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九

關燈
州刺史,卒。

    贈原州刺史。

     佑一性一聰敏,有行檢。

    襲之背賊東歸也,佑年十四,事母以孝聞。

    及長,有膂力,便騎射。

    太祖在原州,召為帳下親信。

    太祖遷夏州,以佑為都督。

     及侯莫陳悅害賀拔嶽,諸将遣使迎太祖。

    将赴,夏州首望彌姐元進等一陰一有異計。

    太祖微知之,先與佑議執元進。

    佑曰:“狼子野心,會當反噬,今若執縛,不如殺之。

    ”太祖曰:“汝大決也。

    ”于是召元進等入計事。

    太祖曰:“隴賊逆亂,與諸人戮力讨之。

    觀諸人輩似有不同者。

    ”太祖微以此言動之,因目佑。

    佑即出外,衣甲持刀直入,瞋目叱諸人曰:“與人朝謀夕異,豈是人也!蔡佑今日必斬一奸一人之頭。

    ”因按劍臨之。

    舉座皆叩頭曰:“願有簡擇。

    ”佑乃叱元進而斬之,并其一黨一并伏誅。

    一坐皆戰栗,不敢仰視。

    于是與諸将結盟,同心誅悅。

    太祖以此知重之。

    乃謂佑曰:“吾今以爾為子,爾其父事我。

    ”後從讨悅,破之。

     又從迎魏孝武于潼關。

    以前後功,封苌鄉縣伯,邑五百戶。

    大統初,加甯朔将軍、羽林監,尋持節、員外散騎常侍,進爵為侯,增邑一千一百戶。

    從太祖擒窦泰,複弘農,戰沙苑,皆有功,授平東将軍、太中大夫。

     又從太祖戰于河橋,佑乃下馬步鬥,手殺數人。

    左右勸乘馬以備急卒。

    佑怒曰:“丞相養我如子,今日豈以一性一命為念!”遂率左右十餘人,齊聲大呼,殺傷甚多。

    敵以其無繼,遂圍之十餘重,謂佑曰:“觀君似是勇士,但弛甲來降,豈慮無富貴耶。

    ”佑罵之曰:“死卒!吾今取頭,自當封公,何假賊之官号也。

    ”乃彎弓持滿,四面拒之。

    東魏人弗敢一逼一,乃募厚甲長刀者,直進取佑。

    去佑可三十步,左右勸射之,佑曰:“吾曹一性一命,在一矢耳,豈虛發哉。

    ”敵人漸進,可十步,佑乃射之,正中其面,應弦而倒,便以矛刺殺之。

    因此,戰數合,唯失一人。

    敵乃稍卻。

    佑徐引退。

    是戰也,我軍不利。

    太祖已還。

    佑至弘農,夜中與太祖相會。

    太祖見佑至,字之曰:“承先,爾來,吾無憂矣。

    ”太祖心驚,不得寝,枕佑股上,乃安。

    以功進爵為公,增邑三百戶,授京兆郡守。

     九年,東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舉州來附。

    太祖率軍援之,與齊神武遇,戰于邙山。

    佑時着明光鐵铠,所向無前。

    敵人鹹曰“此是鐵猛獸也”,皆遽避之。

    俄授青州刺史,轉原州刺史,加帥都督,尋除大都督。

    十三年,遭父憂,請終喪紀。

    弗許。

    遷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加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賜姓大利稽氏,進爵懷甯郡公。

     魏恭帝二年,中領軍。

    六官建,授兵部中大夫。

    江陵初附,諸蠻一騷一動,诏佑與大将軍豆盧甯讨平之。

    三年,拜大将軍,給後部鼓吹。

    以前後功,增邑并前四千戶,别封一子縣伯。

    太祖不豫,佑與晉公護、賀蘭祥等侍疾。

    及太祖崩,佑悲慕不已,遂得氣疾。

     孝闵帝踐阼,拜少保。

    佑與尉遲綱俱掌禁兵,遞直殿剩時帝信任司會李植等,謀害晉公護,佑每泣谏,帝不聽。

    尋而帝廢。

    世宗即位,拜小司馬,少保如故。

    帝之為公子也,與佑特相友昵,至是禮遇彌攏禦膳每有異味,辄辍以賜佑;群臣朝宴,每被别留,或至昏夜,列炬鳴笳,送佑還宅。

    佑以過蒙禮遇,常辭疾避之。

    至于婚姻,尤不願交于勢要。

    尋以本官權鎮原州。

    頃之,授(宣)〔宜〕州刺史,未之部,因先氣疾動,卒于原州。

    時年五十四。

     佑少有大志,與鄉人李穆,布衣齊名。

    嘗相謂曰:“大丈夫當建立功名,以取盎貴,安能久處貧賤邪!”言訖,各大笑。

    穆即申公也。

    後皆如其言。

    及從征伐,常潰圍陷陣,為士卒先。

    軍還之日,諸将争功,佑終無所競。

    太祖(乃)〔每〕歎之,嘗謂諸将曰:“承先口不言勳,孤當代其論叙。

    ”其見知如此。

    一性一節儉,所得祿皆散與宗族,身死之日,家無餘财。

    贈使持節、柱國大将軍、大都督、五州諸軍事、原州刺史。

    谥曰莊。

    子正嗣。

    官至使持節、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佑弟澤,頗好學,有幹能。

    起家魏廣平王參軍、丞相府兼記室,加宣(武)〔威〕将軍、給事中。

    從尉遲迥平蜀,授帥都督,賜爵安彌縣男。

    稍遷司辂下大夫、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澧州刺史。

    在州受賂,總管代王達以其功臣子弟,密奏贳之。

    後為(邙)州刺史,不從司馬消難,被害。

     常善,高一陽一人也。

    世為豪族。

    父安成,魏正光末,茹茹寇邊,以統軍從鎮将慕容勝與戰,大破之。

    時破六汗拔陵作亂,欲一逼一安成。

    不從,乃率所部讨陵。

    以功授伏波将軍,給鼓節。

    後與拔陵連戰,卒于陣。

     善,魏孝昌中,從爾朱榮入洛,授威烈将軍、都督,加龍骧将軍、中散大夫、直寝,封房城縣男,邑三百戶。

    後從太祖平侯莫陳悅,除天水郡守。

    魏孝武西遷,授武衛将軍,進爵武始縣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