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書第三

關燈
險。

    ⑧見犯則校:見有來犯者則與之角鬥、較量。

    校,同較。

    ⑨黃帝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殺蚩尤,諸侯始尊黃帝為天子,取代了神農氏。

    參見《五帝本紀》。

    ⑩神農氏号炎帝,按五德終始說,是因火德而王,所以代神農氏有天下,稱為“定火災”。

    ?(11)傳說颛顼氏曾與共工氏争為帝,共工氏失敗了。

    參見《淮南子·天文訓》。

    陳,同陣。

    軍陣,指戰争。

    ?(12)《淮南子·兵略訓》說:“共工為水害,故颛顼誅之”。

    按:“為水害”就是以水德而為害天下的意思,與上文以神農氏為火災義同。

    共工氏為水德見《漢書·律曆志下》。

    又《淮南子·原道訓》說共工“與高辛争為帝”,高辛即帝喾,是繼颛顼為帝者。

    高誘注又說:“共工以水行,霸于伏犧神農間者”。

    則遠在颛顼之前。

    王符《潛夫論》又說颛顼就是共工。

    古代傳說,不可過于執着。

    ⒀按《尚書》的說法,湯伐桀,戰于鳴條之野。

    桀兵敗,走保三朡,湯又伐三朡,桀走南巢,湯收兵回亳。

    所以《仲虺之诰》說:“成湯放桀于南巢”。

    由此知“成湯有南巢之伐”的意思是,湯伐桀直到南巢才結束戰鬥。

    ⒁受命于天的意思。

    指戰争勝利,得以用事天下,是按照天的意旨才這麼幹的。

    ⒂結果做了諸侯霸主。

    卒,最終,結果;伯,同霸。

    ⒃雖然不如三代時受诰誓封為諸侯那樣榮耀。

    诰誓,帝王封諸侯所下文告、命令。

    誓就是命令。

    見《周禮·典命》。

    ⒄暗于大校:大事胡塗。

    對事物的主要方面認識不清。

    校(qiāo,敲),同“骹”,器足。

    引伸為根本、重要方面。

    ⒅猥雲:唠唠叨叨地說。

    猥為瑣屑、絮煩貌;雲為說。

    德化:以德化人。

    ⒆遂執不移:終于陷于不可挽回、無法改變的局面。

    遂,達到,或譯作于是;執,守、處于;不移,不可移。

    ⒇笞;以竹片或荊條打人。

    (21)偃:停止。

     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四馬①,勇非微也;百戰克勝②,諸侯懾服,權非輕也。

    秦二世宿軍無用之地③,連兵于邊陲,力非弱也;結怨匈奴,絓禍于越④,勢非寡也。

    及其威盡勢極,闾巷之人為敵國。

    咎生窮武之不知足,甘得之心不息也⑤。

     高祖有天下,三邊外畔⑥;大國之王雖稱蕃輔,臣節未盡。

    會高祖厭苦軍事,亦有蕭、張之謀,故偃武一休息,羁縻不備⑦。

     曆至孝文即位,将軍陳武等議曰:“南越、朝鮮自全秦時内屬為臣子,後且擁兵阻阸⑧,選蠕觀望⑨。

    高祖時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複興兵。

    今陛下仁惠撫百姓,恩澤加海内,宜及士兵樂用,征讨逆一黨一,以一封疆。

    ”孝文曰:“朕能任衣冠⑩,念不到此。

    會呂氏之亂,功臣宗室共不羞恥,誤居正位,常戰戰栗栗,恐事之不終。

    且兵兇器,雖克所願,動亦秏病(11),謂百姓遠方何(12)?又先帝知勞民不可煩,故不以為意。

    朕豈自謂能?今匈奴内侵,軍吏無功,邊民父子荷兵日久,朕常為動心傷痛,無日忘之。

    今未能銷距⒀,願且堅邊設候⒁,結和通使,休甯北陲,為功多矣。

    且無議軍。

    ”故百姓無内外之繇⒂,得息肩于田畝,天下殷富,粟至十餘錢,鳴雞吠狗,煙火萬裡,可謂和樂者乎! 太史公曰:文帝時,會天下新去湯火⒃,人民樂業,因其欲然,能不擾亂,故百姓遂安。

    自年六七十翁亦未嘗至市井,遊敖嬉戲如小兒狀。

    孔子所稱有德君子者邪! ①四馬:即驷馬。

    四匹馬拉的車。

    ②克勝:克敵緻勝。

    克,勝敵。

    ③《索隐》解釋說:“謂常擁兵于郊野之外也。

    ”④絓(guà,挂)禍:召禍、惹禍。

    絓,絲結牽纏。

    引伸為召惹。

    ⑤甘得之心:以得為樂之心,引伸為貪得之心。

    甘,樂。

    見《玉篇》。

    ⑥三邊:三方邊境。

    由下文知是指東方的朝鮮,北方的匈奴,南邊的于越。

    畔:同叛。

    ⑦羁縻:籠絡、稍加約束。

    ⑧阸(ài一愛一):同厄。

    厄塞,狹隘的通道。

    ⑨選蠕(ruán,軟):《索隐》說:“謂動身欲有進取之狀也。

    ”全句是說欲有進取而又觀望不前,是躊躇不決,首鼠而狼顧的意思。

    ⑩能任衣冠:指長大成|人以來。

    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後,始可任職事,居士位。

    表示已進入成年。

    加冠以前稱為幼學。

    ?(11)秏病:損耗和創傷病痛。

    秏,同耗。

    ?(12)可譯為:你說百姓執役遠方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⒀銷距:銷毀禦敵的武器。

    比喻停止争戰。

    距:刃鋒、倒刺。

    這裡泛指一切武器。

    ⒁堅邊設候:堅守邊境,遠設斥候。

    候,斥候。

    即巡羅、候望敵情的兵卒。

    ⒂繇:同徭。

    徭役。

    ⒃新去湯火:剛剛脫離水深火熱的處境。

     書曰:[七正]二十八舍①、律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②,天所以成熟萬物也。

    舍者,日月所舍。

    舍者,舒氣也。

     不周風居西北③,主殺生。

    東壁居不周風東④,主辟生氣而東之⑤。

    至于營室。

    營室者,主營胎陽氣而産之⑥。

    東至于危。

    危,垝也⑦。

    言陽氣之(危)垝,故曰危。

    十月也⑧,律中應鐘。

    應鐘者,陽氣之應,不用事也⑨。

    其于十二子為亥⑩。

    亥者,該也(11)。

    言陽氣藏于下,故該也。

     廣莫風居北方。

    廣莫者,言陽氣在下,陰莫陽廣大也,故曰廣莫。

    東至于虛。

    虛者,能實能虛,言陽氣冬則宛藏于虛(12),日冬至則一陰下藏⒀,一陽上舒,故曰虛。

    東至于須女。

    言萬物變動其所,陰陽氣未相離,尚相(如)胥[如]也,故曰須女。

    十一月也,律中黃鐘。

    黃鐘者,陽氣踵黃泉而出也⒁。

    其于十二子為子。

    子者,滋也;滋者,言萬物滋于下也。

    其于十母為壬癸⒂。

    壬之為言任也,言陽氣任養萬物于下也。

    癸之為言揆也,言萬物可揆度,故曰癸。

    東至牽牛。

    牽牛者,言陽氣牽引萬物出之也。

    牛者,冒也,言地雖凍,能冒而生也。

    牛者,耕植種萬物也。

    東至于建星。

    建星者,建諸生也。

    十二月也,律中大呂。

    大呂者,<有脫文>。

    其于十二子為醜。

     條風居東北,主出萬物。

    條之言條治萬物而出之,故曰條風。

    南至于箕。

    箕者,言萬物根棋,故曰箕。

    正月也,律中泰蔟。

    泰蔟者,言萬物蔟生也,故曰泰蔟。

    其于十二子為寅。

    寅言萬物始生螾然也,故曰寅⒃。

    南至于尾,言萬物始生如尾也。

    南至于心,言萬物始生有華心也。

    南至于房。

    房者,言萬物門戶也,至于門則出矣。

     明庶風居東方。

    明庶者,明衆物盡出也。

    二月也,律中夾鐘。

    夾鐘者,言陰陽相夾廁也。

    其于十二子為卯。

    卯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

    其于十母為甲乙。

    甲者,言萬物剖符甲而出也⒄;乙者,言萬物生軋軋也⒅。

    南至于氐。

    氐者,言萬物皆至也⒆。

    南至于亢。

    亢者,言萬物亢見也。

    南至于角。

    角者,言萬物皆有枝格如角也。

    三月也,律中姑洗。

    姑洗者,言萬物洗生⒇。

    其于十二子為辰。

    辰者,言萬物之蜄也(21)。

     ①七正:日、月、五星。

    《索隐》以為其“可正天時”;又引孔安國注說是由于它們各有所主(“各異政”),所以稱為七正。

    二十八舍,又稱二十八星、二十八宿等,是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恒星座,古人用作測天的參照物。

    星名(見後所附《律星曆表》)與《天官書》、《淮南子》等均有不同,可能是不同時代的體系。

    ②五行:木、火、土、金、水。

    八正: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與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合為八節,又稱八正,言其得四時之正的意思。

    其五行之氣,即指五行代表的五個季節:春、夏、長夏、秋、冬。

    八正之氣,泛指每年的二十四節氣。

    ③不周風:古人所說的八方風名之一。

    八方風與星、律、辰之間的關系見附圖(律星曆表),以下不注。

    ④東壁:二十八舍星名,為北方七宿之一。

    《天官書》無東壁名。

    其位置、與十二月、律、辰的對應關系見《律星曆表》,以後各宿不另注。

    不周風東:指自西北方的不周風向東行。

    即順天球旋轉的視方向行走,附圖(律星曆表)中是最末一行箭頭所示方向,從中可以看出,或東、或南、或西、或北,都是順天球旋轉的方向行走。

    以後不另注。

    ⑤辟:開辟、打開通道。

    生氣:生長之氣,指陽氣。

    天氣變化到子位時一陽生,東壁,營室在子位前而臨近子位,是未雨綢缪的時期,所以說東壁打開了生氣産生的通道,使向東行,而營室胎孕之。

    ⑥營胎:營造而胎養之。

    ⑦垝(guǐ,鬼):土築矮牆,用來放置物品,又稱土坫。

    這裡是指圍牆。

    ⑧以上危、室、壁三宿與十月相應。

    按《淮南子·天文訓》十月日在尾宿,與危相差約90°,黃昏時日從西方落下,危宿恰在南方正中天,就是古人所說的“日昏中”。

    《律書》中所說某星與某月相配,是指在該月昏時鬥一柄一指向某星。

    以下不注。

    ⑨不用事:不主事。

    陽氣潛藏未生,對事物不起主宰作用。

    ⑩十二子:即十二支,或稱十二辰。

    以亥配十月,是由子配十一月順次而得,子配