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回 賽舉鼎秦武王絕蒍莽赴會楚懷王陷秦
關燈
小
中
大
,破胸而死,遂襲據代國。
其姊聞之,泣而呼天,因摩笄②以自刺。
後人因号其山曰摩笄山,夫親姊猶欺之以取利,況他人哉?今趙王已割地謝過于秦,将入朝秦王于渑池。
一旦驅趙而攻燕,則易水長城,非大王之有也!”燕昭王恐懼,願獻恒山之東五城以和秦。
張儀“連衡”之說既行,将歸報秦。
未至鹹陽,秦惠文王已病薨,太子蕩即位,是為武王。
齊湣王初聽張儀之說,以為三晉皆已獻地事秦,故不敢自異。
及聞儀說齊之後,方往說趙,以儀為欺,大怒。
又聞秦惠文王之薨,乃使孟嘗君緻書列國,約共背秦複為“合從”。
疑楚已結婚于秦,恐其不從,先欲伐之。
楚懷王遣其太子橫為質于齊,齊兵乃止。
湣王自為“從約長”,連結諸侯,約能得張儀者,賞以十城。
秦武王生一性一粗直,自為太子時,素惡張儀之多詐。
群臣先忌儀一寵一者,至是皆讒谮之。
儀懼禍,乃入見武王曰:“儀有愚計,願效于左右。
”武王曰:“群計安出?”張儀曰:“聞齊王甚憎儀,儀之所在,必興師伐之。
儀願辭大王,東往大梁,齊之伐梁,必矣。
梁齊兵連而不解,大王乃乘間伐朝,通三川以窺周室,此王業也。
”武王以為然。
乃具革車三十乘,送張儀入大梁。
魏哀王用為相國,以代公孫衍之位。
衍乃去魏入秦。
齊湣王知儀相魏,果然大怒,興師伐魏。
魏哀王大懼,謀于張儀。
儀乃使其舍人馮喜,僞為楚客,往見湣王曰:“聞大王甚憎張儀,信乎?”潘王曰:“然。
”馮喜曰:“大王如憎儀,願無伐魏也。
臣适從鹹陽來,聞儀去秦時,與秦王有約,言‘齊王惡儀,儀所在,必興師伐之。
’故秦王具車乘,送儀于魏,欲以挑齊、魏之鬥。
齊、魏兵連①而不解,秦乃得乘間而圖事于北方。
王今伐魏,中儀計。
王不如無伐,使秦不信張儀,儀雖在魏,亦無能為矣。
”湣王遂罷兵不伐魏。
魏哀王益厚張儀。
逾年,張儀病卒于魏。
是歲,齊無鹽後死。
卻說秦武王長大多力,好與勇士角力為戲。
烏獲、任鄙自生死世已為秦将,武王複一寵一任之,益其祿秩。
有齊人孟贲字說,以力聞,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虎狼,發怒吐氣,聲響動天。
嘗于野外見兩牛相鬥,孟贲從中以手分之,一牛伏地,一牛猶觸不止。
贲怒,左右按牛頭,以右手拔其角,角出牛死。
人畏其勇,莫敢與抗。
聞秦王招緻天下勇力之士,乃西渡黃河。
岸上人待渡者甚從,常日,以次上船。
贲最後至,強欲登船先渡。
船人怒其不遜,以楫擊其頭曰:“汝用強如此,豈孟說耶?”贲瞋目兩視,發植目裂,舉聲一喝,波濤頓作。
舟中之人,惶懼颠倒,盡揚播入于河。
贲振桡頓足,一去數丈,須臾過岸,竟入鹹陽,來見武王。
武王試知其勇,亦拜大官,與烏獲、任鄙,并見一寵一任。
時周郝王六年,秦武王之二年也。
秦以六國皆有相國之名,不屑與同,乃特置丞相,左右各一人,以甘茂為左丞相,樗裡疾為右丞相。
魏章忿其不得相位,奔梁國去了。
武王思張儀之言,謂樗裡疾曰:“寡人生于西戎,未睹中原之盛。
若得通三川,一遊鞏、洛之間,雖死無恨!二卿誰能為寡人伐韓乎?”樗裡疾曰:“王之伐韓,欲取宜陽以通三川之道也。
宜陽路險而遠,勞師費财,梁、趙之救将至,臣竊以為不可。
“武王複問于甘茂,茂曰:“臣請為王使梁,約共伐韓。
”武王大喜,使甘茂往說梁王,梁王許秦助兵。
甘茂初與樗裡疾相左,恐從中阻撓其事,先遣副使向壽回報秦王,言:“魏已聽命矣。
然雖如此,勸王勿伐朝為便。
”秦武王疑其言,乃親往迎甘茂,至息壤,與甘茂相遇。
武王曰:“相國許為寡人約魏攻韓,今魏人聽命,相國又曰:‘勿伐韓為便。
’何也?”甘茂曰:“夫越千裡之險,以攻勁韓之大邑,此不可以歲月計也。
昔曾參居費,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者殺人,人奔告其母曰:‘曾參殺人!’其母方織,應曰:‘吾子不殺人。
’織如故。
未幾,又一人奔告曰:‘曾參殺人!’其母停梭而思,曰:‘吾子必無此事。
’複織如故。
少頃,又一人奔告曰:‘殺人者,果曾參也!’其母投杼下機,逾牆走匿。
夫以曾參之賢,其母信之,然而三人言殺人,而慈母亦疑矣。
今臣之賢,不及曾參,王之信臣,未必發曾參之母。
而謗臣殺人者,恐不止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
”武王曰:“寡人不聽人言也,請與子盟!
其姊聞之,泣而呼天,因摩笄②以自刺。
後人因号其山曰摩笄山,夫親姊猶欺之以取利,況他人哉?今趙王已割地謝過于秦,将入朝秦王于渑池。
一旦驅趙而攻燕,則易水長城,非大王之有也!”燕昭王恐懼,願獻恒山之東五城以和秦。
張儀“連衡”之說既行,将歸報秦。
未至鹹陽,秦惠文王已病薨,太子蕩即位,是為武王。
齊湣王初聽張儀之說,以為三晉皆已獻地事秦,故不敢自異。
及聞儀說齊之後,方往說趙,以儀為欺,大怒。
又聞秦惠文王之薨,乃使孟嘗君緻書列國,約共背秦複為“合從”。
疑楚已結婚于秦,恐其不從,先欲伐之。
楚懷王遣其太子橫為質于齊,齊兵乃止。
湣王自為“從約長”,連結諸侯,約能得張儀者,賞以十城。
秦武王生一性一粗直,自為太子時,素惡張儀之多詐。
群臣先忌儀一寵一者,至是皆讒谮之。
儀懼禍,乃入見武王曰:“儀有愚計,願效于左右。
”武王曰:“群計安出?”張儀曰:“聞齊王甚憎儀,儀之所在,必興師伐之。
儀願辭大王,東往大梁,齊之伐梁,必矣。
梁齊兵連而不解,大王乃乘間伐朝,通三川以窺周室,此王業也。
”武王以為然。
乃具革車三十乘,送張儀入大梁。
魏哀王用為相國,以代公孫衍之位。
衍乃去魏入秦。
齊湣王知儀相魏,果然大怒,興師伐魏。
魏哀王大懼,謀于張儀。
儀乃使其舍人馮喜,僞為楚客,往見湣王曰:“聞大王甚憎張儀,信乎?”潘王曰:“然。
”馮喜曰:“大王如憎儀,願無伐魏也。
臣适從鹹陽來,聞儀去秦時,與秦王有約,言‘齊王惡儀,儀所在,必興師伐之。
’故秦王具車乘,送儀于魏,欲以挑齊、魏之鬥。
齊、魏兵連①而不解,秦乃得乘間而圖事于北方。
王今伐魏,中儀計。
王不如無伐,使秦不信張儀,儀雖在魏,亦無能為矣。
”湣王遂罷兵不伐魏。
魏哀王益厚張儀。
逾年,張儀病卒于魏。
是歲,齊無鹽後死。
卻說秦武王長大多力,好與勇士角力為戲。
烏獲、任鄙自生死世已為秦将,武王複一寵一任之,益其祿秩。
有齊人孟贲字說,以力聞,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虎狼,發怒吐氣,聲響動天。
嘗于野外見兩牛相鬥,孟贲從中以手分之,一牛伏地,一牛猶觸不止。
贲怒,左右按牛頭,以右手拔其角,角出牛死。
人畏其勇,莫敢與抗。
聞秦王招緻天下勇力之士,乃西渡黃河。
岸上人待渡者甚從,常日,以次上船。
贲最後至,強欲登船先渡。
船人怒其不遜,以楫擊其頭曰:“汝用強如此,豈孟說耶?”贲瞋目兩視,發植目裂,舉聲一喝,波濤頓作。
舟中之人,惶懼颠倒,盡揚播入于河。
贲振桡頓足,一去數丈,須臾過岸,竟入鹹陽,來見武王。
武王試知其勇,亦拜大官,與烏獲、任鄙,并見一寵一任。
時周郝王六年,秦武王之二年也。
秦以六國皆有相國之名,不屑與同,乃特置丞相,左右各一人,以甘茂為左丞相,樗裡疾為右丞相。
魏章忿其不得相位,奔梁國去了。
武王思張儀之言,謂樗裡疾曰:“寡人生于西戎,未睹中原之盛。
若得通三川,一遊鞏、洛之間,雖死無恨!二卿誰能為寡人伐韓乎?”樗裡疾曰:“王之伐韓,欲取宜陽以通三川之道也。
宜陽路險而遠,勞師費财,梁、趙之救将至,臣竊以為不可。
“武王複問于甘茂,茂曰:“臣請為王使梁,約共伐韓。
”武王大喜,使甘茂往說梁王,梁王許秦助兵。
甘茂初與樗裡疾相左,恐從中阻撓其事,先遣副使向壽回報秦王,言:“魏已聽命矣。
然雖如此,勸王勿伐朝為便。
”秦武王疑其言,乃親往迎甘茂,至息壤,與甘茂相遇。
武王曰:“相國許為寡人約魏攻韓,今魏人聽命,相國又曰:‘勿伐韓為便。
’何也?”甘茂曰:“夫越千裡之險,以攻勁韓之大邑,此不可以歲月計也。
昔曾參居費,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者殺人,人奔告其母曰:‘曾參殺人!’其母方織,應曰:‘吾子不殺人。
’織如故。
未幾,又一人奔告曰:‘曾參殺人!’其母停梭而思,曰:‘吾子必無此事。
’複織如故。
少頃,又一人奔告曰:‘殺人者,果曾參也!’其母投杼下機,逾牆走匿。
夫以曾參之賢,其母信之,然而三人言殺人,而慈母亦疑矣。
今臣之賢,不及曾參,王之信臣,未必發曾參之母。
而謗臣殺人者,恐不止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
”武王曰:“寡人不聽人言也,請與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