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九

關燈
,增邑二百戶。

    大統初,加平東将軍,進爵為侯。

    擒窦泰,複弘農,破沙苑,累有戰功。

    除使持節、衛将軍,假骠騎大将軍、秦州刺史。

    四年,從戰河橋,加大都督,進爵為公,除泾州刺史。

    屬茹茹入寇,抄掠北邊,善率所部破之,盡獲所掠。

    拜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遷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西安州刺史。

    轉蔚州刺史。

    頻莅三蕃,頗有政績。

    魏恭帝二年,進爵永一陽一郡公,增邑二千戶。

     孝闵帝踐阼,拜大将軍、甯州總管。

    保定二年,入為小司徒。

    四年,突厥出師與隋公楊忠東伐,令善應接之。

    五年夏,卒,時年六十四。

    贈使持節、柱國大将軍、大都督、延夏鹽恒燕五州諸軍事、延州刺史。

    子升和嗣。

    先以善勳,拜儀同三司。

    辛威,隴西人也。

    祖大汗,魏渭州刺史。

    父生,河州四面大都督。

    及威着勳,追贈大将軍、涼甘等五州刺史。

     威少慷慨,有志略。

    初從賀拔嶽征讨有功,假輔國将軍、都督。

    及太祖統嶽之衆,見威奇之,引為帳内。

    尋授羽林監,封白土縣伯,邑五百戶。

    從迎魏孝武,因攻回洛城,功居最。

    大統元年,拜甯遠将軍,增邑二百戶。

    累遷通直散騎常侍,進爵為侯,增邑三百戶。

    從擒窦泰,複弘農,戰沙苑,并先鋒陷敵,勇冠一時。

    以前後功,授撫軍将軍、銀青光祿大夫。

    從于謹破襄城。

    又從獨孤信入洛一陽一,經河橋陣,加持節,進爵為公,增邑八百戶。

    五年,授揚州刺史,加大都督。

    十三年,遷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賜姓普(一毛一)〔屯〕氏,出為鄜州刺史。

    威時望既重,朝廷以桑梓榮之,遷河州刺史,本州大中正。

    頻領二鎮,頗得民和。

     闵帝踐阼,拜大将軍,進爵枹罕郡公,增邑五千戶。

    及司馬消難來附,威與達奚武率衆援接。

    保定初,複率兵讨丹州叛胡,破之。

    三年,與達奚武攻一陽一關,拔之。

    明年,從尉遲迥圍洛一陽一。

    還,拜小司馬。

    天和初,進位柱國。

    複為行軍總管,讨綏、銀等諸州叛胡,并平之。

    六年,從齊王憲東伐,拔伏龍等五城。

    建德初,拜大司寇。

    三年,遷少傅,出為甯州總管。

    宣政元年,進位上柱國。

    大象二年,進封宿國公,增邑并前五千戶,複為少傅。

    其年冬,薨,時年六十九。

     威一性一持重,有威嚴。

    曆官數十年,未嘗有過,故得以身名終。

    兼其家門友義,五世同一居,世以此稱之。

    子永達嗣。

    大象末,以威勳,拜儀同大将軍。

     厍狄昌字恃德,神武人也。

    少便騎射,有膂力。

    及長,進止閑雅,膽氣壯烈,每以将帥自許。

    年十八,爾朱天光引為幢主,加讨夷将軍。

    從天光定關中,以功拜甯遠将軍、奉車都尉、統軍。

    天光敗,又從賀拔嶽。

    授征西将軍、金紫光祿大夫。

    及嶽被害,昌與諸将議翊戴太祖。

    從平侯莫陳悅,賜爵一陰一盤縣子,加衛将軍、右光祿大夫。

     後從太祖迎魏孝武,複潼關,改封長子縣子,邑八百戶。

    大統初,進爵為公,增邑一千戶。

    從破窦泰,授車騎将軍、左光祿大夫。

    又從複弘農,戰沙苑,昌皆先登陷陣。

    太祖嘉之,授帥都督。

    四年,從戰河橋,除冀州刺史。

    後與于謹破胡賊劉平伏于上郡,授馮翊郡守。

    久之,轉河北郡守。

    十三年,錄前後功,授大都督、通直散騎常侍。

    又從随公楊忠破蠻賊田社清,昌功為最,增邑三百戶,拜儀同三司。

    尋遷開府儀同三司。

    十六年,出為東夏州刺史。

    魏廢帝元年,進爵方城郡公,增邑并前四千一百戶。

    六官建,授稍伯中大夫。

    孝闵帝踐阼,拜大将軍。

    後以疾卒。

     田弘字廣略,高平人也。

    少慷慨,志立功名,膂力過人,敢勇有謀略。

    魏永安中,陷于萬俟醜奴。

    爾朱天光入關,弘自原州歸順,授都督。

     及太祖初統衆,弘求谒見,乃論世事,深被引納,即處以爪牙之任。

    又以迎魏孝武功,封鹑一陰一縣子,邑五百戶。

    太祖常以所着鐵甲賜弘雲:“天下若定,還将此甲示孤也。

    ”大統三年,轉帥都督,進爵為公。

    從太祖複弘農,戰沙苑,解洛一陽一圍,破河橋陣,弘功居多,累蒙殊賞,賜姓纥幹氏。

    尋授原州刺史。

    以弘勳望兼至,故以衣錦榮之。

    太祖在同州,文武并集,乃謂之曰:“人人如弘盡心,天下豈不早定。

    ”即授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魏廢帝元年,加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平蜀之後,梁信州刺史蕭韶等各據所部,未從朝化,诏弘讨平之。

    又讨西平叛羌及鳳州叛氐等,并破之。

    弘每臨陣,摧鋒直前,身被一百餘箭,破骨者九,馬被十矛,朝廷壯之。

    信州群蠻反,又诏弘與賀若敦等平之。

    孝闵帝踐阼,進爵鴈門郡公,邑通前二千七百戶。

     保定元年,出為岷州刺史。

    弘雖武将,而動遵法式,百姓頗安之。

    三年,從随公楊忠伐齊,拜大将軍。

    明年,又從忠東伐。

    師還,乃旋所鎮。

    吐谷渾寇西邊,宕昌羌潛相應接,诏弘讨之,獲其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