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冷表面的眼神,她都很習慣了。
這一對眼睛不大一樣。
從和他四目相對的刹那起,便有一抹奇異的微溫,越過空間,透進她的胸懷,在她早已冷澈的心口,點燃起一個小小的火花。
她感覺到時,立即查了一下她心上那把鎖。
她鎖在胸懷裡二十八年的秘密,絲毫點滴不能為外物所侵。
他長得很好看。
但是好看的男人她見多了。
她父親──她心中永遠的父親──就是個俊挺不凡,高大偉岸的男人。
除了父親,她未曾和其他異性交往或多做不必要的交談。
她的生活、思想和情緒都保持淨化、單一,以免有任何人或事成為她未來目标的阻礙。
坐上車,告訴司機她的去處,她便将那雙短暫帶給她異樣感覺的眼睛抛在腦後。
我來了,她向這個應該是她祖國的地方,無聲地說。
我來了,而非我回來了。
她的意念随著車子朝她的目的地馳去,掉回二十幾年前的歲月裡。
*** 〝“媽,爸爸為什麼讨厭我們呢?” “乖孩子,他不讨厭你。
他怎麼會讨厭你呢?你是個這麼乖巧、聽話的好孩子。
” “那他為什麼常常打我們?他說看到我就煩,看到我就恨。
就是讨厭的意思,對不對?” “他──他隻是氣頭上說說。
他脾氣不好,我們不要惹他就沒事了。
” “我很聽話,他還是打我。
他讨厭我,為什麼也要讨厭你,打你呢?” “孩子。
”悲凄的女人緊緊把她五歲的女兒摟在懷裡。
“這不是你的錯,是我的錯,是媽媽的錯。
” “可是媽媽很乖呀!媽媽都很聽他的話。
” “媽媽不乖過一次,媽犯了一次錯,就犯那次錯,就害了你了。
” “丫丫不懂。
” “你隻要記住,乖丫丫,永遠不能相信男人,永遠不能在男人面前犯錯。
”〞 *** 陳玉女走進員工休息室,拿一個紙杯,放進茶袋,邊從開飲機接水,邊斜著身子看立在大四方窗前的薛妙鈴。
從這邊可以看見整片綠油油的草坪,和對面的山峰疊翠。
春天景緻尤其美。
就像現在,山巅上換過冬衣的林木,競著誰的葉最綠,誰的新枝最嫩似的,熱鬧中浮著天清地淨的安甯。
現在又是一天當中最美的時刻。
近黃昏,然而橘紅暖烘的太陽又似才剛起身。
院裡的老人多選在這個時候到外面散步,吹吹風,曬曬太陽,松活一下筋骨。
薛妙鈴既不像在看風景,也不像觀望著單獨活動的老人。
他們由于年紀大了,大部分行動不便,或靠輪椅或拄手杖,或推輔助架行動,有時難免出些意外狀況。
她的眼神十分專注,表情兼和著欣賞和困惑。
“看什麼看得這麼專心哪?”陳玉女吹著杯口的熱氣,站到她旁邊,一眼就看見薛妙鈴的目标,“他又來啦?” “是啊。
一個月一次,準得很。
”看看玉女端著的茶,妙鈴也走到開飲機那邊去了。
望著那個頭發灰白,看上去應已年過半百,體格依然筆直碩長,風采翩翩的男人,這會兒欣賞與困惑來到了玉女臉上。
“不錯啦。
多少人幾個月,幾百年也沒人來瞄上一眼。
” “我不是這個意思。
”妙鈴端著熱茶走回來。
“我在這二十七、八年了,始終琢磨不出個道理來。
” 她在這二十七、八年,她們共事也便有這麼久了。
同事将近三十年,默契自是不須言喻的了。
“(口也)!我也弄不懂。
”玉女啜一口茶,目光移向男人身側的中年女人。
她的頭發早在二十年前,一夜之間給染了似的變成銀白。
窗裡這兩人那時就認識她了。
她臉上一迳是無事關己的空白表情,沉默了二十年的嘴唇照例抿得緊緊地,像縫了線一般。
她拖著掃把自顧自掃著草坪上的落葉,清瘦單薄的身體在地上曳著伛偻的影子,看著好似比亦步亦趨跟著她的男人還要老态龍鐘。
“這麼多年了,原來沒人聞問,連個來處也沒個底的人,突然冒出這麼個體面的男人,十年如一日地定期來看她,可真是教秃子想出了頭發也想不出個道理。
” 妙鈴給玉女這一比喻逗得笑起來。
“我倒想起來了。
再過幾天,你就滿三十年了哪。
” 玉女飲著茶,搖搖頭。
“歲月不饒人哪。
” “要退休啦?” 兩人離開窗邊,各自拉張椅子坐下。
“早哩。
”玉女又搖搖頭。
“除非那天動不了了。
真有那麼一天,也還會在這的。
” “算了吧。
你那孝順兒子才不會把你往這送呢!你自己願意,他不見得答應噢。
” “這兒也沒什麼不好。
我說真的,要真老得沒用到需要人照應啊,除非一死幹脆,否則待在這反而好。
” 但她們都知道換了二十年前,玉女絕不會說這話。
那時候“安人安養院”叫“博愛老人院”。
老人們境遇和現在差不多,不是家裡沒處安頓他們,就是兒女們要的娶,嫁的嫁,搬的遠了,工作忙,沒時間也沒人力照顧他們。
把他們往老人院一送,有良心的還定期寄錢,碰上那種一丢三不管的子孫──老人院就成了收留所了。
那時的老人院是一處一樓平房住家改裝的。
隻有一個小小的院子,曬些衣服就塞滿了。
老人們隻能在屋裡狹窄的走道走來走去。
幾間三合闆隔的不過三坪大的房間,硬是塞了兩個雙層床或兩張單人床,加上一人一個長方形物櫃,及各人一些自己的雜物,房間内轉個身都很難。
通風設備又差,那股子氣味别提有多難聞了。
那時候就玉女和另一個女孩,每天服侍老人們吃喝拉撒睡,碰上連自己翻身都不能的,還得一天固定為他們翻翻身,留意著替他們清掉拉在墊褥或衣褲上的糞便。
幾乎沒人受得了這種工作,玉女和妙鈴算是這一行裡的元老級人物了。
她們剛才談論的女人,玉女印象最深刻。
大約二十年前,一個風雨交加的深夜,“博愛”的院長因為不放心一下雨就漏得幾乎比外面的雨還熱鬧的老人院,趕到院裡探看途中,發現一個昏倒在雨水裡的女人。
院長善心一發,将那凍得發紫、奄奄一息的女人帶了回來。
院長韓昭容當時才三十幾不到四十。
年紀輕輕地守了寡,獨力養著一兒一女。
開個老人院,差點連死去丈夫留下的一點積蓄都賠完了。
她咬著牙硬撐,無非不肯跟自己認輸,也不能對不起自己當初辦老人院的心。
“博愛”設備差,地方小,但是留住玉女的是院長待人的熱心腸和誠懇,以及堅強與堅毅的意志。
那女人被院長撿回來時,衣衫褴褛,面色黧黑,瘦得隻剩一副骨架。
她一病一個多月且高燒時退時起,口中喃喃重複呓語“求求你……救救他……”沒人懂她的意思,自然也不知她念的人是男是女。
也不知是否發燒給燒壞了,女人終于複原後,卻呆掉了般,對周遭一切全沒反應,也不言不語。
有時一個人愣愣地望著某一處,沒人知道她在想什麼,但是她非常勤快,整天擦擦、洗洗、抹抹地,把老人院裡裡外外弄得幹幹淨淨。
她一做起事情,除非她自己累了,否則誰也沒法叫她停下來。
起先大家叫她啞巴,院長後來給她取了個名字,叫她阿靜。
其實叫她什麼都一樣,她
這一對眼睛不大一樣。
從和他四目相對的刹那起,便有一抹奇異的微溫,越過空間,透進她的胸懷,在她早已冷澈的心口,點燃起一個小小的火花。
她感覺到時,立即查了一下她心上那把鎖。
她鎖在胸懷裡二十八年的秘密,絲毫點滴不能為外物所侵。
他長得很好看。
但是好看的男人她見多了。
她父親──她心中永遠的父親──就是個俊挺不凡,高大偉岸的男人。
除了父親,她未曾和其他異性交往或多做不必要的交談。
她的生活、思想和情緒都保持淨化、單一,以免有任何人或事成為她未來目标的阻礙。
坐上車,告訴司機她的去處,她便将那雙短暫帶給她異樣感覺的眼睛抛在腦後。
我來了,她向這個應該是她祖國的地方,無聲地說。
我來了,而非我回來了。
她的意念随著車子朝她的目的地馳去,掉回二十幾年前的歲月裡。
*** 〝“媽,爸爸為什麼讨厭我們呢?” “乖孩子,他不讨厭你。
他怎麼會讨厭你呢?你是個這麼乖巧、聽話的好孩子。
” “那他為什麼常常打我們?他說看到我就煩,看到我就恨。
就是讨厭的意思,對不對?” “他──他隻是氣頭上說說。
他脾氣不好,我們不要惹他就沒事了。
” “我很聽話,他還是打我。
他讨厭我,為什麼也要讨厭你,打你呢?” “孩子。
”悲凄的女人緊緊把她五歲的女兒摟在懷裡。
“這不是你的錯,是我的錯,是媽媽的錯。
” “可是媽媽很乖呀!媽媽都很聽他的話。
” “媽媽不乖過一次,媽犯了一次錯,就犯那次錯,就害了你了。
” “丫丫不懂。
” “你隻要記住,乖丫丫,永遠不能相信男人,永遠不能在男人面前犯錯。
”〞 *** 陳玉女走進員工休息室,拿一個紙杯,放進茶袋,邊從開飲機接水,邊斜著身子看立在大四方窗前的薛妙鈴。
從這邊可以看見整片綠油油的草坪,和對面的山峰疊翠。
春天景緻尤其美。
就像現在,山巅上換過冬衣的林木,競著誰的葉最綠,誰的新枝最嫩似的,熱鬧中浮著天清地淨的安甯。
現在又是一天當中最美的時刻。
近黃昏,然而橘紅暖烘的太陽又似才剛起身。
院裡的老人多選在這個時候到外面散步,吹吹風,曬曬太陽,松活一下筋骨。
薛妙鈴既不像在看風景,也不像觀望著單獨活動的老人。
他們由于年紀大了,大部分行動不便,或靠輪椅或拄手杖,或推輔助架行動,有時難免出些意外狀況。
她的眼神十分專注,表情兼和著欣賞和困惑。
“看什麼看得這麼專心哪?”陳玉女吹著杯口的熱氣,站到她旁邊,一眼就看見薛妙鈴的目标,“他又來啦?” “是啊。
一個月一次,準得很。
”看看玉女端著的茶,妙鈴也走到開飲機那邊去了。
望著那個頭發灰白,看上去應已年過半百,體格依然筆直碩長,風采翩翩的男人,這會兒欣賞與困惑來到了玉女臉上。
“不錯啦。
多少人幾個月,幾百年也沒人來瞄上一眼。
” “我不是這個意思。
”妙鈴端著熱茶走回來。
“我在這二十七、八年了,始終琢磨不出個道理來。
” 她在這二十七、八年,她們共事也便有這麼久了。
同事将近三十年,默契自是不須言喻的了。
“(口也)!我也弄不懂。
”玉女啜一口茶,目光移向男人身側的中年女人。
她的頭發早在二十年前,一夜之間給染了似的變成銀白。
窗裡這兩人那時就認識她了。
她臉上一迳是無事關己的空白表情,沉默了二十年的嘴唇照例抿得緊緊地,像縫了線一般。
她拖著掃把自顧自掃著草坪上的落葉,清瘦單薄的身體在地上曳著伛偻的影子,看著好似比亦步亦趨跟著她的男人還要老态龍鐘。
“這麼多年了,原來沒人聞問,連個來處也沒個底的人,突然冒出這麼個體面的男人,十年如一日地定期來看她,可真是教秃子想出了頭發也想不出個道理。
” 妙鈴給玉女這一比喻逗得笑起來。
“我倒想起來了。
再過幾天,你就滿三十年了哪。
” 玉女飲著茶,搖搖頭。
“歲月不饒人哪。
” “要退休啦?” 兩人離開窗邊,各自拉張椅子坐下。
“早哩。
”玉女又搖搖頭。
“除非那天動不了了。
真有那麼一天,也還會在這的。
” “算了吧。
你那孝順兒子才不會把你往這送呢!你自己願意,他不見得答應噢。
” “這兒也沒什麼不好。
我說真的,要真老得沒用到需要人照應啊,除非一死幹脆,否則待在這反而好。
” 但她們都知道換了二十年前,玉女絕不會說這話。
那時候“安人安養院”叫“博愛老人院”。
老人們境遇和現在差不多,不是家裡沒處安頓他們,就是兒女們要的娶,嫁的嫁,搬的遠了,工作忙,沒時間也沒人力照顧他們。
把他們往老人院一送,有良心的還定期寄錢,碰上那種一丢三不管的子孫──老人院就成了收留所了。
那時的老人院是一處一樓平房住家改裝的。
隻有一個小小的院子,曬些衣服就塞滿了。
老人們隻能在屋裡狹窄的走道走來走去。
幾間三合闆隔的不過三坪大的房間,硬是塞了兩個雙層床或兩張單人床,加上一人一個長方形物櫃,及各人一些自己的雜物,房間内轉個身都很難。
通風設備又差,那股子氣味别提有多難聞了。
那時候就玉女和另一個女孩,每天服侍老人們吃喝拉撒睡,碰上連自己翻身都不能的,還得一天固定為他們翻翻身,留意著替他們清掉拉在墊褥或衣褲上的糞便。
幾乎沒人受得了這種工作,玉女和妙鈴算是這一行裡的元老級人物了。
她們剛才談論的女人,玉女印象最深刻。
大約二十年前,一個風雨交加的深夜,“博愛”的院長因為不放心一下雨就漏得幾乎比外面的雨還熱鬧的老人院,趕到院裡探看途中,發現一個昏倒在雨水裡的女人。
院長善心一發,将那凍得發紫、奄奄一息的女人帶了回來。
院長韓昭容當時才三十幾不到四十。
年紀輕輕地守了寡,獨力養著一兒一女。
開個老人院,差點連死去丈夫留下的一點積蓄都賠完了。
她咬著牙硬撐,無非不肯跟自己認輸,也不能對不起自己當初辦老人院的心。
“博愛”設備差,地方小,但是留住玉女的是院長待人的熱心腸和誠懇,以及堅強與堅毅的意志。
那女人被院長撿回來時,衣衫褴褛,面色黧黑,瘦得隻剩一副骨架。
她一病一個多月且高燒時退時起,口中喃喃重複呓語“求求你……救救他……”沒人懂她的意思,自然也不知她念的人是男是女。
也不知是否發燒給燒壞了,女人終于複原後,卻呆掉了般,對周遭一切全沒反應,也不言不語。
有時一個人愣愣地望著某一處,沒人知道她在想什麼,但是她非常勤快,整天擦擦、洗洗、抹抹地,把老人院裡裡外外弄得幹幹淨淨。
她一做起事情,除非她自己累了,否則誰也沒法叫她停下來。
起先大家叫她啞巴,院長後來給她取了個名字,叫她阿靜。
其實叫她什麼都一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