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賀虒祁師曠辨新聲散家财陳氏買齊國
關燈
小
中
大
“近日有何新聲?”師涓奏曰:“途中适有所聞,願得琴而鼓之。
”平公命左右設幾,取迸桐之琴,置于師涓之前。
涓先将七弦調和,然後拂指而彈。
才奏數聲,平公稱善。
曲未及半,師曠遽以手按琴曰:“且止。
此亡國之音,不可奏也。
”平公曰:“何以見之?”師曠奏曰:“殷末時,樂師名延者,與纣為一靡一靡一之樂,纣聽之而忘倦,即此聲也。
及武王伐纣,師延抱琴東走,自投于濮水之中。
有好音者過此,其聲辄自水中而出。
涓之途中所聞,其必在濮水之上矣。
”衛靈公暗暗驚異。
平公又問曰:“此前代之樂,奏之何傷?”師曠曰:“纣因一婬一樂,以亡其國,此不祥之音,故不可奏。
”平公曰:“寡人所好者,新聲也。
涓其為寡人終之。
”師涓重整弦聲,備寫抑揚之态,如訴如泣。
平公大悅,問師曠曰:“此曲名為何調?”師曠曰:“此所謂《清商》也。
”平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師曠曰:“《清商》雖悲,不如《清徵》。
”平公曰:“《清徵》可得而聞乎?”師曠曰:“不可。
古之聽《清徵》者,皆有德義之君也。
今君德薄,不當聽此曲。
”平公曰:“寡人酷嗜新聲,子其無辭。
”師曠不得已,援琴而鼓。
一奏之,有玄鶴一群,自南方來,漸集于宮門之棟,數之得八雙。
再奏之,其鶴飛鳴,序立于台之階下,左右各八。
三奏之,鶴延頸而鳴,舒翼而舞,音中宮商,聲達霄漢。
平公鼓掌大悅,滿坐生歡,台上台下,觀者莫不踴躍稱奇。
平公命取白玉巵,滿斟醇釀,親賜師曠,曠接而飲之。
平公歎曰:“音至《清徵》,無以加矣!”師曠曰:“更不如《清角》。
”平公大驚曰:“更有加于《清徵》者乎?何不并使寡人聽之?”師曠曰:“《清角》更不比《清徵》,臣不敢奏也。
昔者黃帝合鬼神于泰山,駕象車而禦蛟龍。
畢方并轄,蚩尤居前。
風伯清塵,雨師灑道。
虎狼前驅,鬼神後随。
螣蛇伏地,鳳凰覆上。
大合鬼神,作為《清角》。
自後君德日薄,不足以服鬼神,神、人隔絕。
若奏此聲,鬼神畢集,有禍無福。
”平公曰:“寡人老矣!誠一聽《清角》,雖死不恨。
”師曠固辭。
平公起立,迫之再三。
師曠不得已,複援琴而鼓。
一奏之,有玄雲從西方而起。
再奏之,狂風驟發,裂簾幙,摧俎豆,屋瓦亂飛,廊柱俱拔;頃之,疾雷一聲,大雨如注,台下水深數尺,台中無不沾濕。
從者驚散,平公恐懼,與靈公伏于廊室之間。
良久,風息雨止,從者漸集,扶攜兩君下台而去。
是夜,平公受驚,遂得心悸之病。
夢中見一物,色黃,大如車輪,蹒跚而至,徑入寝門。
察之,其狀如鼈,前二足,後一足,所至水湧。
平公大叫一聲曰:“怪事!”忽然驚醒,怔忡不止。
及旦,百官至寝門問安。
平公以夢中所見,告之群臣,皆莫能解。
須臾,驿使報:“鄭君為朝賀,已到館驿。
”平公遣羊舌肹往勞。
羊舌肹喜曰:“君夢可明矣。
”衆問其故,羊舌肹曰:“吾聞鄭大夫子産,博學多聞,鄭伯相禮,必用此人,吾當問之。
”肹至館驿緻饩,兼道晉君之意,病中不能相見。
時衛靈公亦以同時受驚,有微恙告歸。
鄭簡公亦遂辭歸,獨留公孫僑候疾。
羊舌肹問曰:“寡君夢見有物如鼈,黃身三足,入于寝門,此何祟也?”公孫僑曰:“以僑所聞,鼈三足者,其名曰‘能’。
昔禹父曰鲧,治水無功,舜攝堯政,乃殛鲧于東海之羽山,截其一足,其神化為‘黃能’,入于羽淵。
禹即帝位,郊祀其神。
三代以來,祀典不缺。
今周室将衰,政在盟主,宜佐天子,以祀百神。
君或者未之祀乎?”羊舌肹以其言告于平公。
平公命大夫韓起,祀鲧如郊禮。
平公病稍定,歎曰:“子産真博物君子也!”以莒國所貢方鼎賜之。
公孫僑将歸鄭,私謂羊舌肹曰:“君不恤民隐,而效楚人之侈,心已僻矣,疾更作,将不可為。
吾所對,乃權詞以寬其意也。
” 其時有人早起,過魏榆地方,聞山下有若數人相聚之一聲,議論晉事。
近前視之,惟頑石十餘塊,并無一人。
既行過,聲複如前。
急回顧之,聲自石出。
其人一大驚,述于土人。
土人曰:“吾等聞石言數日矣。
以其事怪,未敢言也。
”此語傳聞于绛州。
平公召師曠問曰:“石何以能言?”曠對曰:“石不能言,乃鬼神憑之耳。
夫鬼神以民為依,怨氣聚于民,則鬼神不安,鬼神不安,則妖興。
今君崇飾宮室,以竭民之财力,石言其在是乎?”平公嘿然。
師曠退,謂羊舌肹曰:“神怒民怨,君不久矣!侈心之興,實起于楚,雖楚君之禍,可計日而俟也。
”月餘,平公病按作,竟成不起。
自築虒祁宮至薨日,不及三年,又皆病困之中。
枉害百姓,不得安享,豈不可笑。
史臣有詩雲: 崇台廣廈奏新聲,竭盡民脂怨黩①盈。
物怪神妖催命去,虒祁空自費經營。
平公薨後,群臣奉世子夷嗣位,是為昭公。
此是後話。
再說齊大夫高強,自其父虿逐高止,谮殺闾邱嬰,舉朝皆為不平。
及強嗣為大夫,年少嗜酒,栾施亦嗜酒,相得甚歡,與陳無宇、鮑國蹤迹少疏,四族遂分為二一黨一。
栾、高二人每聚飲,醉後辄言陳、鮑兩家長短。
陳
”平公命左右設幾,取迸桐之琴,置于師涓之前。
涓先将七弦調和,然後拂指而彈。
才奏數聲,平公稱善。
曲未及半,師曠遽以手按琴曰:“且止。
此亡國之音,不可奏也。
”平公曰:“何以見之?”師曠奏曰:“殷末時,樂師名延者,與纣為一靡一靡一之樂,纣聽之而忘倦,即此聲也。
及武王伐纣,師延抱琴東走,自投于濮水之中。
有好音者過此,其聲辄自水中而出。
涓之途中所聞,其必在濮水之上矣。
”衛靈公暗暗驚異。
平公又問曰:“此前代之樂,奏之何傷?”師曠曰:“纣因一婬一樂,以亡其國,此不祥之音,故不可奏。
”平公曰:“寡人所好者,新聲也。
涓其為寡人終之。
”師涓重整弦聲,備寫抑揚之态,如訴如泣。
平公大悅,問師曠曰:“此曲名為何調?”師曠曰:“此所謂《清商》也。
”平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師曠曰:“《清商》雖悲,不如《清徵》。
”平公曰:“《清徵》可得而聞乎?”師曠曰:“不可。
古之聽《清徵》者,皆有德義之君也。
今君德薄,不當聽此曲。
”平公曰:“寡人酷嗜新聲,子其無辭。
”師曠不得已,援琴而鼓。
一奏之,有玄鶴一群,自南方來,漸集于宮門之棟,數之得八雙。
再奏之,其鶴飛鳴,序立于台之階下,左右各八。
三奏之,鶴延頸而鳴,舒翼而舞,音中宮商,聲達霄漢。
平公鼓掌大悅,滿坐生歡,台上台下,觀者莫不踴躍稱奇。
平公命取白玉巵,滿斟醇釀,親賜師曠,曠接而飲之。
平公歎曰:“音至《清徵》,無以加矣!”師曠曰:“更不如《清角》。
”平公大驚曰:“更有加于《清徵》者乎?何不并使寡人聽之?”師曠曰:“《清角》更不比《清徵》,臣不敢奏也。
昔者黃帝合鬼神于泰山,駕象車而禦蛟龍。
畢方并轄,蚩尤居前。
風伯清塵,雨師灑道。
虎狼前驅,鬼神後随。
螣蛇伏地,鳳凰覆上。
大合鬼神,作為《清角》。
自後君德日薄,不足以服鬼神,神、人隔絕。
若奏此聲,鬼神畢集,有禍無福。
”平公曰:“寡人老矣!誠一聽《清角》,雖死不恨。
”師曠固辭。
平公起立,迫之再三。
師曠不得已,複援琴而鼓。
一奏之,有玄雲從西方而起。
再奏之,狂風驟發,裂簾幙,摧俎豆,屋瓦亂飛,廊柱俱拔;頃之,疾雷一聲,大雨如注,台下水深數尺,台中無不沾濕。
從者驚散,平公恐懼,與靈公伏于廊室之間。
良久,風息雨止,從者漸集,扶攜兩君下台而去。
是夜,平公受驚,遂得心悸之病。
夢中見一物,色黃,大如車輪,蹒跚而至,徑入寝門。
察之,其狀如鼈,前二足,後一足,所至水湧。
平公大叫一聲曰:“怪事!”忽然驚醒,怔忡不止。
及旦,百官至寝門問安。
平公以夢中所見,告之群臣,皆莫能解。
須臾,驿使報:“鄭君為朝賀,已到館驿。
”平公遣羊舌肹往勞。
羊舌肹喜曰:“君夢可明矣。
”衆問其故,羊舌肹曰:“吾聞鄭大夫子産,博學多聞,鄭伯相禮,必用此人,吾當問之。
”肹至館驿緻饩,兼道晉君之意,病中不能相見。
時衛靈公亦以同時受驚,有微恙告歸。
鄭簡公亦遂辭歸,獨留公孫僑候疾。
羊舌肹問曰:“寡君夢見有物如鼈,黃身三足,入于寝門,此何祟也?”公孫僑曰:“以僑所聞,鼈三足者,其名曰‘能’。
昔禹父曰鲧,治水無功,舜攝堯政,乃殛鲧于東海之羽山,截其一足,其神化為‘黃能’,入于羽淵。
禹即帝位,郊祀其神。
三代以來,祀典不缺。
今周室将衰,政在盟主,宜佐天子,以祀百神。
君或者未之祀乎?”羊舌肹以其言告于平公。
平公命大夫韓起,祀鲧如郊禮。
平公病稍定,歎曰:“子産真博物君子也!”以莒國所貢方鼎賜之。
公孫僑将歸鄭,私謂羊舌肹曰:“君不恤民隐,而效楚人之侈,心已僻矣,疾更作,将不可為。
吾所對,乃權詞以寬其意也。
” 其時有人早起,過魏榆地方,聞山下有若數人相聚之一聲,議論晉事。
近前視之,惟頑石十餘塊,并無一人。
既行過,聲複如前。
急回顧之,聲自石出。
其人一大驚,述于土人。
土人曰:“吾等聞石言數日矣。
以其事怪,未敢言也。
”此語傳聞于绛州。
平公召師曠問曰:“石何以能言?”曠對曰:“石不能言,乃鬼神憑之耳。
夫鬼神以民為依,怨氣聚于民,則鬼神不安,鬼神不安,則妖興。
今君崇飾宮室,以竭民之财力,石言其在是乎?”平公嘿然。
師曠退,謂羊舌肹曰:“神怒民怨,君不久矣!侈心之興,實起于楚,雖楚君之禍,可計日而俟也。
”月餘,平公病按作,竟成不起。
自築虒祁宮至薨日,不及三年,又皆病困之中。
枉害百姓,不得安享,豈不可笑。
史臣有詩雲: 崇台廣廈奏新聲,竭盡民脂怨黩①盈。
物怪神妖催命去,虒祁空自費經營。
平公薨後,群臣奉世子夷嗣位,是為昭公。
此是後話。
再說齊大夫高強,自其父虿逐高止,谮殺闾邱嬰,舉朝皆為不平。
及強嗣為大夫,年少嗜酒,栾施亦嗜酒,相得甚歡,與陳無宇、鮑國蹤迹少疏,四族遂分為二一黨一。
栾、高二人每聚飲,醉後辄言陳、鮑兩家長短。
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