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十一 列傳第三 晉蕩公護 叱羅協 馮遷

關燈
晉蕩公護字薩保,太祖之兄邵惠公颢少子也。

    幼方正有志度,特為德皇帝所一愛一,異與諸兄。

    年十一,惠公薨,隋諸父在葛榮軍中。

    容敗,遷晉一陽一。

    太祖之入關也,護以年小不從。

    普泰初,自晉一陽一至平涼,時年十七。

    太祖諸子并幼,遂委護以家務,内外不嚴而肅。

    太祖嘗歎曰:“此兒志度類我。

    ” 及出臨夏州,留護事賀拔嶽。

    嶽之被害,太祖至平涼,以護為都督。

    從征侯莫陳悅,破之。

    後以迎魏帝功,封水池縣伯,邑五百戶。

    大統初,加通直散騎常侍、征虜将軍。

    以預定樂勳,進爵為公,增邑通前一千戶。

    從太祖擒窦泰,複弘農,破沙苑,戰河橋,并有功。

    遷鎮東将軍、大都督。

    八年,進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邙山之役,護率衆先鋒,為敵人所圍,都督侯伏侯龍恩挺身扞禦,方得免。

    是時,趙貴等軍亦退,太祖遂班師。

    護坐免官,尋複本位。

    十二年,加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進封中山公,增邑四百戶。

    十五年,出鎮河東,遷大将軍。

    與于謹征江陵,護率輕騎為先鋒,晝夜兼行,乃遣裨将攻梁臨邊城鎮,并拔之。

    并擒其候騎,進兵徑至江陵城下。

    城中不意兵至,惶窘失圖。

    護又遣騎二千斷江津,收舟艦以待。

    大軍之至,圍而克之。

    以功封子會為江陵公。

    初,襄一陽一蠻帥向天保等萬有餘落,恃險作梗。

    及師還,護率軍讨平之。

    初行六官,拜小司空。

     太祖西巡至牽屯山,遇疾,馳驿召護。

    護至泾州見太祖,而太祖疾已綿笃。

    謂護曰:“吾形容若此,必是不濟。

    諸子幼小,寇賊未甯,天下之事,屬之于汝,宜勉力以成吾志。

    ”護涕泣奉命。

    行至雲一陽一而太祖崩。

    護秘之,至長安乃發喪。

    時嗣子沖弱,強寇在近,人情不安。

    護綱紀内外,撫循文武,于是衆心乃定。

    先是,太祖常雲“我得胡力”。

    當時莫曉其旨,至是,人以護字當之。

    尋拜柱國。

    太祖山陵畢,護以天命有歸,遣人諷魏帝,遂行禅代之事。

     孝闵帝踐阼,拜大司馬,封晉國公,邑一萬戶。

    趙貴、獨孤信等謀襲護,護因貴入朝,遂執之,一黨一與皆伏誅。

    拜大冢宰。

    時司會李植、軍司馬孫恒等,在太祖之朝,久居權要。

    見護執政,恐不見容。

    乃密要宮伯乙弗鳳、張光洛、賀拔提、元進等為腹心,說帝曰:“護誅(朝)〔趙〕貴以來,威權日盛,謀臣宿将,争往附之,大小政事,皆決于護。

    以臣觀之,将不守臣節,恐其滋蔓,願早圖之。

    ”帝然其言。

    鳳等又曰:“以先王之聖明,猶委植、恒以朝政,今若左提右挈,何向不成。

    且晉公常雲我今夾輔陛下,欲行周公之事。

    臣聞周公攝政七年,然後複子明辟,陛下今日,豈能七年若此乎。

    深願不疑。

    ”帝愈信之。

    數将武士于後園講習,為執縛之勢。

    護微知之,乃出植為梁州刺史,恒為潼州刺史,欲遏其謀。

     後帝思植等,每欲召之。

    護谏曰:“天下至親,不過兄弟。

    若兄弟自構嫌隙,他人何易可親。

    太祖以陛下富于春秋,顧命托臣以後事。

    臣既情兼家國,寔願竭其股肱。

    若使陛下親覽萬機,威加四海,臣死之日,猶生之年。

    但恐除臣之後,一奸一回得逞其欲,非唯不利陛下,亦恐社稷危亡。

    臣所以勤勤懇懇,幹觸天威者,但不負太祖之顧托,保安國家之鼎祚耳。

    不意陛下不照愚臣款誠,忽生疑阻。

    且臣既為天子兄,複為國家宰輔,知更何求而懷冀望。

    伏願陛下有以明臣,無惑讒人之口。

    ”因泣涕,久之乃止。

    帝猶猜之。

    鳳等益懼,密謀滋甚。

    遂克日将召群公入燕,執護誅之。

    光洛具以其前後謀告護,護乃召柱國賀蘭祥、小司馬尉遲綱等,以鳳謀告之。

    祥等并勸護廢帝。

    時綱總領禁兵,護乃遣綱入宮,召鳳等議事,及出,以次執送護第。

    因罷散宿衛兵,遣祥一逼一帝,幽于舊郏于是召諸公卿畢集,護流涕謂曰:“先王起自布衣,躬親行陣,勤勞王業,三十餘年。

    寇賊未平,奄棄萬國。

    寡人地則猶子,親受顧命。

    以略一陽一公既居正嫡,與公等立而奉之,革魏興周,為四海主。

    自即位以來,荒一婬一無度,昵近群小,疏忌骨肉,大臣重将,鹹欲誅夷。

    若此謀遂行,社稷必緻傾覆。

    寡人若死,将何面目以見先王。

    今日甯負略一陽一,不負社稷爾。

    甯都公年德兼茂,仁孝聖慈,四海歸心,萬方注意。

    今欲廢昏立明,公等以為如何?”群臣鹹曰:“此公之家事,敢不惟命是聽。

    ”于是斬鳳等于門外,并誅植、恒等。

    尋亦弒帝。

    迎世宗于岐州而立之。

    二年,拜太師,賜辂車冕服。

    封子至為崇業郡公。

    初改雍州刺史為牧,以護為之,并賜金石之樂。

    武成元年,護上表歸政,帝許之。

    軍國大事尚委于護。

    帝一性一聰睿,有識量,護深憚之。

    有李安者,本以鼎俎得一寵一于護,稍被升擢,位至膳部下大夫。

    至是,護乃密令安因進食于帝,加以毒一藥。

    帝遂寝疾而崩。

    護立高祖,百官總己以聽于護。

     自太祖為丞相,立左右十二軍,總屬相府。

    太祖崩後,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