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智伯決水灌晉陽豫讓擊衣報襄子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智伯名瑤,乃智武子跞之孫,智宣子徐吾之子。
徐吾欲建嗣,謀于族人智果曰:“吾欲立瑤何如?”智果曰:“不如宵也。
”徐吾曰:“宵才智皆遜于瑤,不如立瑤。
”智果曰:“瑤有五長過人,惟一短耳。
美須長大過人,善射禦過人,多技藝過人,強毅果敢過人,智巧便給過人,然而貪殘不仁,是其一短,以五長淩人,而濟之以不仁,誰能容之?若果立瑤,智宗必滅!”徐吾不以為然。
竟立瑤為适子。
智果歎曰:“吾不别族,懼其随波而溺也!”乃私谒太史,求改氏譜,自稱輔氏。
及徐吾卒,瑤嗣位,獨專晉政。
内有智開、智國等肺腑之親,外有絺疵、豫讓等忠謀之士,權尊勢重,遂有代晉之志,召諸臣密議其事。
謀士絺疵進曰:“四卿位均力敵,一家先發,三家拒之。
今欲謀晉室,先削三家之勢。
”智伯曰:“削之何道?”絺疵曰:“今越國方盛,晉失主盟。
主公托言興兵,與越争霸。
假傳晉侯之命,令韓、趙、魏三家各獻地百裡,率其賦以為軍資。
三家若從命割地,我坐而增三百裡之封,智氏益強,而三家日削矣。
有不從者,矯晉侯之命,率大軍先除滅之。
此‘食果去皮’之法也。
”智伯曰:“此計甚妙!但三家先從那家割起?”絺疵曰:“智氏睦于韓、魏,而與趙有隙,宜先韓次魏,韓、魏既從,趙不能獨異也。
”智伯即遣智開至韓虎府中,虎延入中堂,叩其來意。
智開曰:“吾兄奉晉侯之命,治兵伐越,令三卿各割采地百裡,入于公家,取其賦以充公用。
吾兄命某緻意,願乞地界回複。
”韓虎曰:“子且暫回,某來日即當報命。
”智開去,韓康子虎召集群下謀曰:“智瑤欲挾晉侯以弱三家,故請割地為名。
吾欲興兵先除此賊,卿等以為何如?”謀士段規曰:“智伯貪而無厭,假君命以削吾地。
若用兵,是抗君也,彼将借以罪我,不如與之。
彼得吾地,必又求之于趙、魏。
趙魏不從,必相攻擊,吾得安坐而觀其勝負。
”韓虎然之。
次日,令段規畫出地界百裡之圖,親自進于智伯。
智伯大喜,設宴于藍台之上,以款韓虎。
飲酒中間,智伯命左右取畫一軸,置于幾上,同虎觀之,乃魯卞莊子刺三虎之圖。
上有題贊雲:三虎啖羊,勢在必争。
其鬥可俟,其倦可乘。
一舉兼收,卞莊之能! 智伯戲謂韓虎曰:“某嘗稽諸史冊,列國中與足下同名者,齊有高虎,鄭有罕虎,今與足下而三矣。
”時段規侍側,進曰:“禮,不呼名,懼觸諱也。
君之戲吾主,毋乃甚乎?”段規生得身材矮小,立于智伯之旁,才及一乳一下。
智伯以手拍其頂曰:“小兒何知,亦來饒舌!三虎所啖之餘,得非汝耶?”言畢,拍手大笑。
段規不敢對,以目視韓虎。
韓佯醉,閉目應曰:“智伯之言是也。
”即時辭去。
智國聞之,谏曰:“主公戲其君而侮其臣,韓氏之恨必深,若不備之,禍且至矣。
”智伯瞋目大言曰:“我不禍人足矣,誰敢興禍于我?”智國曰:“蚋蟻蜂虿,猶能害人,況君相乎?主公不備,異日悔之何及!”智伯曰:“吾将效卞莊子一舉刺三虎,蚋蟻蜂虿,我何患哉!”智國歎息而出。
史臣有詩雲: 智伯分明井底蛙,眼中不複置王家。
宗英空進興亡計,避害誰如輔果嘉? 次日,智伯再遣智開求地于魏桓子駒,駒欲拒之。
謀臣任章曰:“求地而與之,失地者必懼,得地者必驕。
驕者則輕敵,懼則相親。
以相親之衆,待輕敵之人,智氏之亡可待矣。
”魏駒曰:“善。
”亦以萬家之邑獻之。
智伯乃遣其兄智宵,求蔡臯狼之地于趙氏。
趙襄子無恤,銜其舊恨,怒曰:“土地乃先世所傳,安敢棄之?韓、魏有地自矛,吾不能媚人也!”智宵回報,智伯大怒,盡出智氏之甲,使人邀韓、魏二家,共攻趙氏。
約以滅趙氏之日,三分其地。
韓虎、魏駒一來懼智伯之強,二來貪趙氏之地,各引一軍,從智伯征進。
智伯自将中車,韓軍在右,魏軍在左,殺奔趙府中,欲擒趙無恤。
趙氏謀臣張孟談預知兵到,奔告無恤曰:“寡不敵衆,主公速宜逃難!”無恤曰:“逃在何處方好?”張孟談曰:“莫如晉陽。
昔董安于曾築公宮于城内,又經尹铎經理一番,百姓受尹铎數十年寬恤之恩,必能效死。
先君臨終有言:‘異日國家有變,必往晉陽。
’主公宜速行,不可遲疑。
”無恤即率家臣張孟談、高赫等,望晉陽疾走。
智伯勒二家之兵,以追無恤。
卻說無恤有家臣原過,行遲落後,于中途遇一神人。
半雲半霧,惟見上截金冠錦袍,面貌亦不甚分明。
以青竹二節授之,囑曰:“為我緻趙無恤。
”原過追上無恤,告以所見,以竹管呈之。
無恤親剖其竹,竹中有朱書二行:“告趙無恤,餘霍山之神也。
奉上帝命,三月丙戌,使汝滅智氏。
”無恤令秘其事。
行至晉陽,晉陽百姓感尹铎仁德,攜老扶幼,迎接入城,駐紮公宮。
無恤見百姓親附,又見晉陽城堞高固,倉廪充實,心中稍安。
即時曉谕百姓,登城守望。
點閱軍器,戈戟鈍敝,箭不滿千,愀然不樂。
謂張孟談曰:“守城之器,莫利于弓矢,今箭不過數百,不夠分給,奈何?”孟談曰:“吾
徐吾欲建嗣,謀于族人智果曰:“吾欲立瑤何如?”智果曰:“不如宵也。
”徐吾曰:“宵才智皆遜于瑤,不如立瑤。
”智果曰:“瑤有五長過人,惟一短耳。
美須長大過人,善射禦過人,多技藝過人,強毅果敢過人,智巧便給過人,然而貪殘不仁,是其一短,以五長淩人,而濟之以不仁,誰能容之?若果立瑤,智宗必滅!”徐吾不以為然。
竟立瑤為适子。
智果歎曰:“吾不别族,懼其随波而溺也!”乃私谒太史,求改氏譜,自稱輔氏。
及徐吾卒,瑤嗣位,獨專晉政。
内有智開、智國等肺腑之親,外有絺疵、豫讓等忠謀之士,權尊勢重,遂有代晉之志,召諸臣密議其事。
謀士絺疵進曰:“四卿位均力敵,一家先發,三家拒之。
今欲謀晉室,先削三家之勢。
”智伯曰:“削之何道?”絺疵曰:“今越國方盛,晉失主盟。
主公托言興兵,與越争霸。
假傳晉侯之命,令韓、趙、魏三家各獻地百裡,率其賦以為軍資。
三家若從命割地,我坐而增三百裡之封,智氏益強,而三家日削矣。
有不從者,矯晉侯之命,率大軍先除滅之。
此‘食果去皮’之法也。
”智伯曰:“此計甚妙!但三家先從那家割起?”絺疵曰:“智氏睦于韓、魏,而與趙有隙,宜先韓次魏,韓、魏既從,趙不能獨異也。
”智伯即遣智開至韓虎府中,虎延入中堂,叩其來意。
智開曰:“吾兄奉晉侯之命,治兵伐越,令三卿各割采地百裡,入于公家,取其賦以充公用。
吾兄命某緻意,願乞地界回複。
”韓虎曰:“子且暫回,某來日即當報命。
”智開去,韓康子虎召集群下謀曰:“智瑤欲挾晉侯以弱三家,故請割地為名。
吾欲興兵先除此賊,卿等以為何如?”謀士段規曰:“智伯貪而無厭,假君命以削吾地。
若用兵,是抗君也,彼将借以罪我,不如與之。
彼得吾地,必又求之于趙、魏。
趙魏不從,必相攻擊,吾得安坐而觀其勝負。
”韓虎然之。
次日,令段規畫出地界百裡之圖,親自進于智伯。
智伯大喜,設宴于藍台之上,以款韓虎。
飲酒中間,智伯命左右取畫一軸,置于幾上,同虎觀之,乃魯卞
上有題贊雲:三虎啖羊,勢在必争。
其鬥可俟,其倦可乘。
一舉兼收,卞莊之能! 智伯戲謂韓虎曰:“某嘗稽諸史冊,列國中與足下同名者,齊有高虎,鄭有罕虎,今與足下而三矣。
”時段規侍側,進曰:“禮,不呼名,懼觸諱也。
君之戲吾主,毋乃甚乎?”段規生得身材矮小,立于智伯之旁,才及一乳一下。
智伯以手拍其頂曰:“小兒何知,亦來饒舌!三虎所啖之餘,得非汝耶?”言畢,拍手大笑。
段規不敢對,以目視韓虎。
韓佯醉,閉目應曰:“智伯之言是也。
”即時辭去。
智國聞之,谏曰:“主公戲其君而侮其臣,韓氏之恨必深,若不備之,禍且至矣。
”智伯瞋目大言曰:“我不禍人足矣,誰敢興禍于我?”智國曰:“蚋蟻蜂虿,猶能害人,況君相乎?主公不備,異日悔之何及!”智伯曰:“吾将效卞莊子一舉刺三虎,蚋蟻蜂虿,我何患哉!”智國歎息而出。
史臣有詩雲: 智伯分明井底蛙,眼中不複置王家。
宗英空進興亡計,避害誰如輔果嘉? 次日,智伯再遣智開求地于魏桓子駒,駒欲拒之。
謀臣任章曰:“求地而與之,失地者必懼,得地者必驕。
驕者則輕敵,懼則相親。
以相親之衆,待輕敵之人,智氏之亡可待矣。
”魏駒曰:“善。
”亦以萬家之邑獻之。
智伯乃遣其兄智宵,求蔡臯狼之地于趙氏。
趙襄子無恤,銜其舊恨,怒曰:“土地乃先世所傳,安敢棄之?韓、魏有地自矛,吾不能媚人也!”智宵回報,智伯大怒,盡出智氏之甲,使人邀韓、魏二家,共攻趙氏。
約以滅趙氏之日,三分其地。
韓虎、魏駒一來懼智伯之強,二來貪趙氏之地,各引一軍,從智伯征進。
智伯自将中車,韓軍在右,魏軍在左,殺奔趙府中,欲擒趙無恤。
趙氏謀臣張孟談預知兵到,奔告無恤曰:“寡不敵衆,主公速宜逃難!”無恤曰:“逃在何處方好?”張孟談曰:“莫如晉陽。
昔董安于曾築公宮于城内,又經尹铎經理一番,百姓受尹铎數十年寬恤之恩,必能效死。
先君臨終有言:‘異日國家有變,必往晉陽。
’主公宜速行,不可遲疑。
”無恤即率家臣張孟談、高赫等,望晉陽疾走。
智伯勒二家之兵,以追無恤。
卻說無恤有家臣原過,行遲落後,于中途遇一神人。
半雲半霧,惟見上截金冠錦袍,面貌亦不甚分明。
以青竹二節授之,囑曰:“為我緻趙無恤。
”原過追上無恤,告以所見,以竹管呈之。
無恤親剖其竹,竹中有朱書二行:“告趙無恤,餘霍山之神也。
奉上帝命,三月丙戌,使汝滅智氏。
”無恤令秘其事。
行至晉陽,晉陽百姓感尹铎仁德,攜老扶幼,迎接入城,駐紮公宮。
無恤見百姓親附,又見晉陽城堞高固,倉廪充實,心中稍安。
即時曉谕百姓,登城守望。
點閱軍器,戈戟鈍敝,箭不滿千,愀然不樂。
謂張孟談曰:“守城之器,莫利于弓矢,今箭不過數百,不夠分給,奈何?”孟談曰:“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