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孫武子演陣斬美姬蔡昭侯納質乞吳師

關燈
,十人為總。

    各要步迹相繼,随鼓進退,左右回旋,寸步不亂。

    傳谕已畢,令二隊皆伏地聽令。

    少頃,下令曰:“聞鼓聲一通,兩隊齊起;聞鼓聲二通,左隊右旋,右隊左旋;聞鼓聲三通,各挺劍為争戰之勢。

    聽鳴金,然後斂隊而退。

    ”衆宮女皆掩口嬉笑。

    鼓吏禀:“鳴鼓一通。

    ”宮女或起或坐,參差不齊。

    孫武離席而起曰:“約束不明,申令不信,将之罪也!”使軍吏再申前令。

    鼓吏複鳴鼓;宮女鹹起立,傾斜相接,其笑如故。

    孫武乃揎起雙袖,親一操一枹以擊鼓,又申前令;二姬及宮女無不笑者。

    孫武大怒,兩目忽張,發上沖冠,遽喚“執法何在?”執法者前跪。

    孫武曰:“約束不明,申令不信,将之罪也;既已約束再三,而士不用命,士之罪矣!于軍法當如何?”執法曰:“當斬!”孫武曰:“士難盡誅,罪在隊長。

    ”顧左右:“可将女隊長斬訖示衆!”左右見孫武發怒之狀,不敢違令,便将左右二姬綁縛。

     阖闾在望雲台上看孫武一操一演,忽見綁其二姬,急使伯嚭持節馳救之,令曰:“寡人已知将軍用兵之能,但此二姬侍寡人巾栉,甚适寡人之意。

    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請将軍赦之!”孫武曰:“軍中無戲言。

    臣已受命為将,将在軍,雖君命不得受。

    若徇君命而釋有罪,何以服衆?”喝令左右“速斬二姬!”枭其首于軍前。

    于是二隊宮女,無不股栗失色,不敢仰視。

    孫武于隊中再取二人,為左右隊長。

    再申令擊鼓:一鼓起立,二鼓旋行,三鼓合戰,鳴金收軍。

    左右進退,回旋往來,皆中繩墨,毫發不差。

    自始至終,寂然無聲。

    乃使執法往報吳王曰:“兵已整齊,願王觀之,惟王所用。

    雖使赴湯蹈火,亦不敢退避矣。

    ”髯翁有詩詠孫武試兵之事雲: 強兵争霸業,試武耀軍容。

    盡出嬌娥輩,猶如戰鬥雄。

    戈揮羅袖卷,甲映粉顔紅。

    掩笑分旗下,含羞立隊中。

    聞聲趨必肅,違令法難通。

    已借妖姬首,方知上将風。

    驅馳赴湯火,百戰保成功。

     阖闾痛此二姬,乃厚葬之于橫山,立祠祭之,名曰一愛一姬祠。

    因思念一愛一姬,遂有不用孫武之意。

    伍員進曰:“臣聞‘兵者,兇器也。

    ’不可虛談。

    誅殺不果,軍令不行。

    大王欲征楚而伯天下,思得良将。

    夫将以果毅為能,非孫武之将,誰能涉淮逾泗,越千裡而戰者乎?夫美色易得,良将難求。

    若因二姬而棄一賢将,何異一愛一莠草而棄嘉禾哉!”阖闾始悟。

    乃封孫武為上将軍,号為軍師,責成以伐楚之事,伍員問孫武曰:“兵從何方而進?”孫武曰:“大凡行兵之法,先除内患,然後方可外征。

    吾聞王僚之弟掩餘在徐,燭庸在鐘吾,二人俱懷報怨之心。

    今日進兵,宜先除二公子,然後南伐。

    ”伍員然之。

    奏過吳王,王曰:“徐與鐘吾皆小一柄一,遣使往索逋臣①,彼不敢不從。

    ”乃發二使,一往徐國取掩餘,一往鐘吾取燭庸。

     徐子章羽不忍掩餘之死,私使人告之,掩餘逃去。

    路逢燭庸亦逃出,遂相與商議,往奔楚國。

    楚昭王喜曰:“二公子怨吳必深,宜乘其窮①而厚結之。

    ”乃居于舒城,使之練兵以禦吳。

    阖闾怒二國之違命,令孫武将兵伐徐,滅之。

    徐子章羽奔楚。

    遂伐鐘吾,執其君以歸。

    複襲破舒城,殺掩餘、燭庸。

    阖闾便欲乘勝入郢。

    孫武曰:“民勞未可驟用也。

    ”遂班師。

    于是伍員獻謀曰:“凡以寡勝衆,以弱勝強者,必先明于勞逸之數。

    晉悼公三分四軍,以敝楚師,卒收蕭魚之績,惟自逸而以勞予人也。

    楚執政皆貪庸之輩,莫肯任患,請為三師以擾楚。

    我出一師,彼必皆出。

    彼出則我歸,彼歸則我複出。

    使彼力疲而卒惰,然後猝然乘之,無不勝矣。

    ”阖闾以為然。

    乃三分其軍,疊出以擾楚境。

    楚遣将來救,吳兵即歸,楚人苦之。

     吳王有一愛一女名勝玉,因内宴,庖人進蒸魚。

    王食其半,而以其餘賜女。

    女怒曰:“王乃以剩魚辱我,我何用生為?”退而自一殺。

    阖闾悲之,厚為殓具,營葬于國西阊門之外。

    鑿池積土,所鑿之處,遂成太湖,今女墳湖是也。

    又斲文石以為椁,金鼎、玉杯、銀尊、珠襦之寶,府庫幾傾其半。

    又取“磐郢”名劍,皆以送②女。

    乃舞白鶴于吳市之中,令萬民随而觀之,因令觀者皆入隧門送葬。

    隧道内設有伏機。

    男一女既入,遂發其機,門閉,實之以土。

    男一女死者萬人。

    阖闾曰:“使吾女得萬人為殉,庶不寂寞也。

    ”至今吳俗殡事,喪亭上制有白鶴,乃其遺風。

    殺生送死,阖闾之無道極矣!史臣有詩雲: 三良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