳事實。

    文帝乃遣使密追助景之兵。

    尋而景叛。

     十六年,大軍東讨。

    文帝恐蠕蠕乘虛寇掠,乃遣薦往更論和好,以安慰之。

    進使持節、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

    孝闵帝踐阼,除禦伯大夫,進爵姚谷縣公。

    仍使突厥結婚。

    突厥可汗弟地頭可汗阿史那庫頭居東面,與齊通和,說其兄欲背先約。

    計謀已定,将以薦等送齊。

    薦知其意,乃正色責之,辭氣慷慨,涕泗橫流。

    可汗慘然良久曰:“幸無所疑,當共平東賊,然後發遣我女。

    ”乃令薦先報命,仍請東讨。

    以奉使稱旨,遷大将軍。

    保定四年,又納币于突厥。

    還,行小司馬,又行大司徒。

    從陳公純等逆女于突厥,進爵南安郡公。

    天和三年,遷總管、梁州刺史。

    後以疾卒。

     趙剛字僧慶,河南洛一陽一人也。

    曾祖蔚,魏并州刺史。

    祖甯,高平太守。

    父和,太平中,陵江将軍,南讨度淮,聞父喪,辄還。

    所司将緻之于法,和曰:“罔極之恩,終天莫報。

    若許安厝,禮畢而即罪戮,死且無恨。

    ”言訖号恸,悲感傍人。

    主司以聞,遂宥之。

    喪畢,除甯遠将軍。

    大統初,追贈右将軍、膠州刺史。

     剛少機辯,有幹能。

    起家奉朝請。

    累遷鎮東将軍、銀青光祿大夫,曆大行台郎中、征東将軍,加金紫階,領司徒府從事中郎,加合内都督。

    及魏孝武與齊神武構隙,剛密奉旨召東荊州刺史馮景昭率兵赴阙。

    未及發,而神武已一逼一洛一陽一,孝武西遷。

    景昭集府僚文武,議其去就。

    司馬馮道和請據州待北方處分。

    剛曰:“公宜勒兵赴行在所。

    ”久之更無言者。

    剛一抽一刀投地曰:“公若為忠臣,可斬道和;如欲從賊,可見殺。

    ”景昭感悟,遂率衆赴關右。

    屬侯景一逼一穰城,東荊州人楊祖歡等起兵應景,以其衆邀景昭于路。

    景昭戰敗,剛遂沒于蠻。

    後自贖免。

    乃見東魏東荊州刺史李魔憐,勸令歸關西。

    魔憐納之,使剛至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