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夫差違谏釋越勾踐竭力事吳
關燈
小
中
大
。
吾王誠仁者之言也!”子胥見吳王信伯嚭之佞言,不用其谏,憤憤而退。
夫差受越貢獻之物,使王孫雄于阖闾墓側,築一石室,将勾踐夫婦貶入其中。
去其衣冠,蓬首垢衣,執養馬之事。
伯嚭私饋食物,僅不至于饑餓。
吳王每駕車出遊,勾踐執馬箠步行車前,吳人皆指曰:“此越王也!”勾踐低首而已。
有詩為證: 堪歎英雄值坎坷,平生意氣盡銷磨。
魂離故苑歸應少,恨滿長江淚轉多。
勾踐在石室二月,範蠡朝夕侍側,寸步不離。
忽一日,夫差召勾踐入見。
勾踐跪伏于前,範蠡立于後。
夫差謂範蠡曰:’寡人聞‘哲婦不嫁破亡之家,名賢不官②滅絕之國。
’今勾踐無道,國已将亡,子、君、臣并為奴仆,羁囚一室,豈不鄙乎?寡人欲赦子之罪,子能改過自新,棄越歸吳,寡人必當重用。
去憂患而取盎貴,子意何如?”時越王伏地流涕,惟恐範蠡之從吳也。
隻見範蠡稽首而對曰:“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将,不敢語勇。
臣在越不忠為信,不能輔越王為善、緻得罪于大王。
幸大王不即加誅,得君臣相保,入備掃除。
出給趨走,臣願足矣。
尚敢望富貴哉?”夫差曰:“子既不移其志,可仍歸石室。
”蠡曰:“謹如君命。
”夫差起,入宮中。
勾踐與範蠡趨入石室。
越王服①犢鼻,著樵頭②,斫剉③養馬,夫人衣無緣之裳,施左關之襦④,汲水除糞灑掃。
範蠡拾薪炊箭,面目枯槁。
夫差時使人窺之,見其君臣力作,絕無幾微怨恨之色,終夜亦無愁歎之一聲,以此謂其無志思鄉,置之度外。
一日,夫差登姑蘇台,望見越王及夫人端坐于馬糞之旁,範蠡一操一箠而立于左,君臣之禮存,夫婦之儀具。
夫差顧謂太宰嚭曰:“彼越王不過小一柄一之君,範蠡不過一介之士,雖在窮厄之地,不失君臣之禮,寡人心甚敬之。
”伯嚭對曰:“不惟可敬,亦可憐也。
”夫差曰:“誠如太宰之言,寡人目不忍見。
倘彼悔過自新,亦可赦乎?”嚭對由:’臣聞‘無德不複。
’大王以聖下之心,哀孤窮之士,加恩于越,越豈天厚報?願大工決意。
”夫差曰:“可命太史擇吉日,赦越王歸國。
’伯嚭密遣家人以五鼓投石室,将喜信報知勾踐。
勾踐大喜,告于範蠡。
蠡曰:“請為王占之。
今日戊寅,以卯時聞信,戊為囚日,而卯複克戊。
其繇曰:‘天網四張,萬物盡傷,祥反為殃。
’雖有信,不足喜也。
”勾踐聞言,喜變為憂。
卻說子胥聞吳王将赦越王,急入見曰:“昔桀囚湯而不誅,纣囚文王而不殺,天道還反,禍轉成福。
故桀為湯所放,商為周所滅。
今大王既囚越君,而不行誅,誠恐夏,殷之患至矣。
”夫差因子胥之言,複有殺越王之意,使人召之。
伯嚭複先報勾踐,勾踐大驚,又告于範蠡。
蠡曰:“王勿懼也。
吳王囚王已三年矣。
彼不忍于三年,而能忍于一日乎?去必無恙。
”勾跋曰:“寡人所以隐忍不死者,全賴大夫之策耳。
”乃入城來見吳王,候之三日,吳王并不視朝。
伯嚭從宮中出,奉吳王之命,使勾踐複歸石室。
勾踐怪問其故。
伯嚭曰:“王惑子胥之言,欲加誅戮,所以相召。
适王感寒疾不能起,某入宮問疾,因言‘禳災宜作福事。
今越王匍匍待誅于阙下,怨苦之氣,上幹于天。
王宜保重,且權放還石室,待疾愈而圖之。
’王聽某之言,故遣君出城耳。
”勾踐感謝不已。
勾踐居石室,忽又三月,聞吳王病尚未愈,使範蠡蔔其吉兇。
蠡布封已成,對曰:“吳王不死,至己巳日當減,壬申日必全愈。
願大王請求問疾,倘得入見,因求其糞而嘗之,觀其顔色,再拜稱賀,言病起之期。
至期若愈,必然心感大王,而赦可望矣。
”勾踐垂淚言曰:“孤雖不肖,亦曾南面為君,奈何含污忍辱,為人嘗洩便乎?”蠡對曰:“昔纣囚西伯于羑裡,殺其子伯邑考,烹而饷之,西伯忍痛而食子肉。
夫欲成大事者,不矜細行。
吳王有婦人之仁,而無丈夫之決,已欲赦越,忽又中變,不如此,何以取其憐乎?”勾踐即日投太宰府中,見伯嚭曰:“人臣之道,主疾則臣憂。
今聞主公抱疴不瘳①勾踐心孤失望,寝食不安,願從太宰問疾,以伸臣子之情。
”嚭曰:“君有此美意,敢不轉達。
”伯嚭入見吳王,曲道勾踐相念之情,願入問疾。
夫差在沉困之中,憐其意而許之。
嚭引勾踐人于寝室,夫差強目曰:“勾踐亦來見孤耶?”勾踐叩首奏曰:“囚臣聞龍體失調,如摧肝肺,欲一望顔色而無由也。
……”言未畢,夫差覺腹漲欲便,麾使出。
勾踐曰:“臣在東海,曾事醫師,觀人洩便,能知疾之瘥劇。
”乃拱立于戶下。
侍人将餘桶近一床一,扶夫差便訖,将出戶外。
勾踐揭開桶蓋,手取其糞,跪而嘗之。
左右皆掩鼻。
勾踐複入叩首曰:“囚臣敢再拜敬賀大王,王之疾,
吾王誠仁者之言也!”子胥見吳王信伯嚭之佞言,不用其谏,憤憤而退。
夫差受越貢獻之物,使王孫雄于阖闾墓側,築一石室,将勾踐夫婦貶入其中。
去其衣冠,蓬首垢衣,執養馬之事。
伯嚭私饋食物,僅不至于饑餓。
吳王每駕車出遊,勾踐執馬箠步行車前,吳人皆指曰:“此越王也!”勾踐低首而已。
有詩為證: 堪歎英雄值坎坷,平生意氣盡銷磨。
魂離故苑歸應少,恨滿長江淚轉多。
勾踐在石室二月,範蠡朝夕侍側,寸步不離。
忽一日,夫差召勾踐入見。
勾踐跪伏于前,範蠡立于後。
夫差謂範蠡曰:’寡人聞‘哲婦不嫁破亡之家,名賢不官②滅絕之國。
’今勾踐無道,國已将亡,子、君、臣并為奴仆,羁囚一室,豈不鄙乎?寡人欲赦子之罪,子能改過自新,棄越歸吳,寡人必當重用。
去憂患而取盎貴,子意何如?”時越王伏地流涕,惟恐範蠡之從吳也。
隻見範蠡稽首而對曰:“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将,不敢語勇。
臣在越不忠為信,不能輔越王為善、緻得罪于大王。
幸大王不即加誅,得君臣相保,入備掃除。
出給趨走,臣願足矣。
尚敢望富貴哉?”夫差曰:“子既不移其志,可仍歸石室。
”蠡曰:“謹如君命。
”夫差起,入宮中。
勾踐與範蠡趨入石室。
越王服①犢鼻,著樵頭②,斫剉③養馬,夫人衣無緣之裳,施左關之襦④,汲水除糞灑掃。
範蠡拾薪炊箭,面目枯槁。
夫差時使人窺之,見其君臣力作,絕無幾微怨恨之色,終夜亦無愁歎之一聲,以此謂其無志思鄉,置之度外。
一日,夫差登姑蘇台,望見越王及夫人端坐于馬糞之旁,範蠡一操一箠而立于左,君臣之禮存,夫婦之儀具。
夫差顧謂太宰嚭曰:“彼越王不過小一柄一之君,範蠡不過一介之士,雖在窮厄之地,不失君臣之禮,寡人心甚敬之。
”伯嚭對曰:“不惟可敬,亦可憐也。
”夫差曰:“誠如太宰之言,寡人目不忍見。
倘彼悔過自新,亦可赦乎?”嚭對由:’臣聞‘無德不複。
’大王以聖下之心,哀孤窮之士,加恩于越,越豈天厚報?願大工決意。
”夫差曰:“可命太史擇吉日,赦越王歸國。
’伯嚭密遣家人以五鼓投石室,将喜信報知勾踐。
勾踐大喜,告于範蠡。
蠡曰:“請為王占之。
今日戊寅,以卯時聞信,戊為囚日,而卯複克戊。
其繇曰:‘天網四張,萬物盡傷,祥反為殃。
’雖有信,不足喜也。
”勾踐聞言,喜變為憂。
卻說子胥聞吳王将赦越王,急入見曰:“昔桀囚湯而不誅,纣囚文王而不殺,天道還反,禍轉成福。
故桀為湯所放,商為周所滅。
今大王既囚越君,而不行誅,誠恐夏,殷之患至矣。
”夫差因子胥之言,複有殺越王之意,使人召之。
伯嚭複先報勾踐,勾踐大驚,又告于範蠡。
蠡曰:“王勿懼也。
吳王囚王已三年矣。
彼不忍于三年,而能忍于一日乎?去必無恙。
”勾跋曰:“寡人所以隐忍不死者,全賴大夫之策耳。
”乃入城來見吳王,候之三日,吳王并不視朝。
伯嚭從宮中出,奉吳王之命,使勾踐複歸石室。
勾踐怪問其故。
伯嚭曰:“王惑子胥之言,欲加誅戮,所以相召。
适王感寒疾不能起,某入宮問疾,因言‘禳災宜作福事。
今越王匍匍待誅于阙下,怨苦之氣,上幹于天。
王宜保重,且權放還石室,待疾愈而圖之。
’王聽某之言,故遣君出城耳。
”勾踐感謝不已。
勾踐居石室,忽又三月,聞吳王病尚未愈,使範蠡蔔其吉兇。
蠡布封已成,對曰:“吳王不死,至己巳日當減,壬申日必全愈。
願大王請求問疾,倘得入見,因求其糞而嘗之,觀其顔色,再拜稱賀,言病起之期。
至期若愈,必然心感大王,而赦可望矣。
”勾踐垂淚言曰:“孤雖不肖,亦曾南面為君,奈何含污忍辱,為人嘗洩便乎?”蠡對曰:“昔纣囚西伯于羑裡,殺其子伯邑考,烹而饷之,西伯忍痛而食子肉。
夫欲成大事者,不矜細行。
吳王有婦人之仁,而無丈夫之決,已欲赦越,忽又中變,不如此,何以取其憐乎?”勾踐即日投太宰府中,見伯嚭曰:“人臣之道,主疾則臣憂。
今聞主公抱疴不瘳①勾踐心孤失望,寝食不安,願從太宰問疾,以伸臣子之情。
”嚭曰:“君有此美意,敢不轉達。
”伯嚭入見吳王,曲道勾踐相念之情,願入問疾。
夫差在沉困之中,憐其意而許之。
嚭引勾踐人于寝室,夫差強目曰:“勾踐亦來見孤耶?”勾踐叩首奏曰:“囚臣聞龍體失調,如摧肝肺,欲一望顔色而無由也。
……”言未畢,夫差覺腹漲欲便,麾使出。
勾踐曰:“臣在東海,曾事醫師,觀人洩便,能知疾之瘥劇。
”乃拱立于戶下。
侍人将餘桶近一床一,扶夫差便訖,将出戶外。
勾踐揭開桶蓋,手取其糞,跪而嘗之。
左右皆掩鼻。
勾踐複入叩首曰:“囚臣敢再拜敬賀大王,王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