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

關燈
天和初,信州蠻、蜑據江峽反叛,連結二千餘裡,自稱王侯,殺刺史守令等。

    又诏騰率軍讨之。

    騰乃先趣益州,進骁勇之士,兼具樓船,沿外江而下。

    軍至湯口,分道奮擊,所向摧破。

    乃築京觀以旌武功。

    語在蠻傳。

    涪陵郡守蔺休祖又據楚、向、臨、容、開、信等州,地方二千餘裡,阻兵為亂。

    複诏騰讨之。

    初與大戰,斬首二千餘級,俘獲千餘人。

    當時雖摧其鋒,而賊衆既多,自夏及秋,無日不戰,師老糧盡,遂停軍集市,更思方略。

    賊見騰不出,四面競前。

    騰乃激勵其衆,士皆争奮,複攻拔其魚令城,大獲糧儲,以充軍實。

    又破銅盤等七栅,前後斬獲四千人,并船艦等。

    又築臨州、集市二城,以鎮遏之。

    騰自在龍州,至是前後破平諸賊,凡賞得奴婢八百口,馬牛稱是。

    于是巴蜀悉定,诏令樹碑紀績焉。

     四年,遷江陵總管。

    陳遣其将章昭達率衆五萬、船艦二千圍江陵。

    衛王直聞有陳寇,遣大将軍趙誾、李遷哲等率步騎赴之,并受騰節度。

    時遷哲等守外城,陳将程文季、雷道勤夜來掩襲,遷哲等驚亂,不能抗禦。

    騰夜遣開門,出甲士奮擊,大破之。

    陳人奔潰,道勤中流矢而斃,虜獲二百餘人。

    陳人又決龍川甯邦堤,引水灌江陵城。

    騰親率将士戰于西堤,破之,斬首數千級,陳人乃遁。

    六年,進位柱國,進爵上庸郡公,增邑通前三千五百戶。

     建德二年,征拜大司空,尋出為泾州總管。

    宣政元年冬,薨于京師。

    贈本官加并汾等五州刺史,重贈大後丞。

    谥曰定。

    子玄嗣。

     玄字士鑒,騰入關時,年始七歲。

    仕齊為奉朝請,曆成平縣令。

    齊平,高祖見玄,特加勞勉,即拜地官府都上士。

    大象末,為隋文相府内兵參軍。

    玄弟融,字士傾,最知名,少曆顯職。

    大象中,位至大将軍、定陵縣公。

     賀若敦,代人也。

    父統,為東魏颍州長史。

    大統(二)年,執刺史田迅以州降。

    至長安,魏文帝謂統曰:“卿自颍川從我,何日能忘。

    ”即拜右衛将軍、散騎常侍、兖州刺史,賜爵當亭縣公。

    尋除北雍州刺史。

    卒,贈侍中、燕朔恒三州刺史、司空公,谥曰哀。

     敦少有氣幹,善騎射。

    統之謀執迅也,慮事不果,又以累弱既多,難以自拔,沉吟者久之。

    敦時年十七,乃進策曰:“大人往事葛榮,已為将帥;後入爾朱,禮遇猶重。

    韓陵之役,屈節高歡,既非故人,又無功效,今日委任,無異于前者,正以天下未定,方藉英雄之力。

    一旦清平,豈有兼容之理。

    以敦愚計,恐将來有危亡之憂。

    願思全身遠害,不得有所顧念也。

    ”統乃流涕從之,遂定謀歸太祖。

    時群盜蜂起,各據山谷。

    大龜山賊張世顯潛來襲統,敦挺身赴戰,手斬七八人,賊乃退走。

    統大悅,謂左右僚屬曰:“我少從軍旅,戰陣非一,如此兒年時膽略者,未見其人。

    非唯成我門戶,亦當為國名将。

    ” 明年,從河内〔公〕獨孤信于洛一陽一,被圍。

    敦彎弓三石,箭不虛發。

    信大奇之,乃言于太祖。

    太祖異之,引置麾下,授都督,封安陵縣伯,邑四百戶。

    嘗從太祖校獵于甘泉宮,時圍人不齊,獸多逃逸,太祖大怒,人皆股戰。

    圍内唯有一鹿,俄亦突圍而走。

    敦躍馬馳之,鹿上東山,敦棄馬步逐至山半,便掣之而下。

    太祖大悅,諸将因得免責。

    累遷太子庶子、撫軍将軍、通直散騎常侍、大都督、車騎大将軍、散騎常侍、儀同三司,進爵廣鄉縣侯。

    敦既有武藝,太祖恒欲以将帥任之。

    魏廢帝二年,拜右衛将軍,俄加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

    時岷蜀初開,民情尚梗。

    巴西人谯淹據南梁州,與梁西江州刺史王開業共為表裡,扇動群蠻。

    太祖令敦率軍讨之。

    山路艱險,人迹罕至。

    敦身先将士,攀木緣崖,倍道兼行,乘其不意。

    又遣儀同扶猛破其别帥向鎮侯于白帝。

    淹乃與開業并其一黨一泉玉成、侯造等率衆七千,口累三萬,自墊江而下,就梁王琳。

    敦邀擊,破之。

    淹複依山立栅,南引蠻帥向白彪為援。

    敦設反間,離其一黨一與,因其懈怠,複破之。

    斬淹,盡俘其衆。

    進爵武都公,增邑通前一千七百戶,拜典祀中大夫。

     尋出為金州都督、七州諸軍事、金州刺史。

    向白彪又與蠻帥向五子等聚衆為寇,圍一逼一信州。

    诏敦與開府田弘赴救,未至而城已陷。

    進與白彪等戰,破之,俘斬二千人。

    仍進軍追讨,遂平信州。

    是歲,荊州蠻帥文子榮自号仁州刺史,擁一逼一土人,據沮漳為逆。

    複令敦與開府潘招讨之,擒子榮,并虜其衆。

     武成元年,入為軍司馬。

    自江陵平後,巴、湘之地并内屬,每遣梁人守之。

    至是陳将侯瑱、侯安都等圍一逼一湘州,遏絕糧援。

    乃令敦率步騎六千,度江赴救。

    瑱等以敦孤軍深入,規欲取之。

    敦每設奇伏,連戰破瑱,乘勝徑進,遂次湘州。

    因此輕敵,不以為虞。

    俄而霖雨不已,秋水泛溢,陳人濟師,江路遂斷。

    糧援既絕,人懷危懼。

    敦于是分兵抄掠,以充資費。

    恐瑱等知其糧少,乃于營内多為土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