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夏書

關燈
禋于六宗(6),望于山川(7),遍于群神。

    輯五端(8)。

    既月乃日(9),觐四嶽群牧(10),班瑞于群後(11)。

    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12),柴(13)。

    望秩于山川(14),肆觐東後(15)協時月正日(16),同律度量衡(17)。

    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18)。

    如五器(19),卒乃複(20)。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嶽,如岱禮。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嶽,如初。

    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嶽,如西禮。

    歸,格于藝祖(21),用特(22)。

    五載一巡守,群後四朝。

    敷奏以言(23),明試以功,車服以庸(24)。

     【注釋】 ①上日;吉利的日子.②終;這裡指堯退下帝位。

    文祖:堯太祖的宗廟.③在:觀察。

    璇玑玉衡:指北鬥七星。

    ④齊:排比整理。

    七政:指祭祀、班瑞、東巡、南巡、西巡、北巡、歸格藝祖七項政事。

    ⑤肆:于是。

    類:一種祭祀禮節,這裡指向上天報告繼承帝位。

    (6)禋(yin):祭祀。

    六宗;指天、地和春、夏、秋、冬四時。

    (7)望:祭祀祖山川的儀式。

    (8)輯:收集,聚斂。

    五瑞:五種等級的玉器,諸侯用來作為信符。

    (9)既月乃日:挑選吉利的月份、日子。

    (10)觐(qin):朝見天子。

    牧:官員.(11)班:頒,分發。

    後:指諸侯國君。

    (12)岱宗:東嶽泰山。

    (13)柴賜:祭天的禮儀。

    (14)秩;次序,依次。

    (15)東後:東方諸侯國君。

    (16)協:合。

    時:春夏秋冬四時。

    正:确定。

    (17)同:統一。

    律:音律。

    度:丈尺。

    量,鬥斛。

    衡:斤兩。

    (18)五禮;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禮節。

    五玉:即前面說的“五瑞”。

    三帛:三種不同顔色的絲織品,用于墊玉。

    二生;活羊羔和活雁。

    一死:一隻死野雞。

    (19)如:而。

    五器:指五玉。

    (20)卒:指禮儀完畢。

    乃:然後。

    複:歸還。

    (21)格:到,至。

    藝祖:文祖,即堯太祖的宗廟。

    (22)特:一頭公牛。

    (23)敷:普遍。

    (24)庸:功勞。

     【譯文】 正月的一個吉日,舜在堯的太祖宗廟接受了禅讓的帝位。

    他觀察了北鬥星的運行情況,列出了七項政事。

    接着舉行祭祖,向上天報告繼承帝位一事,并祭祖天地四時,祭祖山川和群神。

    舜聚集了諸侯的五等圭玉,挑選良辰吉日,接受四方諸侯頭領的朝見,把圭玉頒發給他們。

    這一年的二月,舜到東方巡視,到了泰山,舉行了柴祭,并按等級依次祭祀了其它山川,接受了東方諸侯國君的朝見。

    舜協調了春夏秋冬的月份,确定了天數;統一了音律和長度、容量、重量的單位;制定了公侯伯于男朝見的禮節,規定了五等圭玉、三種顔色絲織物、活羊羔、活雁和死野雞的用法。

    禮儀結束後,便把五等圭玉歸還給諸侯。

    五月,舜到南方巡視,到了衡山,像祭祀泰山一樣行禮儀。

    八月,舜到四方巡視,到了華山,祭把禮儀同祭泰山一樣。

    十一月,舜到北方巡視,到了恒山,祭祀禮儀同在華山一樣。

    舜回來後,到堯太祖的宗廟祭祖,用的祭品是一頭牛。

    此後,舜每隔五年就巡視一次。

    各方諸侯在四嶽朝見,各自報告政績。

    舜根據諸侯的政績進行評定,論功行賞,賜給他們車馬和服服飾。

     【讀解】 這一節寫舜帝登基的情況。

    堯順利地移交了權力,舜順利地登上了帝位。

    祭祀是必不可少的禮儀,種類之多,場面之大,氣氛之隆重,全都可以想見。

    畢竟,這是新天子的誕生,其意義得用盛大的禮儀來表示。

    因此,禮儀的規模,便體現了意義的大校 禮儀的作用還在于發布信息,一是通報天地神靈,以取得合法身份;二是通報四方臣民,以歸順人心。

     出身微賤的舜帝,上任後的動作十分大:修訂曆法,統一樂律和度量衡,嚴明禮儀等級,巡視四方,賞賜功臣,大有重振河山的王者氣度,表現出王者的大智慧和大德行。

    這當中包含一着一個重要的潛台詞:禅讓是英明的,接班人是可靠的,天下河山将大光彩,生民百姓将幸福安康。

    重要的是,天下是上天的天下,生民是上天的生民;天子不過是代行上天之道,負責播撒上天的恩惠。

    說白了,天子也是侍者,今天的話叫做服務員,公仆;既伺候上天,又伺候萬衆,此外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這與世襲制的“家天下”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說公仆有什麼特别之處的話,不外乎才幹、德行、智慧、氣度等,而不是罩在頭上的光環,可以為所欲為地玩一弄權術、為自己大撈好處、光宗耀祖、飛揚跋扈。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侍者變成了主子,公仆變成了上帝,一切都颠倒了。

    江山有了歸屬姓氏,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