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棄郢西奔伍子胥掘墓鞭屍

關燈
“驢城”;西城正圓,以象磨形,名曰“磨城”。

    蔡侯不解其意。

    員笑曰:“東驢西磨,何患‘麥’之不下耶?”鬥巢在麥城聞知吳兵東西築城,急忙引兵來争,誰知二城已立,屹如堅壘。

    鬥巢先至東城,城上旌旗布滿,铎聲不絕。

    鬥巢大怒,便欲攻城。

    隻見轅門開處,一員少年将軍引兵出戰。

    鬥巢問其姓名,答曰:“吾乃蔡侯少子姬乾也。

    ”鬥巢曰:“孺子非吾敵手!伍子胥安在?”姬乾曰:“已取汝麥城去矣!”鬥巢愈怒,挺著長戟,直取姬乾。

    姬乾奮戈相迎,兩下交鋒,約二十餘合。

    忽有哨馬飛報:“今有吳兵攻打麥城,望将軍速回!”鬥巢恐巢一穴一有失,急鳴金收軍;軍伍已亂。

    姬乾乘勢掩殺一陣,不敢窮追而返。

     鬥巢回至麥城,正遇伍員指揮軍馬圍城。

    鬥巢橫戈拱手曰:“子胥别來無恙?足下先世之冤,皆由無極。

    今讒人已誅,足下無冤可報矣。

    宗國三世之恩,足下豈忘之乎?”員對曰:“吾先人有大功于楚,楚王不念,冤殺父兄,又欲絕吾之命。

    幸蒙天佑,得脫于難。

    懷之十九年,乃有今日,子如相諒,速速遠避,勿擺吾鋒,可以相全。

    ”鬥巢大罵:“背主之賊!避汝不算好漢。

    ”便挺戟來戰伍員,員亦持戟相迎。

    略戰數合,伍員曰:“汝已疲勞,放汝入城,明日再戰。

    ”鬥巢曰:“來日決個死敵!”兩下各自收軍。

    城上看見自家人馬,開門接應入城去了。

    至夜半,忽然城上發起喊來,報道:“吳兵已入城矣!”原來伍員軍中多有楚國降卒,故意放鬥巢入城,卻教降卒數人,一樣妝束,雜在楚兵隊裡混入,伏于僻處。

    夜半,于城上放下長素,吊上吳軍。

    比及知覺,城上吳軍已有百餘,齊聲呐喊,城外大軍應之。

    守城軍士亂竄,鬥巢禁約不住,隻得乘轺車出走。

    伍員出不追趕,得了麥城,遣人至吳王處報捷。

    潛淵有詩雲: 西磨東驢下麥城,偶因觸目得功成。

     子胥智勇真無敵,立見荊蠻右臂傾①。

     話說孫武引兵過虎牙山,轉入當陽阪,望見漳江在北,水勢滔滔;紀南地勢低下,西有赤湖,湖水通紀南及郢都城下。

    武看在肚裡,心生一計。

    命軍士屯于高阜之處,各備畚锸,限一一夜之間,要掘開深壕一道,引漳江之水,通于赤湖。

    卻築起長堤,壩住江水。

    那水進無所洩,平地高起二三丈。

    又遇冬月,西風大發,即時灌入紀南城中。

    守将宋木,隻道江漲,驅城中百姓奔郢都避水。

    那水勢浩大,連郢都城下,一望如江湖了。

    孫武使人于山上砍竹造筏,吳軍乘筏薄①城。

    城中方知此水乃吳人決漳江所緻,衆心惶懼,各自逃生。

    楚王知郢都難守,急使箴尹固具舟西門,取其一愛一妹季芈,一同登舟。

    子期在城上,正欲督率軍士捍水,聞楚王已行,隻得同百官出城保駕,單單走出一身,不複顧其家室矣。

    郢都無主,不攻自破。

    史官有詩雲: 虎踞方城阻漢川,吳兵迅掃若飛煙。

     忠良棄盡讒貪售②,不怕隆城高入天。

     孫武遂奉阖闾入郢都城,即使人掘開水壩,放水歸江,合兵以守四郊。

    伍員亦自麥城來見。

    阖闾升楚王之殿,百官拜賀已畢,然後唐、蔡二君,亦人朝緻詞稱慶。

    阖闾大喜,置酒高會。

    是晚,阖闾宿于楚王之宮,左右得楚王夫人以進。

    阖闾欲使侍寝,意猶未決。

    伍員曰:“國尚有之,況其妻乎?”王乃留宿,一婬一其妾媵殆遍。

    左右或言:“楚王之母伯嬴,乃太子建之妻,平王以其美而奪之,今其齒①尚少,色未衰也。

    ”阖闾心動,使人召之,伯嬴不出。

    阖闾怒,命左右“牽來見寡人。

    ”伯嬴閉戶,以劍擊戶而言曰:“妾聞諸侯者,一國之教也。

    禮,男一女居不同席,食不共器,所以示别。

    今君王棄其表儀,以一婬一亂聞于國人,未亡人甯伏劍而死,不敢承命。

    ”阖闾大慚,乃謝曰:“寡人敬慕夫人,願識顔色,敢及亂乎?夫人休矣。

    ”使其舊侍為之守戶,誡從人不得妄入。

     伍員求楚昭王不得,乃使孫武、伯嚭等,亦分據諸大夫之室,一婬一其妻妾以辱之。

    唐侯、蔡侯同公子山往搜囊瓦之家,裘、佩尚依然在笥,肅霜馬亦在廄中。

    二君各取其物,俱轉獻于吳王。

    其他寶貨金帛,充物室中,恣左右運取,狼籍道路。

    囊瓦一生貪賄,何曾受用?公子山欲取囊瓦夫人,夫概至,逐出而自取之。

    是時君臣宣一婬一,男一女無别。

    郢都城中,幾于獸群而禽聚矣。

    髯翁有詩雲: 行一婬一不避楚君臣,但快私心渎大倫。

     隻有伯嬴持晚節,清風一線未亡人。

     伍員言于吳王,欲将楚宗廟盡行拆毀。

    孫武進曰:“兵以義動,方為有名。

    平王廢太子建而立秦女之子,任用讒貪,内戮忠良,而外行暴于諸侯,是以吳得至此。

    今楚都已破,宜召太子建之子芈勝,立之為君,使主宗廟,以更昭王之位。

    楚人憐故太子無辜,必然相安,而勝懷吳德,世世貢獻不絕。

    工雖赦楚,猶得楚也。

    如此,則名實俱全矣!”阖闾貪于滅楚,遂不聽孫武之言,乃焚毀其宗廟。

    唐、蔡二君,各辭歸本國去訖。

    阖闾複置酒章華之台,大宴群臣,樂工奏樂,群臣皆喜,惟伍員痛哭不已。

    阖闾曰:“卿報楚之志已酬矣,又何悲乎?”員含淚而對曰:“平王已死,楚王複逃,臣父兄之仇,尚未報萬分之一也。

    ”阖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