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李賢 弟遠

關燈
居民,驅擁畜牧。

    賢欲出戰,大都督王德猶豫未決。

    賢固請,德乃從之。

    賢勒兵将出,賊密知之,乃引軍退。

    賢因率騎士追擊,斬二百餘級,捕虜百餘人,獲駝馬牛羊二萬頭,财物不可勝計。

    所掠之人,還得安堵。

    加授使持節、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十六年,遷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太祖之奉魏太子西巡也,至原州,遂幸賢第,讓齒而坐,行鄉飲酒禮焉。

    其後,太祖又至原州,令賢乘辂,備儀服,以諸侯會遇禮相見,然後幸賢第,歡宴終日。

    凡是親族,頒賜有差。

     魏恭帝元年,進爵河西郡公,增邑通前二千戶。

    後以弟子植被誅,賢坐除名。

    俄授使持節、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時荊州群蠻反,開府潘招讨之。

    令賢與賀若敦率騎士七千,别道邀截,擊蠻帥文子榮,大破之。

    遂于平州北築汶一陽一城以鎮之。

    尋治郢州刺史。

    時以巴、湘初附,诏賢總監諸軍,略定,乃遷江夏民二千餘戶以實安州,并築甑山城而還。

    保定二年,诏複賢官爵,仍授瓜州刺史。

     高祖及齊王憲之在襁褓也,以避忌,不利居宮中。

    太祖令于賢家處之,六載乃還宮。

    因賜賢妻吳姓宇文氏,養為侄女,賜與甚厚。

    及高祖西巡,幸賢第,诏曰:“朕昔沖幼,爰寓此州。

    使持節、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瓜州諸軍事、瓜州刺史賢,斯土良家,勳德兼着,受委居朕,輔導積年。

    念其規弼,功勞甚茂。

    食彼桑椹,尚懷好音,矧茲惠矣,其庸可忘?今巡撫居此,不殊代邑,舉目依然,益增舊想。

    雖無屬籍,朕處之若親。

    凡厥昆季乃至子侄等,可并豫宴賜。

    ”于是令中侍上士尉遲恺往瓜州,降玺書勞賢,賜衣一襲及被褥,并禦所服十三環金帶一要、中廄馬一匹、金裝鞍勒、雜彩五百段、銀錢一萬。

    賜賢弟申國公穆亦如之。

    子侄男一女中外諸孫三十四人,各賜衣一襲。

    又拜賢甥厍狄樂為儀同。

    賢門生昔經侍奉者,二人授大都督,四人授帥都督,六人别将。

    奴已免賤者,五人授軍主,未免賤者十二人酬替放之。

     四年,王師東讨,朝議以西道空虛,慮羌、渾侵擾,乃授賢使持節、河州總管、三州七防諸軍事、河州刺史。

    河州舊非總管,至是創置焉。

    賢乃大營屯田,以省運漕;多設斥候,以備寇戎。

    于是羌、渾斂迹,不敢向東。

    五年,宕昌寇邊,百姓失業,乃于洮州置總管府以鎮遏之。

    遂廢河州總管,改授賢洮州總管、七防諸軍事,洮州刺史。

    屬羌寇石門戍,撤破橋道,以絕援軍,賢率千騎禦之,前後斬獲數百人,賊乃退走。

    羌複引吐谷渾數千騎,将入西疆。

    賢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複大敗之。

    虜遂震懾,不敢犯塞。

    俄廢洮州總管,還于河州置總管府,複以賢為之。

     高祖思賢舊恩,征拜大将軍。

    天和四年三月,卒于京師,時年六十八。

    高祖親臨,哀動左右。

    贈使持節、柱國大将軍、大都督、泾原秦等十州諸軍事、原州刺史。

    谥曰桓。

    子端嗣。

    端字永貴,曆位開府儀同三司、司會中大夫、中州刺史。

    從高祖平齊,于邺城戰殁,贈上大将軍,追封襄一陽一公,谥曰果。

    端弟吉,儀同三司。

    吉弟崇,位至太府中大夫、上柱國、廣宗郡公。

    崇弟孝軌,開府儀同大将軍、升遷縣伯。

    孝軌弟詢,少曆顯位。

    大象末,上柱國、隴西郡公。

     賢弟遠,字萬歲。

    幼有器局,志度恢然。

    嘗與群兒為戰鬥之戲,指麾部分,便有軍陣之法。

    郡守見而異之,召使更戲。

    群兒懼而散走,遠持杖叱之,複為向勢,意氣雄壯,殆甚于前。

    郡守曰:“此小兒必為将軍,非常人也。

    ”及長,涉獵書傳,略知指趣而已。

     魏正光末,天下鼎沸,敕勒賊胡琮侵一逼一原州,其徒甚盛。

    遠昆季率勵鄉人,欲圖拒守,而衆情猜懼,頗有異同。

    遠乃按劍而言曰:“頃年以來,皇家多難。

    匈一黨一乘機,肆其毒螫。

    王略未振,緩其枭夷。

    正是忠臣立節之秋,義士建功之日。

    丈夫豈可臨難苟免,當在死中求生耳。

    諸人并世載忠貞,沐浴教義,今若棄同即異,去順效逆,雖五尺童子,猶或非之,将複何顔以見天下之士。

    有異議者,請以劍斬之!”于是衆皆股栗,莫不聽命。

    乃相與盟歃,遂深壁自守。

    而外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