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智伯決水灌晉陽豫讓擊衣報襄子

關燈
出一語相抗也,況他人之地哉?趙氏滅,則智氏益強。

    韓魏能引今日之勞,與之争厚薄乎?即使今日三分趙地,能保智氏異日之不複請乎?将軍請細思之!”韓虎曰:“子之意欲如何?”孟談曰:“依臣愚見,莫若與吾主私和,反攻智伯,均之得地。

    而智氏之地多倍于趙,且以除異日之患。

    三君同心,世為唇齒,豈不美哉?”韓虎曰:“子言亦似有理,俟吾與魏家計議。

    子且去,三日後來取回複。

    ”孟談曰:“臣萬死一生,此來非同容易。

    軍中耳目,難保不一洩。

    願留麾下三日,以待尊命。

    ”韓虎使人密召段規,告以孟談所言。

    段規受智伯之侮,懷恨未忘,遂深贊孟談之謀。

    韓虎使孟談與段規相見,段規留孟談同幕而居,二人深相結納。

     次日,段規奉韓虎之命,親往魏桓子營中,密告以趙氏有人到軍中講話,如此恁般……:“吾主不敢擅便,請将軍裁決!”魏駒曰:“狂賊悖嫚,吾亦恨之!但恐縛虎不成,反為所噬耳。

    ”段規曰:“智伯不能相容,勢所必然,與其悔于後日,不如斷于今日。

    趙氏将亡,韓、魏存之,其德我必深,不猶愈于與兇人共事乎?”魏駒曰:“此事當熟思而行,不可造次。

    ”段規辭去。

     到第二日,智伯親自行水,遂治酒于懸翁山,邀請韓、魏二将軍,同視水勢。

    飲酒中間,智伯喜形于色,遙指著晉陽城,謂韓、魏曰:“城不沒者,僅三版①矣!吾今日始知水之可以亡人國也。

    晉國之盛,表裡山河,汾、浍、晉、绛,皆号巨川。

    以吾觀之,水不足恃,适足速亡耳。

    ”魏駒私以肘撐韓虎,韓虎蹑魏駒之足,二人相視,皆有懼色。

    須臾席散,辭别而去。

    絺疵謂智伯曰:“韓、魏二家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臣未察其言,已觀其色。

    主公與二家約,滅趙之日,三分其地。

    今趙城旦暮必破,二家無得地之喜,而有慮患之色,是以知其必反也。

    ”智伯曰:“吾與二氏方歡然同事,彼何慮焉?”絺疵曰:“主公言水不足恃,适速其亡。

    夫晉水可以灌晉陽,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陽。

    主公言及晉陽之水,二君安得不慮乎?” 至第三日,韓虎、魏駒亦移酒于智伯營中,答其昨日之情、智伯舉觞未飲,謂韓、魏曰:“瑤素負直一性一,能吐不能茹②。

    昨有人言,二位将車有中變之意,不知果否?”韓虎、魏駒齊聲答曰:“元帥信乎?”智伯曰:“吾若信之,豈肯面詢于将軍哉?”韓虎曰:“聞趙氏大出金帛,欲離間吾三人,此必讒臣受趙氏之私,使元帥疑我二家,因而懈于攻圍,庶幾脫禍耳。

    ”魏駒亦曰:“此言甚當。

    不然,城破在迩,誰不願剖分其土地,乃舍此目前必獲之利,而蹈不可測之禍乎?”智伯笑曰:“吾亦知二位必無此心,乃絺疵之過慮也。

    ”韓虎曰:“元帥今日雖然不信,恐早晚複有言者,使吾兩人忠心無以自明,甯不堕讒臣之計乎?”智伯以酒酹①地曰:“今後彼此相猜,有如此酒!”虎駒拱手稱謝。

    是日飲酒倍歡,将晚而散。

    絺疵随後入見智伯曰:“主公奈何以臣之言,洩于二君耶?”智伯曰:“汝又何以知之?”絺疵曰:“适臣遇二君于轅門,二君端目②視臣,已而疾走。

    彼謂臣已知其情,有懼臣之心,故遑遽如此。

    ”智伯笑曰:“吾與二子酹酒為誓,各不相猜,子勿妄言,自傷和氣。

    ”絺疵退而歎曰:“智氏之命不長矣!”乃詐言暴得寒疾,求醫治療,遂逃奔秦國去訖。

    髯翁有詩詠絺疵雲: 韓、魏離心已見端,絺疵遠識讵③能滿? 一朝托疾飄然去,明月清風到處安。

     再說韓虎、魏駒從智伯營中歸去,路上二君定計,與張孟談歃血訂約:“期于明日夜半,決堤洩水,你家隻看水退為信,便引城内軍士,殺将出來,共擒智伯。

    ”孟談領命入城,報知無恤。

    無恤大喜,暗暗傳令,結束停當,等待接應。

    至期,韓虎、魏駒暗地使人襲殺守堤軍士,于西面掘開水口,水從西決,反灌入智伯之寨。

    軍中驚亂,一片聲喊起,智伯從睡夢中驚醒起來,水已及于卧榻,衣被俱濕。

    還認道巡視疏虞,偶然堤漏,急喚左右快去救水塞堤。

    須臾,水勢益大,卻得智國、豫讓率領水軍,駕筏相迎,扶入舟中。

    回視本營,波濤滾滾,營疊俱陷,軍糧器械,飄蕩一空。

    營中軍士,盡從水中浮沉掙命。

     智伯正在凄慘,忽聞鼓聲大震,韓、魏兩家之兵,各乘小舟,趁著水勢殺來,将智家軍亂砍,口中隻叫:“拿智瑤來獻者重賞!”智伯歎曰:“吾不信絺疵之言,果中其詐!”豫讓曰:“事已急矣!主公可從山後逃匿,奔入秦邦請兵。

    臣當以死拒敵。

    ”智伯從其言,遂與智國掉小舟轉出山背。

    誰知趙襄子也料智伯逃奔秦國,卻遣張孟談從韓、魏二家追逐智軍,自引一隊,伏于龍山之後,湊巧相遇。

    無恤親縛智伯,數其罪斬之。

    智國投水溺死。

    豫讓鼓勵殘兵,奮勇迎戰,争奈寡不敵衆,手下漸漸解散。

    及聞智伯已擒,遂變服逃往石室山中。

    智氏一軍盡沒。

    無恤查是日,正三月丙戌日也。

    天神所賜竹書,其言驗矣。

     三家收兵在于一處,将各路壩閘,盡行拆毀。

    水複東行,歸于晉川,晉陽城中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