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棄郢西奔伍子胥掘墓鞭屍

關燈
話說沈尹戍去後,吳、楚夾漢水而軍,相持數日。

    武城黑欲獻媚于令尹,進言曰:“吳人舍舟從陸,違其所長,且又不識地理,司馬已策其必敗矣。

    今相持數日,不能渡江,其心已怠,宜速擊之。

    ”瓦之一愛一将史皇亦曰:“楚人一愛一令尹者少,一愛一司馬者多。

    若司馬引兵焚吳舟,塞隘道,則破吳之功,彼為第一也。

    令尹官高名重,屢次失利,今又以第一之功,讓于司馬,何以立于百僚之上?司馬且代子為政矣。

    不如從武城将軍之計,渡江決一勝負為上。

    ”囊瓦惑其言,遂傳令三軍,俱渡漢水,至小别山列成陣勢。

    史皇出兵挑戰,孫武使先鋒夫概迎之。

    夫概選勇士三百人,俱用堅木為大棒,一遇楚兵,沒頭沒腦亂打将去。

    楚兵從未見此軍形,措手不疊,被吳兵亂打一陣,史皇大敗而走。

    囊瓦曰:“子令我渡江,今才交兵便敗,何面目來見我?”史皇曰:“戰不斬将,攻不擒王,非兵家大勇。

    今吳王大寨劄在大别山之下,不如今夜出其不意,往劫之,以建大功。

    ”囊瓦從之。

    遂挑選一精一兵萬人,披挂銜枚,從間道殺出大别山後。

    諸軍得令,依計而行。

     卻說孫武聞夫概初戰得勝,衆皆相賀。

    武曰:“囊瓦乃鬥筲之輩,貪功僥幸。

    令史皇小挫,未有虧損,今夜必來掩襲大寨,不可不備。

    ”乃令夫概、專毅各引本部,伏于大别山之左右,但聽哨角為号,方許殺出。

    使唐、蔡二君,分兩路接應。

    又令伍員引兵五千,抄出小别山,反劫囊瓦之寨,卻使伯嚭接應。

    孫武又使公子山保護吳王,移屯于漢陰山,以避沖突。

    大寨虛設旌旗,留老弱數百守之。

    号令已畢,時當三鼓,囊瓦果引一精一兵,密從山後抄出。

    見大寨中寂然無備,發聲喊,殺入軍中,不見吳王,疑有埋伏,慌忙殺出。

    忽聽得哨角齊鳴,專毅、夫概兩軍,左右突出夾攻,囊瓦且戰且走,三停兵士,折了一停。

    才得走脫,又聞炮聲大震,右有蔡侯,左有唐侯,兩下截住。

    唐侯大叫:“還我肅霜馬,免汝一死!”蔡侯又叫:“還我裘、佩,饒汝一命!”囊瓦又羞又惱,又慌又怕。

     正在危急,卻得武城黑引兵來,大殺一陣,救出囊瓦。

    約行數裡,一起守寨小軍來報:“本營已被吳将伍員所劫,史将軍大敗,不知下落。

    ”囊瓦心膽俱裂,引著敗兵,連夜奔馳,直到柏舉,方才駐足。

    良久,史皇亦引殘兵來到,餘兵漸集,複立營寨。

    囊瓦曰:“孫武用兵,果有機變!不如棄寨逃歸,請兵複戰。

    ”史皇曰:“令尹率大兵拒吳,若棄寨而歸,吳兵一渡漢江,長驅入郢,令尹之罪何逃?不如盡力一戰,便死于陣上,也留個香名于後!”囊瓦正在躊躇,忽報:“楚王又遣一軍來接應。

    ”囊瓦出寨迎接,乃大将薳射也。

    射曰:“主上聞吳兵勢大,恐令尹不能取勝,特遣小将帶軍一萬,前來聽命。

    ”因問從前交戰之事。

    囊瓦備細詳述了一遍,面有慚色。

    薳射曰:“若從沈司馬之言,何至如此。

    今日之計,惟有深溝高壘,勿與吳戰,等待司馬兵到,然後合擊。

    ”囊瓦曰:“某因輕兵劫寨,所以反被其劫。

    若兩陣相當①,楚兵豈遽弱于吳哉!今将軍初到,乘此銳氣,宜決一死敵。

    ”薳射不從。

    遂與囊瓦各自立營,名雖互為犄角,相去有十餘裡。

    囊瓦自恃爵高位尊,不敬薳射;薳射又欺囊瓦無能,不為之下。

    兩邊各懷異意,不肯和同商議。

    吳先鋒夫概,探知楚将不和,乃入見吳王曰:“囊瓦貪而不仁,素失人心;薳射雖來赴援,不遵約束。

    三軍皆無鬥志,若追而擊之,可必全勝。

    ”阖闾不許。

    夫概退曰:“君行其令,臣行其志,吾将獨往,若幸破楚軍,郢都可入也。

    ”晨起,率本部兵五千,竟奔囊瓦之營。

    孫武聞之,急調伍員引兵接應。

     卻說夫概打入囊瓦大寨,瓦全不準備,營中大亂。

    武城黑舍命敵住。

    瓦不及乘車,步出寨後,左胛已中一箭。

    卻得史皇率本部兵到,以車載之。

    謂瓦曰:“令尹可自方便,小将當死于此!”囊瓦卸下袍甲,乘車疾走,不敢回郢,竟奔鄭國逃難去了。

    髯翁有詩雲: 披裘佩玉駕名駒,隻道千年住郢都。

     兵敗一身逃難去,好教萬口笑貪夫。

     伍員兵到,史皇恐其追逐囊瓦,乃提戟引本部殺入吳軍,左沖右突,殺死吳兵将二百餘人。

    楚兵死傷,數亦相當。

    史皇身被重傷而死。

    武城黑戰夫概不退,亦被夫概斬之。

    薳射之子薳延,聞前營有失,報知其父,欲提兵往救。

    薳射不許,自立營前彈壓,令軍中:“亂動者斬!”囊瓦敵軍皆歸于薳射,點視尚有萬餘,合成一軍,軍勢複振。

    薳射曰:“吳軍乘勝掩至,不可當也。

    及其未至,整隊而行,退至郢都,再作區處。

    ”乃令大軍拔寨都起,薳延先行,薳射親自斷後。

    夫概探得薳射移營,尾其後追之,及于清發。

    楚兵方收集船隻,将謀渡江。

    吳兵便欲上前奮擊,夫概止之曰:“困獸猶鬥,況人乎?若一逼一之太急,将緻死力。

    不如暫且駐兵,待其半渡,然後擊之。

    已渡者得免,未渡者争先,誰肯死鬥?勝之必矣!”乃退二十裡安營。

    中軍孫武等俱到,聞夫概之言,人人稱善。

    阖闾謂伍員曰:“寡人有弟如此,何患郢都不入。

    ”伍員曰:“臣聞被離曾相①夫概,言其毫一毛一倒生,必有背國叛主之事,雖則英勇,不可專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