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晉圍下宮程嬰匿孤

關燈
人!” 韓厥知岸賈之謀,夜往下宮,報知趙朔,使預先逃遁。

    厥曰:“吾父抗先君之誅,遂受惡名。

    今岸賈奉有君命,必欲見殺,朔何敢避?但吾妻見有身孕,已在臨月,倘生女不必說了,天幸生男,尚可延趙氏之祀。

    此一點骨血,望将軍委曲保全,朔雖死猶生矣。

    ”韓厥泣曰:“厥受知于宣孟,以有今日,恩同父子。

    今日自愧力薄,不能斷賊之頭!所命之事,敢不力任?但賊臣蓄憤已久,一時發難,玉石俱焚,厥有力亦無用處。

    及今未發,何不将公主潛送公宮,脫此大難?後日公子長大,庶有報仇之日也。

    ”朔曰:“謹受教!”二人灑淚而别。

     趙朔私與莊姬約:“生女當名日文,若生男當名日武,文人無用,武可報仇。

    ”獨與門客程嬰言之。

    莊姬從後門上溫車,程嬰護送,徑入宮中,投其母成夫人去了。

    夫妻分别之苦,自不必說。

     比及天明,岸賈自率甲士,圍了下宮。

    将景公所書罪版,懸于大門,聲言:“奉命讨逆。

    ”遂将趙朔、趙同、趙括、趙旃各家老幼男一女,盡行誅戮。

    旃子趙勝,時在邯鄲,獨免;後聞變,出奔于宋。

    當時殺得一屍一橫堂戶,血浸庭階。

    簡點人數,單單不見莊姬。

    岸賈曰:“公主不打緊,但聞懷妊将産,萬一生男,留下逆種,必生後患。

    ”有人報說:“夜半有溫車入宮。

    ”岸賈曰:“此必莊姬也。

    ”即時來奏晉侯,言:“逆臣一門,俱已誅絕,隻有公主走入宮中。

    伏乞主裁!”景公曰:“吾如乃母夫人所一愛一,不可問也。

    ”岸賈又奉曰:“公主懷妊将産,萬一生男,留下逆種,異日長大,必然報仇,複有桃園之事,主公不可不慮!”景公曰:“生男則除之。

    ”岸賈乃日夜使人探伺莊姬生産消息。

    數日後,莊姬果然生下一男。

    成夫人吩咐宮中,假說生女。

    屠岸賈不信,欲使家中一乳一媪入宮驗之。

    莊姬情慌,與其母成夫人商議,推說所生女已死。

    此時景公耽于一婬一樂,國事全托于岸賈,恣其所為。

    岸賈亦疑所生非女,且未死,乃親率女仆,遍索宮中。

    莊姬乃将狐兒置于褲中,對天祝告曰:天若滅絕趙宗,兒當啼;若趙氏還有一脈之延,兒則無聲。

    ”及女仆牽出莊姬,搜其宮,一無所見,褲中絕不聞啼号之一聲。

    岸賈當時雖然出宮去了,心中到底狐疑。

    或言:“狐兒已寄出宮門去了。

    ”岸賈遂懸賞于門:“有人首告狐兒真信,與之千金;知情不言,與窩藏反賊一例,全家處斬。

    ”又吩咐宮門上出入盤诘。

     卻說趙盾有兩個心腹門客,一個是公孫杵臼,一個是程嬰。

    先前聞屠岸賈圍了下宮,公孫杵臼約程嬰同赴其難。

    嬰曰:“彼假托君命,布詞讨賊,我等與之俱死,何益于趙氏?”杵臼曰:“明知無益。

    但恩主有難,不敢逃死耳!”嬰曰:“姬氏有孕,若男也,吾與爾共奉之;不幸生女,死猶未晚。

    ”及聞莊姬生女,杵臼泣曰:“天果絕趙乎!”程嬰曰:“未可信也,吾當察之。

    ”乃厚賂宮人,使通信于莊姬。

    莊姬知程嬰忠義,密書一“武”字遞出。

    程嬰私喜曰:“公主果生男矣!”及岸賈搜索宮中子得,程嬰谒杵臼曰:“趙氏孤在宮中,索之不得,此天幸也!但可瞞過一時耳。

    後日事洩,屠賊又将搜索。

    必須用計,偷出宮門,藏于遠地,方保無虞。

    ”杵臼沉吟了半日,問嬰曰:“立孤與死難,二者孰難?”嬰曰:“死易耳,立孤難也。

    ”杵臼曰:“子任其難,我任其易,何如?”嬰曰:“計将安出?”杵臼曰:“誠得他人嬰兒詐稱趙孤,吾抱往首陽山中,汝當出首①,說孤兒藏處。

    屠賊得僞孤,則真孤可免矣。

    ”程嬰曰:“嬰兒易得也。

    必須竊得真孤出宮,方可保全。

    ”杵臼曰:“諸将中惟韓厥受趙氏恩最深,可以竊孤之事托之。

    ”程嬰曰:“吾新生一兒,與孤兒誕期相近,可以代之。

    然子既有藏孤之罪,必當并誅,子先我而死,我心何忍?”因泣下不止。

    杵臼怒曰:“此大事,亦美事,何以泣為?”嬰乃收淚而去。

    夜半,抱其子付于杵臼之手。

    即往見韓厥,先以“武”字示之,然後言及杵臼之謀。

    韓厥曰:姬氏方有疾,命我求醫。

    汝若哄得屠賊親往首陽山,吾自有出孤之計。

    ” 程嬰乃揚言于衆曰:“屠司寇欲得趙孤乎,曷為②索之宮中?”屠氏門客聞之,問曰:汝知趙氏孤所在乎?”嬰曰:果與我千金,當告汝。

    ”門客引見岸賈,岸賈叩其姓氏。

    對曰:“程氏名嬰,與公孫杵臼同事趙氏。

    公主生下孤兒,即遣婦人抱出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