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範篇
關燈
小
中
大
)敷:陳述。
(23)彜:陳列。
訓:教訓。
(24)訓:順從。
(25)近:親附。
【譯文】 “五、最高法則:君主應當建立最高法則。
把五福集中起來,普遍賞賜給臣民。
這樣,臣民就會擁護最高法則。
向您貢獻保持最高法則的方法:凡是臣民不允許結成私一黨一,也不許各級官員狼狽為一奸一,隻把君王的法則看作最高法則。
凡是有計謀、有作為、有一操一守的臣民,您要惦己他們。
行為不合法則,又沒有構成犯罪的人,君主就應寬恕他們。
如果有人和顔悅色對您說:‘我所一愛一好的就是美德。
’您要賜給他們一些好處。
這樣,人們就會思念最高法則。
不要虐一待那些無依無靠的人、要敬畏明智顯貴的人。
對有能力有作為的人,要讓他們有貢獻才能的機會,這樣,國家就會繁榮昌盛。
凡是有經常一性一豐厚待遇的官員,如果您不能使他們對國家作出貢獻,那麼臣民就會怪罪您了。
對于那些德行不好的人,你雖然賜給了他們好處,他們也會給您帶來災禍。
不要有任何偏頗,要遵守王法;不要有任何私好,要遵守王道;不要為非作歹,要遵行正路。
不要偏私,不結朋一黨一,王道寬廣;不結朋一黨一,不要偏私,王道平坦;不違反王道,不偏離法度,王道正直。
一團一結堅持最高法則的人,臣民就将歸附最高法則。
所以說,對以上陳述的最高法則,要宣揚訓導,這就是順從上天的旨意、凡是把天子宣布的法則當作最高法則的臣民、隻要遵照執行。
就會接近天子的光輝。
就是說,天子隻有成為臣民的父母,才會成為天下的君王。
” 【讀解】 箕子所說的“最高法則”,就是家長制的典型法則。
最後一句話已點出了這個法則的要害。
天子隻有成為臣民的父母,才會成為天下的君主。
這就明白告訴我們,我們都是最高統治者的兒女,是“父母”(家長)生養了我們(而不是相反),人叵此要服從、尊敬、孝順家長,不要犯上作亂。
家長都喜歡乖孩子。
乖孩子聽話,叫他往東走就往東走,往西走就往西走。
劃船就劃船,樁米就樁米。
沒有叫坐下,就得站着。
叫你不要哭再委屈也得把淚水往肚子裡吞。
最好不要有個一性一,不要有想法,隻認家長的道理。
家長是真理的化身、他永遠不會錯。
家長卻不喜歡調皮的孩子。
調皮孩子不聽話,叫他往東走,他卻故意往而去,往西走卻往東去、劃船時他戲水,樁米時他打盹兒。
叫他站着,他想坐下。
叫他不要哭.他反而大聲武氣越哭越兇。
他想自個兒做主,不要家長指手劃腳。
他覺得家長總和自己的想法不一緻,家長也經常犯一毛一玻 家長的脾氣都不好。
沒有耐心,沒有謙虛一精一神。
不會認真傾聽孩子的訴說,不會認真研究孩子的态度。
他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産,想罵就罵,想揍就揍,或者幹脆宣布把調皮孩子革出家門。
他的自尊心、虛榮心、妒忌心很強,絕不允許任何孩子說一個不字。
遇到天真不懂事的孩子揭短,就會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棍棒交加。
要是孩子不服管教而造反,家長會要他的小命。
辦法很多,有枭首、五馬分一屍一、棄市、暴一屍一、鞭一屍一、碎一屍一萬段...... 總之,家長心平氣和的時候,要麼是孩子們都聽話做乖娃娃的時候,要麼是孩子們都進入了夢鄉的時候。
家長心平氣和了,天下就太平了;天下太平了,孩子們就幸福了。
滿天下都是乖孩子。
尚書作威作福是天子的特權 【原文】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①。
平康正直(2),強弗友剛克(3),燮友及克(4)。
沈潛剛克⑤,高明柔克(6)。
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7)。
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兇于而國。
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8)。
” 【注釋】 ①克;勝過。
剛克:過于強硬。
柔克:過于軟弱、②平康:中止平和。
③友:親近(4)燮(xie):和,柔和。
燮友:柔和可親。
(5)沈潛:沉潛,意思是仰制,壓制。
(6)高明:推崇,高揚。
(7)玉食:美食。
(8)僭(jian):越軌。
忒(te):作惡。
【譯文】 “六、三種德行:一是剛正直率,二是以剛取勝,三是以柔取勝。
中正平和就是正直,強硬不可親近就是以剛取勝,和藹可親就是以柔取勝。
要抑制過分剛強,推崇和順可親。
隻有天子才會為民造福,隻有天子才能給民懲戒,隻有天子才能享用美食。
臣子不允許為民造福、給民懲戒、享用美食。
如果臣于有為民造福、給民懲戒、享用美食的隋形,就會危害家國,禍亂國家。
百官将因此背離王道,臣民也将因此犯上作亂。
”
(23)彜:陳列。
訓:教訓。
(24)訓:順從。
(25)近:親附。
【譯文】 “五、最高法則:君主應當建立最高法則。
把五福集中起來,普遍賞賜給臣民。
這樣,臣民就會擁護最高法則。
向您貢獻保持最高法則的方法:凡是臣民不允許結成私一黨一,也不許各級官員狼狽為一奸一,隻把君王的法則看作最高法則。
凡是有計謀、有作為、有一操一守的臣民,您要惦己他們。
行為不合法則,又沒有構成犯罪的人,君主就應寬恕他們。
如果有人和顔悅色對您說:‘我所一愛一好的就是美德。
’您要賜給他們一些好處。
這樣,人們就會思念最高法則。
不要虐一待那些無依無靠的人、要敬畏明智顯貴的人。
對有能力有作為的人,要讓他們有貢獻才能的機會,這樣,國家就會繁榮昌盛。
凡是有經常一性一豐厚待遇的官員,如果您不能使他們對國家作出貢獻,那麼臣民就會怪罪您了。
對于那些德行不好的人,你雖然賜給了他們好處,他們也會給您帶來災禍。
不要有任何偏頗,要遵守王法;不要有任何私好,要遵守王道;不要為非作歹,要遵行正路。
不要偏私,不結朋一黨一,王道寬廣;不結朋一黨一,不要偏私,王道平坦;不違反王道,不偏離法度,王道正直。
一團一結堅持最高法則的人,臣民就将歸附最高法則。
所以說,對以上陳述的最高法則,要宣揚訓導,這就是順從上天的旨意、凡是把天子宣布的法則當作最高法則的臣民、隻要遵照執行。
就會接近天子的光輝。
就是說,天子隻有成為臣民的父母,才會成為天下的君王。
” 【讀解】 箕子所說的“最高法則”,就是家長制的典型法則。
最後一句話已點出了這個法則的要害。
天子隻有成為臣民的父母,才會成為天下的君主。
這就明白告訴我們,我們都是最高統治者的兒女,是“父母”(家長)生養了我們(而不是相反),人叵此要服從、尊敬、孝順家長,不要犯上作亂。
家長都喜歡乖孩子。
乖孩子聽話,叫他往東走就往東走,往西走就往西走。
劃船就劃船,樁米就樁米。
沒有叫坐下,就得站着。
叫你不要哭再委屈也得把淚水往肚子裡吞。
最好不要有個一性一,不要有想法,隻認家長的道理。
家長是真理的化身、他永遠不會錯。
家長卻不喜歡調皮的孩子。
調皮孩子不聽話,叫他往東走,他卻故意往而去,往西走卻往東去、劃船時他戲水,樁米時他打盹兒。
叫他站着,他想坐下。
叫他不要哭.他反而大聲武氣越哭越兇。
他想自個兒做主,不要家長指手劃腳。
他覺得家長總和自己的想法不一緻,家長也經常犯一毛一玻 家長的脾氣都不好。
沒有耐心,沒有謙虛一精一神。
不會認真傾聽孩子的訴說,不會認真研究孩子的态度。
他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産,想罵就罵,想揍就揍,或者幹脆宣布把調皮孩子革出家門。
他的自尊心、虛榮心、妒忌心很強,絕不允許任何孩子說一個不字。
遇到天真不懂事的孩子揭短,就會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棍棒交加。
要是孩子不服管教而造反,家長會要他的小命。
辦法很多,有枭首、五馬分一屍一、棄市、暴一屍一、鞭一屍一、碎一屍一萬段...... 總之,家長心平氣和的時候,要麼是孩子們都聽話做乖娃娃的時候,要麼是孩子們都進入了夢鄉的時候。
家長心平氣和了,天下就太平了;天下太平了,孩子們就幸福了。
滿天下都是乖孩子。
尚書作威作福是天子的特權 【原文】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①。
平康正直(2),強弗友剛克(3),燮友及克(4)。
沈潛剛克⑤,高明柔克(6)。
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7)。
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兇于而國。
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8)。
” 【注釋】 ①克;勝過。
剛克:過于強硬。
柔克:過于軟弱、②平康:中止平和。
③友:親近(4)燮(xie):和,柔和。
燮友:柔和可親。
(5)沈潛:沉潛,意思是仰制,壓制。
(6)高明:推崇,高揚。
(7)玉食:美食。
(8)僭(jian):越軌。
忒(te):作惡。
【譯文】 “六、三種德行:一是剛正直率,二是以剛取勝,三是以柔取勝。
中正平和就是正直,強硬不可親近就是以剛取勝,和藹可親就是以柔取勝。
要抑制過分剛強,推崇和順可親。
隻有天子才會為民造福,隻有天子才能給民懲戒,隻有天子才能享用美食。
臣子不允許為民造福、給民懲戒、享用美食。
如果臣于有為民造福、給民懲戒、享用美食的隋形,就會危害家國,禍亂國家。
百官将因此背離王道,臣民也将因此犯上作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